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一直以来都是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高校的重视程度也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成效,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团队建设也可以反映一所高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本文将通过分析高校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科技团队建设方面的现状,总结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探讨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以及团队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科技团队
当今社会非常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相当重要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高校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一方面体现在向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取得毕业文凭的大学生,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向社会输送大学生的过程中,同时输送了他们的创新能力,这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推动社会更快进步。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概念
大学生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在创新过程中投入和产出比上。该能力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大学生对于现有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利用已掌握知识对事物进行改造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对新知识、新理念等新事物的接收,以及将新旧结合产出更新事物的能力。大学生因其家庭背景、受教育情况、个人因素等各不相同,创新能力方面也会存在差异,创新需要专业知识,也需要一定的灵感,大学生要积极调动这种可能存在的灵感,挖掘自身的创新潜质。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科技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积极的创新氛围。现在很多高校中缺乏“学府”的气息,学术氛围大不如前,除了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和学习内容,多数大学生并不会去主动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也不会更深一步地学习或者研究,不具备进行科技创新的基础和氛围,也不利于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
2.缺少完善的激励机制。有些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停留在知识传授方面,而缺乏激发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投入,表现为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不足,也能体现出对大学生创新的激励不足,是相关制度和政策缺失的体现。当今专注于学术的大学生毕竟只是少数,然而还有更多拥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学生等待着引导和培养,高校要制订有效的措施吸引大学生从事科技创新工作,也有助于该项工作的长效开展。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思路
1.营造良好的学术创新氛围。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要设法改善高校的学术氛围,可以采用分层次进行的方式。首先,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要从自身所能涉及的范围入手,将工作重点面向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大学生。具体措施如下:举行由科技创新活动参与者和即将参与者参加的学术研讨会或学术交流会,向成员们提供研讨与交流的平台和机会,相互学习,相互补充,使学术研究成为他们的兴趣,这对激发成员们的学术热情十分有帮助。定期邀请专业科研工作者召开讲座和座谈会,让大学生有机会向老师学习,有机会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向他们提供感受学术尊严以及作为学术工作者的荣誉感,激励大学生在创新的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远。在校内学生组织,如学生会、团总支等部门中设立常设的学术研究部门,吸引在校大学生们的目光;与校内相关组织合作定期举办科普和学术类讲座;举办科技创新比赛以发掘创新人才和创新项目。在保证有热情的大学生能够参与到创新研究的前提下,也需要将目光放到更广阔的群体中,面向全校大学生进行科技知识的普及。大学生是具有创新潜质的,不论大学生之后的创新成绩如何,他们都是创新的潜在对象,培养团队需要吸引更多有潜质的大学生投入到创新研究的工作中,这才有可能改善高校的大学生学术氛围。
2.制订完善的激励机制。缺少恰当的激励手段是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型人才的,如果一个大学生长期在缺乏激励机制的环境内进行科技创新研究,那么他的各项心理指标都会下降,从而导致研究成果不突出甚至没有成果。激励措施是保持大学生科技创新参与程度和创新质量的政策保障,大学生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外在物质上的奖励,更多的是内在精神上的满足。主管部门可以为大学生的创新提供足够的条件,使大学生的研究成果发挥到最大化;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创造优良的学术交流环境;引入竞争机制,竞争是一种有效的机制,是推动创新和发展的动力。只有给予了大学生明确的导向,以及完善的激励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科技团队建设现存的若干问题,其实与高校对本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有关系,因而除了对大学生进行培训指导以外,还应与高校其他部门沟通,增加高校在这方面的投入与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存金.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途径与机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1).
[2]熙莹,李勇.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团队模式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
[3]罗军,张晖.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J].中国科技投资,2013(6).
[4]周全,程国富,肖金华,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3(9).
作者简介:吴嘉濠(1994— ),男,福建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专业方向:财务管理;马众(1982— ),男,黑龙江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科技团队
当今社会非常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相当重要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高校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一方面体现在向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取得毕业文凭的大学生,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向社会输送大学生的过程中,同时输送了他们的创新能力,这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推动社会更快进步。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概念
大学生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在创新过程中投入和产出比上。该能力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大学生对于现有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利用已掌握知识对事物进行改造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对新知识、新理念等新事物的接收,以及将新旧结合产出更新事物的能力。大学生因其家庭背景、受教育情况、个人因素等各不相同,创新能力方面也会存在差异,创新需要专业知识,也需要一定的灵感,大学生要积极调动这种可能存在的灵感,挖掘自身的创新潜质。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科技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积极的创新氛围。现在很多高校中缺乏“学府”的气息,学术氛围大不如前,除了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和学习内容,多数大学生并不会去主动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也不会更深一步地学习或者研究,不具备进行科技创新的基础和氛围,也不利于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
2.缺少完善的激励机制。有些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停留在知识传授方面,而缺乏激发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投入,表现为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不足,也能体现出对大学生创新的激励不足,是相关制度和政策缺失的体现。当今专注于学术的大学生毕竟只是少数,然而还有更多拥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学生等待着引导和培养,高校要制订有效的措施吸引大学生从事科技创新工作,也有助于该项工作的长效开展。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思路
1.营造良好的学术创新氛围。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要设法改善高校的学术氛围,可以采用分层次进行的方式。首先,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要从自身所能涉及的范围入手,将工作重点面向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大学生。具体措施如下:举行由科技创新活动参与者和即将参与者参加的学术研讨会或学术交流会,向成员们提供研讨与交流的平台和机会,相互学习,相互补充,使学术研究成为他们的兴趣,这对激发成员们的学术热情十分有帮助。定期邀请专业科研工作者召开讲座和座谈会,让大学生有机会向老师学习,有机会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向他们提供感受学术尊严以及作为学术工作者的荣誉感,激励大学生在创新的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远。在校内学生组织,如学生会、团总支等部门中设立常设的学术研究部门,吸引在校大学生们的目光;与校内相关组织合作定期举办科普和学术类讲座;举办科技创新比赛以发掘创新人才和创新项目。在保证有热情的大学生能够参与到创新研究的前提下,也需要将目光放到更广阔的群体中,面向全校大学生进行科技知识的普及。大学生是具有创新潜质的,不论大学生之后的创新成绩如何,他们都是创新的潜在对象,培养团队需要吸引更多有潜质的大学生投入到创新研究的工作中,这才有可能改善高校的大学生学术氛围。
2.制订完善的激励机制。缺少恰当的激励手段是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型人才的,如果一个大学生长期在缺乏激励机制的环境内进行科技创新研究,那么他的各项心理指标都会下降,从而导致研究成果不突出甚至没有成果。激励措施是保持大学生科技创新参与程度和创新质量的政策保障,大学生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外在物质上的奖励,更多的是内在精神上的满足。主管部门可以为大学生的创新提供足够的条件,使大学生的研究成果发挥到最大化;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创造优良的学术交流环境;引入竞争机制,竞争是一种有效的机制,是推动创新和发展的动力。只有给予了大学生明确的导向,以及完善的激励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科技团队建设现存的若干问题,其实与高校对本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有关系,因而除了对大学生进行培训指导以外,还应与高校其他部门沟通,增加高校在这方面的投入与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存金.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途径与机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1).
[2]熙莹,李勇.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团队模式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
[3]罗军,张晖.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J].中国科技投资,2013(6).
[4]周全,程国富,肖金华,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3(9).
作者简介:吴嘉濠(1994— ),男,福建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专业方向:财务管理;马众(1982— ),男,黑龙江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