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183-(2011)04-0039-03
【摘要】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分布特点、分析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2007版)推荐的标准纸片扩散法对249株临床分离菌进行耐药性监测。结果:249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以痰标本为主,占有75.5%,其次为尿液和十二指肠引流液。其临床科室分布主要以重症监护病房(ICU)、吸吸内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和普外科为主。249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妥布霉素、亚胺培南、哌拉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其对头胞他啶、头胞噻肟、复方磺胺甲噁唑、环丙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氨曲南、均高度耐药。结论:临床鲍曼不动杆菌分离以痰标本为主,其临床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和ICU,作为医院感染的一种重要病原菌,多重耐药是其的一个主要特点,故应尽可能的控制该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药敏分析;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baumannii)为革兰氏阴性致病菌,常见于正常人体的吸吸道、皮肤和泌尿道,同时在自然界的土壤和水中,分布也非常的广泛,容易引致尿道感染症、肺炎、菌血症等。近几年,临床标本中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为掌握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中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在2008~2009年间我们从临床各种标本分离得到249株鲍曼不动杆菌,并对其进行了耐药性分析。
1材料和方法
1.1菌株来源:从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以门诊和住院患者的尿液、痰、十二指肠引流液和脑脊液等临床标本为基础,共分离得到249株鲍曼不动杆菌。
1.2培养基和抗菌药物纸片:分离培养基、增菌培养基、细菌生化微量鉴定管(来自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站检验所),抗菌药物:头胞他啶、头胞噻肟、头胞吡肟、氨曲南、亚胺培南、复方磺胺甲噁唑、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药敏感纸片(源自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公司)。
1.3方法:1997年叶应妩等著作的《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为细菌分离培养鉴定的标准,病原菌耐药性监测的方法为K-B纸片扩散法,判断结果的依据为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2007版)制定的标准。在这里必须界定的是: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被选定为质控菌株。
2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在痰、尿液及十二指肠引流液中的检出率较高,阳性标本主要来源于重症ICU29.2%,呼吸内科22.3%,神经内科17.3%,泌尿外科10.7%,普外科8.9%和肿瘤科6.4%,其余病房和门诊共占5.2%。249例鲍曼不动杆菌来源不同标本构成比见表1。
表1各类临床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状况
标本来源构成比(%)标本数伤口0.41创面1.64尿液7.619痰75.5188脑脊液2.46十二指肠引流液4.511咽拭子3.69胆汁2.05血1.23负压球1.23对多种常用的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呈现高度的耐药性。尽管如此,仍有例外,比如氨苄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等等。除此之外,对于别的主要抗菌药物,比如氨曲南、三代头胞菌素、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等等,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均超过了50%。鲍曼不动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见表2。
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已逐渐成为医院内引起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感染常发生在患有基础病和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情况下[2]。生命力极强的鲍曼不动杆菌,可以在干燥的环境表面生存很长一段时间,并且易爆发同时容易生成流行疾病。在医院内就可引发下脑膜炎,尿道炎,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尤其在ICU病房,使用机械通气所引发的下呼吸道感染已日益引起临床关注。作为糖尿病、肿瘤、职业性矽肺病等症状的高发区,由于人工气道、各种创伤、慢性呼吸道病以及各种侵入性操作等,在我市,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状况呈现一种持续上升的状态。
鲍曼不动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已成为新世纪一个非常严峻的课题。细胞外膜所具备的较低的渗透性有效地阻止了药物的进入,除此之外,对于鲍曼不动杆菌产生耐药性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多种耐药酶类的生成,比如碳青霉烯酶、金属酶、β-内酰氨酶。在本院临床分离获得的249株鲍曼不动杆菌,只对亚胺培南、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对于三代头孢菌素而言也都超越了50%,对喹诺酮尖环丙沙星和氨基糖苷耐药率也均高于50%,这与这两类抗生素药物近几年临床的大量使用关系密切。此外,还有研究揭示gyrA和parC基因突变是鲍曼不动杆菌对喹诺酮类产生耐药性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3]。而对氨基糖苷类的耐药机制的产生则要追溯到细菌细胞外膜蛋白通透性降低以及产生修饰酶,和多种抗药机制同时生效 [3]。在其他抗菌药物中,鲍曼不动杆菌对磺胺类和四代头孢菌素的抗药性也逐步上升。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在近年来临床标本中明显上升。痰标本中予以分离是最多的状况,鲍曼不动杆菌临床中主要分布在ICU和呼吸内科中。做为当今医院感染中最为重要的病原菌之一,鲍曼不动杆菌以及其目趋增强的抗药性需要引起密切重视。避免药物滥用,合理运用抗生素,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并做好医院感染的监测,有效降低和控制该菌感染事件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 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452~457
[2] 陈萍,刘丁,陈伟.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调查及其危险因素探讨.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4):59~61
[3]Towner KJ. Clinical importance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Acinetobacter spp J Med Microbiol,1997,46:721~746
