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吴稼祥 我是一个渐进的改革者

来源 :中国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t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月,吴稼祥的新书《公天下:多中心治理与双主体法权》(以下简称《公天下》)出版,这本书吴稼祥写了3年,胸怀天下,殚精竭虑。他谈论着“超大规模国家如何治理”,你当然可以将其看作一家之言,但对吴稼祥来说,这位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作为政府智囊的民间学者,其间凝缩的,是他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出路20年的思考。
  书的封底赫然印着一句感言:“此书,朝成夕死可矣”。
  2013年1月,吴稼祥的新书《公天下:多中心治理与双主体法权》(以下简称《公天下》)出版,彼时十八大刚刚开完2个月。
  这本书吴稼祥写了3年,其间殚精竭虑,没有一刻松弛,截至记者在北京采访他时,新书出版2个多月,已售出超过5万册,作为一本政治学著作,可谓成绩斐然。
  《公天下》的主题并不新鲜。
  “超大规模国家如何治理”,不同的民族如何统一于一个大的政治体——吴稼祥给未来的中国推荐了一条道路:以“多中心治理与双主体法权”来建构新的超大规模国家的治理体系,在大国“活力”与“稳定”之间找到平衡。
  你当然可以将其看作一家之言,但对吴稼祥来说,上世纪80年代曾经作为政府智囊的一员,如今以民间学者的身份著书立说、指点江山,其间凝缩的,是他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出路20年殚精竭虑的思考。书的封底赫然印着一句感言:“此书,朝成夕死可矣”。
  据说,吴稼祥在公知圈里并不算活跃,相比起呼朋唤友来,他更愿意在家看书、写作。
  “现在年龄大了,年轻时我这个脑子一刻都不会停,一直在思考。”然而真的面对面坐下,他又非常健谈。点一杯蓝山咖啡,靠在长椅上,就能和你神侃一上午:政治见解、学术理论、各种八卦,肚子里有趣的话题有太多,更兼思维敏捷,又快言快语,总是有很多惊人之谈被轻描淡写地吐出来,马上又无声无息地消散在空气中。
  从新权威到民主化
  《公天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治理超大规模国家时,如何在“活力”与“稳定”之间找到平衡。你能不能就此谈谈当下中国的现状?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的政治体制,中国一直体现着新权威政治。这种政治体制的特点是:在一党政治、维稳的基础上实现完全市场化。它是一种模拟政体:并不照搬西方,而是在表演西方。一方面,它在模拟西方的民主政体:一是模拟国家领导任期制,不成文的惯例是5年一届,但却没有真正的法律约束;二是两院制,人大模拟众议院,政协模拟参议院——在此基础上“表演”民主。
  另一方面,它又在模拟君主制。一是接班人体制,由上一任最高领导人指定现任领导人的接班人,俗称隔代指定,这明显是君主制的特点。二是权力不受制约。有人反对这个观点,因为最高领导人并不是一个人说了算。但中国的所谓权力制约是带有寡头性质的,对权力寡头没有任何制约。这种状况导致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现在跟尧舜时代一样,都是很不稳定的体制,每一次权力更迭都有可能发生一切。毛泽东时期的权力更迭,全国动乱了10年,换了6个领导人。以后每一次都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所以我们现在老是说“维稳”,因为新权威主义政体具有这种天然的不稳定性,必须维稳。
  然而,维稳的后果大家也看到了,往往是越维稳越不稳。所以它面临一个根本性的矛盾:不维稳不能生存,但维稳可能更不能生存。
  这很有意思,上世纪80年代,新权威主义刚刚在国内提出时,受到了主流学界的围攻,当时你是极力支持新权威主义的少数人之一,而现在你在不遗余力地批判它。有人因此批评你的政见带有不稳定性,甚至是投机性。
  我要跟你说说当时的情况。1986年,邓小平多次向总书记提出政治体制改革要求,为此中央书记处办公室成立了政改研讨小组,我是副组长。研讨过程中我发现,中国改革以前的体制就是可以在一定很小的范围内活动,但一切都要服从组织的安排。
  理论化的描述则是:政府代替人民、政党代替政府、领袖代替政党。“文化大革命”则让社会变成了野蛮丛林:父亲子女互不相认,学生打杀老师,所谓封资修都不要,人类的一切文明都要清除。所以,我们改革的目标应该是,把野兽的社会变成人的社会。
  当时,你们的理想改革目标是什么?
