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文旅发展报告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xiao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以来,内蒙古统筹疫情防控和文旅发展,实施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以促进内蒙古文旅业可持续发展,包括不断完善文旅政策法规体系,落实全域旅游文化品牌打造,促进文旅多领域融合,持续提升文旅产业配套设施,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以及加强规范化治理,净化市场环境等措施,文旅业发展建设成效明显。内蒙古文旅发展表现出多样化发展特点,包括强化精品打造,提升内蒙古文化影响力;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助力文旅融合发展;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文旅市场快速增长,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线上文化力量活跃,促进文化新业态快速发展。
  2020年以来,受疫情冲击,内蒙古旅游产业也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为积极应对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推动旅游产业复苏,重振旅游市场,助力“六稳”“六保”,自治区党委、政府抓住疫后发展机遇,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应对了疫情的负面影响。据测算,2020年,内蒙古接待国内游客人数、完成旅游收入恢复水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从今年“五一”黄金周的游客数量可以看出,国内居民旅游需求依旧旺盛,数据显示,在今年“五一”假期,内蒙古接待国内游客人次和实现国内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95%、562%,旅游业恢复发展趋势持续向好,进一步提振了旅游业加速复苏的信心。
  2020年以来内蒙古文旅发展的特点
  (一)强化精品打造,提升内蒙古文化影响力
  打造新时代乌兰牧骑品牌。为了传承和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发挥乌兰牧骑红色文艺轻骑兵作用,推进乌兰牧骑事业健康发展,2019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条例》颁布实施,成为国家文艺院团领域首部专业性法规。2020年,自治区制定了《乌兰牧骑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0年)》,修订完善了《乌兰牧骑考核评估管理办法》。在对全区75支乌兰牧骑事业发展情况全面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组织启动《〈乌兰牧骑条例〉实施细则》起草工作。乌兰牧骑宫建设进展顺利,累计投入1.9亿元支持25支乌兰牧骑排练厅建设。疫情形势好转后,各地乌兰牧骑率先复工达产,开展“六进”演出1329场,惠及基层群众60余万人。举办全区乌兰牧骑交流演出活动,各地乌兰牧骑跨盟市、跨旗县、一对一、点对点的文化交流演出115场,举办“一切为了人民·乌兰牧骑月”主题活动。国庆中秋期间,开展“草原儿女爱祖国中华民族共团圆”主题文艺宣传演出活动,深入基层演出700余场。同年11月,举办全区新人新作比赛,达拉特旗乌兰牧骑三名队员在赴比赛途中为火车旅客演出,全网点击量达4亿人次。全年开展保利院线乌兰牧骑全国巡回演出活动24场次。启动“全区乌兰牧骑原创经典作品传承工程”,复排经典作品60余部。编辑出版了《乌兰牧骑优秀作品选》。开展《乌兰牧骑原创经典作品名录》征集编序,强化乌兰牧骑知识产权保护。
  加强艺术创作演出,打造内蒙古文艺精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等关键时间节点,组织引导创作复排精品文艺力作,涌现新创民族歌剧《江格尔》、话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舞剧《骑兵》、传统精品复排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舞蹈《曲盅人》、乌力格尔《草原之子》、音乐组歌《原生态民族音乐会》等一批优秀作品。舞剧《骑兵》荣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推荐民族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参加了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网络展播。组织全区各级文艺院团深入开展“草原文艺天天演”“百团千场下基层”“草原音乐周末”“戏剧展演月”等系列品牌活动。举办了内蒙古民间舞蹈大赛、内蒙古优秀地方歌曲展演活动,打造“内蒙古舞蹈”“内蒙古音乐”品牌。举办了内蒙古地方戏优秀剧目暨沿黄省区地方戏展演活动近百场,吸引线上线下观众600余万人。开展了内蒙古经典传统民族舞蹈视频、文化名人采风、老艺术家采访等活动。
  (二)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助力文旅融合发展
