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麻岙村古村落的传承与保护

来源 :炎黄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yang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宁海县麻岙村为例,探索资源条件相对一般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出路,开拓主题保护、精明保护和自主保护的内生可持续保护发展路径。
  古村落保护大潮中,特色与文化成为核心竞争力。旅游新村遍地开花,如何突出自身特色、彰显历史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成为古村落保护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大量资源条件相对一般的古村落普遍面临着历史文化资源有限、吸引力较弱、保护动力不足等难题。此类村庄很难受资本青睐成为“明星村”,且资本化开发易造成村庄原有社会结构与文化特色的破坏。当前更为普遍的古村落保护模式是较为单纯的“输血式保护”,主要依靠政府财政补贴支撑,可持续性较差。
  本文以宁海县麻岙村为例,从分析麻岙村现状条件出发,力图突破古村落保护规划传统做法和既有保护模式,围绕“保护规划如何编”“历史文化如何保”两大问题,从“保护规划方法”“保护模式”和“保护机制”三个方面,寻求类似资源条件相对一般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出路,探索主题保护、精明保护和自主保护的内生可持续保护发展策略。
  麻岙村位于宁海县桑洲镇中南部,为首批浙江省传统村落、第三批宁波市历史文化名村,始建于宋真宗咸平年间(1003年)。村域面积约3.64平方公里,现状户籍人口约1800人,常住人口约1200人。村内经济以一产为主,人均耕地仅0.14亩。
  麻岙历史上曾为驿铺,依村设驿、依驿而建、因驿而兴,村庄的建设发展与驿道紧密相关,但现有物质遗存较为有限,历史建筑亟待修缮,保护任务艰巨(图1)。
  麻岙四姓共存,在宗族模式占主导的村庄社会结构中实属少见,内部各姓氏村民居住相互交融、分而不隔,多元包容的文化根脉延续至今。
  现实问题:失驿而衰——物质载体衰败
  交通衰退。古台郡道时期,古道穿村而过,麻岙是南来北往必经的交通节点。1990年代省道依村而过,麻岙仍为甬台之间的必经之地。2010年后高速公路越村而过,省道带动效应明显下降。
  人口衰减。村内常住人口与就业人员呈现逐年减少趋势,人口结构“老龄化”明显。
  经济衰落。驿站服务经济消失不再;以山地为主,耕地紧张,农业难以规模生产,二、三产业支撑有限。
  文物衰破。现状多数历史建筑保护堪忧,总体质量较差,亟待修缮。现状历史要素多数未得到较好保护与有效利用,亟须统筹管理与保护。
  以驿站文化为内核的主题保护规划方法
  突破“就空间论空间”的保护方式,按照“文化-空间”统一体的保护理念与方式,将历史文化内核既作为核心保护内容,又作为贯穿整个规划的核心线索,深入挖掘麻岙村最为突出的驿站文化内涵,将驿站文化作为规划总体技术路线的组织主题,梳理历史上麻岙“依村设驿、依驿而建、因驿而兴”的整体建设与发展脉络,剖析今日麻岙“失驿而衰、源驿而盛、驿去驿从”的保护与发展困境,以“驿站文化传承再生”为目标,提出未来麻岙“古驿新绎”的保护思路,复古驿、展新驿,保护恢复历史风貌、再现古韵驿站,延续麻岙情义、重塑乡愁驿站,融入区域发展、打造花香驿站,复兴传统文化、创建文艺驿站。
  围绕驿站主题,重点研究麻岙村生长演变的整体过程,探索驿站与村庄历史脉络之间的内在关联,发现当前麻岙“衰落的是‘驿站古村物质性的外壳’、传承的是‘驿站古村精神性的内核”。
  麻岙于北宋建村,村内古台郡道为穿越天台山脉最为高效的通行选择,明初设立驿铺,服务官府与来往客商,麻岙依驿而建、因驿而兴,呈现出经济多样繁荣、人口多姓团结、文化多元融合的村驿一体发展态势。
  近年来,随着省道、高速公路的相继开通,麻岙驿道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村庄人口、经济、物质环境多方面呈现“失驿而衰”趋势。
  然而,源于驿站的“乐于奉献、乐于服务”的精神品格,却依旧具有强大的现实生命力。规划重点突出麻岙驿站文化内核,进一步强化、演绎与传承,由内至外,促进带动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以驿站特色为核心,保护历史文化载体,延续乡村文化根脉与精神内核,将文化内涵与具体空间布局优化相结合,形成整体保护与发展方案。
  保护方案采用“祠院为核、驿道串联”策略,沿古台郡道及传统街巷,将重要驿馆、祠院建筑、重要街巷两侧界面,统一纳入核心保护范围进行控制引导,维持驿站古村特有的“曲折的街巷格局”以及“成组成群的封闭式院落组织形式”。重点维护村域山水环抱、驿道穿村的“山水古驿格局”(图2),以及村落山溪相拥、村田相间的“田园古驿格局”(图3)。
  发展方案突出打造“古韵、乡愁、花香、文艺”四个主题驿站,以古台郡道为骨架线性展开,利用古台郡道串联古建筑集中片区,提升优化沿线开敞空间,适度植入展示、体验、商业等特色功能,结合驿站文化主题提升景观环境风貌,形成独具特色的历史古驿带。
