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误区及思考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__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课堂教学强调学生为主体,强调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尽一切手段和力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把握出现了偏差,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甚至走入了“误区”。以下试图对几种常见误区进行分析,并针对误区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提出了思考。
  误区一:教学情境起误导
  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发现,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冥思苦想情境化,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事实说明,有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学生往往因为被老师创设的情境所吸引,而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高年级教学情境比较难创设,有一个教师上素数和合数,煞费苦心创设了一个情境,一上课就说:“同学们,我刚刚接到最新情报,有个恐怖分子在我们学校安置了一个定时炸弹,还有三十分钟就要爆炸。”学生们霎时骚动起来,有人紧张有人怀疑。这时老师又接着说:“情报员送来最新情报,说定时炸弹上的密码是10以内的素数,那么什么是素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学生一片哗然,议论纷纷,甚至有学生说:还上什么课快跑吧。一时竟然无法进入正常的教学状态。这节课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其实,并非每节课都一定要从情境引入,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完全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导入新课。
  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体现教材的基本思路,不能完全抛开教材。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创设的情境还应该赋予一定的时代气息。情境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赛情境等。对于低、中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真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化地理解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不要单纯地用“生活化”、“活动化”冲淡“数学味”,更不能把数学课上成活动课、游戏课。
  误区二:合作学习成形式
  新课程提出: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并不意味着合作学习是唯一的学习方式。关于合作学习,我们首先要思考三个问题:1.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值得学生合作探究?2.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才真正想合作探究?3.学生在什么时候才需要交流?我们反对把合作学习仅仅作为空洞的形式。我认为:学生学习的内容需要在过程中切实亲身体验才有助于理解掌握的才真正具有探索的价值;只有当一个人无法完成探索任务,或者要完成的任务非常复杂需要分工合作的时候才需要合作学习;无论是想表达自己的思想还是想知道别人的看法时,就需要交流,课堂上有差异的交流不仅便于教师理解学生的原始思维,也有利于学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博采众长,课堂就会因为学生思维的碰撞而精彩纷呈。
  而在我们现在的课堂中,有些老师上课时把合作学习的形式当成最重要的学习方式,甚至还把是否运用了合作学习作为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之一;而很少去考虑教学内容是否值得合作、考虑合作的时机是否恰当、合作学习是否有效。
  如何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除了上述需要考虑的因素外,还需要做到合理分组、明确任务、规范操作、全班交流等。合作学习应采用异质分组的原则,也就是将男生和女生、本学科学习较好的和有一定困难的、性格内向的和性格外向的分到一起。其目的是形成一种互补。每个小组4-6人为宜。每学期应该调整一次小组计划,以便让学生有更宽的交往空间。每个小组成员都要明确自己的分工任务,合作学习最终要让各小组向全班交流,分享成果。交流的内容一是认知与技能方面的;二是过程与方法方面的;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中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地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圆的周长》时,要求每个合作小组准备了大小不一的圆片若干张,准备了细绳、纸条和尺等测量工具,设计了圆的周长和直径关系的合作探索纸,小组明分工,两人专门合作测量,一人负责填写数据,一人使用计算器帮助计算测量出的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学生合作探索,真切地体验了“圆的周长总是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这个规律,合作探索纸的设计,也真实地记载下了合作的轨迹、探索的过程。这样的操作探索就是有效的。同时在合作探索过程中我们还注重引导学生用准确、精练的语言表达操作的过程和自己的思考发现,通过语言的表述让学生切实掌握操作过程,真正理解操作目标,既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整个探索活动过程中,学生兴趣浓郁,合作愉快,探索成功,智慧生成。
  误区三:媒体手段成法宝
  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之一,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较好地处理好大小远近、动静快慢、局部与整个的关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可以说,现代教学技术的使用与推广为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但教师在看待和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上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现在的公开课、观摩课,似乎不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就是保守,就是观念不先进,就是跟不上时代。为此,授课者不惜花费很多时间精心制作课件,可结果并不理想。有的课件只是起到了替代小黑板的作用,等于课本搬家;有的把界面搞得五彩缤纷,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结果学生的注意力全被鲜艳的色彩所吸引,忘记了听老师的讲课,从而无法获取课堂教学中应掌握的知识;有的教师为了展示精心制作的课件而砍掉了本该由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使学生成了观众;有的教师因为有了多媒体,干脆不再写板书,一节课下来,黑板上只有课题;有的教师因计算机操作不熟练,课件制作粗糙,链接不好,造成课上到中途而无法进行,致使课件完全成为摆设和累赘。甚至有的教师上课时把教学光盘当成了播放器,一节课从头放到尾,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旁观者。
  由此可见,计算机辅助教学要用在点子上,要注重实效。同时使用新技术手段并不一定代表新的教学思想,屏幕不能代替板书,学具操作无法代替教学具演示。教师只有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有机结合起来使用,使教学手段融化优化,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只有不断学习、探索先进的教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
  (责任编辑:张华伟)
其他文献
1月21日,北京。由贵州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贵州日报报业集团、贵州广播电视台、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共青团贵州省委员会、北京贵州商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2013天下贵
慢阅读,是指用足够的时间,沉潜在一本书中,不急于“赶路”,而是“慢慢的欣赏”。美国教授托马斯·纽柯克正在提倡“慢阅读”,他认为这是从文字中发现更多意义和乐趣的一种方式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在实际教学中过于压缩学生的空间往往会导致过犹不及。实际教学中,我们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利于学生领悟的角度入手,多给学生时间,空出课堂空间,让
摘要:结合近年来《考试大纲》和高考试题的特点,文章阐述了高考文综历史复习和解题的方法,提出作者对历史事实掌握和习题分析独特的见解和思维方式,进面引起社会共鸣。  关键字:课堂提问;图文转换;看图出题;复习效率    近年来,在高考文科综合的大背景下,历史考试注重考查学生史实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运用知识和解题技巧的能力,这就给我们新一届高三学子提出了新的复习要求和解题思路。    一、紧抓考纲、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尝试阅读教学的创新。    一、鼓励学生“动”起来    课堂40分钟是个常数,如果教
16岁的白血病患者梁凯以及更多患者的新生希望,得益于开阳县探索创新的“基本医疗+大病二次+大病三次”三层报销体系“新农合”管理模式。
人民群众是共产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力量和智慧的源泉。共产党最基本的一条经验是一刻也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现在基层出现的问题,很多是因为没有重视群众工作,没有做好群众工作
初中历史是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门社会学科,时间跨度长、信息量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畏难和应付思想。而新课标要求,在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将学生的培养目标与学习动机有效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笔者在初一历史教学中做了尝试和探索,认为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才是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有效途
由于群众信任,2011年我当选为顺河村村支书。针对顺河村实际,我决定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人手,带领有条件的党员和村民办集体经济实体,先为“空壳村”脱壳。当选当年我发动5名农村
本文分析了船舶目标与其它目标空间参数之间的差异,得出了各自回波的特点。利用这些差异可以排除不需要的杂波,识别船舶目标的回波。文中不仅分析了识别原理,而且给出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