  2020年以来,内蒙古文化和旅游系统、文物系统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强全区文物保护工作方案》《加强全区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工作重点任务清单》《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任务清单》《首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保护管理重点工作清单》等,明确了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文物安全、长城保护、石窟寺保护等工作任务和实施路径。实施《文物保护工程安全督察、检查、巡察办法》。制定了《全区文物建筑保护维修三年行动方案》,实施了武安州辽塔加固维修、阿尔寨石窟壁画保护、定远营古民居保护、小佘太秦长城(张德禄段)抢险加固、美岱召城墙抢险加固、金界壕(突泉县段)维修保护等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对乌素图召壁画保护、麻池城址保护修缮、嘎仙洞遗址渗水治理、秦直道遗址保护、居延遗址城墙保护等37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进行跟蹤督办。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数据显示,内蒙古有长城7570公里,共13278处遗存点段,占全国长城的31.51%。2020年,内蒙古秦长城坡根底段、秦长城天盛成段、汉代鸡鹿塞障城、居延遗址及汉长城等15处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截至2020年底,内蒙古共有不可移动文物2109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9处(含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1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78处。
  为加强革命文物保护传承,积极推进《内蒙古自治区革命文物保护条例》立法调研,以乌兰夫纪念馆等重要纪念馆为重点,全面展开内蒙古中、东、西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基地建设。2020年,共有19个旗县区列入国家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片区。目前首批认定革命文物保护单位116家,其中,全国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8家,自治区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31家。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内蒙古大力传承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一是打造一批红色旅游线路,以中国共产党党史和内蒙古革命历史为主线,推出草原红色之子、大国重器、红色记忆乡村旅游等10条“亮丽北疆”系列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二是创作推出一批红色艺术作品,抓好话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等建党一百周年优秀剧目展演活动,组织开展好党旗高高飘扬——全区乌兰牧骑基层服务活动、内蒙古音乐节等重点文艺创作演出活动;三是讲好传播好一批红色文化故事,深入挖掘“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脱贫攻坚现实题材以及革命文物中蕴含的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传播好红色故事,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内蒙古文物考古成果丰硕,2020年对后城咀石城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阐释地域文化类型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大量的崭新材料;对沙梁子古城遗址的发掘,发现了西汉大型夯土高台粮仓建筑基址,是我国首次在北方长城沿线发现该类建筑遗存,也是我国迄今发现的较大规模的单体夯台建筑;对裕民文化的发现,将内蒙古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上限推进到距今8400-9000年;对辽上京遗址的考古发掘,发现了最大的辽朝宫殿基址;对呼和浩特武川坝顶北魏阴山皇家祭天遗址的发现,填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皇家祭天遗存的空白,真实再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历史。
  内蒙古构建起了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体制多元、门类丰富的博物馆体系。现有178家备案博物馆,馆藏文物112.5万余件(套),其中,革命文物12403件(套)。内蒙古革命历史博物馆、契丹辽博物馆、呼伦贝尔历史博物馆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引进和推出了《“南海I号”沉船与南宋海贸》《内蒙古黄河流域古代文明展》《中华体育文物暨冰雪运动特展》等一批文物精品展览。
  (三)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推进非遗项目保护,增强非遗传承活力,加强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2020年制定了《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指导巴林右旗创建国家级格斯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组织对3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鄂伦春族非遗濒危项目进行了全面记录,对阿尔山市非遗资源进行了补充调查,评选表彰全区非遗保护先进集体15个、先进个人48人,编辑出版了非遗“双百保护”工程图文集;制定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管理办法》,组织开展了第七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申报工作;制定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传播工作评估实施细则》,对2019年传承传播工作进行了考核评估;增建自治区传统工艺工作站4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8个,4