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智慧的花朵尽情绽放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spy_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作为教师,总希望自己的学生都是优秀的,但现实总有缺憾,于是我们把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称为“学困生”。他们在集体中扮演着“丑小鸭”的角色。同学的远离、老师的冷漠,让他们无容身之地,在倡导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今天,我们如何将“丑小鸭”转化为人们喜欢的“白天鹅”呢?
  
  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是转化“学困生”的有效途径
  
  “学困生”大多由于家庭教育的脱节,家长平时不注意子女的品德教育,加上自身的陋习、短浅的利益观,让子女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对人生失去目标。再加上学校教育不当,在以成绩为重的评价机制的影响下,老师只关心学习好、纪律好的学生,对“差生”不关心、没信心、缺乏耐心,动不动就训斥,结果“差生”更差。俗话说:“越是干旱的庄稼越需要雨水,越是受冻的秧苗越需要阳光。”同样,越是“学困生”越需要老师的加倍呵护。我在班内建立起“学困生”档案,对每位“学困生”的点滴进步,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定时与其家长联系,及时沟通。例如,我班有个叫邹云的学生,在一次做“开火车”的游戏时,当火车“开”到他那儿,突然停了下来,他慢慢地站了起来却一句话也不说。这时,班上其他同学争着说:“老师,他是‘哑巴’,从不说话。”这时我先请他坐下。课后,把他找来谈话,可无论我怎么说,他总是笑笑。后来,我主动联系他的父母得知,由于孩子舌头有点小毛病,口齿不清,只要开口别人就会笑话他,久而久之,他逃避说话,以笑代之。对于像邹云这样的特殊学生,我首先从感情上亲近他,继而从学习上启发他,我要求他的父母在家要多与他沟通,多鼓励他在人前说话,父母配合得很好。就这样,他的学习潜力被挖了出来,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以笑代说的毛病也渐渐没有了。
  
  二、爱心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教师要用真情去爱学生,不求任何回报。是长辈,像父母一样对他们关爱;是老师,授予知识和教他们做人的道理;是朋友,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或共同承受不幸与失败的痛苦。我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重视对他们的感情投入,做他们的知心人;善于发现他们言行的闪光点,这样,使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一个榜样在他们中间。
  例如,我班学生刘小飞纪律性差,不仅不爱学习,而且喜欢和别人吵嘴打架,是班上有名的“淘气包”。于是,我经常主动接近他,利用课余时间心平气和与他谈心,和他做朋友。在他遇到困难时,及时地送去温暖;针对他的学习也采取适当的教法,做好课外辅导。有一次,我见他烦躁地坐在座位上,我走过去摸他的额头,发现他发烧了,于是,我及时送他到诊所。病愈后,我发现每次与他交谈,他都露出感激之语。
  
  三、信心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
  
  “学困生”和其他学生一样都有进步的愿望,希望自己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班主任,我们应主动接近、充分了解这个群体,找出他们后进的原因,对症下药,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让他们树立自信心,要加倍呵护他们,激发他们的自信、自强,丢掉自卑心理,增强求知欲。
  比如,我班刘子粮同学学习基础较差,但画画很有天赋。我抓住他的这一特长,适时鼓励,甚至为他办了个专题画展,渐渐他成为同学心中的“小画家”,在师生的赞扬声中,他的思想表现及学习成绩也有所好转,一学年下来,他由倒数几名一跃成为30多名学生中的前十几名。
  
