张望与围观

来源 :广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oju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推出的广西女诗人作品专辑和由六位广西诗坛“猛男”排行并予点评的专辑,形成了当代文坛一道奇异的景象。在这场奇异的艺术的张望与围观中,我们感觉到了扑面而来的一种诗潮与思潮、创作与观念冲突的浪打浪涌。
  诗坛“猛男”们的遴选与排行都是背对背的,最终综合统计的结果还算比较公允和贴近广西女诗人的创作现状。
  十年前我们也曾为广西女诗人做过诗歌专辑,我们欣喜地看到,而今她们中的大多数早已在诗坛成名并且青春尚在美丽依然,她们给我们留下的仍然是成长着和行进着的身影;今天,一批新秀正以一种非常的活力和实力走到了台前,她们的艺术才情与魅惑毋庸置疑。可惜版面有限,我们只能取舍,但这道门我们一直是虚掩着的。我们永远期盼着,这道虚掩的门被一个又一个美丽的艺术身影一次又一次地推开。
  诗歌艺术的标准从来是不存在男女之别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评论者,都可以这么说:我们互为坐标,互为参照系。
  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倒过来重復一次这种诗坛的张望与围观:由广西的诗歌“女侠”做一次裁判。
其他文献
海外华语文学创作中往往强调精神归宿的坍塌及重构,作者试图在这种情绪中唤醒读者的精神共鸣,并对大时代背景下的孤独与失意提出自我的注解。本文就将以陈谦《哈蜜的废墟》为例,试论海外华语作家在作品中不断刻画的突围与离散,在精神困境的阵痛中提取生命的反思。  作为北美华文作家,陈谦在作品中往往呈现出一种微弱的坍塌感。这种坍塌与离散在人物上体现为来路的模糊和现实化碎片,而在情节创造上,则展现为某种融化的汇聚与
期刊
我生命中的第一次能被记忆的写作经历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那次的作品很简短,只有一句话“带一个皮球回来”,其中有两个拼音标注。有这次的记录,是因为父亲点火烧了我们的家,并且一去不返。这几个字如今还模糊地印在我们家老院子的残墙上,虽然就要分辨不清,也终究会完全消失,但我在前几次的寻访中,依然能感受到一些内容:它是生活的记录、是最真实的感受、是自我的支撑与相处,带有深深的情感。  这可能就是写作的初心吧
期刊
当我们读完诗人上河的组诗《河流的分形》,仿佛听到一种遥远的回音,一种属于“古典情结”的纯音。可以说,深得古典气韵渗透的他,连句式结构、情感律动、精神节拍都勾连着过往。他有点像古典大院的守门人:或凝神伫立,或正襟危坐;或迎来送往,或探查流云。他用最古典的语言材料和最缜密的哲学思考,勾勒出一种理想的精神秩序。  当我们理解到诗人上河形而上的哲思所使用的种种古典情景之时,那种古典乡愁的精神状态,对诗人而
期刊
我第一次来到位于滇黔桂三省(区)交界的隆林县,来到那片聚居着苗、彝、仡佬、壮等少数民族的桂西北高原,是20世纪80年代。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从南宁坐长途汽车,先到百色住一个晚上,第二天又坐一整天汽车到达西林县。在西林县办完公事,便翻越横贯隆林县的金钟山脉,经猪场、德峨、新州等乡镇前往隆林县城。这里是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山脉延绵,峰峦叠嶂,盘山公路陡峭狭窄,险象环生。这次桂西北之行,印象极为深刻。三
期刊
一年前,从东北画一条对角线来到西南边陲,入职这个风景如画的学校。早就知道这所大学的文学院师生早已形成了厚重的写作传统,以至于这里的边边角角,每一朵花、每一棵草都会跃然纸上,或咏唱,或沉思,或流连忘返。诗酒趁年华,写作之余,自然少不了推杯换盏,在一次酒局上听人聊起郭金世,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视为相思湖畔培养出的诗酒典型。继而知晓此君不仅善饮酒,写诗尤为赤诚,并有诗集《青?树》出版。及至跟随广西作家采风
期刊
这个聚会,怎么说呢,很早就约下了。  到了这天,朋友们都来了,鲍铁也烤好了他拿手的小点心。  鲍铁把前不久那件事已经告诉了几乎每一个人,但人们还想听他再讲讲。五年的时间不算短,春夏秋冬加春夏秋冬再加个春夏秋冬还要再加两个,时间可真够长的,怎么可能呢?一个死人一个活人,两个人关系再好,也不可能五年都睡在一起,“这事真会吓死人!”朋友们都说。  这样的聚会,一开始就讲死人的事像是有点不太好,那么就让我
期刊
读到熊志彪《旧物的光晕》不禁让我想起了戴望舒的《我底记忆》(1929),并由此找到了进入熊志彪创作的门径。熊诗和戴诗有不少可以拿来比较的地方,比如说二者抒情的核心都是“那些驳杂的记忆”,二者抒情的方式似乎都是在论证“旧的事物中也能找到新的诗情”(戴望舒:《望舒诗论》)。和戴望舒相似,熊志彪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上凝结诗情的,诸如“衣物”“相册和书籍”“毕业照”。在具体的处理方式上,戴望舒是先以
期刊
后龙村在山上,凌云县城在山下,抬头低头间,便能看得到彼此。我们常看到村民穿着古老的服饰,扛着柴火,赤着脚走下山道。这个背陇瑶聚居的村寨,是广西最贫困的村之一,石漠化面积达92.6%,全村2269人中就有2038人是贫困人口。这群从遥远巴拉山迁徙而来的背陇瑶人,至今仍传唱着背陇瑶迁徙古歌,苍凉的歌调,千百年后仍让人动容。  我常想起2015年夏天,我们走村入户,根据村民的财产打分,评定贫困户。那时候
期刊
人们经常通过不同的道路接近文学,不少人是因为想当作家才拿起笔。我从小就爱读小说,爱听老人讲故事唱山歌。上初中时就喜欢写作文,搜集民间故事,编仫佬山歌,朦胧中有当作家的梦想。但因年少无知,不知从何处入手,十分迷茫。  大学毕业分配回罗城县宣传部工作,搞新闻报道,看了一些关于文学创作的书籍,结交了一些作家朋友,学到了很多文学知识和写作技巧,逐步提高了写作水平,偶尔在报刊发表些“豆腐块”文章。有一次,写
期刊
1  七月还没过完,台风已经来了三次,大风大雨一路奔袭,到达北安市仍然是大军过境一般。下午,我收拾行李,省预警中心发布的暴雨红色预警短信群发传到我的手机里:北安市未来三小时内将出现大暴雨,并伴有雷电,请防范。我从窗口往外看,乌云已经压到额头,风在城中村的建筑之间卷起灰尘和垃圾飞向空中。母亲焦急地提醒我带上这个带上那个,仿佛是我第一次出远门,她和父亲站在我狭窄的出租屋内,像两只落单的蚂蚁,他们感觉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