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运用现代创业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对湖南省创业环境中的各种要素进行了认真分析。通过对全省民营企业创业发展的SWOT分析,湖南有利的创业环境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因素方面,不利的因素主要集中在软环境方面,这就为湖南如何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湖南 中小民营企业 创业环境 SWOT分析
湖南在十一五期间全面实施“三化战略”,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和帮助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成为实施新型工业强省战略的一个重点。所以,扶持一批创业企业,特别是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创业企业是湖南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然而与发达的沿海地区相比,湖南人的创业热情还不高,创业者人数也不多,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和工业领域创业的人更少,这也是造成湖南民营经济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可以肯定的说,扶持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将会成为今后湖南各个地区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机会
1、诚信社会的构建,给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机会。支撑企业发展的因素很多,社会评价因素也很多,现在社会对企业诚信越来越重视,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发展原动力。通常谈到社会调节,就是市场调节这只无形的手和政府调节这只有形的手,其实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种调节,就是道德调节。在道德调节中,诚信是最重要内容,也包含社会责任。
2、民营企业主的社会地位得到认同。随着《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逐步落实,湖南民营经济在2003年实现了多年来难得一见的跨越。目前,湖南非公经济只占经济总量的41%,今后一定要将民营经济做大做强。今年,湖南省计划从思想观念、政策措施、体制机制和舆论氛围上做出一些新的举措和突破。根据湖南省工商局提供的数据,2003年湖南全省私营企业净增18000多户,增长48.41%,特别是注册资本在100万-500万元的私营企业增长55.11%,结束了近年来发展徘徊的局面。到2003年底湖南各地市私营企业在城镇从事生产经营的已达到42442户,占总户数的75%,以从事第三产业为主。
3、湖南民营企业政策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近年来我省按照与WTO规则相衔接的原则,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采取有进有退的策略,制订加速我省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的具体产业政策,如加快现代农业、旅游业、文化教育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优势产业发展的政策。对现有重点大型企业进行深入分析,确定几家最具潜力、最有前途的企业做大做强。目前我省为营造优厚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广东企业到湖南投资,两省政府积极开展高层互动,促进湘粤合作新一轮的发展潮,为两省企业家的发展提供最好的条件。近期两省将重点在交通、加工制造业、高科技、旅游等方面加强合作,并加强体制创新方面的合作,使广东的先发优势在湖南进一步扩散和辐射。
4、湖南具有独特的区位、资源、成本优势。地处南北通途,连贯东西,是进军大陆西南的中枢之地。京广、湘黔、湘桂、湘赣、石长铁路沟通南北东西,并且与渝怀、枝柳铁路相连。京珠、衡枣、长邵、长常等高速公路及107、203、207、319等国道连通全省,水、陆、空三位一体的交通系统交错成网,物畅其流。对于面对国内市场的沿海企业来说,湖南除了在劳动力、地价等方面具有成本优势之外,更是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湖南对于加工业、制造业的配套,聚合半径和销售半径在湖南就是一个360度的大圈,辐射至全国的每一个地方,而东南沿海如果以国内市场为主,就只有180度的圈,有一半是海洋,所以对于民营企业产品的推介湖南有着独特的优势。
5、湖南经济发展战略发生了转移。目前湖南民营经济发展正面临绝好的机遇。湘粤两省近年来经贸交流活动频繁,几乎各个地市州都曾到广东招商引资,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广州、东莞、深圳等地。湖南引进的内资有40%来自广东,每年的广交会为全省外贸带来了超过1/3的出口额。湖南吸引广东企业投资的优势不仅因为两地山水相连的地理条件,当地6600万人口组成的消费市场、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对广东投资者充满无穷的吸引力。而广东企业又在高科技、农业深加工、基础设施建设、环保与旅游等方面拥有资金优势和强烈的投资意愿,对于正在寻求高层次投资的湖南来说恰好互补。
二、威胁
