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楼高百尺

来源 :北京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e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开年,行业龙头万科被牵连进“安信毒地板”事件,随后,其深圳、佛山以及重庆的项目又相继被爆出装修质量问题。而此次北京“7.21”暴雨过后,房屋质量问题再次集中显现,众多先前以“品质”著称的楼盘不乏漏雨、渗水的现象,首开旗下的北京限价房项目同馨家园更是以上种种的集中表现……
  中国网民们将无处宣泄的情绪化作一声声阿Q式的自嘲,给“危楼”们取上了一个个好笑又讽刺的名字——上海“楼脆脆”、成都“楼歪歪”、合肥“楼断断”、哈尔滨“楼停停”、桐乡“楼薄薄”……没有血泪的控诉,只有一个个的灰色幽默令人心生唏嘘:危楼高百尺。
  千亿万科深陷“质量门”
  大量拿地,快速开工,快速销售,以标准化、规模化取胜,这种模式成就了万科的超速发展,也带来了质量问题频发。
  “只要保持质量就有未来。如果万科一意以利润为导向,那么后千亿时代可能面临覆灭式的危机,最终被消费者所抛弃。所以,我们股东也要做好准备,当你觉得股票值得拥有的时候,你要考虑可能万科为了质量会沦为老二老三。因为,这就是市场的规律。” 5月11日的股东大会上,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明确表示。
  然而,设计门、毒地板门、变电门、诚信门、纸板门……近半年来中国房企巨头万科质量事件频现,仅见诸媒体报道的就多达十几起。郁亮主导下的万科,大量拿地,快速开工,快速销售,“5986”高周转模式,即拿地5个月动工、9个月销售、第一个月售出八成、产品必须六成是住宅。在房地产调控之前,万科恰恰靠着这样的模式一步步发展壮大。
  但频频爆发的质量事件,也受到不少同行的质疑。万科真的会“为了质量沦为老二老三吗”?
  对万科近日频繁出现质量问题,郁亮表示,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去几年万科总共推出了4.4万多套装修房,这个量在全国各开发商中最大。与王石浑身充满的人文主义和理想情怀不同,财务出身的郁亮被认为更加低调务实,注重资产规模和周转,以及投资收益回报等财务指标。
  有报道指出,万科对近日一系列质量问题反思后认为,尽管存在一定的监控漏洞,但万科整个采购和质量管控流程并没有出现系统性风险,万科对杜绝此类质量问题的发生尚未找到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
  2004年,以郁亮为核心的第二代管理层替代以王石为核心的第一代管理层走上前台。这一年就像万科的分水岭,当年销售额仅有92亿元的万科抛出了震惊业界的“千亿计划”,郁亮预期万科2014年销售额将达到千亿的规模,但万科在2010年12月实现了这一目标,提前了4年。如今万科1215亿元的销售金额,是保利地产的1.7倍、金地集团的3.9倍、招商地产的5.8倍。
  据报道,为了控制速度,已很少插手公司管理的王石,在此前曾给万科下了死命令,即2011年的年销售额不能突破1400亿。“你不认为这对公司的影响是致命的,即使你认为是错的,也尊重他的决定,因为有的时候,是错是对,是角度问题。”对于外界对王石和郁亮之间存在分歧的种种猜疑,王石在2012年3月份曾对媒体表示,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此前郁亮也坦言,他和王石在战略上没有根本分歧,但做法上有一些不同意见,其中包括对公司发展速度的看法,“快和慢我们是有些分别,但大的方面不会有”。
  在反反复复的“质量门”事件中愈发心力交瘁的万科,最为紧迫的事情是,如何在一个“后调控时代”迈过精装修的门槛。
  国企首开上演“楼裂裂”
  一场暴雨令曾经以“京城最贵限价房”身份入市的同馨家园项目,被疑“限质”。
