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为例,通过对普通高校科研项目按地域分布的统计资料,分析了高校科研项目按地域分布的特点和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旨在为科研管理人员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 普通高校 科研项目 地域分布
在科教兴国、知识就是力量的时代背景下,整个社会,从政府、事业单位、企业集团,到普通民众,对高等院校的投入与关注日益增强。人们越来越关心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科研竞争力。而科学研究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和任务之一,也是评价高校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1]。因此,以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为例,对2005年至2009年科研项目按地域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将为学院乃至学校及科研管理人员提供参考,使得科研管理人员了解科研项目具体分布在哪些地区,科研项目分布地区的特点和原因。通过科研项目的地区分布特点和问题分析科研项目结构特点和原因,科研管理人员了解提高科研水平的方法,以此提高学院的整体科研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1.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基本情况
学院有水工结构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利水电工程、水灾害与水安全、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管理5个博士点学科。其中,水工结构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利水电工程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学院现有硕士点7个,即水工结构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利水电工程、水灾害与水安全、机械设计及理论、防灾减灾工程、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管理。学院现有教职工127人,其中,专任教师105人。专任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河海学者特聘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22人,教授32人,副教授32人。[2]
学院科研方向有:大坝安全监控、高坝及地基的分析理论与现代化试验技术、高边坡及地下工程、大型水闸、船闸及输水结构、施工技术与建设管理、渗流控制与优化、水生态及环境模拟、河流泥沙工程及河流管理、工程水力学、渗流控制与监测、高速水流、数值模拟与水信息技术、水利水电系统规划与优化调度、水利经济与管理、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潮汐电站及泵站水力过渡过程与控制、输水系统物理模型仿真、水电站泵站结构、流体机械测试与诊断、流体机械流动计算及优化设计、水力机组过渡过程控制与仿真。學院发挥科研优势,先后承接了三峡、向家坝、龙滩、二滩、锦屏、拉西瓦、溪洛渡、白鹤滩、小湾、南水北调、小浪底、水布垭、双江口、两河口、淠史杭灌区等遍及全国各地的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的科研项目,研究经费超过1亿元,取得了大量成果,发表论文20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80余部,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8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16项[2]。
2.学院科研项目按地域分布统计与分析
2.1资料来源与统计结果
资料来源于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2005年至2009年在河海大学科技处登记的立项项目。统计以项目合同生效时间为准,不考虑项目实际的开始和完成时间,以此使得统计数据限定在统一的时间段。
根据对学院2005年至2009年科研项目数量和科研项目经费进行统计,得到分布在各省份的科研项目占全部项目数量的百分比和项目经费占全部项目经费的百分比资料,见图1和图2。
2.2科研项目数量和科研项目经费分布统计资料分析
由图2.1和图2.2可以看出,分布在江苏、四川、北京等省、直辖市科研项目数量和科研项目经费都位居前三位。分布在江苏、四川、北京的科研项目数量占学院科研项目数量的50.27%,科研项目经费占学院科研项目经费的37.76%。
河海大学是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是河海大学的骨干学院,以水利为特色的工科为主的学院。其科研项目主要是面向工程实际,特别是水利工程以及为地方发展服务。从统计资料分析,可以得出学院科研项目的三个特点:(1)结合工程实际,特别是结合水利工程的前期规划、施工、后期运行等实际工程问题开展研究;(2)加强基础研究,结合国家863、973等研究计划,以及基金委、各部委的研究计划;(3)服务地方,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科技保障。
2.2.1学院科研项目结合工程项目实际
学院科研项目积极参与工程项目实际,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工程多的地方,科研项目也就多,如四川省。四川境内河流众多,绝大多数属长江水系。按流域水系划分,四川省水系区域可分为金沙江、岷江、嘉陵江、沱江、长江上游干流等区域。四川省内水系众多,海拔高、落差大,适宜建设水利工作,且建成、在建及拟建的水利工程众多,如大竹河水利工程、周公河沙坪水电站工程,被小平同志誉为“第二个都江堰”四川省武都引水工程等。因此,很多结合工程实际的项目,如:位于大渡河中游汉源县和甘洛县境内瀑布沟水电站项目、位于大渡河甘孜州康定县境内的猴子岩水电站项目、位于大渡河甘孜州泸定县境内泸定水电站项目、位于雅安市境内的大渡河干流上的大岗山水电站项目、位于岷江上游的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项目、位于金沙江上的溪洛渡水电站项目等,都分布在四川省境内。这些工程项目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行都需要高校科研人员的参与,学院科研项目也应该包含本类工程项目,为国家工程建设贡献力量。
