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慢城,桃花源里的乡愁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810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城市”模式诞生在工业革命200多年后,源自意大利一个只有1.5万人的小城市布拉。1999年起源到现在,全球25个国家已有145个城市宣称为“慢城”。南京高淳的桠溪便是被国际慢城组织授予的中国首个慢城。

桠溪小镇,美丽的自然风光


  高淳慢城并不是一座城市,而是以“生态之旅”著称的一片区域。国际慢城桠溪在高淳游子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东麓,是一处整合了丘陵生态资源的4A级景区,有着“中国十佳村镇慢游地”等美誉。当我漫步在桠溪呈“S”弯的“生态大道”上,邂逅茶园、竹林、荷塘时,耳边不时传来蝉唱虫鸣、鸟啼狗吠,仿佛走进了“青山绿水,茂林修竹,良田美池,阡陌交通”的桃花源。



  接待我们的朋友也是桠溪人,风趣幽默,一边用高淳话向我们介绍周边美景,一边又用普通话进行解释。在他的“双语”翻译下,我们渐渐了解到,桠溪镇地处低缓的丘陵地带,为了打造一种慢文化,当地旅游部门沿着“生态大道”种了许多草木,不少仿古建筑的房屋掩映在花丛之中。这里的民俗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卞和望玉”传说的诞生地望玉山、江苏省文保单位牛皋抗金南城遗址、南京市文保单位永庆寺、张巡纪念馆等景观,将这里的自然风光点缀得格外出色。
  作为一种新的城市文化,如今的慢生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忙忙碌碌的快节奏中,人们越发迷恋漫步、倾听、做梦,似乎唯有这样才能慢下来。在大山旅游示范村的农耕文化园,我与一株600岁的海桐树相遇,突然就有种被岁月击中的恍惚。继续往前走,便到了文峰塔,塔身由黄铜铸成,到了黄昏时刻,那泛着金光的塔与彤红的天际线交相辉映,美轮美奂。朋友说:“文峰塔始建于明初,有兴文运、振文风、保地方平安、造万世太平之初衷。”
  继续往里走,便来到了农耕园外。村庄里既有旧时保留的粉墙黛瓦,又有统一规划的现代建筑。疏篱柴扉的院落大都开辟成了农家乐,路旁有人出售土鸡蛋,也有人在地上晾晒金银花……这里的人卖土特产从不吆喝,相互之间经营更不重复,供游人慢慢挑选。当然在这里能看到的还只是慢城的表象,要体验慢城的真实内涵,最好是择户农家,安静地住上一段时间,慢慢地感受,慢慢地品味。正如作家冯诚在《我决定,慢下来》的书中写道:“让山间晨露漂洗心灵,听池塘蛙鸣梦回天籁,感知桠溪,我决定,慢下来……”

漆桥古村,记忆中的乡愁


  漆桥古村坐落在高淳的东北部,距桠溪不远。漆桥是个原始的古村落,村庄三面环水,自汉代就是金陵古驿道的必经之处,是连接苏南、皖南的交通要道,在历史上是个重要的水运码头,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拐进村口,迎面可见一座古城门,上书“南陵关”三个大字。我站在南陵关的城墙上俯瞰,“两溪夹一街,巷道连水埠。临水有人家,桥头立商铺。”这首古诗中描写的漆桥全貌扑面而来。诗中所说的“一街”,便是横贯村子的漆桥古街了。
  徜徉在古街,满是乡愁记忆。古旧的建筑,独轮车印痕的青石板路,艺术品似的花格子窗,香气扑鼻的孔家小吃,让人陶醉不已。我邊走边拍照,忍不住地问朋友:“为什么这家茶店也标上老孔,那家饭店也注上老孔,到底谁正宗?”朋友答:“都是正宗,全为孔家后人所经营。”原来,漆桥老街上的居民以孔姓为主,据说90%以上是春秋时期孔子后裔。史料记载,南宋时最早迁过来的是孔氏第五十四世孙,至今已达八十四世,绵延三十代,在附近各村有两万多孔氏后人。