  针对麻岙“驿站古村”“多姓大村”特征,采取精明保护模式,明确“发展”对于古村保护具有的巨大必要支撑作用,适度开发利用,统筹谋划保护与发展,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强保护。
  结合当下时代需求的进一步发展,基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出继往开来的保护策略。围绕古驿文化核心,重点保护以驿道为核心的“线性空间”,修复传统驿道样式,保护与恢复传统驿站空间,展示麻岙原真的驿站文化,再现古韵驿站。呼应时代需求,植入新功能,通过“古驿新绎”,打造乡愁驿站、花香驿站和文艺驿站,突出文化特色,演绎时代新驿,将麻岙由“物质功能驿站”延伸塑造为“精神心灵驿站”。保护利用物质文化遗产,维护建筑特色、拓展使用功能、融合多元业态,植入民宿、服务和文化等多样化功能,为古建筑注入新生命,赋予持续活力。
  活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梳理非遗体系、注入多元载体、打造特色品牌、大力展示宣传”为总体策略,基于地方特色文化遗产资源,复兴地方戏曲、延续民间信仰、传承传统美食、举办节庆活动,保护、傳承、复兴麻岙多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突破四个自然村的分割限制,重整土地资源,统筹调配宅基地、菜园和承包田,协调新老村建设,因地制宜安排新村空间,整体保护老村,平衡古村保护与建设需求。引导新村相对集中建设于村庄外围,通过绿化植物、公共空间等过渡带,衔接老村与新村,最大限度避免对老村肌理形态、空间格局的破坏,维护整体历史风貌环境。
  充分强调村民既是保护对象,又是保护动力,是保护实施不可或缺的最合适主体。突出“人居活遗产”特性,“把人和房子一起保护”的整体性活态保护。
  古村落是人与物不可分割的人居活遗产和历史活化石,要保护的不仅仅是物质空间环境,更是村民生活状态的传承和延续、村落精神文化的凝聚与发扬。坚持以村民为中心,进行整体性的活态保护,“把人和房子一起保护”,将村民本身及其日常活动也一并纳入历史文化保护发展的对象和内容,强化保护村民原生活形态,强调围绕人的尺度,注重公共空间塑造和公共活动组织,促进日常交往,加强社会关联,延续乡谊族情。
  借鉴社会学与人文生态学等学科理论,深入调研村民的实际诉求与情感需要,探索传统“技术精英式规划”向“沟通陪伴式规划”转变,让村民充分表达实际诉求与需要,规划师主要做好组织服务、协调促进和专业技术转化工作,形成真正内在于村庄自身、村民自身的规划组织方式,促进实现和谐有序保护与发展。在构建“内生可持续保护发展机制”的目标下,通过开展多轮调研、村内访谈、意见征询,以及驻地服务等工作,引导村民认知规划、了解规划和参与规划,充分激发村民凝聚力与认同感,调动村民自主参与保护建设的积极性。在规划引导激励下,村民自发开展了山头槽玫瑰花田建设、陈家祠堂保护等项目(图4),干劲十足地投入到古村保护建设复兴之中。
  麻岙村民热情友善、自强团结,自发组织陈家三台、乡土麻岙公众号、“春泥活动”公益助教等诸多文化宣传、社会公益活动。进一步强化发挥麻岙村民志愿互助的优秀品德,提升村民文化自觉性,调动村民建设积极性,引导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参与古村建设与保护工作,建立以村民日常维护为主体的保护实施机制,实现可持续保护与发展。在保护规划的指导下,麻岙村陈家祠堂及过街楼修缮、整体景观提升、村庄道路及公共厕所等工程相继实施,整体保护和建设工作全面有序展开。
  古村落的可持续保护发展,是系统性、综合性和艰巨性工作,需要多方合力。既需要激活村民主体性和文化内核,重塑内生动力,也要推动相应的制度创新,吸引外部动力。处于不同地区、具有不同资源条件的古村落,具有不同的资源优势和保护发展挑战,需要因地制宜地创新应对。
  作者单位: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的流失日益加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忽视传统文化的价值,作为新时代下的新青年,我们都应当担负起责任给予保护。在此我们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以“二十四节气”文化和“青阳农民画”为例,将二十四节气与传统的民俗文化相结合,用青阳农民画的绘画风格加以展现,从而创作出具有文化内涵的插画作品,再将插画作品创作出富有文化创意的文创作品。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进一
期刊
陈寅恪治史思想渊源rn陈寅恪的曾祖父陈伟琳从小读书,“六、七岁授章句,已能通晓圣贤大”,成人后虽不求名,但胸怀经世大志,创办义宁书院以培养贤才.祖父陈宝箴自小英毅,二十
期刊
广州湾(今广东湛江),在彭晓光《广州湾地区历史建筑综述》中记载:“明末清初,湛江市赤坎、霞山两区属海边荒地,除青石砌筑的古老渡街、渡头外基本无砖木结构的建筑。直到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废除海禁,商船来往,闽人开始聚居此地,接踵而来的为潮汕、广府与高州人士等,赤坎逐渐成为贸易繁荣的商港城市。”由此可看出,广州湾是一个文化兼容并蓄的新兴港湾城市,移民的进入带来了新的技术以及不同地域的民居建构思想在此相互