2.2.2学院科研加强基础研究
学院想要提高科研竞争力,就必须进行学科基础研究,如国家863、973等研究计划,以及基金委、各部委的研究计划等。以北京为例,国家基金委、各部委机构所在地都设在北京,所以北京地区的项目都是以基金、研究计划为主,项目也比较集中。如2005年至2009年,学院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2项,合同经费共计780万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6项,合同经费共计302万元;“973”项目、“948”项目、“863”项目17项,合同经费共计423万元。基金项目的目标是:促进基础研究、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教育部也高度重视高校基础研究工作,积极鼓励原始性创新,对高校的基础研究工作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因此,学院科研也应该重视基础研究工作,积极培育重大的基础研究成果,为我国科技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2.3学院科研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在地缘优势及高效科研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背景下,学院科研项目自然会结合所在地江苏的经济建设,为江苏的经济建设服务。如南水北调项目、长江沿江治理工程、地方的基础研究计划等。高校通过与地方和企业开展各具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帮助企业增强竞争力,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并且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创新型人才。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高校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和为社会服务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推动高校科技工作迈上新的台阶。1992年原国家教委、原经贸委,中国科学院共同组织实施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2006年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六个部门,又成立了推进产学研结合指导小组,产学研结合已经成为建设国家的核心问题,成为增强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产学研结合,多方位服务社会,在科研直接促进生产的同时,学院采取多种合作机制,与社会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长期伙伴关系,为学院的产学研发展构建有效的转化平台。
3.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通过高校科研项目按地域分布的统计资料,分析得出高校科研项目的三个特点,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3.1存在的问题
3.1.1科研项目地域分布不平衡
东北三省、西部地区、海南等省份科研项目分布偏少,北京、四川、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科研项目分布较多,这与各地工程项目分布、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但是也说明高校科研项目以经济利益为核心,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目标取向为经济利益。
3.1.2科研项目基础研究比重较小
科研项目按地域分布中,北京地区科研项目虽然位列前3名,但是占科研项目数量比例10.39%,经费比例11.12%。而基础研究项目主要分布在北京地区,也就是说明基础研究比例偏低,仅为十分之一左右。我国高校是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之一,教育部也在不断加大对基础研究项目的支持及投入力度。自“973”计划实施至今,国家共批准了532个项目,其中高校牵头283项,占项目总数的53.20%。而学院目前还没有牵头的“973”计划项目,仅有参与课题2项。虽然近几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量有较大增长,批准率却低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平均水平,立项项目相对偏少。
3.2解决问题的对策
3.2.1积极参与各地地方经济建设
了解各地经济建设动态,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业务沟通活动,并与相关科研院校、事业单位、企业集团建立合作与交流机制,特别是科研项目分布偏少的地区。抓住各省部产学研政策导向,掌握了信息资源,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机制,再加上科研院校的科研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也才能提高科研院校的科研竞争力。
3.2.2加强基础研究
学科发展必须依靠基础研究,发展基础研究才能把握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培养人才,也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科技部部长万钢提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之源,其使命不仅要服务于今天,更重要的是引领未来,创造新的需求和发展优势[3]。国家和地方也都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基础研究,如1997年至2006年,我国“973计划”共立项301项,国家财政投入62亿元等。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科研院校要抓住基础研究的机遇,迎接挑战。
参考文献:
[1]周川.简明高等教育学[J].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
[2]沈振中.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年报,2008.
