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医护人员的心理援助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long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护人员心理问题影响因素
  相对其他群体而言,医护人员掌握了较多的传染病及防控知识,
  对疾病的恐惧较轻,他们在工作中的心理问题多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所致:

◎ 物资和心理准备不足


  在疫情的初期,个人防护物资较为缺乏,加上部分医护人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工作中缺乏足够的安全感。但是随着物资供应逐渐丰富以及对疾病的了解不断深入,因准备不足引起的心理问题逐渐缓解。

◎ 工作耗竭以及工作挫折


  导致本次疫情的“新冠病毒”传染力强,一线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远远超过平时,无法保证足够的休息和营养(甚至水分)的摄入。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导致医护人员工作耗竭,出现疲劳、容易发脾气、悲观消极、身体不适等反应。在救治过程中,又难免会遇到患者死亡等不良结果。这些工作挫折往往会引发沮丧情绪,对自己的能力以及未来失去信心。

◎ 工作任务不确定性


  本次疫情是新发传染病,医护人员无论工作持续时间还是任务量都难以事先明确。这些重要信息的不清晰性会给人们带来不安全感,引发焦虑情绪。

◎ 家庭和工作的现实困难


  在较长时间的一线抗疫工作中,医护人员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实际困难,比如家里老人的身体健康问题,孩子的学习问题等。这些现实困难如不能及时解决,必然会导致一线医护人员的情绪波动,并影响工作效率。
  医护人员心理问题如何预防和疏导?
  针对上述原因引起的医护人员心理问题,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心理预防和疏导工作:
  1通过必要的心理健康筛查掌握即将进入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并随时帮助他们解决家庭困难等后顾之忧。
  2有关医疗机构进行广泛动员,充分调动和利用医护人力资源,合理安排一线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切实做好生活后勤保障。
  3充分开展上岗前培训,包括防护措施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让医护人员初步掌握疫情下人们常见的心理反应和有关规律,并具有初步识别自己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
  4运用现代通信工具,每天向医护人员推送心理健康知识,如改善睡眠小知识、呼吸调整与放松技术等。
  5以上都是促进心理健康和预防心理问题的方法,但是难免还有一些医护人员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于少数需要心理干预的医护人员,可以运用个别干预和团体干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心理疏导。如运用认知治疗的技术和方法,调整他们的认知策略,从而缓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6在心理干预工作中,我们发现多数人的心理问题源于工作或家庭中的一些现实问题,但由于防控工作的需要,医护人员又无法回家或者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出现焦虑、愤怒、失眠等情绪,并影响工作状态。人们在面临困难时往往会陷入“直线思维”误区,仅盯着这些问题或困难本身不放,忽略了解决问题的其他途径和方法。此时若单纯运用心理技术无法解决问题。有鉴于此,我们需重点“点燃”他们的思维灵活性,从不同角度入手,“曲线救国”地实现部分甚至全部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从而缓解他们的负性情绪。
  医护人员如何自助?
  除了专业人员的心理疏导之外,
  医护人员还可以开展“自助式”的心理干预,在第一时间自己缓解不良情绪。

◎ 要尽量保证充分休息及合理饮食


  清淡且满足热量需求的饮食、充分的休息不仅让人精力充沛,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保持愉悦的心情。暴饮暴食、抽烟、酗酒表面上可以让人忘掉一些苦恼,但实际上只是掩盖了内心的痛苦和烦恼,还伤害了自己的心身健康。

◎ 避免独来独往


  虽然基于防控要求,需保持人际距离,但不等于要进行自我隔绝。适当的团体活动有利于增强社会支持和心理满足感。工作之余,在不违反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多与同事朋友沟通,诉说自己的一些烦恼,有利于宣泄不良情绪。

◎ 学会一些简单的情绪调节措施,比如腹式呼吸


  发觉自己焦虑、紧张不安的时候,可以通过腹式呼吸或者其他简易的方法,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

◎ 增强内心控制感


  一线抗疫工作中,很多事情都有不确定性。但是我们自己可以将每天的工作合理地分解为一些明确的容易达成的小目标。这样每天的工作中都能有一些成就感,增强自己对工作的内心控制感,有利于消除焦虑情绪。

◎ 及时处理问题和不愉快的经历


  心理應激有“叠加”效应,我们对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人的情绪反应,不仅来自这件事或某个人,而且“叠加”在此前的情绪反应基础之上。一些小问题不及时解决,“叠加”在一起会引起超过预料的情绪反应。因此我们要学会及时“清除”留下的情绪记忆,为自己将来更好地应对重大的事情“留有余地”。

◎ 学会应对“歧视”


