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教学中, 对学生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 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 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 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 他们学习的过程; 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 更要关注 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从而促进学 生和谐、主动的全面发展。
一、 完善“硬评价” —— 实施分层评价和二次评价
“硬评价” 是指严格按照已制定的评价标准, 对学生的 课堂表现、作业、小测试、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等进行量 化得分。这种评价方式的优点是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 态度, 行为习惯。吸取上学期的教训, 我大胆尝试, 根据 学生的能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以及自愿的原则, 将学生划分 为A、B 两个层次, 实行不同的评价标准, 这两套标准既 有区别又有联系。例如五个作业题A 层次的同学做对三个 可能只得乙, 而B 层次的同学做对三个至少得甲, 在作业 的书写认真程度方面、解题思路的新颖与创新方面又执行 的是统一的标准。这样一来, 平时考试成绩居于下游的学 生其评价成绩可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也能品尝到名列前 茅的滋味,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 力, 促使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对B 层次的同学, 我们还 实行二次评价。因为学生本身存在的各种差异造成学生整 体水平的参差不齐, 有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得很快, 而有的就较慢。对于不能在限定的时间内掌握所学知识的 学生, 允许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逐步达到学习目标, 直到自己认为可以了为止。
二、 尝试“软评价” —— 突出评价的发展功能
1.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的重点在课堂观察, 重点应观察以下几个方 面: 观察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等); 观察学生是否认真(听讲、作 业); 观察学生是否积极(举手发言、提出问题、讨论与交 流); 观察学生是否自信(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 试并表达自己想法); 观察学生是否善于与人合作(听别人 意见、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 观察学生思维的条理性(能 有条有理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 计划); 观察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独 立思考) 等。我曾经和我的学生一起讨论过这样的一个问 题: 100 名选手进行象棋单淘汰赛, 要赛多少场才能决出冠 军。有的学生一一排列, 有的学生一轮一轮计算, 不少同 学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刘扬同学说: 能不能这样想, 要 淘汰一名选手就要一场比赛, 因此要决出冠军, 就要进行 100-1=99(场) 比赛。同学们也认为他的解法最妙, 我也 充分肯定了他的想法。这时, 我就恰当地对他进行评价: 刘扬同学很爱动脑子, 他的想法很好, 我们就给刘扬同学 的解法取个名, 叫“刘扬解法”。大家说好不好? 没等我话 说完, 大家已经用热烈的掌声向他表示了祝贺。这样的评 价, 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进一步的促进学生 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当然, 激励的语言要注意恰到好处, 千万不要言过其实, 给人带来虚假的感觉, 同时也要注意 避免单调枯燥, 机械重复一些套语。
2.学生自评与小组互评
我们过去偏重于老师对学生的评价, 学生应该是听从 老师的话, 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新课程要实现“以人为 本”, 教学过程就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为主 旋律, 那么我们就不能忽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对于学习 过程中的一些情感体验, 如是否喜欢数学, 学习数学是否 有信心, 学生感觉是最真实的。由此可知学生的自评是很 有必要的, 也是很有价值的。在本学期初, 我开始实行了 一种师生新的交往方式—— 数学日记, 所谓“数学日记” 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他们对每节数学课内容的理解、 评价, 包括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实践证 明: “数学日记” 不仅可以作为教师了解学生心理、思维 及非智力因素等个别差异的工具, 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数 学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更是学生进行自我 分析、自我评价的新思路。
3.家长评价
家长和孩子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 家长的评价影响力 不可低估。由于家长对教学的不了解, 教师要引导他们多 关注孩子的学习态度, 学习表现, 而不是过多的关注作业 的对错, 甚至陪着孩子做作业。家长的水平参差不齐, 有 些家长的评价可能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据报 载有一所中学的老师为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 假期, 如果你们一家人想到上海旅游, 请制定三种旅游计划, 分 高、中低三档, 其中火车票、飞机票、宾馆住宿、各景点 门票等费用, 必须详细列出, 最后根据家庭收入状况选择 一个最佳方案。显然, 这样的题目很具有新课程理念, 是一道让学生动手动脑的作业,是一道与生活联系密切的作 业, 结果很多学生家长不知所措, 抱怨学校作业怪。因此, 我对家长的要求是: 不做时间上的限制, 不做内容上的规定, 强调有感而发。什么时候觉得孩子有变化了什么时候定。这样做, 家长乐于配合, 有利于我们工作的开展。