1、产权保护法律制度还不完善。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完善的产权制度有利于激发产权主体的积极性,而单一、封闭的产权制约民营企业的发展。湖南省大部分民营企业的产权是单一和封闭的。这种单一、封闭的产权模式在创业初期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竞争优势和效率优势,是可行并有效的。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特别是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技术的逐渐升级,企业逐步走出原始创业的时代,产权的单一性和封闭性越来越不利于民营企业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同时,产权的单一性和封闭性不利于民营企业吸引金融资本;单一、封闭的产权也使得民营企业无法从根本上形成有效的制度体系,从而难以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公司治理结构。
2、融资渠道依然不畅,企业发展缺乏资金。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在资本融通上表现为规模偏小且无稳定的资金市场配合。从银行角度看,由于观念和体制上的原因,我国银行体系主要服务于国有企业,大部分民营经济缺乏获得银行贷款所需的正规渠道。整个金融组织缺乏面向民营企业的民营商业化银行,加上信用中介服务体系滞后,国有大银行无论在自身机制上还是在技术操作上,都无法适应民营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民营企业自身方面分析,首先民营企业整体发展水平低,优质企业偏少。对于管理不规范、风险不确定、经营状况一般的民营企业,银行无法从容放贷,由此形成了企業贷款难与银行难贷款的两难境地。其次大部分民营企业的信息披露、统计、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尽管自身盈利水平可能较高,但是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企业统计、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与时效性无法保证,给银行贷款带来了难度和潜在风险。
3、软环境还存在不宽松的一面。一是多头管理体制导致政出多门,民营企业主遇到问题得不到政府有效、及时的服务。目前,我市对民营企业的管理,特别是对个体私营企业的管理涉及到工商、税务、物价等数十个单位,但却缺乏一个权威性的具有综合管理职能的组织机构;二是政府服务不到位。一方面民营企业在投资信息服务、产业指导方向、技术支持等方面存在渠道不畅、信息不通的问题,使其在项目投资选择上往往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和投机性,从而导致投资风险加大和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的人才引进上,政府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战略规划,支持和服务力度明显不够;三是个人和部门利益驱使导致政策难以落到实处。
4、民营企业起点较低,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民营企业鉴于自身的特点,大多数具有某些先天不足,主要表现为:起步水平较低,原始积累不足,低水平重复投资较为普遍;投资盲目性较大、追求目标短期化;职业操守不强,不正当竞争、制假造假、损害环境等现象时有发生;发展缺乏长期战略和长远眼光,其次,大多数民营企业在人才储备上明显落后于国有企业,存在三缺,即缺管理人才、缺技术人才、缺营销人才。据调查,2004年底,湖南省民营企业从业队伍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仅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0%左右。
三、优势
1、湖南民营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法治市场经济中最为直接、普遍、灵敏的经济主体,是活跃市场经济的关键因素,没有足够数量的中小企业自由参与竞争的经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用法律手段保护和引导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是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作法。
2、民营企业自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湖南民营企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而逐步成长起来的,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辛发展,现在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日益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亮点,其对社会的贡献也日益彰显。目前,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部崛起战略如火如荼地推进以及中国步入WTO这个大市场,湖南的民营经济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体制创新的活力源,成为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重要力量。
3、在一些行业中湖南民营企业异军突起正在做大做强。以湖南的长沙为例,2002年前,家电产品的销售基本上集中在友谊、阿罗波、西城、泰阳等本土百货商店和专卖店中,但最近两年来,国美、苏宁、有有、通程等连锁大户异军突起,攻势咄咄逼人,正在做大做强。
4、政府政策对湖南民营企业的支持。2003年6月出台的《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为湖南民营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决定》从全方位的角度放开了民营经济发展的束缚,特别是“最低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下的公司制民营企业,其注册金可以在3年内分批到位”的政策大大降低了民营企业准入的门槛,在全国工商企业界引起广泛震动。这一规定的实际意义已经超出了政策的制定本身。
四、劣势
