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框架问题落实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标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zhiw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综合实践课很容易滑入“只见活动,不见学习”的困局,这就需要我们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借助框架问题明确培养目标,围绕培养目标来设计活动内容和流程、成果呈现与评价方式,根据目标来反思活动的经验得失与学习策略。
  【关键词】综合实践;目标意识;框架问题
  2017年9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自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2001)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将其作为必修课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走过了十几年的道路,但与语文数学英语、体育艺术科学等课程相比,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作者在前两周参加了一次综合实践教研活动,听了一节二年级的综合实践课《影子》,现场就产生了许多的思考。本文谨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标导向”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希望引发一些讨论和交流。
  一、通过自我提问,明确培养方向和活动育人目标
  很多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培养目标并不清晰,有些甚至没有培养目标。那些所谓的“活动目标”,往往只有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最多也就是活动本身的一些具体要求,并没有写清楚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素质与能力。事实上,所有的课程都应该有培养目标,但相对于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因为其“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指导纲要》,教育部,2017)等特点,教师很难找到明确的参考,就很容易忽视。
  那么,没有参考,如何来确定培养方向和育人目标?我给出的方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在明确教育“立德树人”宗旨和课程改革方向的基础上,通过自我提问的方式来明确本次实践活动的培养方向和育人目标。我们至少可以向自己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咱们班的学生最需要激发哪些兴趣、锻炼哪些能力、发展哪些特长、培养哪些素养?他们有哪些基础和优势,又有哪些不足?过去我们关注了哪些,有什么样的效果,还需要继续关注什么,做哪些努力?把这些问题思考明白,培养方向与育人目标也就呼之欲出了。
  二、借助框架问题,明确活动的主题、内容和活动流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别于传统的学科课程,它在内容选择与组织方式上强调“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整合性”和“连续性”,在活动方式上提出了“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以及它们的组合等。通过综合实践课程,以实现“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四大目标。(见《指导纲要》,教育部,2017)《指导纲要》讲得很明确,但还是没有讲如何去选择主题,如何去明确内容和活动流程。还是要回到“目标导向”上来,方法还是自我提问,但这些问题是成体系的,可以称之为框架性的问题。
  最基本的问题应该包括这些:什么主题和内容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怎样引导学生自己从生活中提出合适的活动主题来?我们希望发展这些能力(训练这些思维技能),最好的活动载体(内容)是什么,活动形式要注意哪些东西,哪些因素与环节必须要得到关注?什么样的成果呈现方式和评价方式最有价值,也最具有可操作性?思考完这些问题,实践活动的主题、内容与组织程序事实上也就清楚了,细化成方案就可以了。这里,你最好还要再思考一下:通过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及其组织形式,核心目标(任务)是什么,附加任务又是什么?这样就会进一步明确培养方向和育人目标,重点也就更清晰了。
  三、依托更具体的策略性问题,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踐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主题教育有密切联系,但区别也很明显。《指导纲要》明确“防止用学科实践活动取代综合实践活动。”“防止将专题教育简单等同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在组织方式上,综合实践活动“以小组合作方式为主”“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而应当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的指导应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全过程。”(教育部,2017)很明显,综合实践课程不能去“教”,教师要做的就是“引领”“指导”和“参与”“促进”。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最能够体现自己“指导”作用的地方,就是要围绕培养目标,就是本次活动要发展的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活动资源和学习支架,帮助实践活动顺利推进,让学习不断走向纵深。
  同样,最好的办法还是自我提出框架问题。当然,这一环节就是更具体的策略性问题。如以“影子”这一主题活动为例,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围绕“影子”,我们能够想到哪些好玩的游戏?(头脑风暴,思维图示发散思维并整理记录)玩这些游戏要注意哪些?(什么地方,什么道具,什么规则?……)你是怎样想到这些游戏和注意事项的?(观察?阅读?经验?联想?)我们在游戏活动中要观察(记录)哪些内容?(如影响“影子”的因素,什么变化又导致什么变化)观察(记录)要注意什么?谁来观察和记录?用什么方式来记录?游戏和观察(记录)之后我们还要做什么?(讨论和交流)游戏实践、观察和讨论解决了什么问题?讨论和交流中有什么收获和问题?收获是什么,怎么提出来的?问题是什么?有什么解决办法?(有什么问题,先提出来就可以)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和程序来汇报?交流时注意听什么?交流时怎样去点评?……整个活动结束之后,还要回到最开始提出来的培养目标中来,再来提一些问题:核心目标体现得怎样?有什么样的附加效果?……
  能够提出来的具体问题很多,具体实施的时候也不一定都要提出来,而是根据前边确定的培养目标、核心目标和附加目标来优选。例如,如果我们希望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分析探究能力,那应重点围绕“影子跟什么有关系”来优选具体的问题。如果我们希望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那我们可以围绕“利用光与影可以做什么”来优选更具体的问题;如果我们希望把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聆听习惯和评价能力作为培养目标,那我们可能更关注游戏组织、观察与记录、分享与交流、评价等这些环节的策略性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主发展的需要,迎接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挑战。(《指导纲要》,教育部,2017)立足于这一定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于目标导向的框架问题,将帮助我们明确定义任务和目标(问题的提出),细化活动内容和程序的设计,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活动策略和观察记录量规等,帮助学生完善成果并进行交流分享,并在活动全部结束之后回顾整个学习过程以梳理学习的程序和策略,帮助我们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张华.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框架研究 [J]. 全球教育展望,2008.