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被纳入国务院脱贫攻坚项目库;继续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相继举办各类传承人群培训班32期;组织开展了传统工艺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进景区活动,举办了非遗年货展、传统工艺振兴成果展、传统美术作品展、特色刺绣艺术展等;在疫情防控期间,微信推出了“非遗情怀”内蒙古抗击疫情主题作品100余幅;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举办了内蒙古非遗购物节,开通了拼多多“内蒙古非遗馆”线上销售平台;常态化开展“传统文化月月传”“传统工艺大课堂”等非遗传承传播活动,组织参加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2020全国非遗曲艺周、黄河流域刺绣艺术大展等活动,承办了临近省区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经验交流活动;锡林郭勒盟“千里草原风景大道非遗支线”入选“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地区。
  (四)文旅市场快速增长,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内蒙古文旅市场快速增长。根据内蒙古文旅厅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66510.63万人次、完成旅游收入17224.41亿元,是“十二五”同期的1.94倍和2.30倍。2020年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2503.1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404.06亿元,分别恢复至上年同期的64.68%和52.74%,全年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2406.4亿元。2020年下拨自治区旅游发展资金6923万元,支持82个重点文旅项目建设。2020年积极推动传统工艺传承和文化旅游商品创新发展,重点支持文化创意和旅游商品实体店、创意产品开发、精品演艺进景区等五大类50个文旅产业项目。探索发展夜间经济,在乌力格尔宫开设“夜间剧场”。建设内蒙古展览馆文创非遗展示展销平台,组织100多家特色文旅企业长期进驻展示销售。推动锡林郭勒盟传统蒙古包制作试验区建设,支持12个传统蒙古包制作生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开展技术创新。开展了“内蒙古礼物”品牌创建活动。组织特色文创旅游商品参加全国旅游商品大赛,获得金奖1个、银奖6个和铜奖10个。
  內蒙古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内蒙古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共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20873个,比2013年(9396个)增长122%。其中,规模以上法人单位171个,与2013年基本持平;规模以下法人单位20702个,比2013年(9225个)增长124%。2019年,内蒙古文化产业增加值达383.1亿元,比2013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13.2%;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23%,比2013年提高0.63个百分点。内蒙古现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6个、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4个。内蒙古文化产业门类齐全,2019年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已覆盖了文化产业全部9个行业大类。内蒙古特色文化产业不断涌现,比如阿拉善盟、赤峰市和巴彦淖尔市的赏石业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一条完善的产业链;“中国书法城”已成为乌海最具特色、叫的最响的城市名片。目前以呼和浩特为轴心的“呼包鄂”经济文化共同体,以赤峰市、通辽市、锡林郭勒盟、乌海市等盟市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发展增长极的“一体多级”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五)线上文化力量活跃,促进文化新业态快速发展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内蒙古文旅行业带来严重影响。与此同时,疫情也促进了一批文化产业的新业态快速发展。疫情防控期间,为了给广大群众带来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内蒙古推出了“网上乌兰牧骑”PC版网页和手机版微信H5,将线下服务转移到了线上,开展“乌兰牧骑之家”网上培训辅导交流,各地乌兰牧骑通过网络平台开展政策宣讲3000余次、在线培训700余场次、文艺直播7000余场次,组织编创演出各类短小精湛文艺作品400余部。举办第二届内蒙古乌兰牧骑新人新作比赛,网络直播点击量达2亿人次,网络营销对文旅品牌的影响效应明显。
