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疫聚焦:建构“精神语文”人物写作课堂

来源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1]由此,我们的语文写作教学应该追随现时的脚步,写所见、所思、所感。遭此旷古疫情,实是一大浩劫。语文人决不可在笔端沉默,语文教师更应该立足课堂,展开抗疫课堂的建构,丰富“停课不停学”的教学内容,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于漪老师在谈教育现代化的诸多追求时说到,其重要的一点便是要“树立精神风范,发挥人格力量”[2]。即语文教学要上升到精神层面。“精神语文”的实质是强调唤醒意识,即在教学过程中挖掘文本内容中的精神属性,激发学生学习行为的灵、动、活,塑造内心潜在的真、善、美。
  下面我以“写出人物的精神”课堂教学为例,阐述如何建构“精神语文”人物写作课堂。
  一、选定人物——最熟悉的陌生人
  人物写作课,教师通常是引导学生去写身边熟悉的人。这是因为距离自己越近的人物,越容易观察,写作的内容便越丰富,成文便越简单。而我的这一次教学设计突破常规,带有鲜明的现时性,即聚焦抗疫英雄群体,选择最熟悉的陌生人——钟南山院士。熟悉,是因为钟南山院士经常出现在各种网络媒体中;陌生,是对学生而言,钟南山院士是遥不可及的传奇人物。
  我在课前布置了预习作业,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相关文章、媒体报道等,特别是有关钟南山院士的详细资料。
  二、课堂导入——关注时疫人事情
  ppt出示钟南山院士照片。
  课堂教学由学生观察钟南山清晰的照片为开端,请学生自由谈论对这次疫情的认识,以及对钟南山院士的了解。以此来推动和生发课堂,将学生带入到具体的写作情境中去。
  教师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明确,万众敬仰的钟南山院士此刻正奋战在抗疫的最前线。我们这堂课学习的内容就是以举国抗疫为背景,聚焦核心人物,体察病毒肆虐下的盖世英雄,写出他们的人物精神。
  三、教学核心——提纲挈领明窍门
  (一)认真观察抓细节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钟南山院士的这张照片。观察时,提醒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例如: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等等。看看是否有一些典型的细节能够触动学生的写作神经,感受到这位耄耋老人独有的精神特质。
  学生踊跃发言之后,教师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加以明确。
  首先是钟南山院士的头发。借用刚刚学过的知识点,臧克家在写闻一多先生的时候,仔细观察了他的外貌。臧克家用了一个词来形容日常工作状态下的闻一多——“头发凌乱”。这样的描写,真实地表现了日常的闻一多先生不在乎外在形象,在研究学问时不拘小节、专注认真的样子。然后,教师提出问题:钟南山先生的头发凌乱吗?得到学生的答案之后,教师明确钟南山的头发不凌乱,但是也沒有特别的设计,就是简单背梳了上去,却显得极其的朴素、干净、清爽、历练。
  继续观察照片中钟南山的眉头,他的眉头半锁。这处描写意味深长:他若是双眉紧锁,表明战胜疫情十分困难,容易让我们心生恐慌;若是不锁眉头、全情舒展,又似乎不合常理,一方面是疫情严重到不允许他这样,另一方面是更不能掉以轻心、过于乐观。当然最后教师一定要明确,这是我们在写作中运用联想的写作方法,半锁眉头这种情况,钟南山院士一定不是故意的。只不过此时此刻,他这样半锁眉头,给了我们更多的想象空间,这样写出来,可以表现出一半是他的忧虑,一半是他的信心,这是一种忧国忧民的精神品格。
  再引导学生观察钟南山的眼睛和嘴巴。眼神深邃,目光坚定,神情专注,直视远方,执着冷静,一幅若有所思的模样,仿佛在寻找战胜疫情的最佳方法,给人一种安全感。紧闭的嘴巴,又显神态凝重。可能在想如何才能尽快击退疫情,救治病患。呈现了一个全力以赴、鞠躬尽瘁、坚韧忧思的伟大形象!
  为了突出人物的特征和精神,在所有的细节观察之中要聚焦一处核心写作点,如观察描写钟南山院士的喉咙处:喉结突出、青筋暴露、皮肤松弛。引导学生根据所查阅的资料,讨论他为何这般,说明了什么问题。最后由教师明确,钟南山爷爷已经84岁了,还奋战在抗疫一线,将国家大义摆在最前面。尽管抵不住身体特征的沧桑外现,内里却精神矍铄、高昂自信!这是中国医者高贵的姿态,这才是老师和学生们要崇拜的偶像!
