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基本的组织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是课堂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班级良好学风建设、学生学习气氛的培养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都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良好的班集体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让个体在其中找到归属感,促进学生集体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沟通、协作、语言、交际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学生向好的榜样学习,班集体整体获得进步。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在遵循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学科原理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个体的人格魅力,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班级民主管理模式。
一、完善班级文化建设
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并为后人学习和传递下来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产品,它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语言和象征符号文化等多方面内容,作为校园文化组成部分的班级文化,是一个班集体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
班级文化主要分为两部分:教室里的墙报、标语等环境部分,以及班级名称、口号等精神文化部分。班主任应本着以人为本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去,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有个性、有特色的文化环境,使之达到陶冶师生情操,激发学生学习学习积极性,教会学生做人的目的。对此,我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对班级文化建设做了一些尝试,也有感悟。在进行教室内部的布置和装饰时,最好选择一些简易、明快、端庄的装饰品,如学生自制的图画,文字海报等,但内容要经过严格选择,保证艺术性和教育性的统一。同时要注意形式和内容可以多样化,但不宜过多,以免分散学生注意力。针对班级文化中的班级名称、口号等部分,班主任要发动全班学生,共同研讨属于本班的班级文化,这样能调动起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积极性,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提高学生关心集体、建设集体的热情,让学生在良好班集体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二、加强班级公约制建设
制度文化主要指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集体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
每学期开学,班主任和全班学生一起根据班级实际和学校的要求,共同制订符合实际的班级公约,并把班级公约贴到布告栏,平时经常地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努力使班级的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地为班级献计出力,为班级的成长和发展共同努力。共同目标是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动力,通过调查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当前的需求基础上,班主任可以提出明确的前进目标,要求全班学生共同达成。并制定出有效措施,向学生交代清楚后,鼓励全班学生一起努力实现奋斗目标。一个大的奋斗目标可以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通过班上学生的努力,任务完成后,给予表扬,在这个过程中,班集体得到巩固和发展,学生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自信心得到提升,对于班集体更加认同。目标履行过程中,好的行为应当适时鼓励,坏的行为应当子以批评教育,这样班风、学风也会得到相应地提升,并达到巩固的目的。
三、开展班级特色活动
小学班主任应该综合小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组织班级学生开展不同主题的形式多样的活动。
例如:在选举班干部这一事情上,班主任不能采取传统的任命制或终身制,必须依于班级竟选。选举出来的班干部实行值日制,在班主任日常管理中让班干部参与决策。这样通过对学生多方面竟争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公平、民主的气氛中展现自我,从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又如: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学生集体活动来解决小学生交往存在的问题,借助集体的活动或者游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借助同学的关心来弥补缺少父母关爱的学生的感情。在前不久,结合本班实际,开展了一次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班会活動,班会上孩子们真挚的话语、动情的倾听,拉近了同学们之间的距离,化解了曾经的矛盾,更多地想到了他人对自己曾经的点滴帮助,学会了感恩,明白了理解和宽容的真谛,帮助学生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举办特色班会后应及时存档,将申请表、现场记录、事后感受都记录在册并配上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并组织学生写反馈表,以便学生反思活动所得,也利于今后班级活动的开展。
四、提高班主任核心素养
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教育的核心价值是“育人”。班主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利郎,班主任是学校教育中极为重要的育人工作。2009年8月,教育部在《班主任工作规定》中再次强调,“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由此可见,班主任在中小学教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概念,针对班主任的核心素养,应该是指班主任具备的,能够适应班主任专业发展和学生文化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提升班主任核心素养的最有效办法之一就是学习。学习是领导力提升的基础,若这种具有高度艺术的工作只凭借以往经验而进行,难免会误人子弟。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认为,“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关键,也是将来适应职业发展需求以及更好掌控个人生存中不断变化的时间表和节奏所必须的条件”。学习是教师生动了解世界、了解学生和了解自己的最佳方式,它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指明了方向,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教育实践脱离理论指导的现状。
班主任是小学生成长阶段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德育教育的引导者,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班主任要积极发挥其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顺应课改要求,用科学的办法进行班级管理,高标准地塑造小学生的优秀人格,将他们培养成为独立、自主、乐观、向上的优秀学生,并且使他们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影.小学班级文化构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2012东北师范大学.
[2]王妍苏.小学班主任领导力现状及对策研究,2016.华中师范大学.
[3]核心素养:班主任专业化研究的新视角[J]中小学德育,2016.