  简单来说,中国原来的全权社会是计划经济加一党政治;而理想的改革目标则是市场经济加民主宪政。然而,一蹴而就的改革会带来很大的危险。你可以想象一座雪山,如果它的高度突然下降会导致什么后果?雪崩!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必然会导致政府权威下降,这会带来社会动荡、秩序混乱、道德堕落。西方从封建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的进程中,很多文学作品都能反映出这一点——《悲惨世界》,《雾都孤儿》,《罪与罚》等。
  所以,当初我们的想法是分两步走,第一步先变成一个威权社会:一党执政加市场经济。而且,不但要维持一党执政,还要加强权威而不是削弱权威。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国家在不分裂不动乱的前提下,先完成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然后再结束威权社会,向民主宪政转变。
  但是大家都反对。
  当时中国社会状态不一样,1986年邓小平提出政改以后,中国对民主的呼吁和要求是1911年以来最强烈的。那时对新权威主义的批判是相当主流的批判,主要的理论家都在批,还说我是民主的叛徒。
  你觉得是个误解?觉得委屈吗?
  是误解,但不委屈。因为我猜深层的原因有点复杂。
  我先解释一下,政治理论有三种。第一种是对理想政体的描述,叫规范理论,如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第二种是现实运行的政治理论的概括和归纳,即经验理论,如亚里士多德的《雅典的政治》、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但新权威主义不是以上两种,它是第三种,是对如何从一个不太理想的政治状况,向一个比较理想的政治体制过渡的方法路径的阐述,我们管它叫“变革理论”——它只是一条路径,而不是理想的目标。
  但是,很多人把这个中途站当成理想状态来描述,说支持新权威,就是反对自由民主。那么多人,如果不是愚蠢,我想就是被利用了。你知道,即使是同一个政党内,也有不同的政见派别,有人想改革,也有人反对改革。中国社会当时的民主呼声很高,公然反对改革是不可能的,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反对新权威主义却事半功倍。而中国历来知识分子都是被妥协的,学者都是用来欺骗的。他们很多人是怀有理想主义而被利用。   改革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从当初的支持新权威主义,到现在态度的转变,你觉得这个过渡性阶段应该在什么时候结束,有一个标志吗?
  标志就是实现完全市场化。在我看来,这个过程在上世纪90年代就该终结了,然后转向宪政建设。但转变一直被拖延,我觉得现在他们患了一种叫新权威主义的嗜睡症,在这里面呆得挺舒服的,不想动。然而改革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现在倒退得很凶,都国进民退了。
  所以说,对你而言,改革的最终理想是走向宪政民主。这个理想是什么时候奠定的?你在《公天下》提出的多中心治理,跟联邦制大同小异,很多人认为那是因为1990年代你在美国呆了几年的结果。
  这是个误解。我最大的思想蜕变是在国内完成的,而不是在美国。
  很多人不知道,最初我是研究经济学的,是最早提出中国股份制改革和公司制改革的学者之一。但是1986年以后我就没有再研究经济问题了,因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问题我认为已经清楚,但政治改革还是一团乱麻。我后来发现了一个假设:国家规模和国家集权程度成正比。要缓解集权,规模又不能变小,怎么办?
  针对这个问题思考了20年,我才写出了《公天下》。
  那在美国哈佛当访问学者这数年里,对你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在美国学到的主要是规范的治学方法。在哈佛,他们每个周末都会请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来给我们作一次报告,他们亲自教你,一篇小论文怎么写,怎么搜集资料,任何一个观点必须尽可能穷尽同一类型的观点,假如你采取一种观点,别人发表过,而你没有引用,视同抄袭,这样的教授是要被开除的。
  治学方法是学术规范问题,极端重要。没有学术规范,这个社会就不可能有知识的河流,因为你永远在炒冷饭,而学术规范告诉你,绝对不能炒冷饭,一定要有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这样知识才能形成河流流下来,再分成一条条支流,最后形成完整的水系。我写《公天下》,就完全按照这些规定去做。而相比之下,中国哪是做学问的地方?西方的学术是一个庞大的水系,我们到现在还是个阴沟,没有规范,你抄我、我抄你,教授抄袭都不被开除。
  你这么说肯定有人会问,美国治学环境那么好,中国这么糟糕,你为什么要回来呢?很多有过这种从庙堂走下来的经历的人,最后都留在国外了。
  美国那个社会太成熟了,你在大街上翻筋斗没人管,跑去华盛顿广场骂奥巴马也没人管,人家顶多只会说你神经病。待在那种地方没意思啊,no interest,no funny。
  确实,我离开体制以后,我已经还原成一个社会原子状态的人了。但老是有这个政治研究的情结放不下来。毕竟我从小有一个“文章太守”的梦想,希望有天能成为像韩愈、柳宗元、苏东坡这样的人:退能为学,进能为政。
  很多失意的中国学者都留在海外,我觉得是因为中国的民族性格中有一种脆弱的东西,容易落入美国那种生活状况而不能自拔。而我内心一直在想,怎么才能够对得起这个时代!中国自古以来就不是民主政治,但我认为它有一点共和政治的嫌疑。中国有句老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中国古代士大夫对政治的参与意识的体现。我也有个士大夫式的理想,希望能治理一块地方,甚至对治理天下有一点想法。这么看来,政治热情确实有点高,有点过分,还没发展出纯粹的公民意识。
  《公天下》写给未来的领袖看
  那么,你认为通过《公天下》能够实现你的抱负,甚至真的能为解决当前中国社会问题指出一条正确道路吗?
