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自然界的万物,大至山岳河川,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这样就产生了咏物类的诗歌。诗人们并不是就物咏物,而是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将自己的感情寄托于所咏之物上。古人早已指出:“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刘熙载《艺概》)故而咏物诗常在于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借梅赞其标格高雅节操凝重,借菊赞其欺霜傲雪品格高尚,借莲赞其出淤泥而不染气节高洁,借竹赞其根固有节坚贞高雅,借松赞其经冬不凋刚强坚贞……正因为如此,古代诗人留下了大量的咏物诗,仅《全唐诗》就存6000多首。
既然咏物,自然会涉及所咏之物的特征,诗人要对其进行贴切逼真的描摹。但是,客观的描摹,只是简单地再现外在的事物,所以,诗人多是别出新意,追求神形兼备。明屠隆说咏物诗当“体物肖形,传神写意”(《论诗文》),强调了形与神的结合。宋人钱咏《履园谭诗》亦云:“咏物诗最难工,太切题则粘皮带骨,不切题则捕风捉影,须在不即不离之间。”意思是说,咏物诗如果一味形似,则显得呆板,缺乏灵气;如果一味神似,则会离物太远,难以认知。因而应该是二者兼备,形神结合,这样就不再只有形式上的模拟,也不再会失之空泛。所谓“不即不离”,就是指“形”与“神”的统一,而这种统一,又渗透了诗人的情思。好比画家完成的一幅创作画,不再是单纯地摹描某一“物”的写生,也不是脱离“物”而随意下笔,而是以一定的情意为中心,选取典型的有表现力的画面,创作出既自然真切、又富于情意神采的作品。总之,形神毕备,就需要根据所咏之物的特点,运用联想,将形和神联系起来,使之产生更高的审美价值。
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是盛唐时期有名的诗人。流传下来的诗作不多,收录于《全唐诗》中的只有20首。其中七首是祭神乐章,三首是应制诗(即按皇帝的要求写的诗),但仅仅在剩下的10首中就至少有三首堪称唐诗精品,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的《咏柳》诗是写柳的精品,特别是“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已成千古名句;他的《回乡偶书二首》,感情真实自然,语言朴实无华,发自心底,感人肺腑。特别是其中第一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此诗几乎每一个从小学过唐诗的人都能背诵,而其隐含的深情却非人人都能完全体味得到。(见拙作《“偶”是“偶然”还是“偶数”》)
所选的这首咏物诗,咏吟的对象是柳,古往今来,“柳”备受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诗人们或咏柳喻人,或折柳送别,或缘柳抒情,或借柳说理。唐诗中的咏柳佳作不可胜数,而又以贺知章的这首《咏柳》诗最为著名。
《咏柳》一作《柳枝词》。贺知章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柳的形象美是那曼长披拂的枝条。柳条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自有一种迷人的姿态。清人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这样写道:“柳贵乎垂,不垂则无柳;柳贵乎长,不长则无婀娜之致。”咏物诗贵乎联想,只有通过联想,才能将物与情完美地联结起来。古典诗词中,诗人常常根据柳条垂长的这个特点,联想到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肢。难怪又叫做《柳枝词》了。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开篇,诗人笔下的杨柳就化身为美人出现;碧玉——中国古代美女,成语“小家碧玉”的主角,晋代汝南王司马义之妾。孙婥曾应汝南王之请,作有《碧玉歌》两首 (见王运熙《汉魏六朝乐府诗评注》)。“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肢”的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都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已,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不着一点痕迹。
也许有人会质疑,碧玉在我国古代美女中并不是十分著名的,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其实,这正是贺知章的高明之处,他充分利用了汉语语义之间的相关和联系,“碧玉”双关,既可隐喻美女,也可理解成翠绿晶莹的美玉。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此句的“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同时,用碧玉来比柳,人们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程度;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由“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细叶”,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高高的柳树如碧玉妆饰而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这两句通过对早春时节青青柳枝的描绘,来比喻春色的美丽动人,非常生动形象。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个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贺知章的这把“剪刀”令人叫绝。细想其奥妙何在?关键在前面一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这个“裁”字暗伏其间,“裁”“剪”就这样紧密联系,自然联结,一点也不会让人感到突兀。这是汉语的天然联想,其他语种,例如英语,“剪”和“裁”并没有这样的组合关系,在英语中它们是两个不相关的词:cut和disign。而且,剪裁在古代属于女红,和妇女联系在一起,有了这个联想,前面的“碧玉妆成”就有了着落。女红和“妆”的自然联想,在词语的运用上就显得和谐统一了。