  公共文化服务线上“不打烊”。疫情防控期间,内蒙古图书馆累计提供数字资源112TB,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阅读量285255次,累计数据库访问量161万次,数据下载量850万条。各类活动参与人数达20余万人次。全区图书馆利用线上平台及热门数字资源,全年推广读者20000余人,个人书架收藏图书馆5300本,在线阅读(听书)3000余本,读者分享阅读7650次。内蒙古文化云、微信公众号、官网为基层群众提供一站式、集成式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线上提供各类文化资讯2000余条、培训课程5000多课时、其他资源2000多集、直播文化活动100多场。自2020年2月以来,内蒙古文化云为基层各类文化活动提供直播50余场,参与人数150万人次,推出各类线上活动10个。比如,举办“全民战疫群文助力”全区文化馆馆办团队优秀作品展播活动,制作发布22个盟市专场页面,精选推出全区46支优秀馆办团队,累计展播67件文艺作品;与中国开放大学合作,提供60节防疫心理知识课程,培训、讲座、专题片等近8000多集。   线下闭馆线上开“展”。疫情防控期间,把大量文化活动赶上“云端”,内蒙古博物院、乌兰恰特剧院等临时闭馆,而“云展览”同步开展。比如,内蒙古乌兰恰特剧院在其微信公众号推出线上民族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让市民在家免费看剧;内蒙古博物馆开展“云展览”,在线打卡“博物院”观看文物直播。“文化+科技”促进了“网上乌兰牧骑”“数字图书馆”“云演艺”“云展览”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
  2020年内蒙古文旅发展的重大举措
  (一)文旅政策法规不断完善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相继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自治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内蒙古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关于进一步促进民族传统工艺传承和文化旅游商品创新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文化产业促进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管理条例、旅行社条例等法律法规均取得重大进展。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十三五”期间,全区文化旅游体育传媒支出527.8亿元,比“十二五”期间增加96.1亿元,增长22.3%,年均增长5.6%。其中,文化和旅游支出300亿元,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支出152.2亿元,体育支出75.6亿元。
  2020年7月,为支持内蒙古文旅企业克服疫情影响,加快文旅产业恢复发展,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文旅产业克服疫情影响加快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特提出五方面10条23项支持文化旅游恢复发展的政策举措,包括减免房租、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减免企业税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大企业贷款贴息力度、营造良好旅游市场环境、创造文旅消费新亮点、减免旅游景区门票、激发文旅市场消费、打造文旅形象品牌,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千方百计提振文旅消费。2020年,落实内蒙古减免旅游景区门票补贴专项资金1.42亿元,对文旅企业年内新增流动性资金贷款进行贴息;协调保险公司为旅行社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1.36亿元,有1000多家文化和旅游企业从中受益。系列政策法规的制订为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营造了稳定的、良好的环境。截至2020年10月底,内蒙古公共文化场所复工率99.47%,星级旅游饭店复工率88.93%,A级旅游景区复工率70.32%,网吧开放率78.3%,歌舞娱乐场所开放率82.29%,游艺娱乐场所开放率61.79%,实现“能复尽复、应复尽复”,文旅业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的85.2%。
  (二)推进全域文旅品牌打造
  全域旅游成为拓展文旅市场新引擎。近年来,内蒙古成功创建呼伦贝尔满洲里市、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3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兴安盟阿尔山市等15个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积极围绕全域宜居宜业宜游目标,统筹推进旅游景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城乡整体风貌、全域环境整治,努力打造内蒙古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在坚持高位推进、城乡联动、共建共享、机制创新和文旅融合方面发挥了典型示范带动效应。截至2020年底,累计创建5A级景区6家,4A级景区45家,3A级景区62家;创建特色旅游小镇、乡村旅游聚集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嘎查)单位105个,其中24个村(嘎查)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嘎查);创新推出“72小时自驾内蒙古”“马文化”“少年那达慕”等特色旅游品牌,打造116条春季游、自驾游、乡村游、红色游、马文化游、研学游等精品线路。以响沙湾、成吉思汗陵、阿尔山、满洲里边境旅游区等为代表的精品景区建设工程成为展示“亮丽内蒙古”形象的新途径。