1、湖南民营企业数量少、质量差。湖南民营企业身上有一种倔强、奋进的可贵精神,正在向正規化、制度化、非家族化方向发展。然而,一些民营企业的发展似乎并不理想,其中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寿命短”,“长不大”。一些民企真正发展的黄金时期也就在2年到4年,之后要么倒闭、要么长期停滞徘徊。
2、湖南民营企业行业过于集中,产品技术含量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竞争优势,而创新正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支撑和决定因素,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3、湖南民营企业难吸引和留住人才,导致人才缺乏。很多民营企业对人才的政策是“闲置”政策,民企老总最不愿意给人才的就是权力。很多企业普遍存在人才频繁流失现象,老板对人才有一种求全责备的心态,同时又不能虚怀若谷,于是导致企业人才频繁流失。
4、一些民营企业中没有明确的游戏规划,一切随老板好恶而定。这些企业最缺乏的是一种人文思想、文化素质和理性思维。劣根性的成因在于市场经济初期的不适应、企业家素质偏低。企业文化不是一个口号、一种目标,也不仅仅是一个希望,真正的企业文化应该融入到每一个员工的行为之中。
5、家族管理人治陋习。家族化管理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任人唯亲,首先是在管理上通常很容易陷入“人治”陋习,以湖南民营企业管理目前员工素质来看,严格的制度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但企业中由于有人治陋习的存在,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永远成为了摆设和牺牲品。
6、信息不足已成为制约湖南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湖南省虽然有各种各样的信息网络,企业信息网、农业信息网、金融信息网等。但是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这些信息大都较为分散、零乱,各自为政。为了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政府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如市场准入政策、土地使用政策、投融资政策、税收政策等。但是许多民营企业对这些政策大都不了解,许多政策形同虚设。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与政府之间缺乏沟通的渠道。政府部门大都把眼光集中在大的民营企业,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就更加需要建立与政府沟通的信息网络。
(注:本文系陈国生主持的2007年度民盟湖南省委参政议政调研课题《打造湖南创业良好环境研究》,湘盟会[2007]13号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王薇:怎样铸造百年民营企业[N],华东新闻,2005-12-15.
[2]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动力及其约束因素[N],中华工商时报,2006-5-23.
【关键词】湖南 中小民营企业 创业环境 SWOT分析
湖南在十一五期间全面实施“三化战略”,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和帮助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成为实施新型工业强省战略的一个重点。所以,扶持一批创业企业,特别是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创业企业是湖南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然而与发达的沿海地区相比,湖南人的创业热情还不高,创业者人数也不多,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和工业领域创业的人更少,这也是造成湖南民营经济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可以肯定的说,扶持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将会成为今后湖南各个地区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机会
1、诚信社会的构建,给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机会。支撑企业发展的因素很多,社会评价因素也很多,现在社会对企业诚信越来越重视,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发展原动力。通常谈到社会调节,就是市场调节这只无形的手和政府调节这只有形的手,其实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种调节,就是道德调节。在道德调节中,诚信是最重要内容,也包含社会责任。
2、民营企业主的社会地位得到认同。随着《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逐步落实,湖南民营经济在2003年实现了多年来难得一见的跨越。目前,湖南非公经济只占经济总量的41%,今后一定要将民营经济做大做强。今年,湖南省计划从思想观念、政策措施、体制机制和舆论氛围上做出一些新的举措和突破。根据湖南省工商局提供的数据,2003年湖南全省私营企业净增18000多户,增长48.41%,特别是注册资本在100万-500万元的私营企业增长55.11%,结束了近年来发展徘徊的局面。到2003年底湖南各地市私营企业在城镇从事生产经营的已达到42442户,占总户数的75%,以从事第三产业为主。
