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培养坚强意志,学会尊重他人,承担責任意识,培养竞争精神”等方面,论述了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意志 责任 竞争
根据笔者多年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认为人的优秀品质主要包括“坚强意志,尊重他人,承担责任,竞争精神”等方面。本文谈谈“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实践与体会”。
1. 培养坚强意志
1.1 通过介绍科学家故事,培养学生坚强意志。
在课堂上利用中外科学家的故事,对学生进行坚强意志的教育。例如:①牛顿的名言“我就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偶尔拾到一颗美丽的贝壳。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一些,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教育学生在学习上要重视“善于发现,善于积累,谦虚谨慎”等良好的品质。②介绍科学家焦耳的执着精神。他自学成才,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经过三十几年的努力,做了400多次实验,为“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建立打下了基础。③爱迪生和伙伴们,不眠不休地做了1600多次耐热材料和600多种植物纤维的实验,终于推出可以点燃1200小时的竹丝灯泡。他发明的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电灯对世界有极大影响。他一生的发明共有两千多项,拥有专利一千多项,被尊称为“发明大王”。④我国两弹元勋邓稼先和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毅然放弃国外的优越生活和丰厚条件,怀着爱国热情和报国志向回国;科学巨子王淦昌为了祖国的核事业,告别生活优裕的北京,来到人迹罕至的西北高原。科学家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刻苦钻研的精神、只讲奉献、不图索取的美德等,都是向学生进行教育的好教材。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艰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1.2 培养意志品质的主要途径。
① 加强目的性教育。自觉的目的是意志行动的指南和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加强目的性教育是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基本条件。因此,教师不仅要在教学活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而且要善于培养学生自觉确立明确的目的并把目的转化为行动的能力,形成自觉、坚定的意志品质。
② 组织实践性活动。坚强的意志是在实践中,特别是在克服各种困难的实际活动中,通过有意识的锻炼逐渐形成的。因此,教师要善于经常性地组织实际活动,如演讲比赛、体育竞赛、劳动竞赛等,培养学生的目的性和行动的坚韧性品质。使学生在活动中达到增强意志力的目的。
③ 启发学生加强自我锻炼。人的意志品质的形成不仅受着周围人的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依靠自我教育和自我锻炼的结果。因此,教师要善于启发和帮助学生掌握自我锻炼的方法,形成自我锻炼的习惯,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严格要求自己,执行决定时要态度坚决、有始有终、持之以恒。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促使学生的内部积极性和良好的外部条件结合起来,达到培养坚强意志的目的。
2. 学会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是一个人最好的品质;尊重别人,是一种境界,一种美德。尊重是一个微笑、尊重是一声招呼、尊重是一声“对不起”、尊重是一句“谢谢你”。任何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我们没有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审视别人,也没有资格用不屑一顾的神情去伤害别人的自尊,假如自己某些方面不如别人,我们也不必以自卑或嫉妒去代替应有的自尊。只有学会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在社会上,优秀的人对谁都会尊重。尊重领导是一种天职,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尊重下属是一种美德,尊重客户是一种常识,尊重对手是一种大度,尊重所有人是一种教养。
在日常生活中,不迟到是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不随地吐痰是对环卫工人的尊重、不闯红灯是对交通警察的尊重、酒后不驾车是对生命的尊重、车上不吸烟是对健康的尊重、不浪费一粒粮食是对农民的尊重、不乱花一分钱是对父母的尊重。
尊重无处不在。例如学习八年级上册第四课《尊重他人》时,设计情境如下:
教师展示材料,启发学生进行情境讨论“他该怎么做?说出你的想法”。
情境一:小东与小林约好放学后一起去参观美术馆。放学铃声一响,他就起身准备出发。这时,同学小萌拿着数学试卷过来向他请教一个问题。
情境二:小光正在家里看自己特别喜欢的足球比赛,不巧几个同学来他家一起商量撰写演讲稿的事。
思考:从情境中双方的角度来看,如果你遇到类似情境,你会怎么做?请说明理由。
学生分成两个组分别讨论两个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组内讨论,代表发言”等活动,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都应建立在真诚与尊重的基础上。人唯有尊重他人,才能尊重自己,才能赢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尊重他人是一种美德。”从而有效培养了学生尊重他人的优秀品质。
3. 承担责任意识
3.1 培养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责任担当
学习是学生最主要的任务,教师要善于运用成功与失败的事例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不是帮老师学习,不是帮家长学习,而是关系到自己的前途,进而关系到国家兴衰“少年强,则中国强”。无论学习好与坏,都要自己负责。只有当学生树立了一种对自己学习负责的担当意识,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乐学、好学、会学”的基础,让自己在学习上取得好的成绩。
3.2 培养学生爱护自己和他人的责任担当
教师不但要善于在学习上、日常生活、各种活动之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步和成功,及时给予赞扬和鼓励。教师还要善于及时性和真诚性地指出学生的问题和错误,引导学生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把尊严用实际行动拾回,学生才会越来越意识到尊严的真正价值,正所谓“知耻而后勇”,一个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勇于承担问题责任、珍视尊严的人,才是有责任担当意识的人,才是一个自尊自爱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从而培养学生担当责任的意识。 3.3 培养学生勇于对集体负责的责任担当
教师要善于责任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对班级负责任的习惯。
① 通过言传身教和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教师在学生面前是一面镜子、是一本书。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教师首先就要爱岗敬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培养学生责任感的最好方法,就是用自己的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