  四、耐心是转化“学困生”的保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困生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因此,对其转化也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更不是教师心
  血来潮就能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呕心沥血,长期不懈努力,持之以恒达成。如我班邹玲是一名聪明而又非常顽皮的孩子,平时迟到、上课不专心,初次找他谈话他没来办公室,我只好亲自去“请”,他表示有悔改之意,以后不再迟到,保持了两天后,旧病复发;随后我紧追不放,多次找他聊天、教育,效果仍差,但我并未灰心,一而再,再而三的感化教育,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多次与他交流沟通中,他终倾吐其心声:因父母的不关心、家境的贫困,让他无心学习,成绩才一落千尺的。根据这个情况,我表示愿意帮助他,成为他的朋友,并告诉他以后有事多跟老师沟通,最终,那颗幼小的心得以升温、融化。
  我相信,一位有责任心、掌握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和教育理论的教师,经过深入研究“学困生”,精心设计能让“学困生”乐于接受的各种教育措施,大胆尝试,每颗智慧花朵定会尽情绽放。◆(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武阳安富小学)
  □责任编辑:廖淑芳
其他文献
案例观察:语文课堂结束前那条光明的尾巴  学期伊始,县城初中组织公开教学,我随同语文教师一同观摩,执教课文为七年级上册第一课《在山的那边》。  案例描述:执教者对课文很熟悉,以品析诗歌象征手法为重点,引领学生剖析“山”“海”的象征意义。在课堂结束前五分钟左右,教师抛问:“请同学们说说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或者说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感悟?”  生1:读了这首诗,我明白了只有“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期刊
通过对教学行为、教学环节、学生变化的反思,在学生的“错误”中求发展,在教师的“失败”中寻发展,在教材的“局限”上谋发展。对于如何课后反思,一本教学杂志提出要做到“认可、解构、开掘、适度”。根据这几点,笔者试图从几节课例中作继承与革新之间的张力追寻。  A.认可:总结教学中的成功之处,自我肯定  [案例一](《专心致志》)  教师在引入课题,指导学生交流了有关玛丽亚的资料后,让学生找出文中写她取得成
期刊
小学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由于长期受“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老师已经习惯于练声、视唱、节奏训练、学习歌谱、歌词的传统套路。近两年来,我们在不断探索的实践当中,构建了“主动唱演”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形式,从过去由教师指导下的被动学习活动变为主动学习的自主活动,让他们在主动参与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把音
期刊
在音乐教育普及的当今社会,钢琴正作为大众乐器,越来越进入到普通家庭中,进而促使钢琴演奏教学日趋专业、系统化。可是,如火如荼的“学琴热”,一拥而上的“忙考级”,使得钢琴演奏成为—种公式化的学习模式。面对这一问题,我总结出了一些演奏钢琴音乐的步骤。  一、眼观——从乐谱中读出乐曲的情感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当我们准备弹奏一首乐曲时,首先看到的就是这首音乐作品的曲名和乐谱上那上上下下的音符。此时,我
期刊
当前,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忽视提高班主任专业素质及其创造性的现象。我认为,应着力创设环境,完善机制,盘活班主任人才资源,促其向人才资本转化,以便真正提高校本管理水平。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班主任工作环境缺乏人文性,师德培养缺乏规范性。  2.班主任专业素质普遍不高,缺乏科学的准入机制和有序规范的培训。  3.班主任对本职工作兴趣不浓,缺乏高效有力的激励。  4.班主任使用上的性别、学科偏
期刊
北大教授谢冕说:“语文的事情多半是作文的事情。”那么如何训练、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我想:立足文本,巧用活用语文课本中的资源,学生也能拙笔生花。在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巧用插图,细心观察,激起学生习作的兴趣  在日常教学中,我选择恰当的教学契机有意识地让学生观察、欣赏插图,进行作文指导。在教授杨绛的《老王》一课时,我首先将老王的肖像插图展示在黑板上,接着让学生猜猜人物的身份。学
期刊
有位名师说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扎实、朴实。”所以教师应该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这就要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那么,充满“语文味”的课堂又是怎样的教学境界呢?笔者就自己在语文课堂中的思考与探索,与同行们交流。  一、力求教学目标简明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统领教学的全过程。阅读教学最忌“浮光掠影”“眉毛胡子一把抓”。要避免这一点,首
期刊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成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作为未来国家栋梁之才的小学生更迫切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这门新兴课程呢?通过几年的实践,我认为,自学、动手和应用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三大诀窍。  一、自学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  当今世界
期刊
导语即开场白,出场亮相,是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导得得法,能激发兴趣,调和气氛,敲山震虎。相反,就会弄巧成拙、画蛇添足,不仅起不到“火花塞”的作用,反而会分散甚至误导学生的注意力。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冒昧地谈一下自己的浅见,与同行们共勉。  一、从生活中联系紧密的事物导入  在学习语文活动课《漫游语文世界》时,一上课我就吟了几句广告词:“神州行,我看行”;“好空调,格力造”:“万家乐,乐万家”。学
期刊
一、情境导入型  看图导入。如:如教学《荷花》时,可以直接出示荷花挂图用导入语导入。  绘图导入。如于永正老师教《惊 弓之鸟》先在黑板上画出弓 、弦、箭。  用音乐或歌曲导入。如:教学《月光曲》时,于永正老师上课伊始用贝多芬的著名钢琴曲——《月光曲》导入。  借助多媒体导入。如教《月球之谜》时,课文中的月球对小学生来说是不易理解的。因此,课前我搜集了很多有关月球的资料,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人类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