[3]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http://www.edu.cn.
关键词: 普通高校 科研项目 地域分布
在科教兴国、知识就是力量的时代背景下,整个社会,从政府、事业单位、企业集团,到普通民众,对高等院校的投入与关注日益增强。人们越来越关心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科研竞争力。而科学研究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和任务之一,也是评价高校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1]。因此,以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为例,对2005年至2009年科研项目按地域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将为学院乃至学校及科研管理人员提供参考,使得科研管理人员了解科研项目具体分布在哪些地区,科研项目分布地区的特点和原因。通过科研项目的地区分布特点和问题分析科研项目结构特点和原因,科研管理人员了解提高科研水平的方法,以此提高学院的整体科研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1.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基本情况
学院有水工结构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利水电工程、水灾害与水安全、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管理5个博士点学科。其中,水工结构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利水电工程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学院现有硕士点7个,即水工结构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利水电工程、水灾害与水安全、机械设计及理论、防灾减灾工程、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管理。学院现有教职工127人,其中,专任教师105人。专任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河海学者特聘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22人,教授32人,副教授32人。[2]
学院科研方向有:大坝安全监控、高坝及地基的分析理论与现代化试验技术、高边坡及地下工程、大型水闸、船闸及输水结构、施工技术与建设管理、渗流控制与优化、水生态及环境模拟、河流泥沙工程及河流管理、工程水力学、渗流控制与监测、高速水流、数值模拟与水信息技术、水利水电系统规划与优化调度、水利经济与管理、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潮汐电站及泵站水力过渡过程与控制、输水系统物理模型仿真、水电站泵站结构、流体机械测试与诊断、流体机械流动计算及优化设计、水力机组过渡过程控制与仿真。學院发挥科研优势,先后承接了三峡、向家坝、龙滩、二滩、锦屏、拉西瓦、溪洛渡、白鹤滩、小湾、南水北调、小浪底、水布垭、双江口、两河口、淠史杭灌区等遍及全国各地的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的科研项目,研究经费超过1亿元,取得了大量成果,发表论文20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80余部,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8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16项[2]。
2.学院科研项目按地域分布统计与分析
2.1资料来源与统计结果
资料来源于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2005年至2009年在河海大学科技处登记的立项项目。统计以项目合同生效时间为准,不考虑项目实际的开始和完成时间,以此使得统计数据限定在统一的时间段。
根据对学院2005年至2009年科研项目数量和科研项目经费进行统计,得到分布在各省份的科研项目占全部项目数量的百分比和项目经费占全部项目经费的百分比资料,见图1和图2。
2.2科研项目数量和科研项目经费分布统计资料分析
由图2.1和图2.2可以看出,分布在江苏、四川、北京等省、直辖市科研项目数量和科研项目经费都位居前三位。分布在江苏、四川、北京的科研项目数量占学院科研项目数量的50.27%,科研项目经费占学院科研项目经费的37.76%。
河海大学是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是河海大学的骨干学院,以水利为特色的工科为主的学院。其科研项目主要是面向工程实际,特别是水利工程以及为地方发展服务。从统计资料分析,可以得出学院科研项目的三个特点:(1)结合工程实际,特别是结合水利工程的前期规划、施工、后期运行等实际工程问题开展研究;(2)加强基础研究,结合国家863、973等研究计划,以及基金委、各部委的研究计划;(3)服务地方,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科技保障。
2.2.1学院科研项目结合工程项目实际
学院科研项目积极参与工程项目实际,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工程多的地方,科研项目也就多,如四川省。四川境内河流众多,绝大多数属长江水系。按流域水系划分,四川省水系区域可分为金沙江、岷江、嘉陵江、沱江、长江上游干流等区域。四川省内水系众多,海拔高、落差大,适宜建设水利工作,且建成、在建及拟建的水利工程众多,如大竹河水利工程、周公河沙坪水电站工程,被小平同志誉为“第二个都江堰”四川省武都引水工程等。因此,很多结合工程实际的项目,如:位于大渡河中游汉源县和甘洛县境内瀑布沟水电站项目、位于大渡河甘孜州康定县境内的猴子岩水电站项目、位于大渡河甘孜州泸定县境内泸定水电站项目、位于雅安市境内的大渡河干流上的大岗山水电站项目、位于岷江上游的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项目、位于金沙江上的溪洛渡水电站项目等,都分布在四川省境内。这些工程项目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行都需要高校科研人员的参与,学院科研项目也应该包含本类工程项目,为国家工程建设贡献力量。
2.2.2学院科研加强基础研究