  教师小结,要写出人物的精神品质就一定要认真观察。选拣出一些典型细节,用这些细节去体现人物与众不同的精神品格。
  (二)写作手法来帮忙
  除了仔细观察,还可指导学生借助一些写作手法来突出和强调人物精神,例如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如《邓稼先》一文中,作者就将邓稼先与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进行了对比,鲜明地表现了邓稼先忠厚朴实的气质和毫无私心、甘于奉献的品格。
  为了增加趣味性和写作深度,可联系历史文化名家苏轼抗疫的故事。“苏轼在杭州任太守的的时候,赶上了百年不遇的瘟疫,杭州城到处是求医问药的百姓,而城里竟然还有药铺囤积居奇,大发瘟疫财!苏轼在这个时候彰显了敢于担当的精神,在府库里拨出了专项资金,发现不够用,自己又捐出50两黄金,创立了‘安乐坊’,据说这是世界最早的公立医院,收治城中百姓,战胜疫情。”[3]再看钟南山院士,亦是如此,临危受命,冲锋在前,甘于付出,为国为民,是真正的英雄!
  显然,通过古今对比,钟南山院士的英雄形象就愈发伟大!这是正比,还可以反比。
  举例在国家有难时,有些人想到的不是去救国,而是选择逃难,例如李清照的夫君赵明诚。在任南京长官的时候,叛军攻城,赵明诚不仅没有组织力量去抵抗,反而在得到消息后自己弃城而逃。李清照很失望,写下了这首《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临阵脱逃的赵明诚,比不过巾帼豪气的李清照,而李清照也只能写写诗篇,却比不上钟南山爷爷亲赴抗疫战场,救万民于生死,从而对比出钟南山才是有济世之功的人杰!   学生还可选择多种写作手法,例如铺垫、前后照应、伏笔、设置悬念、象征、托物言志、衬托、欲扬先抑等。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也在广义的写作手法当中,应提醒学生常记常用。
  (三)抒情议论齐上阵
  引导学生要善于借助一些抒情议论性的句子,显现人物精神,提升文章的高度,进行点睛式的概括。比如,杨振宁写《邓稼先》,说他是“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4]。又如,臧克家在赞美闻一多时说,“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5],对闻一多先生的一生作了高度评价。这些精彩的抒情和议论,提炼了人物的精神品质,对文章主旨起到了升华的作用。由此引导学生评价钟南山爷爷。
  学生发言之后,教师出示ppt,展示别人是怎么评论钟南山院士的。
  网友1:一个人的阅历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和气场,印刻在他的眉宇间,停留在他的步调里,婉转在他的眼光中。
  网友2:武汉疫情凶猛,他叮嘱我们“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出门”,自己却毅然踏上去往武汉的列车,“因为情况特殊”。
  网友3:历经多少疫情,被疲倦和疾病百般折磨,他都不曾落泪,却在听闻武汉街头无数市民齐声高唱国歌的消息时,眼眶泛红,哽咽失声。
  人民日报: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网友和人民日报的评论都写出了钟南山院士的至高精神,为了抗击疫情,他拼了!
  鲁迅曾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是中国的脊梁。”[6]教师引用鲁迅的话来形容钟南山院士——他就是那根刚硬坚强、永不折服的中国脊梁。
  (四)创新精神拓思路
  教师引导学生在构思行文时,要打破定式思维,一定不可以人云亦云,要有创新,要有亮点。为了测试学生是否存在定式思维,ppt出示问题:如果你在沙漠中极度口渴,只有两杯水,一杯尿,一杯毒药,你选择喝哪一杯?
  答案是——喝那两杯水。
  教师明确:定式思维告诉我们,两杯水就是两种选择,一种是尿,一种是毒药。可是殊不知这里还有第三种选择,那就是——两杯水。这样设计的好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明确自己存在的思维问题,二是课堂多些趣味元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打破定式思维去行文,我们可以如何写呢?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明确:不要总是从外貌等写起,想办法让构思和起笔都能非同凡响。例如,可以用书信的格式——给钟南山爷爷写一封信;可以在文章开头设置悬念——一个84岁的老人为什么泪洒镜头前,文末进行揭示;可以换一个角度——以病毒的视角来审视这位耄耋老人;还可以写他是穿越到现代的老神仙;或者以钟南山自己的口吻自述“荆楚大疫”,诸此等等,创新行文。
  四、任务驱动——我的眼中只有你
  第一节课教师带领学生由事到情,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分层、逐步将眼前的人物、事件分析到位,并上升到家国情怀的精神层面,且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建构了收集资料、铺排说明、设问讨论、释疑明确等教学任务群。第二节课,在“精神语文”的核心应召下,直抵教学目标,布置写作任务——我的眼中只有你。即钟南山院士身上的哪些细节触动了学生?这些细节表明他具有怎样的精神特质?结合这节课学习要点——认真观察抓细节,写作手法来帮忙,抒情议论齐上阵,创新精神拓思路,請学生以“我眼中的钟爷爷”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这里还要提醒学生,本次作文应时而生,要写出实在意义和价值,切忌无病呻吟。作文还要结合现实中的具体事例,强调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感悟,写出自己精神世界的变化和塑造。
  钱梦龙老师在给肖培东的新书作序时回答了“中小学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课”这一根本问题——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7]。“精神语文”正在践行这一思想,重视语言文字在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功用,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生成正确的认识,并上升为一种积极的品格和理想。如在本堂课的教学建构设计中,利用学生收集资料渗透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在学生展示说明中表现自由平等的人格精神,在学生讨论陈词中培养言之有据的思辨精神,在学生构思写作中彰显家国情怀的理想精神。这样的语文课堂既遵循了新课标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明确要求,又顺应了统编教材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功能。
  注释:
  [1]林庚:《中国文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32页。
  [2]于漪:《于漪全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100页。
  [3]林语堂:《苏东坡传》,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年,第270页。