  同时,为了在海内外树立内蒙古文旅品牌,促进对外文旅内容的交流与合作,在疫情之前,内蒙古先后赴新加坡开展了“春城洋溢华夏情暨欢乐春节”活动,赴墨西哥举办了文艺演出和旅游推介活动。自疫情暴发以来,积极与文化和旅游部驻悉尼、大阪、东京、首尔、新加坡、匈牙利、墨西哥等海外机构合作,线上推送内蒙古文化和旅游相关内容,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制作播出“云游中国——内蒙古专辑”视频宣传片。为推动疫后旅游市场恢复发展,组织赴山西、辽宁、宁夏等周边省区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等重要客源地开展旅游宣传推广,与32个地市签订合作协议,与126家文旅企业签订互送客源合作协议。组织参加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北京旅游交易会、海南休闲旅游博览会、成都国际旅游展等大型展会,专题推介内蒙古文化旅游。邀请组织中央和自治区主流媒体记者走进内蒙古开展“黄河几字弯·亮丽内蒙古”采风活动。邀请央媒专题拍摄《有滋有味内蒙古》纪录片。成立“万里茶道”国际旅游联盟,发展联盟成员20个,举办“万里茶道”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论坛、旅游博览会,开行“草原之星”“万里茶道”跨境旅游专列,连续组织中俄蒙三国青少年旅游夏令营、“万里茶道”自驾车集结赛、中俄蒙冰雪节暨中俄蒙三国选美大赛,推出7条跨三国自驾旅游线路,“万里茶道”被原国家旅游局评为全球推广十大品牌之一。满洲里成为国家“边境旅游试验区”,进一步提高边境地区旅游出入境便利化程度。
  (三)促进文旅多领域融合发展
  目前,内蒙古文化和旅游机构改革已经基本完成,文化和旅游融合的体制机制日益完善。传统手工艺、文创旅游精品展示活动和精品演艺、文创和非遗进景区系列活动推出文化旅游惠民措施,让广大群众共享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成果。2020年,组织全区各艺术团体、乌兰牧骑、非遗传承人、文旅企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深入基层和群众,共组织活动1067场,其中自治区艺术团体在大召广场、如意广场、恼包村、昭君博物院等地共举办演出、展览131场,各盟市在景区组织展演展示活动936场;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出品的大型马舞剧《千古马颂》,累计演出351场,接待中、俄、美、德、韩国、新加坡、印度、蒙古国和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以及地区的游客、接待观众34万余人次,观众上座率达98%,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成为内蒙古独特的文化旅游品牌;连续两年举办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手工艺和文创旅游精品博览会,推出文创旅游商品5000余款,非遗代表性项目35个,实现线上线下参观人数达350余万人次,“草原茶道系列”文创产品荣获“2019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发布“呼和浩特传统10味”“赤峰12峰味”等12盟市美食IP,举办“内蒙古味道”国际蒙餐创意大赛和品牌发展峰会,“内蒙古味道”成为自治区文旅又一特色品牌;推进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单位、示范项目,与东三省体育和旅游部门联合成立“东北区域體育旅游联盟”,举办内蒙古国际马术节、越野e族·阿拉善英雄会等特色赛事,其中,越野e族·阿拉善英雄会年汇聚车辆约32.8万台次,游客约86.3万人次;推出了内蒙古旅游那达慕、草原丝路文化旅游节等品牌节庆活动,积极塑造赤峰文旅IP耶律小勇等特色文化旅游形象。积极推动了文化旅游与演艺、非遗、餐饮、体育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满足了游客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需求。   (四)持续提升文旅产业配套设施
  内蒙古旅游交通服务再上新台阶。截至2020年底,全区旅客运量7395.2万人次,其中公路客运量3224万人次,铁路客运量3298万人次,民航航空客运量873.1万人次。旅客运输周转量164.9亿人公里。内蒙古公路总里程达到2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6985公里。尤其是北京到呼和浩特的高铁开通,大大缩短了首府与首都的时间距离,将为内蒙古输送更多游客,带动沿线旅游业发展。2019年,内蒙古高铁输送旅客1003万人,比上年增长4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2个百分点。
  内蒙古“旅游厕所革命”走在全国前列。2020年对全区4854座旅游厕所进行了定位标注,对2015-2018年建设的旅游厕所进行抽查暗访,对2019年建设的旅游厕所进行全面验收和定级评定,超额完成2020年旅游厕所建设任务,基本实现了主要道路沿线、旅游节点等旅游厕所建设全覆盖。
  内蒙古酒店业数量整体呈现增长趋势。根据文旅部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内蒙古拥有各类星级酒店205家,其中,有12家五星级酒店,32家四星级酒店,98家三星级酒店,63家二星级酒店。全年度星级酒店实现营业收入23.22亿元,其中餐饮收入占比40.41%,客房收入占比48.48%。另外,乡村旅游环境持续向好。先后制定了《乡村(牧区)旅游星级接待户评定标准》《特色文化主题饭店设施与服务规范》等13项旅游地方标准。2020年,额尔古纳市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恩和村等15个村(嘎查)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目前全区共有乡村旅游接待户4584家(其中,星级接待户676家),工农(牧)业旅游示范点22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78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9个,全国乡村旅游创客基地3个。推动农村牧区文化户发展,支持阿尔山市创建全国公共文化和旅游发展示范市。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们建构了方便、快捷、交互式的旅游信息服务传播方式。截至2020年底,内蒙古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722.9万户,比上年末增加40.4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2574.3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32.6亿GB,比上年增长33.4%。
