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体育教学部辽宁•阜新123000)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8-000-02
摘要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我国高校武术教育教学中“竞技表演”、“健身娱乐”的价值取向占据了主导地位,而“竞技表演”“健身娱乐”的价值取向在教学内容上基本把武术作为一种纯技术性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教学与推广,而非真正把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单纯的技术性武术教学价值取向早已无法满足学习者对武术教学的需求,从而导致武术教学的诸多问题。为此,众多专家学者也不断研究尝试改变目前武术教育教学中的“单纯技术性”的现状。但当前我国高校武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实施现状到底如何,各高校是否有计划根据时代需要进行相关教学改革。为此,笔者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国当前高校武术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情况进行研究,以准确把握当前我国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为相关研究与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高校 武术人文教育 价值取向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高校武术教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与价值取向。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论文的选题与实施中通过互联网和检索期刊索引的方式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专著、期刊以及其他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全面了解当前武术教育教学人文价值取向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
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向全国26所普通高校发放调查问卷,以调查当前我国高校武术教育教学中人文教育开展情况及价值取向。所调查的高校分布面广,具有代表性。调查选取了辽宁省高校3所、黑龙江省3所、吉林省3所、云南省1所、广东省3所,河北省2所、湖南省1所、河南2所、四川省1所、湖北省1所、浙江省2所、江西省2所。
3.数理统计法
将问卷的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常规统计学处理。
4.逻辑分析法
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逻辑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武术教育教学中人文教育开展情况与分析
通过对我国26所普通高校的调查问卷可知(表1),在所调查的26所高校中仅有7所高校在武术教学中开展了人文教育,占全部高校的73.1%。而未在武术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高校则有19所,占全部高校的73.1%。由此可见,虽然武术教育教学中应该进行人文价值的教育已经成为为众多学者的共识,但当前我国高校武术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实施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大部分高校的武术教师仍然将武术作为一种技术性项目进行教学。从而降低了武术教学的层次,也导致武术项目教学的可替代性,即武术会被认为是简单缺乏时代气息的花架表演,抑或是过时的古代格斗术。武术失去了文化的高度,从而导致学生学习认为可以选取跆拳道、防身术等时髦的课程来满足表演与防身自卫的需要。武术则成为可有可无的可替代项目。因此,高校武术教学要想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项目,武术的人文教育的内涵则是不可或缺的。
表1高校武术教育教学中人文教育开展情况
开展人文教育院校 未开展人文教育院校 合计
数量 7 19 26
% 26.9 73.1 100
另外,调查显示,武术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7所高校中,有6所高校的教师认为武术课中开展人文教育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学生对武术课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二)高校武术教育教学中开展的人文教育价值取向现状分析
调查显示,在武术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高校中共有5个方向的人文价值取向,7所高校在武术教学中均选取其中部分方向进行教学(见表2)。其中,有6所高校选取了武术与中国古典哲学方向作为人文教育的内容;有4所高校选取了武术与兵法谋略作为人文教育的内容;有3所高校选取了武术与美学作为人文教育的内容;有2所高校选取了武术与宗教作为人文教育的内容;有4所高校选取了武术与人体科学作为人文教育的内容。
表2高校武术教育教学中开展的人文教育价值取向
选取的人文教育价值取向 选取院校数量
(1)武术与中国古典哲学
(2)武术与兵法谋略学
(3)武术与美学
(4)武术与宗教
(5)武术与人体科学 6
4
3
2
4
