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写作(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bid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品德修养;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他把德育放在首位,明确要求学生首先要致力于道德修养。“行有馀力”,才是学习文化。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学习文化,根本不是为了几年后,从学校毕业时复述他背熟的东西……学习文学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因此,语文教学应以成就思想、丰富心智、提高灵魂、锻铸人格为己任。语文教材,或是对真、善、美的颂扬,或是对假、丑、恶的鞭笞,或是作者高洁品性、高尚人格魅力的写照,或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的热情洋溢的赞美……无一不是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渲泻,其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容,这是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教书育人的有利条件。如何将语文教育的养料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神圣的使命。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一、师生教材,和谐共振
  语文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共同参与互相配合的过程。这里面存在着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矛盾,这三对矛盾是语文教学的内在动力。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要达到艺术境界,重要的是要合理地处理他们三者之间的矛盾,使之渐趋和谐,同处共振状态。教师应该巧妙充分地利用语文学科中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道德情操,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充分享受语言美;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思想美,进而体验美,进入审美意境。
  例如,杜甫《望岳》中描绘了泰山的胜奇旷阔画面,诗中的山光、水色、流云、飞鸟无不包含着作者的主观情感,迸发出一股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蓬勃向上的豁达的激情。为此,只要稍加点拨,让学生反复吟诵,就自然而然的把他们带进一个美好的境界,不但使他们大饱眼福,获得内心的愉悦,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激发起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热爱生活的情感。同样在马思聪委婉低沉的《思乡曲》中,我带领学生走进余光中的《乡愁》,通过品味其中饱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愁绪,去领会诗人渴望家园统一的赤子之情。
  二、合时适度,因势利导
  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不是在教学中牵强附会地加上点德育知识,也不是情感的随意暄泻,更不是纯粹的理论说教。教师既要捕捉最佳德育渗透时机,又要把握好德育渗透的“度”。所以我们备课时要充分把握德育渗透内容上的“度”,要准确把握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与学生思想品德实际的切合“度”。
  例如在讲《愚公移山》一课时,有的同学提出这样的疑问:“愚公为什么一定要移山呢?他把家一搬,不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我首先赞扬了这个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接着以此为契机,启发学生思考发言,经过争论,最后一致认识到:《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体现了一种改造自然、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即使“知其不可而为之”,其精神也是值得学习的。而这个同学提出的“愚公搬家”体现了变通灵活的观点,这种求异思维也是可取的。这样的教学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强化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又如,学习《马说》一课时,在把握文章的基础上,我向学生提了三个问题,让他们讨论:首先我问:“你是否想成为千里马?”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接着,我又问:“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千里马?”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之后,我再问:“如果你无法成为千里马,怎么办?”同学们顿时陷入了沉默,接着是一阵交头接耳。过了一会儿,有学生举起手,说:“虽然如此,也要面对现实,用自己最佳的状态,积极地学习生活。”他的话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我知道这虽然是个别同学的想法,但学生们毕竟对自己的问题有了直接的思考,这些问题能引导他们如何更实际地面对生活。
  三、移情感悟,寓教于练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移情与感悟是美感心理的要素之一。胡适先生也说:“情感者,文学之灵魂,如人之无魂,木偶而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情感调控的主导者,其移情感悟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移情感悟,对教学内容的移情感悟,对语文教学活动的移情感悟;而学生则是情感活动的主体,其移情感悟主要表现为对教师的移情感悟,对学习内容的移情感悟,对学习活动的移情感悟,对人生美好前景的移情感悟。
  语言文字是情感的载体。在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中,教师要善于抓住重点字词语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做到“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从而揣摩其中的思想感情,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例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让学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通过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充分感悟,体会作者所抒发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感受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艺术构思与传达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为关键的是,构思与传达的主题语文教师这“源头”必须“活水”常流,也就是说,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能把学生自然地引入到清新、和谐的情感氛围中,让他们去领略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艺术殿堂里一幅幅闪耀着人类理性光辉的美丽画图。当然,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就需要教师自覺把教书和育人当做自己的高尚职责,把握时代跳动的脉博,深钻教材,找准德育渗透的突破口,恰到好处地进行渗透。让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不是象油与水似的游离状态,截然分开,而是如水乳交融似的难以分割。使学生通过语文教材的学习不仅提高能力,思想上也能得到长进,品德受到良好的熏陶。
其他文献
摘要:体育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强身健体,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今后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本方着重从中职学生年龄特点、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师教学的艺术性等几个方面探讨发如何提高中职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关键词:中职学生;教学内容;组织教法  如何才能上好一节体育课呢?我认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
期刊
摘要:语文具有工具性,更具有人文性,重视人文教育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落实,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人格,有利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文章立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是素质教育得以推
期刊
摘要:明清时期出现了以西方传教士为主要媒介的中西文化大交流。在这一时期,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开始了平等互惠基础上接触与交流,其中既有中国对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又有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迎纳,达到了文化的双向作用。  关键词:明清时期;传教士;中西文化;双向作用  明清时期的中国在整体上还是属于一个保守、封建的国家,但是中外文化交流已经开始逐渐频繁起来。在这段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中,传教士在此起到了主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更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该实现创意教学。本文在分析当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五点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学生全面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策略  小学是学生系统学习的第一阶段,只有做好第一阶段教学工作,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由于当前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在
期刊
一、重视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讲是一门新学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于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  首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讲催化剂概念、氧气、氢气、酸碱盐性质时,演示实验尤为重要。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不先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进两个集气瓶中,
期刊
摘要: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在小学五、六年级的语文教学之中,读写能力是小学生要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只有掌握这一能力,才能开展对语文知识的深入学习以及对其他学科的基本学习。近年来,电视节目当中出现许多这方面的栏目,如汉字听写大会。这说明社会各界将目光重新聚焦到语文方面的读写能力之上。本文在阐述小学阶段高年级之中语文学科读写现状基础之上,分析读写教学具有的作用,进而對小学阶段高年级语文科目读
期刊
摘要:语言能力是指听、讲、读、写的能力,语言能力的掌握对幼儿的学习和生活影响很大,尤其对正处于语言发展关键时期的小班幼儿来讲,显得尤为重要。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而创设让幼儿“有话可说”的教学情境,是语言教学活动的关键。  关键词:幼儿;语言;情境教学  在幼儿语言教学实践中,日常生活中创设轻松的语言运用环境,激发幼儿语言的主动性
期刊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广大语文教师积极从自身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更加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手段,引入与课文紧密相连、而且又能够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延展性资料进行教学内容的调剂。很多教师也大胆地对文本内容进行探究和挖掘,借此,打开学生学习的思路,引导学生钻研课本以外的人文性知识,以此获得语文学习本色特点的回归。  关键词:文本学习;引导探究;设置疑问  近期,浏览了几本教学方面的书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是基础性教育课程之一,对学生未来发展起着铺垫陛作用,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了解和认知。合作学习在近年来已经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充分认可,合作学习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师生之间的关系,由原来的教师单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转变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发挥出了较强的积极作用和价值。基于此,本文就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期盼给同行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期刊
摘要:对于高职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经常犯的一些搭配、语法错误,有关专家提出了利用词块教学法实施高职英语写作教学这一建议。文章简单阐述了词块的基本概念,详细分析了英语词块教学对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词块教学;高职英语;写作  引言  写作是一项相对复杂且繁琐的过程,写作不仅体现了学生的思维及认知能力,而且也展现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因其英语基础相对单薄,如果没有为其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