  (五)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文旅融合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内蒙古一直把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建设列为工作重点,现已建成公共图书馆117个、文化馆120个、博物馆178家、美术馆25家、苏木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086个、嘎查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12522个,全区每万人平均享有公共图书馆面积和群众文化设施面积均居全国前列。大批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已成为各地独特的地标与名片,成为内蒙古推进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发展文旅,除了有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以外,还需要有一流的公共服务水平。为了培养优秀服务人才,内蒙古实施“引凤工程”和“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专项,举办了一系列线上线下的培训班和各种技能大赛。比如,举办了全区文化馆业务干部技能大赛、全区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才艺大赛,举办了苏木乡镇文化站站长培训班、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与服务培训班、“春雨工程”“阳光工程”文化志愿者培训班、各类传承人群培训班、全域旅游创建培训班、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培训班等,培训各类专业人才1500人次。大力推动文化志愿服务。举办了“春雨工程”内蒙古文化志愿者浙江行大舞台、大展台文化交流活动。建立了文化志愿服务数字化管理平台,评选命名了全区优秀文化志愿服务项目、服务团队、志愿者。2020年,内蒙古图书馆“心之光”视障读者无障碍服务项目获得全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线上大赛一等奖。
  (六)加强规范化治理,净化市场环境
  2020年,内蒙古文化和旅游厅深入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持续加强文化、文物、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旅游等各类市场综合执法,以组建盟市和旗县层面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与旅游市场执法队伍整合为重点,全面落实盟市“同城一支队伍”、旗县“局队合一”管理体制,强化执法监督检查,加强市场秩序治理。全年开展市场检查7批次,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7.45万人次,检查各类经营场所6.75万家次,警告698起,立案调查215件,责令停业整顿11家,取缔6家,完成两轮第三方“体检式”暗访评估工作,向相关部门移交案件线索1208条。深入排查校园周边环境,依法整治校园周边网吧、游戏厅、歌舞厅等各类文化经营场所,共处罚违规经营行为96件次、取缔违法设立经营场所9处。组织对呼和浩特市“黑社”“黑导”“黑车”等旅游乱象开展明察暗访、联合执法,对达茂旗、察右中旗、克什克腾旗景区拉客宰客、垄断市场、价格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挂牌督办。开展草原旅游无序开发破坏草原生态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内蒙古文化和旅游厅践行“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进行草原旅游景区(点)底数摸排、整治、销号、验收等工作,全年对涉及违规侵占用草原的12个盟市(含计划单列市)943家旅游景区(点)进行全面整治,其中,拆除397家,办理手续546家。对文化旅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严肃惩处有效净化了市场环境。
  内蒙古文旅业现存问题及未来趋势
  2020年,内蒙古统筹疫情防控和文化旅游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与文旅业发展领先的浙江省相比,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旅游综合协调机制有待完善,文化和旅游有待深度融合,文旅业投融服务体系有待健全,高品质旅游产品有待开发,文旅产业数字化发展有待推进,优秀旅游人才有待培养和引进。未来,须从以下几方面推动文化建设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完善旅游综合协调机制
  目前,一些地区在旅游景区建设、线路规划和资源开发上仍存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和重复建设问题。旅游是一个综合型產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宽、协调量大,亟需进一步完善旅游综合协调机制,理顺职责,对旅游业发展进行综合协调,形成“大协调,小管理”旅游业新型治理模式。发展边境旅游涉及外事、公安、边检、交通、海关以及国外相关部门。自治区口岸主管部门应当协调海关、边防检查、检验检疫、出入境管理部门,为境外游客来内蒙旅游提供停留和出入境便利。   (二)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依托文化文物资源培育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品位,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将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文化故事融入景区景点,把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纳入旅游的线路设计、展陈展示、讲解体验,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发挥旅游覆盖面广、市场化程度高等优势,用好旅游景区、导游人员、中外游客等媒介,传播弘扬中华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旅游成为宣传灿烂文明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以旅游促进文化传播。推动文化旅游与农牧业、工业、餐饮业、住宿业、交通业、体育业、教育业、康养业、商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文化和旅游发展新业态。推动文旅融合品牌化发展,以品牌带动文化传播,打造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旅融合品牌。
