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晴耕雨读》

来源 :福建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boy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读叶双瑜先生所著《晴耕雨读》一书,我想起了“宦读人生”这句子。学而优则仕为历史常态,不足为奇,而能仕而优则学,那才是可贵,倘若能仕而优则学亦能述而作,那则才是一种真性情,才是一种本真与修炼,才是一种真正的笃定内修。身在官场,千里宦游,俗事缠身,人事纷扰,更需以阅读来滤养身心。这时候的读书,可经世致用,可兼济天下,更可养心悟道,了悟人生,洞察宇宙,皈依心灵,修身齐家,丰富人格,不忘初心。此時能述而作,无意间,可让为官从政立功成为立言的沃土良田,也是一种历史与人生的命运与机缘,如欧阳修,如苏东坡,如曾国藩。深夜品读叶先生《晴耕雨读》,可领略书中文字带给我的思考与回味,更多的则是先生的精神世界给我的启迪和感悟,让我感受到当代宦读人生的魅力,宦读人生的启示意义,看到了吾民族宦读文化传统在当代的薪火传续。
  晴耕耘,雨勤读。时光就在这耕耘的汗水和勤读的沉思里流溢,不空度,不枉费。先生以“晴耕雨读”为书名,这是他可贵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的一种诗性呈现,也是对把握人生的鞭策,看似风轻云淡,实则饱含着浓浓的哲理,意蕴情深矣。
  《晴耕雨读》上下两册,为“心织笔耕”“华林晴悟”“往事情深”“佳作品读”四个部分。先生以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切身体悟,以温情的往事和独到的心得,让我们感动着晴耕的生动,雨读的诗意。在其平实的回望叙述中,我们领略到的是一位有文心的人文从政者敞开的心扉世界,文中笔调如其为人一样坦荡磊落,没有欲言又止,没有云遮雾绕。
  本书的开篇关于“调研工作”之谈,一谈就是四次,从调研工作的实施策略到调研方式的提高创新,从调研队伍的建设再到调研作风的改进,一步衔接一步,一步比一步深化,这种一以贯之的认真负责态度,令我大感收获的同时,心生敬佩。先生在工作上求真务实,生活中向善求美。在《关于“梅”“枚”的存疑》一文中,对《闽西日报》所刊文章中同时出现的“五梅拳”“五枚拳”进行了详细考证,并得出“‘五梅拳’的表述应当是正确的”结论。这一看似“咬文嚼字”的小细节,折射出的正是先生的这种精神境界。
  为官为民的责任感、担当感和使命感,使得先生的文章充溢着浓厚的思辨色彩和人文关怀。在“华林晴悟”里,他没有大谈空话,没有照搬理论,而是用一种贴近生活、贴近历史、贴近人文的角度来跟你对话,让你仿佛觉得是一位师者在拉着你的手叙旧,随心,随理,随性,但不随意。在《对党忠 办事实 读书勤 待人和》一文中,作者引经据典,博古论今,既有古今美谈,又有中外逸闻,既有福州典故,又有身边人事,说理不说教,谈论如谈心,言之切切,意味深长,可反复咀嚼。当我们读《访英散记》,会若有所思;读《乡村絮语》,会深有同感;读《第二次上大学》,会唤起回忆。真诚质朴的叙述语境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对生活处处留心,对现实时时关注,对人生常常思索的智者形象。没有高高在上,没有故作高深,文章里处处洋溢着先生的练达睿智和赤子情怀,启发着我对生活、对现实、对人生应是可多角度地去认知,去体悟,去挖掘。这样的文章在书中有数篇,谈旧时岁月,然思想火花历久弥新,虽风移人往,然境过情留,依然真挚动人,真情感人。
  先生的评论文章虽然篇幅不大,然言简而意赅,微言而大义,如品小画,“方寸之间见天地,细微之处有乾坤”。语言明白晓畅,富有意蕴;简约朴实,饱含智慧。我想,这一方面得益于他多年担任领导职务所形成的风格与特色,更重要的是他多年来不间断的博学与思考造就的。如在《无憾而远行——读杨绛》一文的结尾中写道:“时代造就名家,时代需要偶像。杨绛先生应该是真正值得我们崇拜的心灵偶像。”把一个文学上的大师作为心灵偶像,我深感惊讶的同时,又觉得是再自然不过。联想到先生还擅长书画,显然,文学和艺术都是他汲取知识和智慧的法门,是人生航道上的心灵灯塔。我常想,倘若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只顾埋头打理职业内的一方小园圃,困囿于脚下的一垄小田野,那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抬头望远,懂得从历史角度人文情怀的关怀出发,从人类的智慧宝库中汲取养分,这样,事业之花才能盛开得饱满,也才能持久。这方面,先生是榜样。