学院想要提高科研竞争力,就必须进行学科基础研究,如国家863、973等研究计划,以及基金委、各部委的研究计划等。以北京为例,国家基金委、各部委机构所在地都设在北京,所以北京地区的项目都是以基金、研究计划为主,项目也比较集中。如2005年至2009年,学院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2项,合同经费共计780万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6项,合同经费共计302万元;“973”项目、“948”项目、“863”项目17项,合同经费共计423万元。基金项目的目标是:促进基础研究、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教育部也高度重视高校基础研究工作,积极鼓励原始性创新,对高校的基础研究工作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因此,学院科研也应该重视基础研究工作,积极培育重大的基础研究成果,为我国科技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2.3学院科研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在地缘优势及高效科研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背景下,学院科研项目自然会结合所在地江苏的经济建设,为江苏的经济建设服务。如南水北调项目、长江沿江治理工程、地方的基础研究计划等。高校通过与地方和企业开展各具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帮助企业增强竞争力,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并且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创新型人才。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高校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和为社会服务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推动高校科技工作迈上新的台阶。1992年原国家教委、原经贸委,中国科学院共同组织实施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2006年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六个部门,又成立了推进产学研结合指导小组,产学研结合已经成为建设国家的核心问题,成为增强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产学研结合,多方位服务社会,在科研直接促进生产的同时,学院采取多种合作机制,与社会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长期伙伴关系,为学院的产学研发展构建有效的转化平台。
3.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通过高校科研项目按地域分布的统计资料,分析得出高校科研项目的三个特点,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3.1存在的问题
3.1.1科研项目地域分布不平衡
东北三省、西部地区、海南等省份科研项目分布偏少,北京、四川、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科研项目分布较多,这与各地工程项目分布、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但是也说明高校科研项目以经济利益为核心,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目标取向为经济利益。
3.1.2科研项目基础研究比重较小
科研项目按地域分布中,北京地区科研项目虽然位列前3名,但是占科研项目数量比例10.39%,经费比例11.12%。而基础研究项目主要分布在北京地区,也就是说明基础研究比例偏低,仅为十分之一左右。我国高校是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之一,教育部也在不断加大对基础研究项目的支持及投入力度。自“973”计划实施至今,国家共批准了532个项目,其中高校牵头283项,占项目总数的53.20%。而学院目前还没有牵头的“973”计划项目,仅有参与课题2项。虽然近几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量有较大增长,批准率却低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平均水平,立项项目相对偏少。
3.2解决问题的对策
3.2.1积极参与各地地方经济建设
了解各地经济建设动态,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业务沟通活动,并与相关科研院校、事业单位、企业集团建立合作与交流机制,特别是科研项目分布偏少的地区。抓住各省部产学研政策导向,掌握了信息资源,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机制,再加上科研院校的科研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也才能提高科研院校的科研竞争力。
3.2.2加强基础研究
学科发展必须依靠基础研究,发展基础研究才能把握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培养人才,也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科技部部长万钢提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之源,其使命不仅要服务于今天,更重要的是引领未来,创造新的需求和发展优势[3]。国家和地方也都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基础研究,如1997年至2006年,我国“973计划”共立项301项,国家财政投入62亿元等。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科研院校要抓住基础研究的机遇,迎接挑战。
参考文献:
[1]周川.简明高等教育学[J].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
[2]沈振中.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年报,2008.
[3]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http://www.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