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 Space的棕地修复硏究文献知识图谱分析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zhizhe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为研究工具,将2012—2020年知网数据库中有关棕地修复的201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制作相关知识图谱,可以实现棕地修复研究前沿、研究热点以及棕地修复未来趋势的可视化,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照.
其他文献
“万艳同悲”之一悲——王熙凤在《红楼梦》中雷厉风行、心狠手辣.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争强好胜的天性,二是失败的婚姻.这面纱背后隐藏的是王熙凤的无奈与心酸.她的婚姻从甜蜜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由“追星族”发展而来的粉丝文化成为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广告内容产制与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粉丝文化入手,对流量
摘要:通俗小说《西游记》中的经典人物孙悟空个性自由、有勇有谋,是一个坚韧不拔的行者,同时具有凡人的一些弱点,如冲动易怒等,孙悟空这一人物也蕴含着儒释道三教的思想。虽然孙悟空经历修行最终回归秩序之中,但是这一形象仍然具有反封建意义,现在许多文艺作品对孙悟空形象进行再创作,体现这一形象超越时代局限的人性美。  关键词:通俗小说;人物;《西游记》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张爱玲对人生和爱情都持虚无主义的看法.《倾城之恋》,其实是城倾才恋.这本书看似在讲一个绝美的爱情故事,实际上字里行间充满了讽刺意味.张爱玲在冷眼旁观
摘要:本文从明清两朝的文学作品为切入点,具体分析《浮生六记》《镜花缘》《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作品中的典型女性形象,从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这些女性形象背后展现的中国古代思想以及这一思想的发展和形成原因,为我国古代女性形象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明清文学;女性形象;女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I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9-0-02  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塑造
摘要:《沉沦》中的主人公从一个追求自由的青年,变为一个自卑、敏感、孤独的人。他受社會的排挤,并且无力掌控自己的命运,只能通过变态行为抒发压抑的感情,最后在颓废中自杀。显然,这是一个零余者的形象,研究其心理,对当今青年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零余者;心理;《沉沦》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9-0-02  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是自述
摘要:《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它包罗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基本层面,是整个中国古代文化的回顾浓缩和艺术化的表现。作者曹雪芹在“字字看来皆是血”的巨著中不仅写尽人生百味,而且将对道家思想的哲学体认渗透到作品主旨、人物形象、美学特点等方面。本文从人物性格心理出发,探究道家思想对“金陵十二钗”中的林黛玉与史湘云的影响,体会曹雪芹在《红楼梦
摘要:本文对比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的两种婚恋观,并分析这两种婚恋观形成的原因。女主人公白流苏把婚姻看作一张长期饭票,可以获得“经济上的安全”,帮助她在家人面前扬眉吐气;而范柳原渴望爱情,而非两个人凑合着过日子的婚姻,他向往自由,不愿被束缚。  关键词:《倾城之恋》;白流苏;范柳原;婚恋观  中图分类号:I207.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9-0-02  《倾
摘要:装置艺术是一个当代艺术流派,它因其最直接、最生动的艺术形式,渐渐获得人们的关注和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交互式装置艺术渐渐演化为受人喜爱的新艺术形式,其艺术形式以及给观众带来的互动感受都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一些院校开始对互动装置艺术进行学习与研究。本文通过分析互动装置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以交互建议箱——伪随机算法发生装置为例,研究交互艺术的运用和发展。  关键词:交互式装置;伪随
中国古典审美理想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它指引着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方向.在悠久的中国绘画史上,线条是最为基本的语言,更是工笔人物画的基础表达方式.线条多样性的发展可以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