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济南大学的传统优势专业,具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培养方案坚持传统材料和新材料并重,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服务于国家建材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培养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理论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材料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产学研合作;就业与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I20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142-01
“鲜明的行业特色与人才培养的实践应用性”是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特色的体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济南大学的传统优势专业,正逐步成长为中国建材行业中具有影响力的特色专业。
一、设立“基础 个性化”课程体系,推动优势学科升位发展
1.课程设置
按照培养人文素养和学科素质深厚,同时具备基础扎实、创新与实践能力并重的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要求,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依据学年分布渐次展开。第一学年主要设置通识课程、学科大类基础课;第二、三学年为学生进入所选专业方向学习,基本完成专业主干必修理论课程;第四学年进入个性延展阶段,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与“出口通道”,以模块化任选课程为主。
2.实验教学体系
按照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提高素质为目的,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思维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为主线,对比分析“材料组成—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的结构—材料性能—工程应用”基本规律,针对本科学生实验教学多层次递进的需求,逐步构建起“基础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创新实验—工程实验”的四模块实验教学体系。具体如下:基础实验:面向3年级本科生开设,强调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综合(设计)性实验:面向3-4年级本科生,以材料成分设计—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的结构表征、性能测试与分析为主线,强调学生自主设计、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性实验:通过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科研课题作为毕业论文题目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工程实验:通过粉体工程实验、热工工程实验与毕业设计等训练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二、优化“双师型”师资队伍结构,推动骨干学科错位发展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指学院教师深入企业增长才干,成为兼备专业理论与实操能力的“双师”;二指企业领导和技术骨干到学院寻求专业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充电,并指导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与产学研合作。
三、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推動校企联合培养转化发展
1.产学研合作成果颇丰
阶段性推进产学研合作是提升高校学科和科技进步的动力源泉,也是助力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自身发展的重要举措。本专业依托先进建筑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建筑材料制备与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先进建筑材料重点实验室,争取更多的合作资源。
2.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成熟
学院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作为校外教师为学生授课或专题技术讲座;相关课程进入企业进行现场教学,企业技术人员为学生进行现场指导;校企联合指导学生毕业环节,构建学校、企业、学生“三位一体”的联合指导毕业生设计(论文)的模式;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自主进行开放性实验及科技创新计划等;部分学生直接进入企业或研究院完成相关毕业环节;聘请专业领域专家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并探索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等。合作共建拓展了人才培养空间,丰富了办学资源,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造了优良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3.科研促教学互动良好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特别重视发挥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积极推进科研方法、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工作,并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专业老师在科研过程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将优质科研成果引入课堂,升级为学科优势,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学术前沿知识和科研课题进入课堂,也促进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四、扶持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推动创业项目占位发展
1.设计创业扶植模式
深化创业服务意识,为创业学生搭建创业孵化平台。加大服务力度,拓展服务内容,充分利用校内外创业平台,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引导学生结合专业领域和职业兴趣,从产业断裂带介入进行创业;有计划地组织交流活动,帮助大学生创业者将科技发明、专利等转化为“挑战杯”优秀成果。
2.设立就业培训体系
结合专业培养学生从事不同职业所需的技能和职业资格、了解工作环境、晋升前景、现行各项政府和社会服务机构提供的就业促进措施,由年级辅导员推动,帮助不同年级学生对自我发展做出初步规划。此外,从两个层次对大学生就业技能进行培训,一类是应重点开展的实践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团队协作与组织沟通能力的培养,另一类是普遍开展求职目标、敬业精神、职业规划、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3.调研走访获取信息支持
通过电话访谈、实地走访调研等多种方式,对毕业生最终就业落实单位和岗位做了追踪调查,近三年毕业生就业选择了材料行业相关工作。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表现出了很高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创新精神,也已成为大专院校、研究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学术带头人、技术骨干和管理者,专业水平、能力素质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责任编辑:杨国栋
关键词: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产学研合作;就业与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I20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142-01
“鲜明的行业特色与人才培养的实践应用性”是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特色的体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济南大学的传统优势专业,正逐步成长为中国建材行业中具有影响力的特色专业。
一、设立“基础 个性化”课程体系,推动优势学科升位发展
1.课程设置
按照培养人文素养和学科素质深厚,同时具备基础扎实、创新与实践能力并重的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要求,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依据学年分布渐次展开。第一学年主要设置通识课程、学科大类基础课;第二、三学年为学生进入所选专业方向学习,基本完成专业主干必修理论课程;第四学年进入个性延展阶段,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与“出口通道”,以模块化任选课程为主。
2.实验教学体系
按照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提高素质为目的,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思维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为主线,对比分析“材料组成—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的结构—材料性能—工程应用”基本规律,针对本科学生实验教学多层次递进的需求,逐步构建起“基础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创新实验—工程实验”的四模块实验教学体系。具体如下:基础实验:面向3年级本科生开设,强调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综合(设计)性实验:面向3-4年级本科生,以材料成分设计—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的结构表征、性能测试与分析为主线,强调学生自主设计、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性实验:通过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科研课题作为毕业论文题目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工程实验:通过粉体工程实验、热工工程实验与毕业设计等训练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二、优化“双师型”师资队伍结构,推动骨干学科错位发展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指学院教师深入企业增长才干,成为兼备专业理论与实操能力的“双师”;二指企业领导和技术骨干到学院寻求专业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充电,并指导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与产学研合作。
三、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推動校企联合培养转化发展
1.产学研合作成果颇丰
阶段性推进产学研合作是提升高校学科和科技进步的动力源泉,也是助力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自身发展的重要举措。本专业依托先进建筑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建筑材料制备与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先进建筑材料重点实验室,争取更多的合作资源。
2.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成熟
学院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作为校外教师为学生授课或专题技术讲座;相关课程进入企业进行现场教学,企业技术人员为学生进行现场指导;校企联合指导学生毕业环节,构建学校、企业、学生“三位一体”的联合指导毕业生设计(论文)的模式;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自主进行开放性实验及科技创新计划等;部分学生直接进入企业或研究院完成相关毕业环节;聘请专业领域专家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并探索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等。合作共建拓展了人才培养空间,丰富了办学资源,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造了优良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3.科研促教学互动良好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特别重视发挥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积极推进科研方法、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工作,并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专业老师在科研过程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将优质科研成果引入课堂,升级为学科优势,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学术前沿知识和科研课题进入课堂,也促进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四、扶持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推动创业项目占位发展
1.设计创业扶植模式
深化创业服务意识,为创业学生搭建创业孵化平台。加大服务力度,拓展服务内容,充分利用校内外创业平台,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引导学生结合专业领域和职业兴趣,从产业断裂带介入进行创业;有计划地组织交流活动,帮助大学生创业者将科技发明、专利等转化为“挑战杯”优秀成果。
2.设立就业培训体系
结合专业培养学生从事不同职业所需的技能和职业资格、了解工作环境、晋升前景、现行各项政府和社会服务机构提供的就业促进措施,由年级辅导员推动,帮助不同年级学生对自我发展做出初步规划。此外,从两个层次对大学生就业技能进行培训,一类是应重点开展的实践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团队协作与组织沟通能力的培养,另一类是普遍开展求职目标、敬业精神、职业规划、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3.调研走访获取信息支持
通过电话访谈、实地走访调研等多种方式,对毕业生最终就业落实单位和岗位做了追踪调查,近三年毕业生就业选择了材料行业相关工作。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表现出了很高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创新精神,也已成为大专院校、研究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学术带头人、技术骨干和管理者,专业水平、能力素质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