② 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真正感到班集体与自己休戚相关。对于班级各方面的工作,都應该积极主动、尽心尽力地去做,不推诿、不抱怨、不懈怠,努力把事情做好。树立“班荣我荣”的意识,学会对班集体的负责。
学生如果缺乏责任意识,必然会对个人的品德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障碍,影响其全面发展。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意识,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没有责任意识就不会有真正的工作。”只有让学生懂得了对学习负责,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以及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担当,我们的青少年才能真正让自己的青春韶华在奋斗中发出璀璨的光芒,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
4. 培养竞争精神
竞争意识是当代和未来社会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的实际,努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为将来步入社会打好基础。
4.1 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心态。竞争意识,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教师应当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学生,认识竞争、学会竞争、合理合法的参与竞争、正确的看待竞争。争“第一”不能勉为其难,不能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更不能以损害自己和别人为代价,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4.2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竞争。在竞争中,选择竞争对象是很关键的,选择不当不利于开展竞争。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竞争对手。例如,在学习上可以找一个成绩高于自己但差距不太大的对手,引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对手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劲头等。每次测试后进行分析对比,找出差距和原因,经过一段时间的竞争,不少同学首战告捷,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教师应及时鼓励并启发他寻找新对手,进行新一轮的竞争。
4.3 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②启发学生多学习课外知识与各种技能,使自己的能力获得提高,具备“十年磨一剑,一举天下惊”的气概。③鼓励学生多参与各项活动,在活动之中尽情的展示自己的才能,赢得赞扬。
教师要善于在教学活动中,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创设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竞争,培养并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远,性乃迁”,人的优秀品质不全是天生的,主要是在后天的教育和实践中逐步培养形成和发展完善起来的,是有意识培养的结果。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承担责任的意识,参与竞争的精神。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 意志 责任 竞争
根据笔者多年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认为人的优秀品质主要包括“坚强意志,尊重他人,承担责任,竞争精神”等方面。本文谈谈“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实践与体会”。
1. 培养坚强意志
1.1 通过介绍科学家故事,培养学生坚强意志。
在课堂上利用中外科学家的故事,对学生进行坚强意志的教育。例如:①牛顿的名言“我就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偶尔拾到一颗美丽的贝壳。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一些,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教育学生在学习上要重视“善于发现,善于积累,谦虚谨慎”等良好的品质。②介绍科学家焦耳的执着精神。他自学成才,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经过三十几年的努力,做了400多次实验,为“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建立打下了基础。③爱迪生和伙伴们,不眠不休地做了1600多次耐热材料和600多种植物纤维的实验,终于推出可以点燃1200小时的竹丝灯泡。他发明的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电灯对世界有极大影响。他一生的发明共有两千多项,拥有专利一千多项,被尊称为“发明大王”。④我国两弹元勋邓稼先和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毅然放弃国外的优越生活和丰厚条件,怀着爱国热情和报国志向回国;科学巨子王淦昌为了祖国的核事业,告别生活优裕的北京,来到人迹罕至的西北高原。科学家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刻苦钻研的精神、只讲奉献、不图索取的美德等,都是向学生进行教育的好教材。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艰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1.2 培养意志品质的主要途径。
① 加强目的性教育。自觉的目的是意志行动的指南和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加强目的性教育是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基本条件。因此,教师不仅要在教学活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而且要善于培养学生自觉确立明确的目的并把目的转化为行动的能力,形成自觉、坚定的意志品质。
② 组织实践性活动。坚强的意志是在实践中,特别是在克服各种困难的实际活动中,通过有意识的锻炼逐渐形成的。因此,教师要善于经常性地组织实际活动,如演讲比赛、体育竞赛、劳动竞赛等,培养学生的目的性和行动的坚韧性品质。使学生在活动中达到增强意志力的目的。
③ 启发学生加强自我锻炼。人的意志品质的形成不仅受着周围人的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依靠自我教育和自我锻炼的结果。因此,教师要善于启发和帮助学生掌握自我锻炼的方法,形成自我锻炼的习惯,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严格要求自己,执行决定时要态度坚决、有始有终、持之以恒。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促使学生的内部积极性和良好的外部条件结合起来,达到培养坚强意志的目的。