  (三)深化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
  调研发现,内蒙古文旅业投融资领域存在投资的地域结构和产品门类结构不均衡,政策性引导投资比例较高,投融资体系不够完善,很多旅游企业缺乏重大项目投融资运营能力等问题。认真落实《关于加强文化金融工作的指导意见》,与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渠道。进一步深化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组建内蒙古文旅集团,设立文旅产业基金。举办多场文化和旅游产业相关投融资对接会,促进优质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的有效对接。搭建文化和旅游投融资服务平台,不断满足文旅产业项目投融资需求。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价值评估,鼓励无形资产抵押融资,畅通无形资产流通渠道。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文旅产业,为文化和旅游企业创造便捷融资渠道。
  (四)积极打造高品质的旅游产品
  2020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线上)博览交易会文化产业发展论坛在呼和浩特举行。论坛上中国旅游协会旅游营销分会副会长、中青旅联科公关顾问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葛磊指出,现在不缺少高品质的旅游者,而是缺少高品质的旅游资源,所以内蒙古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可期。内蒙古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度挖掘地方优质的、潜在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加强特色旅游品牌培育。依托总面积13.2亿亩的广袤草原,高品质沙漠、河湖湿地、森林等生态资源,立足于休闲度假旅游需求的快速增长,加大中高端草原度假旅游、沙漠旅游、水生态旅游、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继续做好内蒙古旅游那达慕、冰雪那达慕、内蒙古服装服饰艺术节、自驾车旅游等。积极打造内蒙古精品目的地、旅游城市、旅游交通、节庆赛事系列文旅品牌。
  (五)推进文旅产业数字化发展
  腾讯文旅与云南省共同推出了“游云南”App,是在互联网+全域旅游领域打造的首个省级合作项目,满足了游客通过一部手机线上游览云南的需求。借鉴腾讯文旅“一机游”项目,开发“一部手机畅游内蒙古”服務终端,用一部手机解决用户在“吃住行游购娱”中的痛点,为用户提供景区直播、在线购票、地图导览、诚选电商、语音导览、一键投诉、找厕所、我的一码通、文创产品推荐、酒店查询、美食推荐等服务,贯穿游客在内蒙古游前、游中、游后的各项需求。深入推进“互联网+文化”“互联网+旅游”,与腾讯公司等国内互联网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合作,打造一批数字博物馆、数字展览馆、数字景区项目,培育壮大云演艺、云展览、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比如,借鉴北京故宫博物院AI导游“福大人”,为游客提供私人定制化的导览,以私人专属导游服务每位进宫游览的游客;宁夏推出了“全域宁夏”,可让游客足不出户体验360度或720度的VR影音资料,营造“身在宁夏”的游览体验。鼓励开展文旅直播、文旅带货等营销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宣介内蒙古文化和旅游。比如,借鉴泰山景区通过云直播平台等技术研发,实况直播泰山的景貌,满足游客的文化娱乐需求,足不出户“云”游泰山的案例。
  (六)加快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旅游人才在文旅业发展中至关重要。优秀的旅游人才能实现文化旅游资源高效、高价值、恰到好处地开发利用,能充分展示地方文化特色。同时,优秀旅游人才的欠缺也一直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旅游主管部门一方面应当与高等院校、企业合作,培养本土旅游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完善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引进一批符合时代要求的文物保护、创意设计、产品研发、经营管理、营销策划领域的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1]司若主编.中国文旅产业发展报告(2020)[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12月.
  [2]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2020年工作总结》,2021-02-02.
  [3]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调研资料,2021-03-30.
  [4]2020年内蒙古十大文旅新闻事件出炉!2021-01-07,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0703355.
