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11月4目,是联邦国家单一制企业“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成立五周年纪念日。在2000年至2005年的五年间,该公司将军事技术合作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是根据2000年11月4日颁布的第t834号俄罗斯联邦总统令组建的。作为俄罗斯在军事产品进出口的唯一国家级代理商,“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的成立成为国家武器出口体系半个世纪历史中最为重大的事件,也是国家改革的关键举措之一,其宗旨是为了提高俄罗斯与国外进行军事技术合作的效率。
军事技术合作体系发展的这一领域,使“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卓有成效地解决与建立俄罗斯军工体系内有效出口核心相关的新型战略任务。
在五年的经营期间,“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占据了国际武器装备市场主导操盘手之一的稳定地位,赢得了可靠和积极发展公司的信誉。企业保证着俄罗斯军用产品近90%的出口额。
在完善军事技术合作领域法规和优化结构的基础上,组建了独立的经营主体,完全由国家控制,但同时拥有一定的经济自主权,在外国客户和俄罗斯工业企业面前完全能够承担其商业职责。根据自身的组织结构情况、经营特点和范围、形象资产、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如今,“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已经跳出代理公司的框架,实际上已经具备多层次军事工业出口公司的所有特性。
“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在五年之内的经营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俄罗斯在高新军用产品国际市场上的主导地位。
供货量翻番
“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实际上保证了出口额翻番,这也是特种产品出口商工作成就的主要指标。2000年通过企业渠道向国外供应武器装备达30亿美元。2003年首次在苏联解体后出口额超过了50亿美元大关,达到50.75亿美元。2004年,“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出口供货额创了历史新高,达51.2亿美元。
如今企业每年签订的合同总额从40亿到50亿美元之间不等。由此形成了稳定的出口“订单总量”,约为120亿美元,这样也保证了俄罗斯国防工业体系生产能力饱满,至少能够持续到2008年。
军事技术全作分布范围扩大
“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的战略目的是在拓展分布范围和供货名录的基础上,完善俄罗斯出口的结构,改善出口产品的质量。
企业特别注重与印度、中国这两个俄罗斯在军事技术合作领域的战略伙伴进行合作。在军事技术合作领域,向上述两国供应武器总额约占总量的80%。最近,积极开展与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与中东地区以及非洲大陆进行合作。“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数年的工作,为将俄罗斯军用产品推向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和摩洛哥开创了很好的发展前景。
继续成功开拓不断发展变化的拉美市场。与哥伦比亚、墨西哥、秘鲁、巴西、古巴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合同。具有突破性进展的是所签订的向委内瑞拉提供武装直升机和军事运输直升机合同、第四代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的合同。为了巩固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地位,企业向乌拉圭供应各种用途汽车设备也起了很大作用。也为进入智利和厄瓜多尔武器装备市场创造了前提条件。
在与肯尼亚建交40年的外交史上,2002年,“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首次成功签署了向肯尼亚提供AK-101型卡拉什尼科夫5.56毫米口径自动步枪合同,在与来自12个国家的众多公司的激烈斗争中,俄罗斯国家中介企业获得最终胜利。
欧洲方向上的军事技术合作也有极大发展。“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与欧洲众多公司签订了一系列富有前景的协议,其中包括BAE系统公司、Sagem、斯奈格玛、达索航空、Thalet、Finmeccanica公司,这些协议的目的是在共同研制、生产军用产品并将其推向第三国、改进国外使用的国产武器装备过程中,加强俄罗斯在跨国合作中的地位。
如今,“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与世界60多个国家建立了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在43个国家设立了企业代表处。
为了在传统市场上继续开拓新区域和巩固原有地位,“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与包括联合国、欧盟、集体安全协约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一些有影响的国际组织拓展合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与联合国安理会反恐委员会、独联体反恐中心建立了相互协作和交换信息的关系。企业作为联合国的正式供货商,参加了联合国的招标,以便为维和部队提供俄罗斯制造的军用产品。
“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在与北约各机关的合作方面也占有积极和攻势地位。近年来,企业代表参加了一系列国际军备部门、北约技术保障与供应局(NAMSA),以及包括北约法规编纂组在内的专业工作小组负责人会议。就武器装备生产、完善军用产品知识产权领域的法规、以及武器的编纂和标准化方案的联合实施立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在非战略反导防御领域、军用运输航空领域、在中欧和东欧等国使用的苏制武器装备改进领域的合作之路。为了完成这些或那些任务,2005年,“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在布鲁塞尔设立了代表处。