这首诗的诗题是“咏柳”,而实际上歌颂的是春,是春风,因为春风看不见、摸不着,诗人就借杨柳来展现。正如清人江湜《彦冲画柳燕》题画诗所写:“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柳实画风。风无本质不上笔,巧借柳枝相形容。”诗人这里表现的,并不仅仅是大自然的特征,更重要的是自己对大自然美的惊叹。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言在此而意在彼:一切的美好,都是春风带来的。从“碧玉妆成”到“似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地联系着的。这也就使得《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清代王士禛说:“咏物之作,须如禅家所谓不粘不脱,不即不离,乃为上乘。”(《带经堂诗话》)诗之美,并不完全是由于反映了真实,而且也由于主体的想象,突破了真,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这首诗,句句写柳,却不着一个“柳”字;句句是物,却又句句关情。早期象征主义大师马拉美曾说过一句很绝对的话:“诗只能暗示,如直呼其名,诗的享受便失去了四分之三。”这对于我们理解古人的咏物诗不是很有启发吗?
【相关链接】
分析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寓意。
咏 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更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参考思路
曾巩这首《咏柳》,把春天的柳树比拟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借以讽刺邪恶势力。诗的前两句是说:当春天刚到来的时候,零乱的柳条还没来得及转变为浅淡的青黄色,它就倚仗着东风吹拂而飘忽摇摆,气势更加猖狂。诗刚开头即语带嘲讽、蔑视,它描写“乱条”如何倚仗权势,张牙舞爪,逞性妄为。后两句说那些柳条只会使柳絮飞上半天,企图遮蔽日月的光辉,却不知秋季来临,天地间还将有一场又一场的严寒霜冻,到那时它就要枯萎凋零了。“不知天地有清霜”一句为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它对那些得志一时的小人提出了严正的警告,振聋发聩,促人警醒。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自然界的万物,大至山岳河川,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这样就产生了咏物类的诗歌。诗人们并不是就物咏物,而是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将自己的感情寄托于所咏之物上。古人早已指出:“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刘熙载《艺概》)故而咏物诗常在于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借梅赞其标格高雅节操凝重,借菊赞其欺霜傲雪品格高尚,借莲赞其出淤泥而不染气节高洁,借竹赞其根固有节坚贞高雅,借松赞其经冬不凋刚强坚贞……正因为如此,古代诗人留下了大量的咏物诗,仅《全唐诗》就存6000多首。
既然咏物,自然会涉及所咏之物的特征,诗人要对其进行贴切逼真的描摹。但是,客观的描摹,只是简单地再现外在的事物,所以,诗人多是别出新意,追求神形兼备。明屠隆说咏物诗当“体物肖形,传神写意”(《论诗文》),强调了形与神的结合。宋人钱咏《履园谭诗》亦云:“咏物诗最难工,太切题则粘皮带骨,不切题则捕风捉影,须在不即不离之间。”意思是说,咏物诗如果一味形似,则显得呆板,缺乏灵气;如果一味神似,则会离物太远,难以认知。因而应该是二者兼备,形神结合,这样就不再只有形式上的模拟,也不再会失之空泛。所谓“不即不离”,就是指“形”与“神”的统一,而这种统一,又渗透了诗人的情思。好比画家完成的一幅创作画,不再是单纯地摹描某一“物”的写生,也不是脱离“物”而随意下笔,而是以一定的情意为中心,选取典型的有表现力的画面,创作出既自然真切、又富于情意神采的作品。总之,形神毕备,就需要根据所咏之物的特点,运用联想,将形和神联系起来,使之产生更高的审美价值。
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是盛唐时期有名的诗人。流传下来的诗作不多,收录于《全唐诗》中的只有20首。其中七首是祭神乐章,三首是应制诗(即按皇帝的要求写的诗),但仅仅在剩下的10首中就至少有三首堪称唐诗精品,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的《咏柳》诗是写柳的精品,特别是“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已成千古名句;他的《回乡偶书二首》,感情真实自然,语言朴实无华,发自心底,感人肺腑。特别是其中第一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此诗几乎每一个从小学过唐诗的人都能背诵,而其隐含的深情却非人人都能完全体味得到。(见拙作《“偶”是“偶然”还是“偶数”》)
所选的这首咏物诗,咏吟的对象是柳,古往今来,“柳”备受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诗人们或咏柳喻人,或折柳送别,或缘柳抒情,或借柳说理。唐诗中的咏柳佳作不可胜数,而又以贺知章的这首《咏柳》诗最为著名。
