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观念和角色的转变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p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新、更科学的要求。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师、专家对新课标精神的落实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一时间各种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语文教学研究改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然而,如何才能在语文实际教学中落实好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呢?
  首先,教师必须彻底转变语文教学观念,这可以说是保证语文新课程标准精神真正落实的思想基础。应当说,语文新课程标准是针对传统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旧观念而提出来的。传统语文教学研究中特别突出教师“教法”的研究,即教师如何能更好地把课本知识教给學生,如何能更好地把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教出来。这种“教法”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但我们也应看到,这种研究方法,由于它仅仅站在“教”这个单一角度上,不能更好地兼顾到学生的“学法”,所以不能说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
  我们还应看到中国传统教学中的旧观念,由来已久,根深蒂固。从古代的私塾,近代的学堂,到现代的学校教育,语文课堂中始终突出教师“教”的绝对权威性,学生仅是教师操纵下的玩偶,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原本单纯的孩童被驯化成“克隆品”,没有自己的个性,没有自己的情感,更没有创新的能力。如果教师的素质高还行,对学生的成长没有负面的影响;如果教师素质低劣,势必会造成“南郭先生教吹竽”的愚人教育局面。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语文教育的悲哀。
  在传统语文教学旧观念的长期影响下,教师队伍中逐渐形成一种不健康的教学舆论和教学审美观。语文教师授课如果不长篇大论地分析课文,归纳段意,归纳文章主题,分析写作特点,就不是尽职的好语文教师,不仅领导这样认为,就连教师自己也这样认为。在这种舆论和审美观的作用下,教师明知道事倍功半,但仍然坚持着。这种教学现状,又怎能培养出知能兼备的优秀人才呢?因此,教师彻底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是保证语文新课程标准精神得以落实的前提,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教研科学化的呼唤。
  其次,教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即由一个“教”师转变成为一个“导”师。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的研究探索,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研究能力的提高。
  从教学的目的来看,语文教学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研究能力,即扩展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研究能力。可以说,学生知识扩展了没有,语文研究能力提高了没有,这是衡量语文教学成败的标准。而语文知识的掌握者,语文研究能力的具备者,都是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
  从教学过程来看,学生所具备语文知能及情感现状,是学生过去语文水平自我发展的结果,也是学生知、能、情感发展的基础。语文课堂教学实际上是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知、能、情感自我发展的过程。教师的“教“仅仅是重要的外在条件,而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学生不求发展,教师“教”得再好,对学生也没有太大的作用。
  其实,语文教学就像车夫驾车一样,车走得快慢,并不完全取决于车夫的驾车技术,而更应取决于拉车的马。如果马不听车夫的话,即使再好的驾车者,也无法使车快速前进。然而,语文教师中确有许多放下马鞭亲自拉车的“车夫”,结果自己很累,而马儿却悠闲得多。学生的语文研究能力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所退化。科学的课堂教学方法应是:车夫驾御好方向,任马儿自由驰骋。这恰如一篇文章里写的那样,“师之教有方,徒之学不怠。”
  平时也常听人这样评价一个孩子,说“某某家的孩子,很聪明,就是不爱学习。”不爱学习,就是这个学生求发展的意识不强。这样的学生,应当说是大有人在。对于这样的学生,聪明的语文教师应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放在首要位置,学生乐于学了,学习自然有所长进。只有学生有强烈的求发展的意识,教师的“教”才能发挥作用,学生也才能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会学、乐学。
  从教学态度来看,教师应循循善诱。“态度决定一切”,不无道理。教师良好的教学态度会使学生有愉悦之感,为课堂研讨营造良好的气氛。如果教师仍置学生学习情绪于不顾,一味地施展教师的“权威”,势必会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反而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孙子兵法云:“攻心为上。”只要语文教师能充分研究学生的语文学习情绪,研究他们的语文知、能、情感实际,以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态度引导他们去研究探索语文新知识,发展和培养自己的语文新能力,学生的语文水平就会有大的提高。
  总之,只要语文教师能够彻底转变旧观念,把握好自己的角色,以循循善诱的态度精心指导,使学生由厌学变成肯学、会学、乐学,相信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一定会得到落实,语文教学也会有一个大的突破。
其他文献
物理教学中涉及到许多概念的教学,初中生对于概念的学习总是有一些困难,因为概念一般是比较抽象的。如果在概念教学中将新概念与学生已掌握的相类似的概念进行比较,则对学生的物理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比较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获得抽象概念的感性认知  初中物理概念的导入往往是教师先用实验的方法得到一系列现象,然后对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加以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顺理成章地导入新的概念,让学生获得新知。  如“比热
以双螺杆挤出机为反应器,制备了一系列硅烷接枝聚乙烯。通过对接枝物的IR分析、交联行为、高温应力-应变曲线及力学性能的测定,研究了聚乙烯大分子链结构对乙烯基硅烷与聚乙烯的熔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已逐渐被广泛地应用,物理教学也不例外。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正确地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优势,有利于学生新知识的获取,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将是勉强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发其学习动机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性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共识,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因其具有开放性、体验性和以生为本等特点,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已经成为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
以某厂年产80万吨氢裂化反应器为背景,在其已建机理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方法获取模型特性数据,并从模型的准确性考虑,采用三因子-二水平的方法进行安排,采用g(2^7)实验安排,模拟反应器
以一实例阐述了利用校园网进行交互式实验教学的方法,给出了系统模型,并介绍了系统中视音频信息传输的几种方式以及应用于该系统的网络课件的制作 。
研究了一种汽油中铅的导数分光光度测定方法,对建立高效,快速,简便,成本低的预处理方法进行了探索,并研究了测定最佳条件。常见共存离子的干扰以及合理分光体系的选择,用碘-正辛醇溶
随着小学英语的开设,中考及高考制度的改革以及时代的发展,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也开始受到重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但是,不可忽视的是,相当一部分农村学生学习效果欠佳,最终成为学困生。这种状况制约了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了义务教育的整体水平,也有悖于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多年在农村初中教学的实践,笔者认为:造成农村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原因很多。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笔者的认识。  一、农村英语学困生的成因
一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一旦对一些东西失去兴趣,他们就会自顾自地玩起来。反过来,如果他们有兴趣了,接受起东西的速度也是惊人的。英语这个新生的事物对学生们来说是很新鲜的,也是很陌生的。开始感兴趣了就会用好奇心来探索,反之就会很排斥。  我们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来自周边村庄,学习习惯不好;父母基本上也不懂英语,起不到和教师配合的作用;家庭条件普遍不好,很难买学习英语的辅助工具。这些就决定了教学
着重讨论反胶团的形成,理化性质及制备方法,对反胶团的应用概况也作了简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