  作为全国传统村落之一的漆桥古村,这里真是古意深浓。街道两侧的老房子,因为风雨侵蚀,木门上木料的纹路清晰可见,外面的屋檐雕有四季花卉或龙凤呈祥的纹饰,极具韵味。老街的巷道并不宽,迎面的房子大多开了店,豆腐作坊、木雕工艺店、书画院,尽显古朴典雅之美。
  继续往小巷的深处走,我们相遇了一座三孔石桥。相传西汉末年有个流亡宰相来此,看这里四面环水,就在河上建了一座木桥,为防止腐朽就在桥身涂满了红漆,当地人就叫它漆桥。只是由于年久腐朽,当地人便以石桥取代。后来,为了恢复它的当年风貌,又建了一座红漆桥,与石桥遥遥相对。石桥上有几个老人在打太极,银白色的衣衫飘飘若仙。朋友见我看得入神,故意用高淳话俏皮地说:“羡慕吧?我们慢城的老人生活就是这样悠闲自在。”

“淳青”茶园,色彩清新的油画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淳青”茶园。静谧的远山,空旷的原野,随着山势起伏的一垄垄茶树,像一幅色彩清新的油画,不由得让我脚步慢下来。一眼望去,大片大片的绿色像在起舞,如舒缓的水流那样徜徉在夕照的柔波里,风中也流转着草木的淡香。
  茶园在入口处这样写道: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茶园取景处。原来,这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淳青”茶园正是达康书记陪同沙瑞金书记视察的万亩茶园。荧屏之外,它却是“中国三十座最美茶园之一”。慢城南路在茶园逶迤起伏,人行其间,漫山滴翠,层叠的茶树修剪得整齐有序,每一垄之间都立块小木牌,上面书写着传统文化的名句精髓。千年以前,古人便从草木中参透人生,千年以后,丰盈的思想依然在一垄垄青碧中疯长。
  沿“十里古船栈道”行走,黄昏的光像碎金一样铺满茶园。站在栈道上远眺,满坡茶树连绵起伏,犹如一条条飘飞的绿绸带,向着远处的游子山峰峦延伸。渐渐地,彤红的落日完全掉入谷底,天空渐次暗了下来。夜幕下的青茶空间亮起了灯,朋友提议去茶室喝一壶。我瞬间来了兴致,正处盛夏的季节,细饮慢呷,一颗浮躁的心一定会慢慢静下来吧。
其他文献
开店的文艺女中年  我妈在离婚后才开始创业。  她在市郊农贸市场里经营一间土特产的小店面,同时又把她店里的那些土特产搬上网店。  每个周末,她都“绑架”我去看门面。我不乐意,她就哄我说:“你不从小数学好吗?我这计算器还比不上你的脑子快呢!”  这话可不假,店里的流水账我无师自通。  在精于从商的父亲影响之下,我对老妈的经商能力越来越怀疑。我看到她不是忙于店面的生意,却常常趴在电脑前,为网店的顾客开
期刊
凌晨三点多,“小家401”的宿舍微信群越发活跃起来。此前,他们已经对就业去向探讨了两个多小时,但说到落户政策,每个人都显得很兴奋。  张凯专业课成绩一般,本来想回家乡新疆发展,最近却同时收到了北京和西安某计算机公司的offer,这让他惊喜又意外。“去北京还是去西安?”张凯首先抛出了自己的问题。下铺舍友张明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北京毕竟是一线城市,赢得机遇和创造财富的机会更多。”舍友李立军则建议选择西
期刊
向理想三旬别过  听陈鸿宇的歌,首先被吸引的便是他低沉且有磁性的嗓音,如同一壶酝酿了多年的酒,醉人的醇香中带了沉埋多年的尘土的气息。歌迷因为这声音亲切地称呼他为“陈叔”。但后来见到他的人,突然觉得被骗了,清秀的脸上一副细框眼镜,瘦削的身形,穿着衬衫和松松垮垮的牛仔裤,有一股子文青的书卷气。  “一身瘦骨,一双冷眼,一张快嘴,一颗热心。”这是陈鸿宇对自己的评价,透露出无比清醒的自我认知。20世纪90
期刊