【摘要】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分布特点、分析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2007版)推荐的标准纸片扩散法对249株临床分离菌进行耐药性监测。结果:249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以痰标本为主,占有75.5%,其次为尿液和十二指肠引流液。其临床科室分布主要以重症监护病房(ICU)、吸吸内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和普外科为主。249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妥布霉素、亚胺培南、哌拉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其对头胞他啶、头胞噻肟、复方磺胺甲噁唑、环丙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氨曲南、均高度耐药。结论:临床鲍曼不动杆菌分离以痰标本为主,其临床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和ICU,作为医院感染的一种重要病原菌,多重耐药是其的一个主要特点,故应尽可能的控制该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药敏分析;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baumannii)为革兰氏阴性致病菌,常见于正常人体的吸吸道、皮肤和泌尿道,同时在自然界的土壤和水中,分布也非常的广泛,容易引致尿道感染症、肺炎、菌血症等。近几年,临床标本中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为掌握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中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在2008~2009年间我们从临床各种标本分离得到249株鲍曼不动杆菌,并对其进行了耐药性分析。
1材料和方法
1.1菌株来源:从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以门诊和住院患者的尿液、痰、十二指肠引流液和脑脊液等临床标本为基础,共分离得到249株鲍曼不动杆菌。
1.2培养基和抗菌药物纸片:分离培养基、增菌培养基、细菌生化微量鉴定管(来自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站检验所),抗菌药物:头胞他啶、头胞噻肟、头胞吡肟、氨曲南、亚胺培南、复方磺胺甲噁唑、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药敏感纸片(源自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公司)。
1.3方法:1997年叶应妩等著作的《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为细菌分离培养鉴定的标准,病原菌耐药性监测的方法为K-B纸片扩散法,判断结果的依据为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2007版)制定的标准。在这里必须界定的是: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被选定为质控菌株。
2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在痰、尿液及十二指肠引流液中的检出率较高,阳性标本主要来源于重症ICU29.2%,呼吸内科22.3%,神经内科17.3%,泌尿外科10.7%,普外科8.9%和肿瘤科6.4%,其余病房和门诊共占5.2%。249例鲍曼不动杆菌来源不同标本构成比见表1。
表1各类临床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状况
标本来源构成比(%)标本数伤口0.41创面1.64尿液7.619痰75.5188脑脊液2.46十二指肠引流液4.511咽拭子3.69胆汁2.05血1.23负压球1.23对多种常用的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呈现高度的耐药性。尽管如此,仍有例外,比如氨苄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等等。除此之外,对于别的主要抗菌药物,比如氨曲南、三代头胞菌素、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等等,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均超过了50%。鲍曼不动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见表2。
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已逐渐成为医院内引起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感染常发生在患有基础病和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情况下[2]。生命力极强的鲍曼不动杆菌,可以在干燥的环境表面生存很长一段时间,并且易爆发同时容易生成流行疾病。在医院内就可引发下脑膜炎,尿道炎,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尤其在ICU病房,使用机械通气所引发的下呼吸道感染已日益引起临床关注。作为糖尿病、肿瘤、职业性矽肺病等症状的高发区,由于人工气道、各种创伤、慢性呼吸道病以及各种侵入性操作等,在我市,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状况呈现一种持续上升的状态。
鲍曼不动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已成为新世纪一个非常严峻的课题。细胞外膜所具备的较低的渗透性有效地阻止了药物的进入,除此之外,对于鲍曼不动杆菌产生耐药性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多种耐药酶类的生成,比如碳青霉烯酶、金属酶、β-内酰氨酶。在本院临床分离获得的249株鲍曼不动杆菌,只对亚胺培南、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对于三代头孢菌素而言也都超越了50%,对喹诺酮尖环丙沙星和氨基糖苷耐药率也均高于50%,这与这两类抗生素药物近几年临床的大量使用关系密切。此外,还有研究揭示gyrA和parC基因突变是鲍曼不动杆菌对喹诺酮类产生耐药性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3]。而对氨基糖苷类的耐药机制的产生则要追溯到细菌细胞外膜蛋白通透性降低以及产生修饰酶,和多种抗药机制同时生效 [3]。在其他抗菌药物中,鲍曼不动杆菌对磺胺类和四代头孢菌素的抗药性也逐步上升。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在近年来临床标本中明显上升。痰标本中予以分离是最多的状况,鲍曼不动杆菌临床中主要分布在ICU和呼吸内科中。做为当今医院感染中最为重要的病原菌之一,鲍曼不动杆菌以及其目趋增强的抗药性需要引起密切重视。避免药物滥用,合理运用抗生素,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并做好医院感染的监测,有效降低和控制该菌感染事件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 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452~457
[2] 陈萍,刘丁,陈伟.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调查及其危险因素探讨.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4):59~61
[3]Towner KJ. Clinical importance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Acinetobacter spp J Med Microbiol,1997,46:72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