  先生在后记里谦称自己是一名“不敢懈怠、忙忙碌碌”的农夫。先生在勤勉为官、为民、从政的人生事业中,务实求真,思考悟道,知行合一是其立世之道,也是其为官为人之道。
  读好书,如欣赏好画,既有审美上的愉悦,又有境界上的提升。在《晴耕雨读》中,先生回望自己的心路历程,将一枚枚散落在过往岁月中的吉光片羽,加以梳理,织出一本赏心之作,正如高翔部长序中所言:“通读《晴耕雨读》,感受到的是赤子的真诚,理论的力量,实践的真知。”这是一本读完会令人沉浸其中的书,读完会令人掩卷深思的书,书中的很多话,是先生多年为政的真知灼见,读者朋友们在工作之余,多多品读,对于从政处世、克己修身、开拓思路会大有裨益的。
  责任编辑 陈美者
其他文献
自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以美国和前苏联为主的探月活动逐步展开。半个世纪以来,虽然经过十几年的休整期,但对月球的探索和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截至2007年10月我国发射“嫦娥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基础架构之一。“信息化”是我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向世界级水平进步发展的重大进程之一。因此,全国人大代表、用友董事长王文京两会上
据美国联邦审计总署(GAO)的报告指出,美国运输部即将颁布新的条例,旨在更为准确地评估“代码共享”(Code-Sharing)战略联盟对美国民航业的影响,并确定反垄断豁免权是否能鼓励
2014年4月,“史上最严格”的环保法修订案历经四审终获通过。新环保法将于明年1月1日施行。新法第五十八条规定:“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境保
在乡下孩子眼里,“爸爸”是城里人的称谓,“爹”才符合我们的乡土气质,书面上提到时则称“父亲”。30多年了,我和父亲从未坐下来好好聊过。我上大学前,他最关心的是我的考试成绩,我对他深耕细作的那些土地则毫无兴趣。  他不到8岁那年,因胃病卧床多年的爷爷去世。对农村家庭来说,这是巨大的灾难,尤其对一个三代单传的家庭,生存空间逼仄得令人窒息——种最差的地、分最差的粮、受最多的气。  奶奶不堪重负,曾在19
空中交通管理是民航运输大系统的重要一环。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原有空中交通管理体制下的运行效率低,投资渠道单一等问题凸现。本文回顾了世界空中交通管理体制变革
1995年6月29~7月3日,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和中国民航总局在武汉联合召开了国产民用飞机开发销售研讨会.会议期间,本刊记者请民航总局沈元康副局长就中国民用飞机的发展谈了谈他
一、实用剪纸艺术  关于天津剪纸艺术,我当年写过两句话:“本来应当是动的,却失去了双脚,不能串街走巷而成为静止的图样;本来应当是静的,却生出双脚登门攀窗,迎风招摇渲染着春节景象。”这两句话描述的正是天津剪纸艺术园地里的一对姊妹:动的“鞋样”和静的“吊钱儿”。  天津的剪纸艺术流派形成较晚。大约清末外埠艺人入津,开设“义和斋”和“进云斋”,天津这地方才开始形成专门从事剪纸营生的店铺。它们大多坐落在天
社会的变革使六十年代初大学毕业的宫树清处在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位置上。社会要求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新的创业。他必须弄潮时代,创意人生。这是机遇,更是挑战。宫树清,一
有人说,海岛是陆地的组成部分,对于海岛的管理,应当纳入到陆地管理系统之中,没有必要制定专门的单行法律。我们并不否认海岛是陆地的组成部分,但却是特殊的陆地,其特殊性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