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古诗文则是其中之精华。古诗文具有词语精炼、格式简洁、富含韵律、便于吟诵的特点,寥寥数语便将引经据典的人生哲理、金戈铁马的沙场征战、风花雪月的爱恨情仇、壮怀激烈的家国情怀、采菊东篱的自在悠闲、志同道合的相见恨晚、执手泪眼的依依不舍表现得淋漓尽致。古诗文中包含的文化之深厚、情感之丰富、道理之深邃,是其它文学形式不能比拟的。
在我的印象中,对古诗文产生浓厚兴趣的是在上初中的时候。第一节语文课,一个头发花白年近半百却步履从容彬彬有礼的老师出现在了我们面前。因为没有书,所以老师带我们学习了孟浩然的一首《过故人庄》,陶渊明的一首《饮酒》。整堂课上,老师就是带我们不停地用各种形式诵读,一节课下来,再不听讲的学生都已经背的滚瓜烂熟了。无论是课下,还是回家的路上,脑海里仍旧不时回荡这些诗歌,农家热情,田园风光,悠然自得之情让我满溢着对中华诗词的崇敬与热爱,充满了对这种田园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紧接着,我接触到了古诗文《木兰辞》《陌上桑》……如今距离当初接觸这些古诗文已经十几年了,现在依然信手拈来能够脱口而出:“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现在读来,仍然朗朗上口,觉得妙趣横生。古诗文中的这些文化精髓,通过老师的传授,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上。
从牙牙学语开始,我们便与古诗文产生了割裂不断的联系。通过诵读古诗文,我们增长了学识、丰富了情感、辨明了是非、分清了黑白、懂得了感恩、知道了荣辱,并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帮助我们形成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塑造了高尚的道德情操,让我们终生受益,中华传统文化就这样通过课堂一代代地印在每一代人的心上。从我当老师开始,学着潜移默化地将这种传统之根教给我的学生。从弟子规到国学经典诵读,每天听着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仿佛漫步在小径上,徜徉在诗海中。而真正让我感慨古诗魅力博大精深,下决心去将这种传统根植在自己课堂的源于一节课。
那是2014年9月,我有幸观摩了一位载誉归来年轻名师执教《乡村四月》一课,让我感触颇深,让我看到了这位年轻的刘教师之所以能够成为“名师”的与众不同和过人之处。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流畅,衔接自然,新意倍出。他的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探究能力和发散思维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没有听刘老师的课之前,从来没有想过古诗课还可以这么上,从没想过古诗课也可以上得这么有趣!在感慨的同时,也在细细回顾其中令人折服之处。作为教师,他比较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俨然成为了“主导者”,他们不再是一味听老师啰嗦古诗的内容,关键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等等枯燥又乏味的灌输,好像自己不自觉地顺着老师指的方向自己学会走路。这样的课堂不仅能加强学生的自我感受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听课的效率大大提高。这堂古诗课四十分钟的时间里读了至少二十遍,而且每一遍都是不一样的体会和感受,那就是说平均每两分钟就要读一次。试想,平时的课堂中,让学生读个三五次学生早就会不耐烦了吧,可是刘老师是怎么做到如此频率之高的朗读还能让学生感觉到趣味盎然,愿意去读?那大概就是这位老师用心地将古诗中的魅力放大吸引了每个孩子,触动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文化之根吧!
刘老师指导朗读的方法其实我们每个老师都用过,可是在通常情况下,三五遍过后,部分学生就会明显表现出不耐烦了。而刘老师他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人,诗中的作者,他自己好像一个旁观者在观察,在引导学生,诱发学生心中对于诗歌最原始的情感,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愿意开口去读,去揣摩诗人的心情,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想法。他反复强调让学生一定要读出自己的“味道”,这里的强调不是没有它的特殊作用的。我们听过“一千个人读哈姆莱特就有一千种不同的感受”,在这堂课上也是一样。乡村四月的美丽画面对于在城市中生活的孩子们来说是非常向往的,这对于学生迅速进入角色,理解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是非常有帮助的。
刘老师这堂课还有一处精髓在于在诵读部分,他一边引导学生自己体会总结出读古诗的方法,一边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进行吟诵。他用一幅画代替了一首诗,他用一首曲子代替了一幅画,整个课堂诗中有画,画中有曲,吟诵成了整堂课的点睛之笔,神来之笔。在学生基本都能够带着自己的体会和感情读出诗歌的韵味时,刘老师播放了一首曲调简单却优美动听的田园风曲子让学生试着自己跟着试唱。没想到第一遍所有的学生就用优美的唱诗方式诠释了古诗的画面美,这首曲子俨然成为了《乡村四月》的专用曲谱,孩子们在课堂上不仅体验了一把成为文人墨客能够信手拈来之感,还尝试了自己“作词”,自己演唱的愉悦旅途。整堂课没有刻意让学生读古诗的痕迹,有的只是如行云流水般的流畅,有的只是田园美景的享受,有的只是惬意的欣赏,有的只是发自内心的赞美和感受。而就在这样的愉悦的“旅行”中,一堂课上完了,学生开心了,因为学懂了,因为学得扎实,因为学得有趣,更因为没有了往日学习的枯燥在课后却不自觉地开始吟诵,也许这就是刘老师课堂的妙趣所在吧!