[4]戴文胜,李文.走进学生心灵的班级文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卷首语(1)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良好的班集体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让个体在其中找到归属感,促进学生集体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沟通、协作、语言、交际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学生向好的榜样学习,班集体整体获得进步。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在遵循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学科原理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个体的人格魅力,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班级民主管理模式。
一、完善班级文化建设
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并为后人学习和传递下来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产品,它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语言和象征符号文化等多方面内容,作为校园文化组成部分的班级文化,是一个班集体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
班级文化主要分为两部分:教室里的墙报、标语等环境部分,以及班级名称、口号等精神文化部分。班主任应本着以人为本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去,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有个性、有特色的文化环境,使之达到陶冶师生情操,激发学生学习学习积极性,教会学生做人的目的。对此,我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对班级文化建设做了一些尝试,也有感悟。在进行教室内部的布置和装饰时,最好选择一些简易、明快、端庄的装饰品,如学生自制的图画,文字海报等,但内容要经过严格选择,保证艺术性和教育性的统一。同时要注意形式和内容可以多样化,但不宜过多,以免分散学生注意力。针对班级文化中的班级名称、口号等部分,班主任要发动全班学生,共同研讨属于本班的班级文化,这样能调动起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积极性,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提高学生关心集体、建设集体的热情,让学生在良好班集体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二、加强班级公约制建设
制度文化主要指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集体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
每学期开学,班主任和全班学生一起根据班级实际和学校的要求,共同制订符合实际的班级公约,并把班级公约贴到布告栏,平时经常地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努力使班级的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地为班级献计出力,为班级的成长和发展共同努力。共同目标是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动力,通过调查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当前的需求基础上,班主任可以提出明确的前进目标,要求全班学生共同达成。并制定出有效措施,向学生交代清楚后,鼓励全班学生一起努力实现奋斗目标。一个大的奋斗目标可以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通过班上学生的努力,任务完成后,给予表扬,在这个过程中,班集体得到巩固和发展,学生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自信心得到提升,对于班集体更加认同。目标履行过程中,好的行为应当适时鼓励,坏的行为应当子以批评教育,这样班风、学风也会得到相应地提升,并达到巩固的目的。
三、开展班级特色活动
小学班主任应该综合小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组织班级学生开展不同主题的形式多样的活动。
例如:在选举班干部这一事情上,班主任不能采取传统的任命制或终身制,必须依于班级竟选。选举出来的班干部实行值日制,在班主任日常管理中让班干部参与决策。这样通过对学生多方面竟争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公平、民主的气氛中展现自我,从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又如: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学生集体活动来解决小学生交往存在的问题,借助集体的活动或者游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借助同学的关心来弥补缺少父母关爱的学生的感情。在前不久,结合本班实际,开展了一次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班会活動,班会上孩子们真挚的话语、动情的倾听,拉近了同学们之间的距离,化解了曾经的矛盾,更多地想到了他人对自己曾经的点滴帮助,学会了感恩,明白了理解和宽容的真谛,帮助学生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举办特色班会后应及时存档,将申请表、现场记录、事后感受都记录在册并配上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并组织学生写反馈表,以便学生反思活动所得,也利于今后班级活动的开展。
四、提高班主任核心素养
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教育的核心价值是“育人”。班主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利郎,班主任是学校教育中极为重要的育人工作。2009年8月,教育部在《班主任工作规定》中再次强调,“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由此可见,班主任在中小学教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概念,针对班主任的核心素养,应该是指班主任具备的,能够适应班主任专业发展和学生文化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提升班主任核心素养的最有效办法之一就是学习。学习是领导力提升的基础,若这种具有高度艺术的工作只凭借以往经验而进行,难免会误人子弟。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认为,“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关键,也是将来适应职业发展需求以及更好掌控个人生存中不断变化的时间表和节奏所必须的条件”。学习是教师生动了解世界、了解学生和了解自己的最佳方式,它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指明了方向,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教育实践脱离理论指导的现状。
班主任是小学生成长阶段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德育教育的引导者,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班主任要积极发挥其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顺应课改要求,用科学的办法进行班级管理,高标准地塑造小学生的优秀人格,将他们培养成为独立、自主、乐观、向上的优秀学生,并且使他们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影.小学班级文化构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2012东北师范大学.
[2]王妍苏.小学班主任领导力现状及对策研究,2016.华中师范大学.
[3]核心素养:班主任专业化研究的新视角[J]中小学德育,2016.
[4]戴文胜,李文.走进学生心灵的班级文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卷首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