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海岸”行动:一次精妙的失败

来源 :轻兵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0年11月,为了营救越战战俘,缓和国内日益高涨的反战情绪,美军对越南山西战俘营实施了一次代号为“象牙海岸”的突袭行动。“象牙海岸”行动是美军在越南战场上最有影响力的一次特种作战行动,虽然由于战俘已被转移、情报分析不到位,行动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不过其对以后特种空降作战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突袭行动背景
  
  1960年代,美国在越战这个大泥潭中越陷越深,不但大批军费打了水漂,而且其伤亡日趋增加,许多美军成为越军的阶下囚。美国国内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反战浪潮。1970年5月8日,由7.5万人组成的示威游行队伍高举反对越战的标语冲到白宫,要求总统出来对话。尼克松总统向集会的群众发表讲话,并被迫宣布两项承诺:一是立即进行归还战俘的谈判,二是努力寻找失踪人员。
  但美国在随后展开的外交斡旋中碰到了越南的“软钉子”。使用政治手段解救美军战俘无望后,美国高层领导开始考虑使用武力手段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于是,美国国防部长莱尔德、太平洋总部司令麦凯恩等人被授权开始秘密研究营救战俘的偷袭计划。
  美军通过对北越空中偵察和使用其他情报手段得知如下情况:在北越的战俘主要关押在花炉、杏村、禄村和山西这4个战俘营内。通过分析比较,莱尔德、麦凯恩等人认为山西战俘营的地理位置、地物地貌对偷袭十分有利,容易达成行动目的。另有一个原因是,一张山西战俘营的航空照片清晰地表明,战俘营的院子内挂了许多由晾晒的衣服组成的“K”字。而“K”字在美国空军的信号中表示“要求营救”,这是山西战俘营内的美军战俘发出的需要营救的信号。
  因此,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经过讨论最终决定,在10月至11月间,从美军驻泰国的打卡里基地用大型直升机运送突击部队,乘夜暗偷袭山西战俘营,救出战俘。为配合行动,计划同时出动舰艇、飞机从北部湾攻击海防港,以转移北越当局的注意力。
  突袭行动经过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把这次营救行动代号定为“象牙海岸”,并任命了两名指挥官:麦纳空军准将担任整个行动的指挥官、西蒙斯陆军上校担任袭击部队的队长。
  精心筹划,全力准备
  
  麦纳和西蒙斯接令后,立即拟定了具体行动方案,各种准备工作也有条不紊地全面展开。
  他们从美空军和陆军中挑选了一批精英分子,以第103陆军特种部队“绿色贝雷帽”为主组成突击部队,来完成此次突袭任务。按照计划共编3个队,即袭击队、警戒队和支援队。袭击队共14人组成,代号“蓝色少年”,由迈道斯上尉指挥,任务是乘直升机在院内着陆,寻找营救战俘;警戒队共有20人组成,代号“红色车轮”,由希德纳中校指挥,在院外着陆,遂行建筑物的拆破和警戒;支援队共有22人组成,代号“绿色暗礁”,由西蒙斯上校亲自指挥,乘大型直升机在院外着陆,遂行支援前两队完成任务。
  
  为了让队员熟悉地形,进行近似实战的训练,他们还模仿山西战俘营建立了一个模拟基地。1970年8月20日,各队的训练在极度保密的情况下展开。突击部队大部分训练时间是在晚上进行的,整个训练过程相当细致。其训练的科目主要是直升机乘坐、营救战术、目标识别、武器操作、无线电操作、生存训练、疏散、破障等。在地面突击部队进行训练的同时,空中部队也进行了夜间空中加油、夜间编队飞行和投放照明弹等方面的训练,为了提高攻击效果,还进行了直升机悬停攻击战俘营监视塔的演练。参加任务的C-130大型运输机,为了与直升机保持一致的飞行速度,还对其进行了改装,并进行了慢速飞行训练。他们共进行了368架次的飞行,训练时间达1000多小时。突击部队还进行了多次合成训练,一切按照实战要求进行,不仅进行了“人-机”结合的训练,还进行了实弹射击训练。
  在物质装备的准备上也相当充分。突击队员除配备了先进的手枪、步枪外,还配备便携式无线电发报机、烧毁障碍物的乙炔切割装置、汽油动力式链锯、螺丝切断机、防尘眼镜、夜视眼镜、防护手套、提高射击效果的曳光弹、弹痕标志弹、炸药、反坦克火箭筒、梯子和营救俘虏用的睡衣等。突击部队还为营救的战俘专门准备了医疗急救包,其中包括麻醉药、充气夹板和吸入剂,另外还有水桶、橡皮靴以及婴儿食品(防备战俘吃不下固态的食物)等。总之,准备工作用西蒙斯上校的话说:“该想到的全想到了,该准备的全准备了。”
  11月12日,第一批突击队员乘坐C-130运输机从埃格林空军基地起飞,于11月17日抵达泰国打卡里空军基地。20日下午6时,指挥官向袭击队员们做了简短的战前动员,并宣布解救山西战俘营的详细计划。晚上22时32分,突击队员们乘坐C-130运输机离开打卡里空军基地,飞往前线的乌隆基地,而后又马不停蹄地换乘直升机踏上了征程。
  暗夜出击,奇兵天降
  11月20日深夜,在淡淡月光的映衬下,突击部队分乘1架HH-3“海王”直升机和3架HH-53“海上种马”直升机,与2架HH-53备用机一起,由西向东,扑向河内。为隐蔽企图,飞行机群全都采取超低空飞行,并关闭了航行灯。