2. 学会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是一个人最好的品质;尊重别人,是一种境界,一种美德。尊重是一个微笑、尊重是一声招呼、尊重是一声“对不起”、尊重是一句“谢谢你”。任何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我们没有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审视别人,也没有资格用不屑一顾的神情去伤害别人的自尊,假如自己某些方面不如别人,我们也不必以自卑或嫉妒去代替应有的自尊。只有学会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在社会上,优秀的人对谁都会尊重。尊重领导是一种天职,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尊重下属是一种美德,尊重客户是一种常识,尊重对手是一种大度,尊重所有人是一种教养。
在日常生活中,不迟到是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不随地吐痰是对环卫工人的尊重、不闯红灯是对交通警察的尊重、酒后不驾车是对生命的尊重、车上不吸烟是对健康的尊重、不浪费一粒粮食是对农民的尊重、不乱花一分钱是对父母的尊重。
尊重无处不在。例如学习八年级上册第四课《尊重他人》时,设计情境如下:
教师展示材料,启发学生进行情境讨论“他该怎么做?说出你的想法”。
情境一:小东与小林约好放学后一起去参观美术馆。放学铃声一响,他就起身准备出发。这时,同学小萌拿着数学试卷过来向他请教一个问题。
情境二:小光正在家里看自己特别喜欢的足球比赛,不巧几个同学来他家一起商量撰写演讲稿的事。
思考:从情境中双方的角度来看,如果你遇到类似情境,你会怎么做?请说明理由。
学生分成两个组分别讨论两个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组内讨论,代表发言”等活动,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都应建立在真诚与尊重的基础上。人唯有尊重他人,才能尊重自己,才能赢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尊重他人是一种美德。”从而有效培养了学生尊重他人的优秀品质。
3. 承担责任意识
3.1 培养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责任担当
学习是学生最主要的任务,教师要善于运用成功与失败的事例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不是帮老师学习,不是帮家长学习,而是关系到自己的前途,进而关系到国家兴衰“少年强,则中国强”。无论学习好与坏,都要自己负责。只有当学生树立了一种对自己学习负责的担当意识,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乐学、好学、会学”的基础,让自己在学习上取得好的成绩。
3.2 培养学生爱护自己和他人的责任担当
教师不但要善于在学习上、日常生活、各种活动之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步和成功,及时给予赞扬和鼓励。教师还要善于及时性和真诚性地指出学生的问题和错误,引导学生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把尊严用实际行动拾回,学生才会越来越意识到尊严的真正价值,正所谓“知耻而后勇”,一个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勇于承担问题责任、珍视尊严的人,才是有责任担当意识的人,才是一个自尊自爱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从而培养学生担当责任的意识。 3.3 培养学生勇于对集体负责的责任担当
教师要善于责任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对班级负责任的习惯。
① 通过言传身教和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教师在学生面前是一面镜子、是一本书。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教师首先就要爱岗敬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培养学生责任感的最好方法,就是用自己的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
② 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真正感到班集体与自己休戚相关。对于班级各方面的工作,都應该积极主动、尽心尽力地去做,不推诿、不抱怨、不懈怠,努力把事情做好。树立“班荣我荣”的意识,学会对班集体的负责。
学生如果缺乏责任意识,必然会对个人的品德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障碍,影响其全面发展。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意识,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没有责任意识就不会有真正的工作。”只有让学生懂得了对学习负责,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以及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担当,我们的青少年才能真正让自己的青春韶华在奋斗中发出璀璨的光芒,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
4. 培养竞争精神
竞争意识是当代和未来社会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的实际,努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为将来步入社会打好基础。
4.1 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心态。竞争意识,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教师应当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学生,认识竞争、学会竞争、合理合法的参与竞争、正确的看待竞争。争“第一”不能勉为其难,不能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更不能以损害自己和别人为代价,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4.2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竞争。在竞争中,选择竞争对象是很关键的,选择不当不利于开展竞争。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竞争对手。例如,在学习上可以找一个成绩高于自己但差距不太大的对手,引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对手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劲头等。每次测试后进行分析对比,找出差距和原因,经过一段时间的竞争,不少同学首战告捷,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教师应及时鼓励并启发他寻找新对手,进行新一轮的竞争。
4.3 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②启发学生多学习课外知识与各种技能,使自己的能力获得提高,具备“十年磨一剑,一举天下惊”的气概。③鼓励学生多参与各项活动,在活动之中尽情的展示自己的才能,赢得赞扬。
教师要善于在教学活动中,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创设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竞争,培养并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远,性乃迁”,人的优秀品质不全是天生的,主要是在后天的教育和实践中逐步培养形成和发展完善起来的,是有意识培养的结果。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承担责任的意识,参与竞争的精神。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