  2012年7月21日的那场暴雨不但让整个北京陷入水患,也让不少问题楼盘在大雨后“现出原形”。据悉,北京首开集团开发的限价房小区同馨家园19、20号楼不但出现了渗水、空心砖问题,还有部分户型未设置烟道。对此,开发商称,是工人疏忽所致。这两栋楼的施工单位为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该项目施工方是多个国家级工程的承建商。
  走进同馨家园小区就可以看到,小区的路高低不平,部分路面甚至已经塌陷。而楼房的外立面也明显出现多条裂缝。据了解,该小区在一个月前刚刚交房。出现渗水的不仅仅是住在顶层的这户人家,而是几乎所有的住户都有类似的问题。然而小区房屋的验收报告明明显示,所有的项目都标注合格。
  事实上,早在刚开始装修时,相关人士就已经发现房屋的质量存在问题,特别是承重墙中使用的都是空心砖。针对此前爆出的19、20号楼墙面渗水、外墙空心等问题,开发商在《致首开同馨家园业主的一封信》中称,公司在承重墙中使用“空心砖”材料完全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履行了所有合法报批手续并验收合格。就目前业主集中反映使用砌块的隔墙悬挂重物问题,公司将提供技术支持。
  不过面对进一步的追问,他们却不愿过多回应。据了解,首开同馨家园是北京的保障房项目,业主们表示,本以为是政府给他们带来的福利,没想到一场暴雨却浇出房屋质量的原型。限价房限的是价格还是质量?
  如果说问题房是开发商与施工方偷工减料、不负责任造成的话,管理部门对问题房通过验收程序也难逃监管失职之嫌。保障房的问题重重,给住房质量敲响了警钟,而住房保障政策仍旧有待完善。
  实际上,“问题房”顺利通过验收,与验房制度存在漏洞不无关系。一位南京民间验房师曾坦陈自己的验房经历:“从2005年至今,我验过的每套房子几乎都有质量问题。”如此惊人之语或许有夸张成分。但是,惊人之语却道出了房屋验收的灰色地带。
  商品房中的政策房,政策房中的商品房,以同馨家园为例,双轨制的定位本身就为其埋下众多风险。首开集团方面称,从施工角度看,拿地时的价格已经被限制死,房地产开发周期本身又比较长,成本控制很难把控。一些企业在成本控制和利益选择之间碰撞后也许会在质量上有所妥协,从而埋下隐患。
  “后调控时代”路在何方?
  一个令业内人士讳莫如深的原因是——楼市调控政策下,开发商对于房价预期下降的同时,成本控制会更加严格,甚者难免“质随价跌”。
  在地产中国网近期所做的一份关于房屋质量的问卷调查中,有63%的人遭遇过房屋质量问题,54%的人认为开发商的房屋没有质量保障。可见,房屋质量问题的频频出现已经让广大业主对开发商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感。此次调查中,有41%的人会选择买名企的房子来避免房屋质量问题,但是,随着众多大型房企旗下项目的质量问题被曝光,这最后一点的品牌信任似乎也要消失殆尽了。
  整体市场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开发商的利润率下降,为了尽量保证一定的利润率,开发商便需要调控成本,而建筑成本水涨船高之势不减,所以开发商会尽量压缩各方面的支出,倒推到建筑材料的运用上,便会要求施工部门压缩建筑每平方米的造价。管控不力和快速扩张是质量问题频现的导火索。
  有分析认为,万科现在这些问题在所谓精装修房中其实是很普遍的,而且是由来已久的。之所以现在屡屡被曝光质量问题,可能与目前下行的楼市有关。深层次原因是,在楼市上行时,商品房的种种质量问题都被上涨的价格掩盖,业主一般不会就这些问题进行维权。但在楼市下行之时,业主常因利益受损而格外挑剔,商品房的各种质量问题就会凸显出来。
  开发商如万科者,多年来坚持的快速开发和规模扩张模式是一把“双刃剑”,其带来的负面问题开始不断显现。目前,万科实施的是战略总部、专业区域、执行一线的三级管理架构。在地产系统中,又分成三层管理架构,第一层是集团总部;集团总部下面有4个区域本部作为第二层,这4个区域本部作为派出机构;在区域本部下面是第三层,按照城市设置公司,即万科内部所谓的一线公司。层层递进的管理模式看似严密覆盖,却也滋生出监管的灰色地带。