3、湖南民营企业政策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近年来我省按照与WTO规则相衔接的原则,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采取有进有退的策略,制订加速我省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的具体产业政策,如加快现代农业、旅游业、文化教育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优势产业发展的政策。对现有重点大型企业进行深入分析,确定几家最具潜力、最有前途的企业做大做强。目前我省为营造优厚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广东企业到湖南投资,两省政府积极开展高层互动,促进湘粤合作新一轮的发展潮,为两省企业家的发展提供最好的条件。近期两省将重点在交通、加工制造业、高科技、旅游等方面加强合作,并加强体制创新方面的合作,使广东的先发优势在湖南进一步扩散和辐射。
4、湖南具有独特的区位、资源、成本优势。地处南北通途,连贯东西,是进军大陆西南的中枢之地。京广、湘黔、湘桂、湘赣、石长铁路沟通南北东西,并且与渝怀、枝柳铁路相连。京珠、衡枣、长邵、长常等高速公路及107、203、207、319等国道连通全省,水、陆、空三位一体的交通系统交错成网,物畅其流。对于面对国内市场的沿海企业来说,湖南除了在劳动力、地价等方面具有成本优势之外,更是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湖南对于加工业、制造业的配套,聚合半径和销售半径在湖南就是一个360度的大圈,辐射至全国的每一个地方,而东南沿海如果以国内市场为主,就只有180度的圈,有一半是海洋,所以对于民营企业产品的推介湖南有着独特的优势。
5、湖南经济发展战略发生了转移。目前湖南民营经济发展正面临绝好的机遇。湘粤两省近年来经贸交流活动频繁,几乎各个地市州都曾到广东招商引资,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广州、东莞、深圳等地。湖南引进的内资有40%来自广东,每年的广交会为全省外贸带来了超过1/3的出口额。湖南吸引广东企业投资的优势不仅因为两地山水相连的地理条件,当地6600万人口组成的消费市场、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对广东投资者充满无穷的吸引力。而广东企业又在高科技、农业深加工、基础设施建设、环保与旅游等方面拥有资金优势和强烈的投资意愿,对于正在寻求高层次投资的湖南来说恰好互补。
二、威胁
1、产权保护法律制度还不完善。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完善的产权制度有利于激发产权主体的积极性,而单一、封闭的产权制约民营企业的发展。湖南省大部分民营企业的产权是单一和封闭的。这种单一、封闭的产权模式在创业初期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竞争优势和效率优势,是可行并有效的。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特别是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技术的逐渐升级,企业逐步走出原始创业的时代,产权的单一性和封闭性越来越不利于民营企业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同时,产权的单一性和封闭性不利于民营企业吸引金融资本;单一、封闭的产权也使得民营企业无法从根本上形成有效的制度体系,从而难以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公司治理结构。
2、融资渠道依然不畅,企业发展缺乏资金。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在资本融通上表现为规模偏小且无稳定的资金市场配合。从银行角度看,由于观念和体制上的原因,我国银行体系主要服务于国有企业,大部分民营经济缺乏获得银行贷款所需的正规渠道。整个金融组织缺乏面向民营企业的民营商业化银行,加上信用中介服务体系滞后,国有大银行无论在自身机制上还是在技术操作上,都无法适应民营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民营企业自身方面分析,首先民营企业整体发展水平低,优质企业偏少。对于管理不规范、风险不确定、经营状况一般的民营企业,银行无法从容放贷,由此形成了企業贷款难与银行难贷款的两难境地。其次大部分民营企业的信息披露、统计、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尽管自身盈利水平可能较高,但是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企业统计、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与时效性无法保证,给银行贷款带来了难度和潜在风险。
3、软环境还存在不宽松的一面。一是多头管理体制导致政出多门,民营企业主遇到问题得不到政府有效、及时的服务。目前,我市对民营企业的管理,特别是对个体私营企业的管理涉及到工商、税务、物价等数十个单位,但却缺乏一个权威性的具有综合管理职能的组织机构;二是政府服务不到位。一方面民营企业在投资信息服务、产业指导方向、技术支持等方面存在渠道不畅、信息不通的问题,使其在项目投资选择上往往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和投机性,从而导致投资风险加大和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的人才引进上,政府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战略规划,支持和服务力度明显不够;三是个人和部门利益驱使导致政策难以落到实处。
4、民营企业起点较低,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民营企业鉴于自身的特点,大多数具有某些先天不足,主要表现为:起步水平较低,原始积累不足,低水平重复投资较为普遍;投资盲目性较大、追求目标短期化;职业操守不强,不正当竞争、制假造假、损害环境等现象时有发生;发展缺乏长期战略和长远眼光,其次,大多数民营企业在人才储备上明显落后于国有企业,存在三缺,即缺管理人才、缺技术人才、缺营销人才。据调查,2004年底,湖南省民营企业从业队伍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仅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0%左右。