从俄罗斯军事技术合作的角度来说,公司与独联体国家,尤其是与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国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所签订的合同意义尤为重要。这些合同可以保持独联体内部各国国防工业体系之间的协作关系,保证在优惠条件下为快速反应集体力量编成内的各国军队提供武器装备。
在“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的倡导下,与“国有乌克兰特种设备进出口公司”建立了军事技术协调中心、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国防工业服务”防空武器装备售后服务、改进和维修中心。在与白俄罗斯特种装备出口公司“白俄罗斯技术出口”股份公司建立了建设性和互利合作,为实施国产武器装备的改进方案而共同进入一系列国家市场,其中包括印度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出口战略的优先方向
在积极应对国际武器市场行情变化的同时,“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不断扩大出口供货的产品目录,向各合作伙伴提供配套方案,采用现代和复杂的军事技术合作形式。
在供货结构上大大增加了海军装备、防空装备和无线电电子对抗设备、汽车设备、步兵武器和近距作战装备的份额。2005年销售总额的天平首次向海军装备方向倾斜。如果说在2001年至2004年间出口总额中近60%的份额是航空装备的话,则现在有56%的比例为船舶制造产品,而航空武器装备仅占30~32%的比重。在五年内步兵武器的供货量增加了1.5倍。
2001年,“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为了解决向外国执法部门和反恐部队提供特种装备的问题,组建了专 业分部。近三年来,特种产品供货份额增长了14倍,订单数量增长了50%,大大地扩展了特种武器的出口品种。
“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的专家们仔细起草并且签订了一系列对于俄罗斯而言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合同,其中包括:向印度提供“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航空母舰并且对其进行改进的合同、向约旦提供伊尔-76MF型军用运输机的合同、向摩洛哥提供“通古斯卡-M1”型防空导弹系统合同等。
“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不仅提供个别型号的武器装备,也从订货方利益的角度为其拟定全套大型国防技术方案。因此,最近二三年来,在企业的“订单总量”中,为一些国家实施系统方案的全套订单所占比重增长了1倍。
为了深化战略重要区域内的军事技术合作,与众多的俄罗斯生产商及国外合作伙伴共同创建实施已提供俄制武器装备技术维护、维修和改进的售后服务中心并且正常运营,这些国家包括:希腊、印度、马来西亚、墨西哥。企业计划在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建立类似的体系。
企业注重实施租赁体系、补偿方案、组织联合企业、在订货方所在国的经济不同领域直接投资、转交工艺技术等。例如,在2003年5月所签订的向马来西亚提供苏-30MKM飞机合同框架内,其中合同总额超过三分之一为补偿贸易部分,也规定为俄制航空装备建立服务中心,协助该国实施航天方案,转交一系列民用工艺等。
积极的区域工业政策
“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的业务工作,与国家的对外政策、国防工业领域改组规划、俄罗斯与国外的军事技术合作计划和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建设任务准确协调一致。
在实施外贸合同时,企业吸引了700多家俄罗斯企业参加,其中包括军用及军民两用产品的研制企业和生产厂家。“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对俄罗斯的国防工业体系实施投资和信贷,利用自己的利润投资于有发展前景的科研和实验设计工作。在“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的授权和担保下,俄罗斯企业平均年借贷金额达30~40亿卢布。为了协调该项工作,在俄罗斯的25个地区内设立有企业的代表处。
企业工业政策的优先发展方向为:恢复国防工业体系的协作关系,联合高技术和原料企业的力量,扶持工艺基础、方案设计流派和人才潜力。
“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也进行着动员国防工业体系资源的工作,以便开拓高新技术民用创新产品市场。组建了拟用于出口的创新方案库,其中包括1000多项涉及不同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领域的研究成果,并且其中绝大多数属于世界首创。在2001~2005年间,一些创新方案在欧洲、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地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和展览会上引起广泛的兴趣。10多项方案已经纳入俄罗斯与中国的科研合作规划。
“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的业务工作得到俄罗斯国防工业体系的全面支持。这些主导国防企业非常乐于紧密地与“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组织起法规和经济协作,其中包括研发、生产和军事产品出口推广。“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参与了直升机制造集团公司和其他一体化国防工业机构的组建,参加了军用出口定向产品生产企业董事会。其中包括俄罗斯国防工业体系的重要战略企业,如“苏霍伊”航空集团公司、“金刚石一安泰”防空康采恩、国有单一制企业“海军部造船厂”、“战术导弹武器”公司、“卡马斯”股份公司等。
不断填充的“订单包”,飞速发展的合同业务,及时地与外国伙伴进行结算,以及国家外汇资金的稳定收入,这种和那种标志的总和都表明,按照业务内容和组织结构划分,“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都已经成为一个大型国有公司。