总之, 经过两年多的摸索和尝试, 我们对评价的功能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我们总的感觉是: 评价不仅仅体现在分数上, 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的一句肯定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不经意的举动, 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评价无处不在, 我们的每一堂课、 每一次活动、每一天的相处都是评价学生的好时机, 评价不是为了选拔好学生, 而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 完善“硬评价” —— 实施分层评价和二次评价
“硬评价” 是指严格按照已制定的评价标准, 对学生的 课堂表现、作业、小测试、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等进行量 化得分。这种评价方式的优点是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 态度, 行为习惯。吸取上学期的教训, 我大胆尝试, 根据 学生的能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以及自愿的原则, 将学生划分 为A、B 两个层次, 实行不同的评价标准, 这两套标准既 有区别又有联系。例如五个作业题A 层次的同学做对三个 可能只得乙, 而B 层次的同学做对三个至少得甲, 在作业 的书写认真程度方面、解题思路的新颖与创新方面又执行 的是统一的标准。这样一来, 平时考试成绩居于下游的学 生其评价成绩可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也能品尝到名列前 茅的滋味,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 力, 促使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对B 层次的同学, 我们还 实行二次评价。因为学生本身存在的各种差异造成学生整 体水平的参差不齐, 有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得很快, 而有的就较慢。对于不能在限定的时间内掌握所学知识的 学生, 允许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逐步达到学习目标, 直到自己认为可以了为止。
二、 尝试“软评价” —— 突出评价的发展功能
1.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的重点在课堂观察, 重点应观察以下几个方 面: 观察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等); 观察学生是否认真(听讲、作 业); 观察学生是否积极(举手发言、提出问题、讨论与交 流); 观察学生是否自信(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 试并表达自己想法); 观察学生是否善于与人合作(听别人 意见、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 观察学生思维的条理性(能 有条有理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 计划); 观察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独 立思考) 等。我曾经和我的学生一起讨论过这样的一个问 题: 100 名选手进行象棋单淘汰赛, 要赛多少场才能决出冠 军。有的学生一一排列, 有的学生一轮一轮计算, 不少同 学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刘扬同学说: 能不能这样想, 要 淘汰一名选手就要一场比赛, 因此要决出冠军, 就要进行 100-1=99(场) 比赛。同学们也认为他的解法最妙, 我也 充分肯定了他的想法。这时, 我就恰当地对他进行评价: 刘扬同学很爱动脑子, 他的想法很好, 我们就给刘扬同学 的解法取个名, 叫“刘扬解法”。大家说好不好? 没等我话 说完, 大家已经用热烈的掌声向他表示了祝贺。这样的评 价, 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进一步的促进学生 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当然, 激励的语言要注意恰到好处, 千万不要言过其实, 给人带来虚假的感觉, 同时也要注意 避免单调枯燥, 机械重复一些套语。
2.学生自评与小组互评
我们过去偏重于老师对学生的评价, 学生应该是听从 老师的话, 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新课程要实现“以人为 本”, 教学过程就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为主 旋律, 那么我们就不能忽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对于学习 过程中的一些情感体验, 如是否喜欢数学, 学习数学是否 有信心, 学生感觉是最真实的。由此可知学生的自评是很 有必要的, 也是很有价值的。在本学期初, 我开始实行了 一种师生新的交往方式—— 数学日记, 所谓“数学日记” 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他们对每节数学课内容的理解、 评价, 包括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实践证 明: “数学日记” 不仅可以作为教师了解学生心理、思维 及非智力因素等个别差异的工具, 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数 学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更是学生进行自我 分析、自我评价的新思路。
3.家长评价
家长和孩子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 家长的评价影响力 不可低估。由于家长对教学的不了解, 教师要引导他们多 关注孩子的学习态度, 学习表现, 而不是过多的关注作业 的对错, 甚至陪着孩子做作业。家长的水平参差不齐, 有 些家长的评价可能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据报 载有一所中学的老师为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 假期, 如果你们一家人想到上海旅游, 请制定三种旅游计划, 分 高、中低三档, 其中火车票、飞机票、宾馆住宿、各景点 门票等费用, 必须详细列出, 最后根据家庭收入状况选择 一个最佳方案。显然, 这样的题目很具有新课程理念, 是一道让学生动手动脑的作业,是一道与生活联系密切的作 业, 结果很多学生家长不知所措, 抱怨学校作业怪。因此, 我对家长的要求是: 不做时间上的限制, 不做内容上的规定, 强调有感而发。什么时候觉得孩子有变化了什么时候定。这样做, 家长乐于配合, 有利于我们工作的开展。
总之, 经过两年多的摸索和尝试, 我们对评价的功能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我们总的感觉是: 评价不仅仅体现在分数上, 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的一句肯定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不经意的举动, 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评价无处不在, 我们的每一堂课、 每一次活动、每一天的相处都是评价学生的好时机, 评价不是为了选拔好学生, 而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