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联合成分输血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来源 :医药界·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m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成分输血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产科分娩时并发DIC患者6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试验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成分输血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肝素治疗和紧急输血。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和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凝血功能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分别经t检验和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成分输血治疗可有效改善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凝血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成分输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产科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于多种因素激活血管内凝血系统,导致血管内纤维蛋白凝集,凝血因子过度消耗继发纤溶亢进或纤溶抑制的综合征。由于妊娠期生理特殊性,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羊水栓塞、产后大出血等分娩因素极易诱发DIC,并迅速发展,危及产妇生命安全。普通肝素联合输血是其传统治疗措施[1]。本研究對此进行改进以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成分输血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根据如下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产科分娩时并发DIC患者6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试验组年龄18~38岁,平均年龄(29.3±1.6)岁;对照组年龄18~38岁,平均年龄(29.5±1.7)岁。两组患者年龄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经凝血功能检测确诊为产前DIC;②患者符合肝素治疗和输血适应症;③患者及家属了解DIC治疗风险,同意治疗和研究。排除标准:①患者存在DIC既往病史或妊娠时已有DIC发生。
  1.2方法
  试验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成分输血治疗: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希弗全,意大利ALFA WASSERMANN SpA公司,0.6ml:6400IU,国药准字H20090248),2500IU/1次,每12h一次,静脉注射。根据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指标给予成分输血:失血>20%血容量,血红蛋白<80g/L或红细胞压积<0.24,且存在持续性出血时,输注悬浮红细胞以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小板计数<50×109/L,输注单采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低于正常水平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若患者出血不止可改用冷沉淀。对照组给予普通肝素治疗和紧急输血。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和治疗效果。
  1.3评价标准
  1.3.1DIC诊断标准
  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诊断学》确定DIC诊断标准判断产妇是否存在DIC,具体标准如下:①患者血小板(PLT)计数持续性下降且<100×109/L;②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1.5g/L;③患者3P试验阳性或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20mg/L;④凝血酶原时间(PT)异常程度>3s,APTT延长>10s或缩短<5s。若患者存在3项以上异常者,即可确诊为DIC[2]。
  1.3.2凝血功能和疗效评价
  患者凝血功能评价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等指标。治疗效果包括显效和缓解,显效:患者经治疗凝血功能恢复正常,DIC症状缓解,无不良反应;缓解:患者经治疗凝血功能趋于正常,出血、血栓、休克等DIC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伴随轻度不良反应;无效:患者凝血功能持续异常,出血、血栓、休克甚至伴有器官功能障碍,危及生命[3]。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治疗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表1可知,试验组PT、APTT、TT均短于对照组,FIB高于对照组,D-二聚体少于对照组,分别经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试验组凝血功能优于对照组。根据表2可知,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卡方值7.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3讨论
  产科DIC患者高凝状态是其生理学特点,以肝素为代表的抗凝药物是其治疗的传统药物。由于普通肝素在大量临床应用中暴露出抗凝效果不佳,并发症多等致命缺点,促使研究探寻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低分子肝素是普通肝素通过化学或酶解聚反应生成的肝素片段,其分子量仅及普通肝素1/3,但抗凝作用较其高达2-4倍。凝血因子Xa的形成是DIC形成的关键,而低分子肝素的主要作用机制便是充分抑制Xa,因此其抗凝效果迅速完全。此外,由于低分子肝素抗凝成分得到精炼,其它导致出血、肾损伤、影响妊娠等成分得到很好的剔除,故其治疗更为安全可靠[4]。
  随着输血技术和血液纯化技术的发展,根据患者血常规和凝血功能异常给予针对性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日益增多。产科DIC患者由于大量凝血因子消耗导致持续性出血,存在缺血性休克和低血容量,缺乏血小板,缺乏凝血因子等类型。因此,针对性输注悬浮红细胞、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等成分可快速改善患者缺血休克状态,迅速提高和恢复血液凝血功能,辅助止血,从而提高DIC治疗效果。此外,相较于成分混杂的全血,成分输血更为纯净,所致不良反应少,更为安全可靠[5]。
  参考文献
  [1]
  何秋.低分子肝素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13,34(12):1886-1887.
  [2]黄柳梅,周文娟,袁茜茜,等.冷沉淀在抢救产科DIC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2113-2114.
  [3]王俊英.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及机采血小板联合运用治疗产科DIC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4):60-61.
  [4]Su LL,Chong YS.Massive obstetric haemorrhage with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opathy[J]. Best Pract Res Clin Obstet Gynaecol,2012,26(1):77-90.
  [5]Lakshmi RT,Priyanka T,Meenakshi J,et al.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mediated regulation of nitric oxide synthase during burn wound healing[J]. Ann Burns Fire Disasters,2011,24(1):24-29.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研究实施气管插管的老年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对其心理及生理健康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监护室实施气管插管的老年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口头宣传教育及常规护理操作,观察组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情况。结果:实施治疗后,观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74.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总结治疗急性阑尾炎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受诊治的急性阑尾炎的患者100人,再将这100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腹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一年后回访复发率以及胃肠功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肾损伤,同时伴有消化道出血疾病患者,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320例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回顾其临床信息资料,探究消化道出血及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全部320例患者中,有47例(14.69%)急性肾损伤患者,同时患有消化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观察活动义齿和固定义齿对牙周病伴牙列缺损修复治疗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50例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固定义齿修复,实验组患者采用活动义齿修复,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出血指数、术后1年、2年基牙健康和咀嚼效能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观察放血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增效作用。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放血疗法加穴位注射,对照组采用单纯穴位注射。結果:治疗组有效率93.33%,显效率46.67%,对照组有效率73.33%,显效率26.67%。结论: 放血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明显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实验人员为2013年1月1日到 2015年1月31 日于xx市xx医院接收治疗的12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病症的治疗效果等相关指标进行统计。结果:有62例患者经手术后痊愈,有51例患者经手术治疗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昏迷是急诊内科的常见危、急症,一般是由于严重的脑功能障碍所导致。昏迷患者在急诊内科患者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大约在15%左右,目前很难诊断出具体的病因,也因为这个原因,该病症很容易出现治疗不当或是治疗被延误的情况,致死率较高。基于此,医护人员如果可以在最快时间内判断出患者的昏迷原因、进行相关检查并施行必要的急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对不同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和预后情况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随机的选取我院收治的14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开展治疗,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经皮冠状血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经腹手术在直肠癌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所收治采用经腹手术治疗的48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8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23.6±15.2)min,术中出血量(91.5±16.4)mL,术后镇痛时间为(37.6±12.5)h,术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急性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患者60例,均为我院普外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手术治疗(观察组,n=30)与药物保守治疗(对照组,n=30)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本次选取的病例,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