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风波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3cbbf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中午,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突然有张小纸条从本子里飘了出来.我拿起一看,原来是纸“短信”:
  尊敬的政治老师:
  你好,你今天在课堂上怎么会记不起我的名字呢?你不是说你下次就能够记住我的名字了吗?我今天回答你的问题时表现得不是很好,让你失望了,我下次一定表现得更好,请老师相信我。
  你的学生:周成
  读完这张小纸条上的“短信”,我感慨万千。那是在一节思品课上,当一个问题提出来后,有好几个同学举起手来。通常情况下,我都是先让举手的同学来回答,但转念一想,这个问题不是太难,就让还没有举手的同学来回答吧。
  这时,在我眼前的一个男生似乎有点眼熟,但是我又叫不上他的名字,就用手一指说:“下面就请这位男同学来回答吧。”
  于是,这位戴着眼镜好像有点腼腆的男孩子站了起来,也许是太紧张或者是还没有充分考虑好的缘故,他把这个问题答得结结巴巴,不是很好。看着他那尴尬的表情,我就说了一句:“这位同学请坐。他回答得很好,其他同学还有没有补充?”
  事后,我并没有把这个小插曲放在心上。如果不是这纸“短信”的话,早就过去了。可是他在短信中问我的问题:“老师,你今天在课堂上怎么会记不起我的名字呢?你不是说你下次就能够记住我的名字了吗?”当时还是把我问住了,我什么时候说过这样的话了?
  经过回想,终于想起来我确实是说过。
  那是在前一周的课堂上,我曾让周成同学回答过问题,当时我同样没有叫上来他的名字,也是用手指了一下,请他站起来回答的。他回答得很好,我很满意,就问同学们他叫什么名字。“周成!”大家异口同声回答道。
  我说:“新学期开学几天,老师有教九年级四个班,200多个人,所以对大家不熟悉,但我会慢慢地努力地记住每一个同学的名字的。周成,我们今天认识了,俗话说得好,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是老朋友了。”这时,他面带微笑地点点头,同学们都情不自禁鼓起掌来。
  回想到这里,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我在不知不觉中也许已经伤害了一个同学的自尊心。于是,我提起笔在这张纸条的后半部分郑重地回了一纸“短信”:
  周成同学:
  你好,你给我的“短信”,我已经认真读了。真对不起,老师答应你的事情没有做到,实在是不应该,希望你能够原谅老师的过失和错误。亡羊补牢,犹未晚矣!今后,我会记住你的名字,也会努力记住全班每个同学的名字。希望你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取得更大的成绩。
  你的老师:王志东
  经过这次“短信”风波,在以后的课堂上我重点观察了周成的表现,发现他每次上课都能够认真听讲,会积极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也变得更加自信了。
  对此,我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第一,记住学生的名字是一种尊重。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人都希望受到别人,社会的尊重,赏识和承认。即使最顽皮的孩子也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欣赏和赞扬。”而记住学生的名字,就是对学生的尊重。老师如果能够熟记并能随时叫出他们的名字,学生就会感到获得了尊重,自然而然就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切感。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教育教学效果往往会更佳。
  第二,对学生要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曰:“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人与人交往需要的是以诚待人,言而有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慎重承诺并遵守承诺是每个人都应该恪守的行为准则,教书育人的老师更应该如此。我在课堂上承诺下次一定要记住周成的名字,可是没有做到,还说出一大堆诸如所教学生过多,教学任务重,最近太忙等等理由来推脱。老师的一句话,学生可能会记住一辈子。对学生言必信,行必果,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第三,要勇于向学生承认自己的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的一生不可能永不犯错。老师不是圣人,也会犯错误。我答应学生的事情没有做到,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犯了“无心”之过。面对自己的错误,不能遮遮掩掩,只能坦率认错,知错就改。真诚地对学生说一声“对不起”,不但不会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反而会赢得学生的尊重。■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周岗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杨艳利
其他文献
早上起来,偶然一瞥窗外,惊喜地发现下过雪了!昨夜的雪还真不小,地上、屋檐上、屋顶上都积了不薄的白雪,远望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更是白茫茫的一片。今天,2015年12月27日,恰逢恩师童庆炳先生80诞辰,我突然意识到,这洁白的、圣洁的雪,不正是天与地联手奉献给先生的最美贺礼么?先生生前特喜白色,重要场合总会身着白衬衣,那该是他平生追求至纯至美至善的形象写照啊!  在纪念童庆炳先生80华诞之际,来探讨这位