三、优势
1、湖南民营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法治市场经济中最为直接、普遍、灵敏的经济主体,是活跃市场经济的关键因素,没有足够数量的中小企业自由参与竞争的经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用法律手段保护和引导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是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作法。
2、民营企业自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湖南民营企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而逐步成长起来的,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辛发展,现在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日益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亮点,其对社会的贡献也日益彰显。目前,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部崛起战略如火如荼地推进以及中国步入WTO这个大市场,湖南的民营经济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体制创新的活力源,成为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重要力量。
3、在一些行业中湖南民营企业异军突起正在做大做强。以湖南的长沙为例,2002年前,家电产品的销售基本上集中在友谊、阿罗波、西城、泰阳等本土百货商店和专卖店中,但最近两年来,国美、苏宁、有有、通程等连锁大户异军突起,攻势咄咄逼人,正在做大做强。
4、政府政策对湖南民营企业的支持。2003年6月出台的《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为湖南民营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决定》从全方位的角度放开了民营经济发展的束缚,特别是“最低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下的公司制民营企业,其注册金可以在3年内分批到位”的政策大大降低了民营企业准入的门槛,在全国工商企业界引起广泛震动。这一规定的实际意义已经超出了政策的制定本身。
四、劣势
1、湖南民营企业数量少、质量差。湖南民营企业身上有一种倔强、奋进的可贵精神,正在向正規化、制度化、非家族化方向发展。然而,一些民营企业的发展似乎并不理想,其中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寿命短”,“长不大”。一些民企真正发展的黄金时期也就在2年到4年,之后要么倒闭、要么长期停滞徘徊。
2、湖南民营企业行业过于集中,产品技术含量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竞争优势,而创新正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支撑和决定因素,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3、湖南民营企业难吸引和留住人才,导致人才缺乏。很多民营企业对人才的政策是“闲置”政策,民企老总最不愿意给人才的就是权力。很多企业普遍存在人才频繁流失现象,老板对人才有一种求全责备的心态,同时又不能虚怀若谷,于是导致企业人才频繁流失。
4、一些民营企业中没有明确的游戏规划,一切随老板好恶而定。这些企业最缺乏的是一种人文思想、文化素质和理性思维。劣根性的成因在于市场经济初期的不适应、企业家素质偏低。企业文化不是一个口号、一种目标,也不仅仅是一个希望,真正的企业文化应该融入到每一个员工的行为之中。
5、家族管理人治陋习。家族化管理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任人唯亲,首先是在管理上通常很容易陷入“人治”陋习,以湖南民营企业管理目前员工素质来看,严格的制度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但企业中由于有人治陋习的存在,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永远成为了摆设和牺牲品。
6、信息不足已成为制约湖南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湖南省虽然有各种各样的信息网络,企业信息网、农业信息网、金融信息网等。但是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这些信息大都较为分散、零乱,各自为政。为了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政府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如市场准入政策、土地使用政策、投融资政策、税收政策等。但是许多民营企业对这些政策大都不了解,许多政策形同虚设。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与政府之间缺乏沟通的渠道。政府部门大都把眼光集中在大的民营企业,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就更加需要建立与政府沟通的信息网络。
(注:本文系陈国生主持的2007年度民盟湖南省委参政议政调研课题《打造湖南创业良好环境研究》,湘盟会[2007]13号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王薇:怎样铸造百年民营企业[N],华东新闻,2005-12-15.
[2]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动力及其约束因素[N],中华工商时报,2006-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