在五个人文教育价值取向中,武术与中国古代哲学价值取向被最广泛地作为开展人文教育的素材,这与武术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古代哲学有密切关系,学生在学习太极拳,欣赏到八卦掌、形意拳等武术拳种时自然会怀有好奇心,會向老师询问上述拳种的名称起源。由此展开的对武术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内涵的讲解就自然成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第一课。排在第二位的被选择的人文价值取向是武术与兵法谋略以及武术与人体科学,武术中蕴含着丰富的技击内涵,当教师将武术的攻防涵义讲解给学生时,学生必然会问,“一个技术组合中这么多的防守方法,最后才有一个进攻技术,难道武术要靠防守取胜吗?”这时,我们就可以讲解武术与兵法谋略的联系了,这可称为“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谋略原则。武术与人体科学的关系密切,如中医的经络理论在太极拳中广泛使用;而武术太极拳练习的运动量如何满足健身需要等问题都与人体科学密切相关。另外,武术演练体现了独特的中国美学特色,注意“气、韵、形神”的把握,从而创造出独特的姿势美、劲力美、节奏美与结构美。武术与宗教关系密切,如太极、五行、八卦等武术中应用的中国传统哲学理论是来自道教。武术本是搏杀技能,而练武中又讲究以武养生保健,其也是受道家爱身贵生的思想所影响。由此可见,在武术教学中通过对武术与宗教的关系的讲解可以使学生较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根源。拓展了学生的眼界,达到了通过武术教学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三)高校未来武术教育教学中人文教育取向的目标与设置计划分析
调查表明,当前开展武术人文教育的高校中主要为结合技术教学内容适时讲解,并未严格的写入教学计划当中,教师在教学中的讲解也带有随意性。各高校也并未将人文素质的培养列入教学目标。而各高校对未来武术教学中是否有计划将武术课中的人文教育取向写入计划目前还未得到肯定的回答。笔者通过访谈方式了解到,目前还并未有与武术实践教学配套的武术人文教育教材,而只能由教师通过自己的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摸索来确定讲课内容。其对教师的个人理论及实践素养要求较高,因而要在武术教学中全面实施人文教育,教师本身的素养提高则成为关键。
三、小结
武术教学中实施不同价值取向的人文教育能够较好地改变目前武术教育教学中的“单纯技术性”的教学现状,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武术课的兴趣,提高武术教学效果。同时,包涵技术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武术教学也提升了武术课的层次。但当前我国仅有26.9%高校在武术教学中实施不同价值取向的人文素质教育,而开展的武术人文教育并未严格的写入教学计划当中,教师在教学中的讲解带有随意性。而对于未来武术教学中能否设置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与计划,各高校也未能给予肯定的回答。
参考文献:
[1] 徐香梅.传统武术价值取向的现代化走向[J].武术科学.2005.7.
[2] 单静怡,梅杭强,单锡文.透过传统武术的现代价值功能谈传统武术的发展[J].武术科学.2006.1.
[3] 王岗,郭海洲.传统武术文化在武术现代化中的价值取向[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5.
[4] 龚茂富,刘同为.关于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价值思辨[J].武术科学.2005.5.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8-000-02
摘要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我国高校武术教育教学中“竞技表演”、“健身娱乐”的价值取向占据了主导地位,而“竞技表演”“健身娱乐”的价值取向在教学内容上基本把武术作为一种纯技术性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教学与推广,而非真正把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单纯的技术性武术教学价值取向早已无法满足学习者对武术教学的需求,从而导致武术教学的诸多问题。为此,众多专家学者也不断研究尝试改变目前武术教育教学中的“单纯技术性”的现状。但当前我国高校武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实施现状到底如何,各高校是否有计划根据时代需要进行相关教学改革。为此,笔者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国当前高校武术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情况进行研究,以准确把握当前我国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为相关研究与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高校 武术人文教育 价值取向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高校武术教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与价值取向。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论文的选题与实施中通过互联网和检索期刊索引的方式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专著、期刊以及其他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全面了解当前武术教育教学人文价值取向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
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向全国26所普通高校发放调查问卷,以调查当前我国高校武术教育教学中人文教育开展情况及价值取向。所调查的高校分布面广,具有代表性。调查选取了辽宁省高校3所、黑龙江省3所、吉林省3所、云南省1所、广东省3所,河北省2所、湖南省1所、河南2所、四川省1所、湖北省1所、浙江省2所、江西省2所。
3.数理统计法
将问卷的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常规统计学处理。
4.逻辑分析法
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逻辑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武术教育教学中人文教育开展情况与分析