最好的教育是爱与自由!  ——题记  “秀孩子与夸孩子,是自己挠腋窝的痒痒——自己特舒服,別人看着不雅。我的《立》,不秀也不夸,只是恨教育。现在对孩子的教育与食品一样含毒太多,我是母亲,我要抵抗,就这么简单。”池莉如此解释自己的写作初衷。  《立》是池莉为女儿亦池写的一本散文集。实际上,也是她们母女相依为命、共同跋涉的成长史,更是一本个人的教育史,也可以说一本并不高深的家教指导书。翻开书,扑面而来
坪山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革命老区,著名的东江纵队曾在这片沃土抛头颅洒热血,辛亥革命的庚子首义第一枪也在马峦山上打响。为继承坪山的优秀革命传统,学校结合当今社会对学生素质发展的要求,确立了“崇德尚本,和谐发展”的德育理念。“崇德”意指尊重、推崇、提高品德品行之意;“尚本”则指要尊崇事物的根本。“崇德尚本,和谐发展”理念的树立,不仅事关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更是有关学校的发展。因此,在内容上,我们齐头并
常有人感慨:学校德育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戏谑中隐含几丝无奈。身为教育局局长,常逢生时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样的德育能真正影响学生,会影响到什么程度,又能影响多长时间。问题源于实践,同样也需要在实践中得以解决。多年的艰辛摸索使他意识到,德育实践是从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开始的,好的德育一定是与个体心灵对接的德育。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引下,他带领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探寻触及灵魂、滋养
蔡润圃  山东省莱州市教体局局长  :蔡局长,您好!2013年底,习总书记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作为莱州教育的领头人,请谈谈您心中的“教育梦”。  蔡润圃:教育肩负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我的“教育梦”是我的“中国梦”的一部分。无论是作为一个基层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人,还是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特别希望能
中国德育:唐局长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经开区从2011年开始打造幸福教育,在这四年里经开区的教育形成了鲜明的特点。诗人海子的诗里有一句“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请问您如何理解幸福?  唐保华:幸福是一种自我感觉、是个体的心理体验。对于同一个事物或事件,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比如,对于半瓶水,有的人看见后欣喜异常,有的人却抱怨怎么还剩半瓶水而不是一瓶水。以教师这个职业为例,有的教师
“双有”活动充分保持对孩子自我选择权的尊重与信任,强调儿童的主动和发展,强调儿童的创造性,强调差异即个性,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尊重儿童自由的特质。  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家国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家国情怀是人立身养德之本。爱国,是我国少年儿童德育的核心所在,为了让爱国主义真正融入到少年儿童的生活中,全国少年儿童“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主题教育活动(
摘 要 随着微博、微信、微小说到微电影、微旅行、官方微博发布群的出现,中国已悄然进入“微”时代。“微”生活方式已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生活、学习、认知以至价值观念。  关 键 词 微时代;大学生;生活方式;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 陈燕红,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教师  据CNNIC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
2005年的一天,几位家长满面怒气地冲进我的办公室。原来,几个孩子在追逐玩耍时,一个小女孩不慎摔倒,双方家长一致认为错在学校管理疏忽。事实上,关于安全问题班主任可谓是千叮万嘱,可是学生却并不在意。不单是这个班,其他班级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以口头说教为代表的“被教育”无法入耳、入心。如何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套路,使德育工作既贴心,又具实效呢?我们尝试着进行探索和实践,力求让德育工作“活”起来。
采访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时,记者对这句话印象深刻:“德育,需要营造一种生态,一种学生能够健康成长的学校文化生态。”这种文化生态涵盖面极广,环境文化、教师文化、课堂文化、活动文化……皆可列于其中。田保华说:“不同的文化氛围、不同的教育生态,教育出来的人是不一样的。南方人与北方人相貌不同,就是因为南方与北方生态不同。”  郑州市中小学校自2008年掀起的“找魂运动”,即源自营造学校文化生态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