  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郝前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问题与‘人文万科’还是‘数字万科’没有太大关系。这已经不是万科一家的问题,而是整个市场缺乏可信的品质保证,从而严重拖累了精装修房的发展普及”。
  危楼并不止于万科或者首开,包括星河湾、世茂房地产、合景泰富、招商地产等多家知名房地产企业近日纷纷被爆出现项目质量问题。有业内人士指出,房地产市场暴利时代已经结束,转向理性时代的新一轮竞争已经开始。
  楼市戏称与乱象
  “楼断断”
  合肥市枫丹白鹭湖公馆住宅小区一业主去看房,发现的J3栋楼前面的四根承重大立柱出现严重的裂缝,裂口达4厘米左右,立柱上下出现错位,明显是立柱承重力不够或者是地基不实导致立柱扭曲拉断。
  “楼脆脆”
  上海莲花河畔景苑商品房小区工地内,发生一幢13层楼房向南整体倾倒事故,一名工人逃生不及被压致死。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楼房北侧在短期内堆土高达10米,南侧正在开挖4.6米深的地下车库基坑,两侧压力差导致过大的水平力超过了桩基的抗侧能力。
  “楼裂裂”
  北京美景东方二号楼开始出现房屋卧室顶板裂缝。此后,经北京建委执法大队和质量监督部门多次查看,发现此楼存在严重工程问题,多处地板、顶板、承重墙体出现裂缝;过梁中间断裂、弯曲;地基不均匀沉降;墙体倾斜;室内漏水。
  “楼薄薄”
  浙江省桐乡市太阳湖小区汇宇都市花园16幢3单元6楼某业主在装修过程中发现,楼板厚度仅为7.9厘米。据业主查询到的建设局档案,该小区客厅楼板设计厚度应是12厘米,其他区域为10厘米。
  “楼晃晃”
  晃动安置房让住户心慌慌。2008年底开始,常州市就出现了“楼晃晃”。摇晃楼属于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的一个小区,这10幢5层的楼房大多属于拆迁安置房,住户基本上是2002年入住。晃动不仅影响了住户的生活,还造成了墙体多处裂纹,住户担心小区存在安全隐患。
  “楼危危”
  拆迁办半途停工造就杭州“骨感”危楼。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一位居民反映,他家附近有一栋民房,相关部门拆除三面墙体后,该楼只剩下“骨架”了,并以此姿态放置了一个多月再也没人管。
其他文献
之前一直注意到刘翔的广告,从奥运预热到奥运期间,某国际著名品牌汽车,就请了刘翔作为广告代言人。看到这个广告的时候,我甚至有些激动,觉得人性是伟大的,2008年那次耻辱地离开起跑线的人,竟然能够重新站起来。一个甚为苛刻的评论员亲口对我说,如果刘翔能够摘得伦敦奥运会110米栏金牌再退役的话,那将是多么圆满的运动生涯。  中国的民众总是充满了善意,尽管他曾经欺瞒了这个世界。所以当有人质疑中国人阴暗的心理
期刊
在眼镜行业有这样一句顺口溜:成本20元的镜架,200元卖给你是讲人情,300元卖给你是讲交情,400元卖给你是讲行情。  由于行业的专业性和特殊性,中国眼镜业的暴利早已是公开的秘密,甚至被列入“中国十大暴利行业”之一。有数据显示,眼镜零售的利润率能超过200%,甚至达到1000%。如此算来,我国眼镜消费者已超过3亿,再加上3.2亿中老年人的老花镜需求,以及太阳镜等产品,国内眼镜市场的潜在利润也难免
期刊
从1875年创立至今,东芝集团已经走过了130多年的传奇历程,在这130多年里东芝集团一路坚持着以创新科技、尖端技术为第一生产力,凭借自身强大的设计研发实力,创造了无数的世界第一。其生产制造的产品热销于全球各个国家,也被应用在IT、水力、医疗、照明、电力等众多的领域。  东芝水电杭州工厂打造领先世界的水力发电设备  东芝集团在水力发电设备制造领域拥有110多年的悠久历史,一直致力于最新技术的开发与