2017年第22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上,有一部影片不仅入围了该电影节唯一的竞赛单元“新浪潮”,并且成为唯一获奖的华语影片,它就是《西小河的夏天》。该片由周全执导,主要讲述了1998年绍兴台门三代人之间苦涩又温柔的故事,并于2018年5月25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西小河的夏天  1998年的夏初,在西小河旁,绍兴的一座老台门里,10岁的顾晓阳梦想着加入学校足球队。晓阳的爸爸顾建华是小学的教务主任,对晓阳教育
期刊
永远开开心心的小姑娘,这次含着眼泪冲到我面前:“我同桌,她讨厌我,我没想过会有人讨厌我,我该怎么办?”  小姑娘是家族里的晚辈,被父母教养得很好:学习、运动都很优秀,对每个人都有礼貌,愿意帮助人,有很多好朋友。所以,一听这话,她妈妈第一个就惊呆了:“怎么可能?一定是误会。”  小姑娘剧烈地摇头,是当事人亲口说的:“我一开始就很讨厌你,不过现在觉得你还蛮好的。”  这“一开始”还真是一开始。她们都来
期刊
进入盛夏后,最适合吃的美食就是“三凉”。“三凉”是西北地区的特色小吃,由凉皮、凉面和凉粉组成,但我第一次吃“三凉”,却是在新疆。对于许多新疆人来说,一日不吃“三凉”,就会莫名平添一份遗憾。我的新疆朋友也不例外,他邀请我去他家做客前,再三强调:“再矜持的女神,见到‘三凉’也会秒变女汉子,吃得荡气回肠!”经不住诱惑的我,真的去尝试了一回。  新疆有很多“三凉”店,凉皮、凉面、凉粉分类摆开,与牛筋面、擀
期刊
每个周末,都市里都有一群“路亚玩家”清晨或傍晚出发,带上心爱的全套渔具,借助自身的体力与垂钓经验,与水中的鱼儿展开一次次较劲与挑战,再带着对大自然的虔诚,钓获放流。得到与失去,似乎都在这一刻得到另一种人生意义的注解。  路亚,是英文单词lure的音译,诱惑的意思。钓鱼者通过操控竿线让拟饵在水中或水面游动,模仿受伤小鱼在水中挣扎、逃跑的姿态来引诱鱼儿发动进攻。它在欧美非常普及,已经发展成为有很多常规
期刊
《初心》作者:丁捷出版社: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3月  近期,著名作家丁捷在继小说《追问》之后再出新作,一本被称为“大时代、大主题、大散文”的书———《初心》。如果说《追问》的重点在“问”,那么《初心》则是作家在经过这几年的思考后,对“追问”的“回答”。当然,回答的关键词就是,找到并理解“初心”。  评论近两年的热词,“初心”肯定榜上有名,甚至会拔得头筹。究其原因,“初心”一方面是
期刊
他用了14年时间,缔造了399亿元的商业帝国,在中国资本业内鼎鼎有名。10年前的一个下午,在北京紫竹桥的家里,才41岁的他当着自己父母和妻子的面,突然走向阳台,从9楼跳了下去。  他就是“金融涌金系”创始人魏东。  他留下的遗言这样说:“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近年来我的强迫症愈发严重……但近期外部环境又给了我巨大的压力……伴随着严重的失眠和抑郁,使我无法面对生活,对于未来能否摆脱它毫无信心……”  
期刊
那是我人生中最灰暗的一段岁月。我所在单位的经营十分惨淡,员工都处于无事可干、“一张报纸看半天”的尴尬境地。业务荒废的我,心有不甘,每天都心急如焚,生命中最好的时光在飞快地流逝。  我急切地想要离开这个鸡肋一般的单位,但父母坚决不同意。他们认为,女孩子守着铁饭碗,然后嫁人生子,这样安分守己的生活就很好。看着周围的同学,在市场大潮里扑腾得有滋有味,我如同笼中的鸟儿,无比向往外面的自由。  就在内心不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