  [4]杨振宁:《邓稼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5页。
  [5]臧克家:《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11页。
  [6]徐寿裳:《鲁迅传》,九州出版社,2017年,第195-196页。
  [7]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第4页。
  (作者单位:天津市静海区大邱庄镇大屯学校)
其他文献
时间:2019年12月13日上午  班级:济宁学院附中高新校区七(2)班  一、导入  师:我们班长同学是谁?(班长起立。)  师:请把题目和作者写在黑板上。  (班长板书。)  师:同学你说,题目和作者,什么字容易写错?  生:“紫藤萝瀑布”的“藤”,还有“宗璞”的“璞”。  (自评:“花开两朵”,另一朵是在提醒班长。)  PPT:  昨天晚上进邮箱,惊喜地看到上午11点29分的邮件。  ……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1]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紧贴课程标准理念精神,分别在三年级至六年级下册安排了“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内容,即三年级“中华传统节日”,四年级“轻扣诗歌大门”,五年级“遨游汉字王国”,
期刊
教学是一项极富智慧的实践活动,因此其需要实践智慧。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显现出来的、仅靠理论知识学习无法形成的实践素养,它隐含于教学过程中,在教与学的互动中积淀、在实践中发展并促进实践[1],主要表现为教师对教学规律的掌握、对课堂的组织、对教学问题的敏锐反应与灵活应对等综合能力[2]。一般来说,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可从教学解读、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四个层面来理解。教学解读、设计和
期刊
【教学理念】  统编教材非常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旨在让孩子们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从小树立文化自信的意识。《伯牙鼓琴》作为小学高年段的文言文教学文本,其教学的展开既要培养学生的古文语感,也要落实此单元的语文要素,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站在审美的立场感受古文之美。小学高年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古文教学结合语文课程评价能更好促进学生学习。可采用多元评价方式落实学生评价主体,充分发挥
期刊
2012年4月,南昌市东湖区教育科技体育局为我举办特级教师汪智星教育思想研讨会。研讨会上,在江西省内知名教育教学专家的再度梳理与提炼下,我的教育教学核心主张确定为“智慧、本真、清简”。2017年3月,应中国教育报刊社和人民教育家研究院的邀请,我完成了“教育家成长丛书”的撰写。经过对自己五十余节精品课例的再度研读,从三个核心主张中,选择“本真”作为自己教育教学核心主张的最核心点,从此,“本真教育”成
期刊
【教材分析】  泱泱华夏自古以来就是诗词的国度,翻开中华文明史册,诗词歌赋灿若繁星,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宝。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诗歌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包含:乐府诗《观沧海》、唐代七言绝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五言律诗《次北固山下》和元代散曲《天净沙·秋思》。这些经典名篇文质俱佳,为学生搭建了同古今名家对话的桥梁,拉近了学生与经典的距离。沉浸
期刊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时期,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斗争过程中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了中外文化的优秀成果,具有先进性、革命性和科学性。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红色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一)构建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的需要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
期刊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加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温儒敏先生说“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明显增加,这是部编版教材的七个创新点之一”[1],笔者认为这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丰厚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最纯粹的语言艺术,诗词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审美习惯、审美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吟诵诗歌能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
期刊
一、文本、教材分析  《狼》是部编本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的教学导语提示道:“人与动物都是大自然的‘成员’,人类始终面对着如何与动物相处共存的问题。在这一单元的课文中,有的表达对动物的喜爱、欣赏,对其命运的关注,有的体现人与动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学习这些课文,可以激发学生对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培养学生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1]。而此单元要落实的语文知识则是
期刊
【设计背景】  《陈情表》是李密写给晋武帝司马炎的一篇表文,委婉地表达了因照顾祖母而暂时不能出而为官的诉求。作为教学文本,该名篇明显具有两个特质:用文言写就和鲜明的交际性质。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在教授《陈情表》时,因没有抓住这两大特质,往往走进误区:一是无限放大“言”的层面,忽视甚至无视文言“文”的一面,将情思丰富的文言文上成了枯燥乏味的古汉语课,结果“言”“文”是两张皮,毫无关联。既不能由“言”抵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