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有效指导与自主探究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ettym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尤其在科学学科教学中,“探究”的重要性已得到了广泛认识。因此是否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即可以作为衡量教师是否认真学习、掌握新课程教育理念的一把标尺。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好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有效指导”之间的关系,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呢?下面就此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自主探究在情境创设中启动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情感因素在科学课教学中愈加显示出它的强大作用。情境的创设已成为科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故事、谜语、生活经验、观察、实验、操作、表演、录像等已成为创设情境的有效方式。教师在新课伊始,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必定会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如一位教师教学《热传导》一课时,做了一个烧活鱼的实验:烧瓶内有一条活泼的金鱼在游来游去。教师用酒精灯给烧瓶上部加热,上部的水很快沸腾了,而金鱼还在快活地游动。学生觉得很奇怪:按照平时烧水的生活经验,水沸腾了,就表示水温已经很高了,可以把金鱼烧熟,可金鱼为什么没死呢?这时学生的情绪处于最兴奋状态,思维也处于最活跃状态,此时,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进入新课的学习,学生就易于集中注意力,并能产生探究的欲望,兴趣盎然地投入到下面的探究活动中去,为顺利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自主探究在新授过程中实施
  
  学生探究活动进行得如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否得到落实,关键在于新授环节。为保证学生的探究活动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地进行,指导探究应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探究的目的和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
  探究活动开始前务必让学生明白探究什么,即知道研究的方向。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各小组才会齐心协力的去合作、去探究。如教学“土壤里有什么”一课时,开始观察前应让学生明确具体的要求:等会实验时你准备怎样利用这些实验材料?你能发现土壤里有些什么东西?你能按一定的标准给这些东西分类吗?……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目标明确,有利于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
  2、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
  所谓的“放”是相对教师的“牵”而言的,即将课堂中的学习活动更多地交给学生去做,教师不要包办代替。由“牵”到“放”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改变,也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体现。
  如研究“使沉的物体浮起来”时,让学生自己想办法使橡皮泥浮起来。10分钟后,学生想出了许多的办法:有的学生把橡皮泥捏成船形、碗形;有的学生借助于其他一些浮的东西(如放在木块上、包在乒乓球上等);有的学生说在水中多加点盐也能使橡皮泥浮起来;有学生说把橡皮泥拴在高速汽艇后面……这样,学生不但自己解决了老师提出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感受到了解决问题的愉悦,创造的潜能得到了开发。
  3、汇报交流力求全面
  汇报交流是新授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美国创造学的奠基人奥斯本认为,在大部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实例中,小组交流是最基本的因素,相互的交流能使彼此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这一环节也是一节课的高潮所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佳时机。需要我们老师注意的是:汇报时不但内容上要全面,而且参与的人数要多,不要让几个尖子生垄断课堂,要善于倾听每一个人的想法。对于不着边际或停留在表层深入不下去的回答,教师要作必要的引导或讲解。
  4、教师的总结性讲述必不可少
  学生的发言替代不了教师的讲解,因为学生的发现及汇报多是散乱的、浅层次的,教师的及时总结便显得尤为重要。如教学“哺乳动物”、“爬行动物”等概念时,学生通过同一类中2—3种动物的观察、比较,能说出许许多多不同点和相同点,但对于把它们归成同类的本质特点(共同特征),学生却很难把握,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针对学生回答,作出总结性讲述,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概念。
  