  一个半小时以后,在泰国的那空拍侬空军基地,由1架C-130运输机、5架A-1攻击机、1架HC-130P加油机、10架F-4战斗机和5架F-105战斗机组成的支援机群也呼啸升空,向预定地点飞去。它们的主要任务是切断战俘营与外部的联系,阻击增援的越军。与此同时,担任佯攻任务的59架A-7、F-8战斗机和支援飞机从游弋在北部湾的“奥里斯坎尼”号、“汉科克”号和“突击者”号航空母舰上起飞升空,迅速扑向河内以东港口城市海防,乔装“轰炸”该市,以转移越军注意力,吸引越军的防空兵力,掩护突击分队完成任务。   二是充分进行战前模拟训练 为了使突击队员熟悉战俘营情况,美军在埃格林空军基地模仿山西战俘营建了一个模拟监狱,重点训练目标识别、村庄侦察、房间搜查、手语、爆破设备安装、丛林生存、夜间射击以及战斗伤员的救助等与营救战俘密切相关的科目。在地面部队进行训练的同时,空军部队也进行了夜间空中加油、夜间编队飞行、投放照明弹等方面的训练,他们共进行了368架次的飞行,训练时间达1000多小时,无一事故发生。
  三是周密组织协同动作 参加此次行动的有直升机、运输机、对地攻击机和位于北部湾的美军航母上的舰载机,多达100多架。行动任务包括导航、运输、空中加油、护航、巡逻、对地攻击等,美军通过严密的协同,使此次多军种、多机种、多任务的行动协调一致地进行。比如,C-130运输机在低空的正常巡航速度是460km/h,但此次任务要求他们以200km/h的低速飞行,几乎处于失速状态。而与此相反,满载的HH-53和HH-3直升机又必须尽量加速跟上C-130运输机。为了与大部队保持编队航行,载满炸弹和火箭的A-1E攻击机也必须以近乎失速的状态以“S”形路线飞行,以解决攻击机与直升机之间的速度差。
  徉动配合、隐蔽突然,为营救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此次突袭行动,美军在实施徉动欺骗以确保行动的突然性方面,也非常成功。
  一是采取一系列欺骗措施,转移北越军队的注意力 美军借11月13日一架侦察机被北越击落一事大造舆论,扬言要对北越进行报复;同时利用无线电制造大量的假情报故意让北越截获;还利用在北部湾海域游弋的海军第7舰队,对北越的海防港进行徉攻,牵制北越的兵力;同时又派出RF-4侦察机在空中巡逻,将北越的防空火力和雷达的注意力引向对付高空目标,使其放松对低空目标的警惕;在突击队进入北越空域之前,美军出动了100多架战斗机,重点对河内近郊及北越一些主要雷达站和导弹阵地实施空中突击,造成大规模轰炸的态势,以间接行动起到了直接配合的作用。
  二是精心选择行动时间达成突然性
  美军选定的作战行动时间是11月21日夜,当夜月光较亮,便于直升机实施超低空飞行和突击队员离机后执行任务;可以利用夜暗作掩护,增强往返过程中行动的隐蔽性。
  三是选择隐蔽航线达成突然性 美军充分利用老挝边境山区的有利地形,精心选择了一条既短直又隐蔽的航线,在无线电静默状态下,利用北越西部雷达配置间隙作超低空飞行,从而避开了对方雷达的监视和防空火力的威胁,达成了行动的突然性。
  技战术过硬、应变能力强,确保突发情况下遂行任务
  在特种营救行动实施过程中,美军直升机在兵力投送时出现了失误,载着西蒙斯上校和另外22名支援组突击队员的直升机,因未跟上前面的直升机而误降在了离战俘营南部450m的一所中学,与北越和苏联士兵遭遇,双方展开了激战。几分钟后,支援组突击队员消灭对方100多人,自己无一死亡。此时,西蒙斯上校发现机降地点与计划不符,迅速召唤直升机将他们运到战俘营。警戒组组长希德纳中校发现支援组未能按预定计划行动的情况后,立即改变计划。他率领警戒组在战俘营外建立自己的指挥所指挥战斗。在顺利攻入山西战俘营后,完全出乎美军的意料,没有发现一个战俘。但突击营救队并未陷入混乱,现场指挥员根据实际情况立即做出判断,迅速组织撤退,炸毁不慎坠落的直升机,并且在归途中成功營救了被越军萨姆导弹击落的战斗机飞行员。虽然营救战俘的任务没有完成,但是在深入敌军腹地的情况下自身无一阵亡,也可以算是“失败中的成功”。
  这场特种营救战,因情报工作不到位、情况判断失误,使得“象牙海岸”营救计划从开始就背负上了失败的宿命。但是失败的东西并非一文不值,突击部队从准备到行动直至最后的撤退,整个过程都做到了精心、精准、快速,让世界各国军队对美军特种部队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也算得上是一次“精妙的失败”吧。
  编辑/郑双雁
其他文献
重视学习方法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在“学记语文”阅读教学研究和改革中,展开了“方法导读”模式的探索,并提炼出相关的“变式”和操作策略。  一、什么是“方法导读”  所谓“方法导读”,就是阅读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明确阅读方法,并用方法展开阅读的实践活动。  我们知道,学习方法既可表现为经验,又可表现为理论,两者都来自于人们的学习实践。从学的角度讲,学习方法是学生开展语文学习实践、完成语文学
因为《三字经》在学前阶段已经有一些儿童接触过,这给当下在小学设置《三字经》等国学课程的学校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为此,如何寻找差异化教学是目前小学国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根据当下小学国学课现状以及自身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当前小学国学教学可实施以下三大策略。  一、穿插汉字学知识  笔者对所选1140字《三字经》的统计发现,总共用汉字530个,对照《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其中有451字为常用