  我已经指出来了,社会权力交接的内生性动乱,只有民主宪政能解决。宪政和民主不是一个概念。宪政是对权力的限制,有纵向和横向之分:横向就是三权分立,哪种权力都不能单独说了算,这是必须包含的内容;比较大的国家还有纵向的分权,即相对独立的中央和地方权力,类似于英国的邦联制,英联邦80多个国家,跟王室之间的关系完全在一个平面上,没有任何垂直性的领导;还有就是类似美国的联邦制,各个州有自己一定独立的司法权。
  而民主指向的是最高权力的更迭方式,它有两个条件:一是最高领导人有确定的任期,不能含糊,否则就会诱发一系列的政治斗争;二是没人可以知道谁将接班,只有人民说了算,因为人民一旦说了不算的话,权力斗争就没有穷尽。因此,要解决中国社会目前的这些问题,必须结束新权威主义,走向民主宪政。
  即使如此,就目前中国社会的现状而言,《公天下》提出与联邦制类似的多中心治理与双主体法权,仍然让人觉得有点快,你觉得有实现的可能吗?
  在目前中国的现状下,不可能马上进入多中心治理,那是实现民主宪政之后的问题。而到了那个时候,我们采用什么体制比较好?我认为是多中心治理。因为我的推理是:一个国家只要规模扩大,具有规模依赖,国家一定专制。国家规模的扩大与专制程度的增强成正比,扩张与专制循环推进。所以,一个超大规模国家只要是非民主体制,一定是单中心治理。而要缓解这种规模压力,只有与民主宪政配对的多中心治理才可能长治久安,规模活力兼具。
  不过,我是一个渐进的改革者,跟随时代步伐,从来不会多走一步,只多走半步。我很清楚,多中心治理不是用以解决当下问题的,《公天下》是写给未来的领袖看的,写给那些主导改革的领袖看的。但是中国的民主化肯定会到来,对此我毫不怀疑——无论它是以什么形式到来,是带着春风还是腥风。
其他文献
之所以认为茅于轼是“政治家”,而不是“经济学家”,除了本书并不符合经济学著作的深度与理论圆满外,更因为他的所言,无不指向实际的政治评估。论断社会、论断群氓、论断国家,这是茅于轼的观点范围,只不过表面上看是用了经济学的“帽子”而已。  以“中国”或“中国人”这个集体名词做主语的,前有《中国人可以说不》、《中国不高兴》,夸大民族自信心,认为可以搞定世界。等到《中国谁在不高兴》出来,专门与前两本书唱反调
期刊
芦山地震后,公众捐款就像一股股涓涓细流汇入壹基金账户。  创造的捐赠神话,是许多民间机构难以望其项背的。而当它与受体制钳制的红十字会相提并论时,更显得意义非凡。  与此同时,爆棚的爱心,让仅有38名执行成员的壹基金每天都处于超负荷运转中。巨额捐款更让壹基金如履薄冰。面对网友的热议和期待,壹基金反倒谨慎了起来。采访中姚遥一再向记者表态,“总体来说,壹基金还是小机构、小机构。”  4月20日上午11点
期刊
从神坛到祭坛,仅一步之遥。在本篇里,我们将努力为您还原一个“不完美”的壹基金。尽管肩负着无数人对民间公益崛起的期待,刚刚步入“学龄”期的它,自身显然还存在许多不足。部分合作伙伴的不满、内部的分歧、理想与能力间的差距……这些能否转化成壹基金成长的动力?  诚如其创始人、理事李连杰所言,他希望壹基金永远做一个探索者,给别的公益组织减少未来成长的一些障碍。“它就会掉沟里,它就会走着走着被水淹了,它要站起
期刊