《咏柳》一作《柳枝词》。贺知章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柳的形象美是那曼长披拂的枝条。柳条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自有一种迷人的姿态。清人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这样写道:“柳贵乎垂,不垂则无柳;柳贵乎长,不长则无婀娜之致。”咏物诗贵乎联想,只有通过联想,才能将物与情完美地联结起来。古典诗词中,诗人常常根据柳条垂长的这个特点,联想到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肢。难怪又叫做《柳枝词》了。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开篇,诗人笔下的杨柳就化身为美人出现;碧玉——中国古代美女,成语“小家碧玉”的主角,晋代汝南王司马义之妾。孙婥曾应汝南王之请,作有《碧玉歌》两首 (见王运熙《汉魏六朝乐府诗评注》)。“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肢”的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都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已,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不着一点痕迹。
也许有人会质疑,碧玉在我国古代美女中并不是十分著名的,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其实,这正是贺知章的高明之处,他充分利用了汉语语义之间的相关和联系,“碧玉”双关,既可隐喻美女,也可理解成翠绿晶莹的美玉。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此句的“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同时,用碧玉来比柳,人们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程度;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由“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细叶”,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高高的柳树如碧玉妆饰而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这两句通过对早春时节青青柳枝的描绘,来比喻春色的美丽动人,非常生动形象。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个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贺知章的这把“剪刀”令人叫绝。细想其奥妙何在?关键在前面一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这个“裁”字暗伏其间,“裁”“剪”就这样紧密联系,自然联结,一点也不会让人感到突兀。这是汉语的天然联想,其他语种,例如英语,“剪”和“裁”并没有这样的组合关系,在英语中它们是两个不相关的词:cut和disign。而且,剪裁在古代属于女红,和妇女联系在一起,有了这个联想,前面的“碧玉妆成”就有了着落。女红和“妆”的自然联想,在词语的运用上就显得和谐统一了。
这首诗的诗题是“咏柳”,而实际上歌颂的是春,是春风,因为春风看不见、摸不着,诗人就借杨柳来展现。正如清人江湜《彦冲画柳燕》题画诗所写:“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柳实画风。风无本质不上笔,巧借柳枝相形容。”诗人这里表现的,并不仅仅是大自然的特征,更重要的是自己对大自然美的惊叹。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言在此而意在彼:一切的美好,都是春风带来的。从“碧玉妆成”到“似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地联系着的。这也就使得《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清代王士禛说:“咏物之作,须如禅家所谓不粘不脱,不即不离,乃为上乘。”(《带经堂诗话》)诗之美,并不完全是由于反映了真实,而且也由于主体的想象,突破了真,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这首诗,句句写柳,却不着一个“柳”字;句句是物,却又句句关情。早期象征主义大师马拉美曾说过一句很绝对的话:“诗只能暗示,如直呼其名,诗的享受便失去了四分之三。”这对于我们理解古人的咏物诗不是很有启发吗?
【相关链接】
分析下面这首咏物诗的寓意。
咏 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更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参考思路
曾巩这首《咏柳》,把春天的柳树比拟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借以讽刺邪恶势力。诗的前两句是说:当春天刚到来的时候,零乱的柳条还没来得及转变为浅淡的青黄色,它就倚仗着东风吹拂而飘忽摇摆,气势更加猖狂。诗刚开头即语带嘲讽、蔑视,它描写“乱条”如何倚仗权势,张牙舞爪,逞性妄为。后两句说那些柳条只会使柳絮飞上半天,企图遮蔽日月的光辉,却不知秋季来临,天地间还将有一场又一场的严寒霜冻,到那时它就要枯萎凋零了。“不知天地有清霜”一句为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它对那些得志一时的小人提出了严正的警告,振聋发聩,促人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