其他文献
【摘要】“直观想象”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它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几何教学中。解析几何作为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是体现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经典内容,是学生“直观想象”培养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要注意四个方面的表现。  【关键词】直观想象;解析几何;数形结合  直观想象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利用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主要包括:借助空间认识事物的位置关系、形态变
【摘要】纸艺课目前还不是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但它却是一门集动手、动脑和想象创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看似简单,却对小学生的素质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如何激发孩子们对纸艺活动的兴趣?如何开发纸艺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实践?如何提高孩子们的纸艺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从而走出封闭、单一的课堂,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发展。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纸艺课堂教学
一、情景呈现  大气运动是高中地理学习和高考中的主干知识之一。这部分内容原理性强、容量多、思维深度大,能够很好地反映考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高考中,此类试题一般以生活中的现象或者以高中地理未接触的新概念入手,考查学生对基本原理和规律的掌握程度。新名词、新概念、新情境,考查学生的现场学习和知识迁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地理实践力”这个核心素养。  自然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地理效应,
【摘要】国学经典蕴含了古人洞察天地、感悟自然的心得和处世为人的哲学,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让学生借助经典这一载体,对于拓宽眼界和胸怀、提升气质和品格具有深远影响。诵读经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妤品格,培养学生的爱囯情操;诵读经典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诵读经典可以陶冶情操,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笔者在长期的一线教学实践中,多方面多途径入手
【摘 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设情趣阅读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创设个性情境、欣赏作品词句、提出梯度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思考,结合信息技术拓展阅读资源,将学生带入阅读的情境中,促使学生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情趣阅读;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清代学者史震林提出,诗文有理、事、情、景,这四者都有自己的趣味,趣味指的是生气和灵机。也就是说,不管文本所写的内容是什么,它们都各
【摘要】提高數学教学实践能力,更新数学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不断提高乡村小学数学教学整体水平,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提高乡村小学的数学教学质量,这是提高乡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手段。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做好日常教学工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乡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在广阔的乡村由于经济条件较差,大多数家长外出打工挣钱,孩子们都由爷爷奶奶监护,自然就成了留守儿童。爷爷奶奶文化层
【摘要】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结晶,让学生学习传统经典诗文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最好传承。本文从认识作者,知悉意图;反复诵读,体会情感;理解为主,加深印象;放飞想象,启发思维;拓展延伸,积累运用五方面探索古诗文的学习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效果。  【关键词】古诗文;学习模式;小学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总目标指出:小学生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
初中区域地理包括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内容庞杂,点多面广,其所涉及的常考内容占总分值量的80%。学生若能立足课标,梳清脉络,掌握学法,就能促使地理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地,并在学业水平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果。  一、课标引领,且学且变化  2019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已经公布,地理学科在试卷结构和题型上出现了很大的调整——由原来的单一题型调整为两个题型:第一大题是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30
【摘要】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教师少一些讲授,回归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多一些体验,自主探究。教师适时指导、鼓励,始终带着欣赏的目光关注幼儿,正确评价美术作品,保持幼儿美术的原创性。  【关键词】美术教育;主体性;大胆表现;保持原创性  《纲要》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表达他们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倾向。
【摘要】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是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将数学所学知识在生活中较好地运用是现在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能较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数学能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