  三、自主探究在有效指导中拓展、深化
  
  科学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该放手时就要放手;但如果矫枉过正,一味强调自主,忽略了教师的指导,就反而会出现学生不知所从或胡乱探究、收效低微的情况。所以,在探究活动中必须处理好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指导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把活动或问题具体化,引导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和正确的方法,知道“我们是在做什么”、“应当怎么做”,以适应学生具体思维的特点。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想;当学生的思路狭窄时,教师要启发他们拓宽;
  总之,学生的探究活动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放手让学生去做。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其他文献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刨根问底、探求新知是青少年学生的天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去适应并满足学生这种探究的需要,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在数学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去,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使他们高高兴兴地进入奇妙的数学世界,去探索数学知识,在探索中激发学习兴趣,
期刊
【摘要】社会的发展,人才需求的变化,教学改革的实施,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都要求尽快提高教师素质,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修正教师的教学行为,短时间内改变原有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进而对学生进行成人与成才教育,提高全员素质。  【关键词】理念 教育改革 对策 教学质量观    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教学目标的变化,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就会有所不同。因而必须更新教育的教学观
期刊
许多课堂教学比较沉闷,缺乏生气,难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更不用说激发创意和不断探索的精神,课堂教学缺乏必要的效率,教学质量非常低。因此,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实施新课程改革、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本质要求。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学生自主学习而设计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设计与课堂是教学工作两个最重要的环节。
期刊
班主任面对的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组成的集体,他们有独特的感情和个性,只有发挥并培养他们的个性,引导他们正确表现自我,使每个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有困难得到帮助,有烦恼得到化解,有成绩得到鼓励,有才能得到发展。只有这样,他们的个性才能得以充分发展,我们才能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有个性特长的好学生。今年,我担任的是初三班主任,初三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并逐步发展。他们对生活充满好奇,也渴望介入生活,更渴望自己的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了“做中学,学中做”理论,实践能力不是通过书本知识的传递来获得发展的,而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运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和方法,尝试性地解决问题来获得发展的。如何让学生有创意的设想在现实中实现呢?我想关键在于将学生的“说”与“做”统一起来,让学生动手做,通过具体实践活动,让设想在现实中实现。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真实的环境,让学生亲历活动过程     在活动实施过
期刊
新一轮课改新潮涌动,教师不再走满堂灌的老路,也不能偏至“讲风太盛”的倾向,还不能使学生的课堂活动太少。看来教师也得转变角色——把“师道尊严”的架子放下,与学生朋友式地、平等地共同质疑解惑。  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习“活”起来。然而,老师怎样发挥主导作用,“主导”与“主体”能否两全,引导与牵拉哪个更佳?  下面谈谈我的点滴体会:面对课改曾有过一些困惑:①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主导作用如何发挥?②课外
期刊
有则伊索寓言:一天,一位农夫牵着一头驴子走到了悬崖边,农夫怕驴子跌下去,用绳子牵着它靠里边一点,驴子坚决不肯,越牵它就越向外挣扎,最后跌下了万丈深渊,摔得粉身碎骨。  有人会说:为什么只用“绳索”牵,而不用“青草”唤呢?  这则寓言,寓意深刻,绳索可作多种阐释,今天,我想借此来谈谈班主任工作。所谓“绳索”可解释为班规班纪,校规校纪;所谓“青草”也许是一个表情,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声关爱……是班主
期刊
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重视抓好。  班级文化建设从新生入学一开始便要开始抓,这是因为学生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学校、不同地区,受到不同文化氛围的影响。由于学生具有不同思想、心理、性格、兴趣、爱好,因此对文化的追求与态度都有所不同。另外学生不同的家庭经济条件,也会产生不同的文化消费水平。凡此种种,在班级学生之间必然互相影响、互相作用,这些影响和作用,
期刊
班级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层单位,班主任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日常思想品德教育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途径。根据《中学德育大纲》内容要求,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加强班级管理,组织和建设班级集体,做好学生转化工作。在形成良好班风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身教”,而且还要注重“言教”,即讲究语言艺术,要善于同学生交往、交谈、疏导、引导,教育者应有充分的信心,相信自己
期刊
每天早晨到校门口,我们做老师的总能受到这样的优待:几位值日生站在校门两侧敬礼迎接:“老师早!”我们也总是情不自禁地回以点头微笑,有时也不忘回一句:“同学早!”这是我们教师每天的第一堂课。  一天,我刚跨进校门,就被一位家长叫住,我忙于听家长跟我讲话,忽略了校门口这几个孩子的灿烂笑容,疏忽了对孩子的回应。忽然听见背后有个声音:“连老师都这么没礼貌,我又为什么向他们问好?”我的心猛地颤动了一下,这是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