“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致力于继续提高俄罗斯与外国军事技术合作的效率,发展国防工业高新技术领域,加强国防能力和俄罗斯的经济潜力。
“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是根据2000年11月4日颁布的第t834号俄罗斯联邦总统令组建的。作为俄罗斯在军事产品进出口的唯一国家级代理商,“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的成立成为国家武器出口体系半个世纪历史中最为重大的事件,也是国家改革的关键举措之一,其宗旨是为了提高俄罗斯与国外进行军事技术合作的效率。
军事技术合作体系发展的这一领域,使“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卓有成效地解决与建立俄罗斯军工体系内有效出口核心相关的新型战略任务。
在五年的经营期间,“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占据了国际武器装备市场主导操盘手之一的稳定地位,赢得了可靠和积极发展公司的信誉。企业保证着俄罗斯军用产品近90%的出口额。
在完善军事技术合作领域法规和优化结构的基础上,组建了独立的经营主体,完全由国家控制,但同时拥有一定的经济自主权,在外国客户和俄罗斯工业企业面前完全能够承担其商业职责。根据自身的组织结构情况、经营特点和范围、形象资产、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如今,“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已经跳出代理公司的框架,实际上已经具备多层次军事工业出口公司的所有特性。
“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在五年之内的经营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俄罗斯在高新军用产品国际市场上的主导地位。
供货量翻番
“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实际上保证了出口额翻番,这也是特种产品出口商工作成就的主要指标。2000年通过企业渠道向国外供应武器装备达30亿美元。2003年首次在苏联解体后出口额超过了50亿美元大关,达到50.75亿美元。2004年,“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出口供货额创了历史新高,达51.2亿美元。
如今企业每年签订的合同总额从40亿到50亿美元之间不等。由此形成了稳定的出口“订单总量”,约为120亿美元,这样也保证了俄罗斯国防工业体系生产能力饱满,至少能够持续到2008年。
军事技术全作分布范围扩大
“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的战略目的是在拓展分布范围和供货名录的基础上,完善俄罗斯出口的结构,改善出口产品的质量。
企业特别注重与印度、中国这两个俄罗斯在军事技术合作领域的战略伙伴进行合作。在军事技术合作领域,向上述两国供应武器总额约占总量的80%。最近,积极开展与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与中东地区以及非洲大陆进行合作。“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数年的工作,为将俄罗斯军用产品推向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和摩洛哥开创了很好的发展前景。
继续成功开拓不断发展变化的拉美市场。与哥伦比亚、墨西哥、秘鲁、巴西、古巴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合同。具有突破性进展的是所签订的向委内瑞拉提供武装直升机和军事运输直升机合同、第四代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的合同。为了巩固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地位,企业向乌拉圭供应各种用途汽车设备也起了很大作用。也为进入智利和厄瓜多尔武器装备市场创造了前提条件。
在与肯尼亚建交40年的外交史上,2002年,“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首次成功签署了向肯尼亚提供AK-101型卡拉什尼科夫5.56毫米口径自动步枪合同,在与来自12个国家的众多公司的激烈斗争中,俄罗斯国家中介企业获得最终胜利。
欧洲方向上的军事技术合作也有极大发展。“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与欧洲众多公司签订了一系列富有前景的协议,其中包括BAE系统公司、Sagem、斯奈格玛、达索航空、Thalet、Finmeccanica公司,这些协议的目的是在共同研制、生产军用产品并将其推向第三国、改进国外使用的国产武器装备过程中,加强俄罗斯在跨国合作中的地位。
如今,“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与世界60多个国家建立了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在43个国家设立了企业代表处。
为了在传统市场上继续开拓新区域和巩固原有地位,“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与包括联合国、欧盟、集体安全协约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一些有影响的国际组织拓展合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与联合国安理会反恐委员会、独联体反恐中心建立了相互协作和交换信息的关系。企业作为联合国的正式供货商,参加了联合国的招标,以便为维和部队提供俄罗斯制造的军用产品。
“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在与北约各机关的合作方面也占有积极和攻势地位。近年来,企业代表参加了一系列国际军备部门、北约技术保障与供应局(NAMSA),以及包括北约法规编纂组在内的专业工作小组负责人会议。就武器装备生产、完善军用产品知识产权领域的法规、以及武器的编纂和标准化方案的联合实施立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在非战略反导防御领域、军用运输航空领域、在中欧和东欧等国使用的苏制武器装备改进领域的合作之路。为了完成这些或那些任务,2005年,“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在布鲁塞尔设立了代表处。