  疫情期间,很多人会出现过度的焦虑和恐惧,表现为对密切接触病毒或疾病的人(包括被社会称赞为“英雄”的医护人员)的敌意,拒绝接近这些“危险”的人。我们要知道他们的敌意并非针对医护或其他特定人员,他们害怕的是病毒和疾病。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对他们的“歧视”和敌意做出过度的反应,另外我们要做好同伴支持,获取必要的社会支持。
其他文献
一场疫情改变了几乎所有人的生活轨迹,原本快节奏的工作、学习、生活被强制按下了“慢放”键。疫情造成的破坏和负面影响有目共睹,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两面的,疫情的发生也帶来了一些积极方面的影响。从个人层面来说,生活被“慢放”后,一些每天忙于工作、学习或忘我娱乐,迷失自我的人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灵层面,思考应该怎样更好地生活,或怎样才能活得更有价值。  在本期策划栏目中,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谈一谈,在当下后疫情时
期刊
站在时光的码头,回望2020年,这一年是很特别的一年。我们从来没有想到,也没有预见过这样的未来。各种焦虑、迷茫、烦闷、疲惫、痛苦、无聊等在心里起起伏伏。当我们终于有时间来关照自己,来审视自己的这些情绪,我们可以怎么做呢?又如何在新的挑战里寻找生机呢?  “稳下来” —练习注意控制,让自己稳下来  在疫情尚未得到全面控制的春夏两季,不确定性造成的焦虑时刻影响着人们。“什么时候开学?”“什么时候可以不
期刊
我们有时会感到无法拒绝他人—明明不是自己想要的、想做的,但却无法拒绝他人的请求。同事来寻求帮忙,尽管不是很方便心里不太愿意,想着“不,不,不,我的工作还没做完”,但脱口而出“好啊,没问题”。打车遇到了绕路的司机,本想询问原因,但话到了嘴边却又觉得算了吧,没法掉头了说了也白说,只好支付额外的金额。  在处理社交冲突时全部接受或全部反对,都并非是适应性的应对策略,这不仅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会
期刊
父母不理解你,可能是因为他们也不曾被理解  我们依然从小z的来信说起。小z在信中多次问到:“为什么他们(父母)不能理解我?”。我感受到她的这句话更多的不是在寻求答案,而是一种倾诉,一种抱怨。但是,包括小z在内的孩子们,是否真正想过这个问题的答案呢?为什么很多父母做不到理解自己的孩子呢?是他们不愿意?碍于面子?还是,他们也许根本不具备理解别人的能力?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尝试过去真正地理解一个人?理解
期刊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过去一年所有的欢乐、难忘、遗憾、伤痛将随着时间一点点淡去,对于即将到来的2021年,你有什么愿景吗?  众多《心理与健康》杂志读者通过微信公众号与邮件互动方式给我们留言,以下是从众多留言里选中的新年心愿。  @喵喵:2021年,希望通过努力实现考取心理治疗师中级的目标,不断助人且自助,逐漸摸索出适合自己走的路。不求迷雾完全散去,只盼看得见远方的灯塔。然后,脚踏实地,满载着希望与
期刊
想过辞职吗?想过的。  工作了五年,突然想辞职了。冲动之下,洋洋洒洒写下了几千字的辞职信。写完大哭了一场,觉得轻松了许多。  始终觉得做心理老师是一件特别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各种不被理解,各种被边缘化,各种被动。  我们需要理解别人,但很少有人能理解我们  同事  不理解  很多人都觉得语数外忙,但一想到心理,就觉得我们很清闲。其实,我们的忙是看不见的忙,是隐形的忙。做了无数个咨询,不能说。做完咨询
期刊
小周是个20岁的大三女生,近一个月饭量明显增加,虽然每顿吃的是以前的一倍,可还是感觉饿得心慌、手抖、出汗、乏力。经常腹泻、大便次数明显增加,整个人也消瘦了不少。因为临近期末考试,小周猜想可能是因为考试压力太大造成的,一直也没放在心上。近一周开始出现失眠,容易紧张,经常感到心慌、心悸,坐立不安;敏感,一点小事就能引起很大的情绪波动,经常跟同学、舍友发生摩擦;话多,声音大,活动多,经常半夜起床看书或者
期刊
人格中有一类非常著名—表演型人格,也称癔症人格。它的出名在于精神分析最早的来访者是癔症患者,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是癔症开启了精神分析之路。可有趣的是,尽管精神分析早期多为癔症患者,但这种人格类型却在整个心理障碍的门类里不算常见,甚至人们常常忽略这种类型的存在,并不熟知其特点究竟是怎样的。  表演型人格的人格特点  根据《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表演型人格障碍的基本特征
期刊
在大自然中体验“心流”  夏日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青砖路面,长出片片碧绿的青苔。一只金黄色透明的蝉壳,安安静静伏在青苔上,旁边灰色的西瓜虫围着蝉壳晃动着细细的小脚想爬上去。妙趣横生,色彩对比强烈的画面吸引了我,情不自禁地蹲下来仔细观察蝉壳和西瓜虫。  灰色的西瓜虫听到脚步声,迅速团成一个小球躲避危险。但是不一会儿,小家伙又仰天舞动着小脚,开始肆意地张扬着生命的活力,—转眼又翻过身,围着蝉壳转悠起来
期刊
事实果真如此吗?  国人好客,每逢佳节、喜事总会约三五好友相会聚餐,把酒言欢。近日朋友庆生,在酒桌上遇到这样一个人:喜欢自报酒量,但报出来的量总会超过其真实喝掉的量。若被人提出质疑,则言词凿凿地说别人喝少报多,而不说自己谎报“酒”情。争论到酣处,还找了些佐证,再三地强调自己比别人喝得多。  你也谎报过酒量吗?如果没有,下面的情况是否在你身上发生过呢?  考试得了高分,是自己努力;考砸了,是因为题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