学习古诗文,是顺应社会进步,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弘扬传统文化,是积蓄前进力量,增强筑梦文化支撑的需要。根植于诗词中的传统文化,每个字里行间都散发着博大精深,每个气息中都包含着韵味无穷。今年的部编本教材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让我们站在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新起点上。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教师将文化传承作为基本理念支撑,不断提升教师知识厚度,不断在课堂上创新,才能让每个孩子都爱上学习,爱上古诗文。作为中国人,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学把基础知识夯得更实,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天空,辽阔的海水,鱼儿才能畅游,鸟儿才能自由翱翔。
在我的印象中,对古诗文产生浓厚兴趣的是在上初中的时候。第一节语文课,一个头发花白年近半百却步履从容彬彬有礼的老师出现在了我们面前。因为没有书,所以老师带我们学习了孟浩然的一首《过故人庄》,陶渊明的一首《饮酒》。整堂课上,老师就是带我们不停地用各种形式诵读,一节课下来,再不听讲的学生都已经背的滚瓜烂熟了。无论是课下,还是回家的路上,脑海里仍旧不时回荡这些诗歌,农家热情,田园风光,悠然自得之情让我满溢着对中华诗词的崇敬与热爱,充满了对这种田园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紧接着,我接触到了古诗文《木兰辞》《陌上桑》……如今距离当初接觸这些古诗文已经十几年了,现在依然信手拈来能够脱口而出:“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现在读来,仍然朗朗上口,觉得妙趣横生。古诗文中的这些文化精髓,通过老师的传授,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上。
从牙牙学语开始,我们便与古诗文产生了割裂不断的联系。通过诵读古诗文,我们增长了学识、丰富了情感、辨明了是非、分清了黑白、懂得了感恩、知道了荣辱,并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帮助我们形成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塑造了高尚的道德情操,让我们终生受益,中华传统文化就这样通过课堂一代代地印在每一代人的心上。从我当老师开始,学着潜移默化地将这种传统之根教给我的学生。从弟子规到国学经典诵读,每天听着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仿佛漫步在小径上,徜徉在诗海中。而真正让我感慨古诗魅力博大精深,下决心去将这种传统根植在自己课堂的源于一节课。
那是2014年9月,我有幸观摩了一位载誉归来年轻名师执教《乡村四月》一课,让我感触颇深,让我看到了这位年轻的刘教师之所以能够成为“名师”的与众不同和过人之处。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流畅,衔接自然,新意倍出。他的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探究能力和发散思维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没有听刘老师的课之前,从来没有想过古诗课还可以这么上,从没想过古诗课也可以上得这么有趣!在感慨的同时,也在细细回顾其中令人折服之处。作为教师,他比较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俨然成为了“主导者”,他们不再是一味听老师啰嗦古诗的内容,关键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等等枯燥又乏味的灌输,好像自己不自觉地顺着老师指的方向自己学会走路。这样的课堂不仅能加强学生的自我感受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听课的效率大大提高。这堂古诗课四十分钟的时间里读了至少二十遍,而且每一遍都是不一样的体会和感受,那就是说平均每两分钟就要读一次。试想,平时的课堂中,让学生读个三五次学生早就会不耐烦了吧,可是刘老师是怎么做到如此频率之高的朗读还能让学生感觉到趣味盎然,愿意去读?那大概就是这位老师用心地将古诗中的魅力放大吸引了每个孩子,触动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文化之根吧!
刘老师指导朗读的方法其实我们每个老师都用过,可是在通常情况下,三五遍过后,部分学生就会明显表现出不耐烦了。而刘老师他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人,诗中的作者,他自己好像一个旁观者在观察,在引导学生,诱发学生心中对于诗歌最原始的情感,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愿意开口去读,去揣摩诗人的心情,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想法。他反复强调让学生一定要读出自己的“味道”,这里的强调不是没有它的特殊作用的。我们听过“一千个人读哈姆莱特就有一千种不同的感受”,在这堂课上也是一样。乡村四月的美丽画面对于在城市中生活的孩子们来说是非常向往的,这对于学生迅速进入角色,理解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是非常有帮助的。
刘老师这堂课还有一处精髓在于在诵读部分,他一边引导学生自己体会总结出读古诗的方法,一边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进行吟诵。他用一幅画代替了一首诗,他用一首曲子代替了一幅画,整个课堂诗中有画,画中有曲,吟诵成了整堂课的点睛之笔,神来之笔。在学生基本都能够带着自己的体会和感情读出诗歌的韵味时,刘老师播放了一首曲调简单却优美动听的田园风曲子让学生试着自己跟着试唱。没想到第一遍所有的学生就用优美的唱诗方式诠释了古诗的画面美,这首曲子俨然成为了《乡村四月》的专用曲谱,孩子们在课堂上不仅体验了一把成为文人墨客能够信手拈来之感,还尝试了自己“作词”,自己演唱的愉悦旅途。整堂课没有刻意让学生读古诗的痕迹,有的只是如行云流水般的流畅,有的只是田园美景的享受,有的只是惬意的欣赏,有的只是发自内心的赞美和感受。而就在这样的愉悦的“旅行”中,一堂课上完了,学生开心了,因为学懂了,因为学得扎实,因为学得有趣,更因为没有了往日学习的枯燥在课后却不自觉地开始吟诵,也许这就是刘老师课堂的妙趣所在吧!
学习古诗文,是顺应社会进步,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弘扬传统文化,是积蓄前进力量,增强筑梦文化支撑的需要。根植于诗词中的传统文化,每个字里行间都散发着博大精深,每个气息中都包含着韵味无穷。今年的部编本教材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让我们站在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新起点上。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教师将文化传承作为基本理念支撑,不断提升教师知识厚度,不断在课堂上创新,才能让每个孩子都爱上学习,爱上古诗文。作为中国人,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学把基础知识夯得更实,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天空,辽阔的海水,鱼儿才能畅游,鸟儿才能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