期刊
玉溪窑青花瓷烧制技艺作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久负盛名,它代表着陶瓷技术与艺术创作的较高水平。近年来国内掀起了一股“青花热”,于是玉溪青花被顺势推上了热浪的顶峰,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青花元素也被广泛应用,其中最为出名的应用就是与瓦猫结合形成了“青花瓦猫”这一独特的创意品,仅用一个物件便同时宣传了云南两种民间文化,实属不易。  玉溪窑历史悠久,始烧于宋元。玉溪青花瓷器造型粗犷、纹饰生动、着色
期刊
蒙古族作为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长期历史的沉淀与时代的发展,蒙古族产生了独具民族特色的风俗文化,其中的婚嫁习俗最具有代表性。文章将以辽宁阜新地区的蒙古族为例,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走访调研的基础上,从说亲、会亲、结婚三个程序对阜新地区蒙古族传统的和现代的婚嫁习俗进行浅要分析,以期对蒙古族婚俗研究尽绵薄之力。  在阜新地区蒙古族的众多习俗文化中,婚礼仪式是很受重视的,尽管在不同地区形
期刊
田野文物是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现代文明与古代历史文明的载体,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田野文物的挖掘量越来越少,对现存的田野文物监管、保护、巡查力度不足,保护意识不强烈,直接导致田野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田野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的凝结。通过对田野文物的科学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我国古代工艺制造技能,为今后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
期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大众在千百年历史进程中经过长期实践创造出来的成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们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今天还有很大的学术、文化、艺术、情感等价值。如传统的舞狮、腰鼓、剪纸等,反映了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工艺技术、社会组织方式、民俗传统,这是形成我们民族历史文化认同感的重要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中国各个民族所创造和传承的优秀文化。从
期刊
我国地域非常辽阔,再加上不同地区在自然条件形成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在此背景下形成了不同的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地质遗迹类自然保护区保护和规划的重视程度,实现资源的合理性应用。并且要在我国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更加有序地进行地质遗迹类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以及规划,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彰显我国历史发展风貌,还有助于展现我国的大好河山,提升地质遗迹类自然保护区保护和规划的效果。  青山地
期刊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特性”,通过相关部门的保护以及监管,可以起到传承以及延续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高度的思想价值,对于后代的启发将具有非常明显的可用性.因
期刊
作为江南水乡代表之一的甪直古镇,素以河网密布、古桥众多而闻名。以甪直古镇的古桥为研究对象,从历史、艺术、经济角度分析其价值;发掘甪直古桥独有的“高密度集群化”资源特色;梳理其在当前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位于苏州市吴中区的甪直古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以其璀璨的历史文化遗存及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而闻名于世。2003年,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甪直镇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