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存在着大量的零碎时间。碎片时间虽然短暂却数量庞大,有些只有1~2分钟甚至更短,有些则有20~30分钟甚至更长,通常是在等车、在银行、在机场、在餐厅排队中悄然流逝。这时,很年轻人会用各种移动媒体如手机、IPAD等来阅读、玩游戏、玩微博、玩微信、玩QQ等消磨时间。而作为比短信方便,比电话便宜,同时又兼有QQ和微博功能的微信,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青睐。
大家的注意力渐渐被这个微小而又强大的黑洞吸走,每天关注别人的生活、感叹别人的精彩、伤感自己的枯燥似乎成了一种习惯,而这样的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不知何时开始,由微信带来的各种症状显现出来,本想用来填充时间,却成了打碎时间的“工具”。
被打碎的专注
把手机放在自己面前,闭上眼睛,尝试静下心来,努力做自己该做的工作、功课、计划;许久,却发现没有丝毫头绪,持续思考,好不容易的,内心有了一丝明悟,觉得貌似抓住了什么。突然,微信提示音响起,下意识的打开微信,被群里的内容吸引了,拨动手指,翻看之前的记录,偶尔笑一笑,发两句起起哄。结束,突然意识到自己刚才所思所想,于是放弃,想着以后再想,结果发现,还是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
被打碎的友谊
坐在饭桌前,望着对面的朋友,本想着与他(她)谈笑风生,品尝生活的味道,突然,微信再次响起,我们同时拿起手机,然后,谁都没有放下。无论收到消息的是谁,我们都被屏幕上那一行连着一行的联系人信息所吸引,无论是回复消息,还是因为好奇而要逛逛朋友圈,在我们拿起手机的那一刻,我们的注意力都不在眼前这个朋友那了,而在那来自不同地方的微信朋友们。
被打碎的生活
不知何时起,我们总觉得口袋里的手机在震动,我们患上了“微信幻听”症,常猛地从口袋里拿出手机,打开微信,却发现没有任何信息。这一瞬间,我们愿意放下手头应该做的事情,去期待着什么。即使没有人找我们,我们也愿意打开微信,在“最近聊天”联系人列表那里,漫无目的,一页又一页的翻动浏览着自己经常联系的朋友,从上到下,这些联系人离屏幕顶部距离的远近就放佛是我们关系亲疏的真实写照。
偶尔,我们看到以往和某个人的聊天记录非常有趣,点击进去浏览一下,回忆一下,笑一笑,点击“返回”。
看到某个人的头像变了,点击进入,发现签名也变了,思考一下这个中缘由,没有头绪,点击“返回”。
看到朋友圈的“红点”出现,进入朋友圈,浏览一下自己朋友最近的动向,点击“返回”。
退出微信,也只记得浏览了很多朋友资料,消息,却不记得具体的内容,然后,返回现实世界,继续生活。
今天,你微信了吗?它是给了等候中的你一段精彩的时间,还是给思考中的你增添了一段插曲?
大家的注意力渐渐被这个微小而又强大的黑洞吸走,每天关注别人的生活、感叹别人的精彩、伤感自己的枯燥似乎成了一种习惯,而这样的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不知何时开始,由微信带来的各种症状显现出来,本想用来填充时间,却成了打碎时间的“工具”。
被打碎的专注
把手机放在自己面前,闭上眼睛,尝试静下心来,努力做自己该做的工作、功课、计划;许久,却发现没有丝毫头绪,持续思考,好不容易的,内心有了一丝明悟,觉得貌似抓住了什么。突然,微信提示音响起,下意识的打开微信,被群里的内容吸引了,拨动手指,翻看之前的记录,偶尔笑一笑,发两句起起哄。结束,突然意识到自己刚才所思所想,于是放弃,想着以后再想,结果发现,还是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
被打碎的友谊
坐在饭桌前,望着对面的朋友,本想着与他(她)谈笑风生,品尝生活的味道,突然,微信再次响起,我们同时拿起手机,然后,谁都没有放下。无论收到消息的是谁,我们都被屏幕上那一行连着一行的联系人信息所吸引,无论是回复消息,还是因为好奇而要逛逛朋友圈,在我们拿起手机的那一刻,我们的注意力都不在眼前这个朋友那了,而在那来自不同地方的微信朋友们。
被打碎的生活
不知何时起,我们总觉得口袋里的手机在震动,我们患上了“微信幻听”症,常猛地从口袋里拿出手机,打开微信,却发现没有任何信息。这一瞬间,我们愿意放下手头应该做的事情,去期待着什么。即使没有人找我们,我们也愿意打开微信,在“最近聊天”联系人列表那里,漫无目的,一页又一页的翻动浏览着自己经常联系的朋友,从上到下,这些联系人离屏幕顶部距离的远近就放佛是我们关系亲疏的真实写照。
偶尔,我们看到以往和某个人的聊天记录非常有趣,点击进去浏览一下,回忆一下,笑一笑,点击“返回”。
看到某个人的头像变了,点击进入,发现签名也变了,思考一下这个中缘由,没有头绪,点击“返回”。
看到朋友圈的“红点”出现,进入朋友圈,浏览一下自己朋友最近的动向,点击“返回”。
退出微信,也只记得浏览了很多朋友资料,消息,却不记得具体的内容,然后,返回现实世界,继续生活。
今天,你微信了吗?它是给了等候中的你一段精彩的时间,还是给思考中的你增添了一段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