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作业的分层布置问题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2011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作业有深有浅,作业分层布置是从学生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从下面两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吃大锅饭”和“一把尺子”量到底对学生从成绩到心理品质上都会造成很大影响。分层布置作业后再分层考核,则更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培养。
  关键词:分层 布置 反思 测评
  通常我们设计作业,都是统一题目,好、中、差生一个样,这不利于优差生通过作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作业评价也是用统一标准,或好或差,或对或错,这样根本不能调动全体学生(特别是差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为了使作业设计切合各类学生的实际,为了使作业评价能有实效,笔者尝试使用“分层设计”学生作业、“分类评价”学生作业的方法,使好、中、差各類学生都能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风气,有利于各类学生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
  下面将分层布置作业的做法做一个简单介绍。
  一、分层
  我针对学生的实际,把学生分成三个组。其中成绩最好的命名为“先锋组”(即A组),成绩中等的命名为“提升组”(即B组),成绩较差的命名为“爱拼组”(即C组)。其中“爱拼”就是结合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的意思,鼓励学生要努力奋斗,不断提高。我在分组时便给学生讲清分组的目的和重要性,以消除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心理,让他们积极配合我的工作。
  二、布置
  在教学中我根据各组的具体情况布置相应的作业。每天的作业采用优化的弹性作业结构设计:分基础作业、提升作业、超前作业。凡完成本课时所必须完成的作业,视为基础作业,允许优生不做,中差生人人要完成。考虑到学生好、中、差的实际,将题目作些变化,视为提升作业,供提升组和先锋组完成。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作业,视为超前作业,便于先锋组同学完成,让他们在更大的空间展示自己的能力。有时,我还就各组同学的作业情况进行点评,得出他们相应的等级,因此,有时候C组同学的得分还会高于A组同学,这样,就大大地鼓励了C组的同学,激励了B组同学,还让A组同学有一定的压力。
  三、反思
  学生完成分层作业后,各层次的学生在作业本上把当天的知识进行小结。通过小结当天的知识点、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时的独到见解,积累方法,优化解题策略。同时我鼓励“提升组”的同学去思考和尝试做“先锋组”的作业,“爱拼组”的同学去尝试做“提升组”的作业。我再对他们成功的尝试给予大胆的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进步的愉悦,体验成功的快感,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四、测评
  采用分类评价学生作业的方法测评学生,就是对好、中、差作业的评价不按一个标准。对差生判分适当放松,对优生判分适当从严。在完成作业的时间上,中差生可放松,对优等生可紧些。例如,对差生,做对基础作业,就可以给满分;做对提升作业,半倍给分,做对超前作业,一倍加分。对中等生,做对超前作业,半倍加分。再如,对中差生,作业做错了,可暂不打分,等他们真正搞懂改正后,再给他们判分。有时,差生改正后还不能全懂,我便针对他们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再设计点题目让他们补做,练一次,进一步,再练一次,再进一步,不断给他们加分。这样,他们通过反复作业,从日益增多的分数上,切身体会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成绩在提高。
  五、激励
  教学中的分组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采用滚动式的方法。在两次考试和每个月的作业中都能够达到高一级的要求,就可以进入到高一组。如爱拼组的同学可以进入提升组,提升组的可以进入到先锋组。当然,若先锋组的同学学习感到困难,不能跟上队伍也可以退回到提升组,提升组中有学习特别困难的也可以退入到爱拼组。学生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学习有压力也有动力,在成功的尝试中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可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
  六 评析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差生的得来,除了很少部分是智力因素外,大部分就是无数的学习打击而造成。他们很难有成功的体验和尝试,使他们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和兴趣,从心理上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有的甚至是谈虎色变,这样的心理根本不利于他们数学成绩的提高。教学中采用分层布置作业,体现了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原理,从作业安排上给学生以鼓励和信心,消除他们心理上对数学的紧张情绪,轻松地参加数学学习,能够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最终收到良好的教与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制订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
  2.唐瑞芬 主编《数学教学理论选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3.李求来 主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其他文献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下面,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竞争性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
期刊
陶行知先生主张“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于是教学生活化、生活教学化已风靡课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都充分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利用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来填充课堂。但是课堂中的活动针对品德课程而言,只是一个起点、一个引子,或是一个小结、一个展示,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许多实践活动都无法在校内、在课堂上当场实施,必须在课前进行或课后延伸。再者,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
期刊
摘 要: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散文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内容,因而散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和对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尤其在散文教学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研究策略。  关键词:感知品读 设境激情 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散文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内容,因而散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
期刊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应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最佳的精神状态,让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同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成绩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特别是对差生,教师的态度尤其重要,不能放弃对他们的努力,要努力寻找他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决心和信心,从而保持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在多
期刊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很多教师恰恰因为没有有效地解决这个难点的策略,而使应用题教学陷入困境。这也同时使这个问题成为了小学教学中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那么,该如何优化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呢?  一、创设生活情景  有些数学应用题单凭字面理解十分抽象,只凭口头讲解很难解释清楚,而如果创设一些学生熟悉的有利于数学学习的思维情景,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好的生活情景,能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引导我们逐步地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重新理解“教育”二字的含义,从而改善了我们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兴趣,培养了伴学生一生的学习能力,健全了我们为师者“教育”对人的作用。  关键词:新课改 课堂兴趣 教学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经过精心备课,对教材内容烂熟于胸,讲起课来行云流水,学生看上去也似乎听懂了,可就是效果不好,知识点不能过关。这种情况深究下
期刊
摘 要:学生是教师进行教育实践的对象,但是学生这一对象与从事其它工作岗位的对象有着极大的不同。学生是有意识、有行为的活动主体,对学生的授课一定要让学生爱上课堂才能完成教学的任务。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激活教学课堂是让学生热爱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小学阶段的学生意识、知识都还相对模糊,自控力有限,在这一时期的学生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协助,从而激活小学语文课堂,发挥他们在学习过
期刊
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是教师发展的重要教育资源,但它不会自动成为自我的财富,“教学反思”和“反思性教学”恰恰是连接教育理论、教学经验与教学行为的桥梁,是每一个教师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我们如何合理地利用“反思”这一有力的工具呢?或许从下面的事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答案。  我曾经这样组织了一节故事课:在活动的开始我组织幼儿伴随着音乐,玩猫抓老鼠的游戏,猫抓到了老鼠坐在草地上休息,醒后突
期刊
以“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分享展示、点播梳理、当堂训练”为主线的“五环节高效课堂模式”,是我校基于“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以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的学习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的现代教学模式。它强调一个意识,突出两个中心,构建六个有效教学策略,彰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师生共同学习、教学相长、互动双赢的课堂。  一、
期刊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下,积极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分析研究解决问题后而获得新知识的学习方法。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极具神秘色彩而且贯穿整个地理教材的谜团——解开地理之“谜”。这个谜有多少?有多大?我们怎样才能解开呢?这就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极大的探奇情境,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心理。在这个心理的驱使下,学生会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自主探究获得知识,学会学习。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