  [5]2020年内蒙古星级酒店经营数据统计分析,中商产业研究院,2020-10-28,https://www.askci.com/news/chanye/20201028/1149431265533.shtml.
  [6]内蒙古自治区考古工作成效显著文物保护有序开展,呼和浩特新闻网,2021-03-24.
  [7]内蒙古举行“十三五”时期公共文化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2020-12-29.
  [8]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但问题不容忽视,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2021-06-04.
  [9]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2021-03-01.
  作者简介
  霍 燕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公共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其他文献
赛里木湖是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自然遗产地、国家湿地公园。近年来,赛里木湖景区牢固树立“规划即法”意识,注重规划在生态保护和发展中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约束作用,全面落实生态保护措施。赛里木湖壮美的湖光山色,是祖国西部辽阔高远风光的卓越代表,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赛里木湖獨一无二的蓝色,是大自然赐予,也是党和政府执政理念的真实彰显。  世界上有一种蓝,叫赛里木湖蓝!  赛里木湖位于新疆
期刊
玉华宫景区文化旅游的发展,已成为铜川乃至西部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的缩影。面临新时代,玉华宫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重要历史方位,科学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充分发挥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不断深化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抢抓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机遇,努力把景区打造成陕西北部高端文化旅游的理想之地。  玉华宫景区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西北部,北邻黄帝陵,南望西安城,陇海铁路梅七支线临区而过,包茂高速玉华宫出口直抵景区,区
期刊
在主要依靠发展旅游实现脱贫的乡村,旅游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具有天然的耦合性与衔接性,其耦合性主要表现在两者之间在发展要求方面的相似性,衔接性主要表现在两者之间在发展目标方面的接续性。因此,从长远来看,要实现此类地区在脱贫的基础上继续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要倍加注重两大战略之间的有效衔接。  2020年底,随着我国全面脱贫任务的顺利完成,我国的反贫困工作取得重大胜利。但由于贫困问题的长期性、复杂
期刊
陕西文化认同代表着陕西人民群众对陕西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代表着整个社会群体的情感归属与社会和谐的价值观。陕西是旅游大省,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基于陕西文化认同的红色文创产品前景广阔,应积极号召全社会的设计师积极投入到红色文创领域,积极推动红色文创产品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结合发展。  文化指的是以文教化,文化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开化人的思想。中国红色文化是指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
期刊
中华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体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为地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资源。宝鸡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丰厚,如何挖掘宝鸡的历史文化,并将它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教育的全过程,是宝鸡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哺育着中国人的内在精神,它何以直,健以稳,文而质,博而精,大而迷德,久而弥新。[1]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为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
期刊
2020年以来,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西藏以丰富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为基础,重点发展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演艺娱乐、民族手工业、高原极限运动等西藏特色文化产业,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十四五”时期,西藏将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培根铸魂凝聚人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
期刊
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事关民生,事关经济发展,也事关陕西形象。陕西应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品质,以旅游促进文化的传播消费,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双向融合、相互促进。为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更需要加快转变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方式,实现文化赋能、旅游带动,形成文化旅游业发展质量、产业结构、发展规模、增长速度、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
期刊
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即运用互联网连接医疗、餐饮、保健、康复护理、文化运动和心理咨询等各个方面,为老年人养老提供精细化、人性化服务;实时监控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形成老年人健康大数据,促进智慧型居家养老更加系统化、规范化。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布《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
期刊
青海作为一个民族大省,文化底蕴深厚,有着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而“青绣”就是承载这些优秀民族文化记忆的有效载体。近年来,“青绣”已成为青海广大农牧区妇女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收致富奔小康,以乡村振兴助推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手艺之一,成为青海文化产业的招牌和最大亮点,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与“苏绣”“湘绣”等大品牌相比,“青绣”也有很多经济、地域、技能等诸多方面
期刊
2020年以来,广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有序推动广西文化旅游恢复发展,文化产业呈现出持续性发展态势。进入新阶段,广西文化产业将以建设文化旅游强区为目标,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发挥好区域性、民族性、产业性的特色优势,进一步推动融合发展,大力开展文化产业国际交流合作,激发活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企事业单位转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