期刊
在经历了接踵而至的召回事件、自然灾害、日元走强,丰田汽车在全球汽车销量排行榜的位置曾一度从第一滑落至第三。现在,丰田汽车正在悄无声息地向全球汽车企业销量冠军位置再次发起冲击。今年上半年,丰田汽车以绝对领先的优势超越通用汽车,再度成为全球销量最多的车企。  2012年8月3日,丰田汽车公司宣布将包括大发、日野在内的丰田集团2012年全球销量目标从今年2月发布的958万辆上调至976万辆,同比增长23
期刊
曾听日本朋友介绍,在日本有一项特殊的规定,凡是私人增添一辆汽车,至少要种植一棵树。日本把每年的4月1日至7日定为绿化周,每逢绿化周,天皇夫妇亲临现场植树,而普通民众只要有时间就去义务植树。所以对于很多日本企业来说,植树造林等社会活动被认为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韩国人对植树也颇为“热情”,在中国受到沙尘暴侵扰时,许多韩国人还会自发到中国来种树。在他们看来,植树是“环境友好”的重要体现,而
期刊
新一代轩逸会成为“月销两万俱乐部”的新成员吗?任勇关于新轩逸销量预期的答案,让很多在场的记者都显得“有点兴奋”。原因很简单,尽管凯越、朗逸、科鲁兹等车型都曾创下过月销两万的成绩,但这绝不是一个容易达到的目标,尤其是对轩逸这样一款之前一直比较稳定的车型来说。因此,东风日产何以对新轩逸“如此自信”?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的另一个问题。  这种“自信”,首先来自于新一代轩逸的“产品力”。 新轩逸称得上是一款温
期刊
老佛爷Karl Lagerfeld和植村秀(Shu Uemura)是二十多年的老朋友,Karl Lagerfeld也经常在某些场合帮人上妆时,使用到植村秀的眼影,之前Karl Lagerfeld曾经帮ST Dupont设计过昂贵的精品笔,并使用植村秀的指甲油描绘了笔的草图,可见老佛爷和植村秀的交情有多么的深厚。  老佛爷Karl Lagerfeld此次为植村秀设计了一个漫画系列。老佛爷本想从其他日
期刊
英伦元素时时有,伦敦奥运则将这股热潮推向了制高点。英国象征性的经典红白蓝,都成了伦敦大街小巷之最抢镜色彩。为了迎合伦敦奥运的举世同庆,奥运吉祥物文洛克“不知疲倦”地奔跑在伦敦街头。除了奥运的主角运动员,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以及压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演出的保罗·麦卡特尼所在的经典传奇偶像披头士乐队,都被搬到了这个热爱涂鸦文化的都市街头。让运动与摇滚共同见证这座沉浸在奥运气氛中的城市。    1.为在
期刊
从去年合作伙伴大会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年。这一年里,我们大家一起向一个开放的、没有疆界的互联网新生态迈出了第一步。大量的创业伙伴在腾讯开放平台上涌现出来,其中不少团队还取得了初步成功。  看到这些新的现象,我既感到高兴,也体会到责任重大。如果说以前腾讯做得好不好只关系到自己员工和股东,现在则关系到大家,腾讯还必须要促进平台繁荣,与广大合作伙伴一起成功。  一年来,通过对开放平台上合作伙伴的观察,我
期刊
编辑手记:   Robyn与英伦的情缘由来已久,其创意总监Robyn Hung洪英妮毕业于伦敦服装学院(London University of Fashion),所以在她的设计中随处可见蔚为经典的英伦设计元素。时装精们都有挥之不去的英伦狂爱症,所以当伦敦成为2012这个不凡年度的奥运承办国,欢欣鼓舞之情所辐射的又岂止体坛中人。“你可以在他身上找到任何一位你喜爱的icon线索,在伦敦奥运会来临之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