从俄罗斯军事技术合作的角度来说,公司与独联体国家,尤其是与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国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所签订的合同意义尤为重要。这些合同可以保持独联体内部各国国防工业体系之间的协作关系,保证在优惠条件下为快速反应集体力量编成内的各国军队提供武器装备。
在“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的倡导下,与“国有乌克兰特种设备进出口公司”建立了军事技术协调中心、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国防工业服务”防空武器装备售后服务、改进和维修中心。在与白俄罗斯特种装备出口公司“白俄罗斯技术出口”股份公司建立了建设性和互利合作,为实施国产武器装备的改进方案而共同进入一系列国家市场,其中包括印度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出口战略的优先方向
在积极应对国际武器市场行情变化的同时,“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不断扩大出口供货的产品目录,向各合作伙伴提供配套方案,采用现代和复杂的军事技术合作形式。
在供货结构上大大增加了海军装备、防空装备和无线电电子对抗设备、汽车设备、步兵武器和近距作战装备的份额。2005年销售总额的天平首次向海军装备方向倾斜。如果说在2001年至2004年间出口总额中近60%的份额是航空装备的话,则现在有56%的比例为船舶制造产品,而航空武器装备仅占30~32%的比重。在五年内步兵武器的供货量增加了1.5倍。
2001年,“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为了解决向外国执法部门和反恐部队提供特种装备的问题,组建了专 业分部。近三年来,特种产品供货份额增长了14倍,订单数量增长了50%,大大地扩展了特种武器的出口品种。
“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的专家们仔细起草并且签订了一系列对于俄罗斯而言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合同,其中包括:向印度提供“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航空母舰并且对其进行改进的合同、向约旦提供伊尔-76MF型军用运输机的合同、向摩洛哥提供“通古斯卡-M1”型防空导弹系统合同等。
“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不仅提供个别型号的武器装备,也从订货方利益的角度为其拟定全套大型国防技术方案。因此,最近二三年来,在企业的“订单总量”中,为一些国家实施系统方案的全套订单所占比重增长了1倍。
为了深化战略重要区域内的军事技术合作,与众多的俄罗斯生产商及国外合作伙伴共同创建实施已提供俄制武器装备技术维护、维修和改进的售后服务中心并且正常运营,这些国家包括:希腊、印度、马来西亚、墨西哥。企业计划在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建立类似的体系。
企业注重实施租赁体系、补偿方案、组织联合企业、在订货方所在国的经济不同领域直接投资、转交工艺技术等。例如,在2003年5月所签订的向马来西亚提供苏-30MKM飞机合同框架内,其中合同总额超过三分之一为补偿贸易部分,也规定为俄制航空装备建立服务中心,协助该国实施航天方案,转交一系列民用工艺等。
积极的区域工业政策
“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的业务工作,与国家的对外政策、国防工业领域改组规划、俄罗斯与国外的军事技术合作计划和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建设任务准确协调一致。
在实施外贸合同时,企业吸引了700多家俄罗斯企业参加,其中包括军用及军民两用产品的研制企业和生产厂家。“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对俄罗斯的国防工业体系实施投资和信贷,利用自己的利润投资于有发展前景的科研和实验设计工作。在“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的授权和担保下,俄罗斯企业平均年借贷金额达30~40亿卢布。为了协调该项工作,在俄罗斯的25个地区内设立有企业的代表处。
企业工业政策的优先发展方向为:恢复国防工业体系的协作关系,联合高技术和原料企业的力量,扶持工艺基础、方案设计流派和人才潜力。
“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也进行着动员国防工业体系资源的工作,以便开拓高新技术民用创新产品市场。组建了拟用于出口的创新方案库,其中包括1000多项涉及不同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领域的研究成果,并且其中绝大多数属于世界首创。在2001~2005年间,一些创新方案在欧洲、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地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和展览会上引起广泛的兴趣。10多项方案已经纳入俄罗斯与中国的科研合作规划。
“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的业务工作得到俄罗斯国防工业体系的全面支持。这些主导国防企业非常乐于紧密地与“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组织起法规和经济协作,其中包括研发、生产和军事产品出口推广。“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参与了直升机制造集团公司和其他一体化国防工业机构的组建,参加了军用出口定向产品生产企业董事会。其中包括俄罗斯国防工业体系的重要战略企业,如“苏霍伊”航空集团公司、“金刚石一安泰”防空康采恩、国有单一制企业“海军部造船厂”、“战术导弹武器”公司、“卡马斯”股份公司等。
不断填充的“订单包”,飞速发展的合同业务,及时地与外国伙伴进行结算,以及国家外汇资金的稳定收入,这种和那种标志的总和都表明,按照业务内容和组织结构划分,“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都已经成为一个大型国有公司。
“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致力于继续提高俄罗斯与外国军事技术合作的效率,发展国防工业高新技术领域,加强国防能力和俄罗斯的经济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