通过对我国26所普通高校的调查问卷可知(表1),在所调查的26所高校中仅有7所高校在武术教学中开展了人文教育,占全部高校的73.1%。而未在武术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高校则有19所,占全部高校的73.1%。由此可见,虽然武术教育教学中应该进行人文价值的教育已经成为为众多学者的共识,但当前我国高校武术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实施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大部分高校的武术教师仍然将武术作为一种技术性项目进行教学。从而降低了武术教学的层次,也导致武术项目教学的可替代性,即武术会被认为是简单缺乏时代气息的花架表演,抑或是过时的古代格斗术。武术失去了文化的高度,从而导致学生学习认为可以选取跆拳道、防身术等时髦的课程来满足表演与防身自卫的需要。武术则成为可有可无的可替代项目。因此,高校武术教学要想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项目,武术的人文教育的内涵则是不可或缺的。
表1高校武术教育教学中人文教育开展情况
开展人文教育院校 未开展人文教育院校 合计
数量 7 19 26
% 26.9 73.1 100
另外,调查显示,武术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7所高校中,有6所高校的教师认为武术课中开展人文教育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学生对武术课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二)高校武术教育教学中开展的人文教育价值取向现状分析
调查显示,在武术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高校中共有5个方向的人文价值取向,7所高校在武术教学中均选取其中部分方向进行教学(见表2)。其中,有6所高校选取了武术与中国古典哲学方向作为人文教育的内容;有4所高校选取了武术与兵法谋略作为人文教育的内容;有3所高校选取了武术与美学作为人文教育的内容;有2所高校选取了武术与宗教作为人文教育的内容;有4所高校选取了武术与人体科学作为人文教育的内容。
表2高校武术教育教学中开展的人文教育价值取向
选取的人文教育价值取向 选取院校数量
(1)武术与中国古典哲学
(2)武术与兵法谋略学
(3)武术与美学
(4)武术与宗教
(5)武术与人体科学 6
4
3
2
4
在五个人文教育价值取向中,武术与中国古代哲学价值取向被最广泛地作为开展人文教育的素材,这与武术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古代哲学有密切关系,学生在学习太极拳,欣赏到八卦掌、形意拳等武术拳种时自然会怀有好奇心,會向老师询问上述拳种的名称起源。由此展开的对武术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内涵的讲解就自然成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第一课。排在第二位的被选择的人文价值取向是武术与兵法谋略以及武术与人体科学,武术中蕴含着丰富的技击内涵,当教师将武术的攻防涵义讲解给学生时,学生必然会问,“一个技术组合中这么多的防守方法,最后才有一个进攻技术,难道武术要靠防守取胜吗?”这时,我们就可以讲解武术与兵法谋略的联系了,这可称为“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谋略原则。武术与人体科学的关系密切,如中医的经络理论在太极拳中广泛使用;而武术太极拳练习的运动量如何满足健身需要等问题都与人体科学密切相关。另外,武术演练体现了独特的中国美学特色,注意“气、韵、形神”的把握,从而创造出独特的姿势美、劲力美、节奏美与结构美。武术与宗教关系密切,如太极、五行、八卦等武术中应用的中国传统哲学理论是来自道教。武术本是搏杀技能,而练武中又讲究以武养生保健,其也是受道家爱身贵生的思想所影响。由此可见,在武术教学中通过对武术与宗教的关系的讲解可以使学生较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根源。拓展了学生的眼界,达到了通过武术教学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三)高校未来武术教育教学中人文教育取向的目标与设置计划分析
调查表明,当前开展武术人文教育的高校中主要为结合技术教学内容适时讲解,并未严格的写入教学计划当中,教师在教学中的讲解也带有随意性。各高校也并未将人文素质的培养列入教学目标。而各高校对未来武术教学中是否有计划将武术课中的人文教育取向写入计划目前还未得到肯定的回答。笔者通过访谈方式了解到,目前还并未有与武术实践教学配套的武术人文教育教材,而只能由教师通过自己的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摸索来确定讲课内容。其对教师的个人理论及实践素养要求较高,因而要在武术教学中全面实施人文教育,教师本身的素养提高则成为关键。
三、小结
武术教学中实施不同价值取向的人文教育能够较好地改变目前武术教育教学中的“单纯技术性”的教学现状,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武术课的兴趣,提高武术教学效果。同时,包涵技术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武术教学也提升了武术课的层次。但当前我国仅有26.9%高校在武术教学中实施不同价值取向的人文素质教育,而开展的武术人文教育并未严格的写入教学计划当中,教师在教学中的讲解带有随意性。而对于未来武术教学中能否设置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与计划,各高校也未能给予肯定的回答。
参考文献:
[1] 徐香梅.传统武术价值取向的现代化走向[J].武术科学.2005.7.
[2] 单静怡,梅杭强,单锡文.透过传统武术的现代价值功能谈传统武术的发展[J].武术科学.2006.1.
[3] 王岗,郭海洲.传统武术文化在武术现代化中的价值取向[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5.
[4] 龚茂富,刘同为.关于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价值思辨[J].武术科学.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