参加市小学校长优质课展评活动,有幸获得一等奖,短暂的欣喜之后,更多的是思考。  ?笔者执教的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阅读课文《大瀑布的葬礼》。课文讲述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这一举世闻名的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说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已是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课文语言优美,感情充沛,是进行环境教育和语言训练的好教材。笔者先后设计了两份教学预案并进行实际教学,结果大相径庭
在小学数学的运算课程体系中,“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是学生进行其他运算的基础性运算。其第一课时《十几减9》,历来是计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常常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摆学具,在操作中理解“破十法”。因此,圆片或小棒等学具,是低段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的“标配”。  笔者在第一次教学时,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野餐会上,小明一共带了15颗糖,分给9个小伙伴一人一颗后,还剩几颗?之后,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提倡加大课内外阅读量,借助“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扩大课内阅读容量。“生命神话”是一节拓展阅读课,课题选自“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四年级下中的最后一个单元。笔者选取了五篇各具代表性的文章作为本节课的內容,其中《刘海与金蟾》《潘多拉的匣子》《雨神恰克》选自“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神猴哈努曼》《拉神的传说》选自《古印度神话》和《埃及神话》,孩子们通过阅读希腊、古巴比伦、印度、埃及等国家具有
重知识来历呈现——开启“洞察力”  洞察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某种意义上反映的是人的一种敏锐深刻的直觉,有赖于人长期持有的主动观察、思考、判断、分析等习惯。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学教学虽然早已摒弃了教师权威,但唯书、唯师的现象依然或多或少存在于课堂,教师说的都对,教师怎样说明知识学生就怎样记录原委……长此以往,学生会对周围世界漠视、迟钝,对很多问题都会不假思索地接收。所以,数学教学中应注重知识产生必
这里的“求变意识”指在数学教学中对题型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如改变命题的题设、结论等)的演变,以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思维品质。笔者结合几则教学实例,谈谈培养学生“求变意识”的具体做法。  一、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一题多解既可以开阔思维,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围绕问题结论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进行多角度、多方向的思考,有助于学生打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护航”篇中,中国女飞行员使用11式手枪(红箭头处)传说中的手枪空战  飞行员配枪的历史和军事航空历史一样悠久。飞机在发明后不久就被应用到军事领域,从最初的侦察校射到随后的空中战斗、对地攻击,这种长着翅膀的跨时代发明将战场从二维平面变成了三维立体。  不过,各国一开始都认为飞机对战争只有有限的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参战的各国军队共有700多架飞机,但这些飞机很难说是军
一、重实践,激发学生思维  教师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去设计教学活动,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从而使他们在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与解决问题等。这种做法对改善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获取知识,更要让他们能用所掌握的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随县安居镇第三小学以此为核心,经过多年实践,构建了“四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模式的推行,激活了师生潜能。课堂上,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动手动脑,享受成功的快乐;课堂外,老师们眉飞色舞地讲述着课堂的精彩瞬间,享受着职业的幸福。  随县安居镇第三小学(以下简称“安居三小”)以“让每位学生享受成功和幸福!让每位教师实现价值和梦想!”为理念,深化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