忍不住的“关怀”  杨奎松 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13年5月  继“革命”之后,杨奎松将研究重心转向“建国史”,关注点首先放在知识分子在新中国的命运变迁上,细致分析当时知识分子在国家力量、个人性格和社会环境中左支右绌的困境和苦衷,试图解释和理解他们对时代巨变的认识,以及采取的应变行为。本书讨论的三人,一位是燕京大学哲学教授张东荪,一位是报人王芸生,一位是清华教授潘光旦。他梳理大量档案、日记、报
期刊
壹基金有十一位“明星”理事,冯仑、李连杰、马云、马化腾、马蔚华、牛根生、王石、柳传志、杨鹏、周其仁、周惟彦。你也许对他们的名字不熟悉,但是,他们的作品、产品,早已渗入到你我的生活之中。  如今,他们从各个领域走出,聚集到一面叫“壹基金”的大旗之下,成为“壹基金”的推动者,用他们的慈善力量推动中国。  4月20日,又一场大地震在毫无征兆中降临,执行理事长王石、理事柳传志等人正在昆明参加一个企业家聚会
期刊
他们被医生诊断为寿命不超过六个月,而绝大多数,到去世的那一刻,还没来得及学会对这个世界说点什么。长沙“蝴蝶之家”,是英国人金林和她的丈夫古英俊在2010年创办的濒危儿童“临终关怀”机构。三年来,年过六旬的夫妇俩迎来了70名重症孩子,又亲手送走了其中的39人。  “让每个孩子在舒适的环境下走完人生最后一程。”这是“蝴蝶之家”的终极愿景。  一踏入蝴蝶之家,眼睛就不够使了:粉色或蓝色的房间背景,翩翩起
期刊
“客的心事,翻腾了一个世纪美落番”,是对一个半世纪来连番躲避灾荒战祸而背井离乡到南洋的金门人的泛称。  《落番》落地时,刚好是全体华人心潮澎湃的历史一刻。一代传过一代听,古早的歌来得正是时候。  李子恒,一位华人音乐史上的关键性人物,曾为苏芮、费玉清、王杰、江蕙、姜育恒、周华健、小虎队、林慧萍、蔡幸娟、南方二重唱创作作品。一面流行音乐界的金字招牌,他会在另一个领域酝酿出怎样的湿润和幽香呢?  20
期刊
从北宋的一宗女性投毒案看司法独立  北宋元丰元年(1078)的春夏之际,舒州太湖县(今安徽省太湖县)发生了一宗震动朝野的投毒谋杀案。  这一年,前国子监博士、太湖县知县陈世儒的庶母去世了,陈世儒称母亲死于突发心口痛。本来这事也寻常,谁知六月份,一名从陈府逃了出来的奴婢,跑到开封府衙门,检控陈母并非死于急病,而是中毒而亡。  当时的开封府尹是苏颂,一位正直、持稳的官员,他也是北宋极有智慧的科学家,他
期刊
漫步池袋“文化史”  与六本木、表参道、下北泽等标签化的小资胜地不同,在一般日本人的心目中,池袋也许并不是那种超小资的地界。但池袋的一部文化史就摆在那儿。  与新宿、涩谷并称为三大都心之一,池袋站是东京都内最大的车站之一:有八条城铁(地铁)路线在此中转,每天吞吐近300万人,站内有上百个出口,店铺林立,恍如迷宫。  至少在中世,便有了池袋的地名。池袋跟新宿、涩谷一样,在“过度开发”的东京,也是为数
期刊
厌倦了教科书里的宏大叙事,有一天李远江突发奇想,他想让学生去挖掘“他的故事”(his story),让历史的记忆变得有温度,可触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历史的书写者。一场轰轰烈烈的“中学生写史”运动,由此拉开序幕。  “一直以来,我们的历史教育都是老师在不断向学生灌输一种模式化的历史观,学生学历史就是为了考试拿高分。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  这个问题困扰了“半道出家”的历史老师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