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alp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的教育事业,离不开创新的渗透。没有创新的事物,就是没有生命力的事物。在1934年,我国著名创新教育先驱者陶行之曾经指出:“处处是创新之时,人人是创新之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老师和同学的思想如果得到更好、更多的碰撞,创新教育会让课堂得以升华。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本身应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创新者的身份走入课堂,影响课堂,把学生带入一个敢想敢思的创造性的良好环境中。
  我在教学《七月的天山》一课时,就运用了多媒体显示出天山的美景图,以地道的新疆歌曲为背景音乐,将天山的美景图一幅一幅地向同学展示。再次展示图片时,我就配上课文录音:“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在这样的情景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放飞自己的想象:蓝天下,洁白高耸的山峰跃入眼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紧接着,我又让孩子们交流: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还看到了什么?孩子们的答案往往会让我们既感动又惊奇。此刻,我再用“你真棒…你真会想象”等赞美学生,使他们沉浸在语文学习的快乐之中。我也会由于为孩子们搭建了创新的舞台而感到自豪。
  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往往能产生一种强烈的激情,成为推动创新发明的动力。如今的孩子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在课外阅读过许多书。他们爱知识,爱异想天开,这都是产生创新火花的有利条件,只有教者时时刻刻让学生充满创新激情,才能收获到惊人的成果。在语文教学中,这种情况也时有发生。
  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是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语文课堂中,我们除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之外,还应当提倡标新立异。如在教学用词语写句子时,要引导孩子把词语放到不同的位置去造句子,不要千篇一律,要时时鼓励学生,别出心裁地想象。事实证明:学生的创新能力来源于他们别出心裁的想象和标新立异的训练。
  创新是新时代教育的终极目标。作为语文教师,要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带领孩子们大胆创新,这样,不仅能提高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更能使我们的课堂得以升华,使师生都在享受中提高语文素养。我想,只有老师努力为孩子们创设创新的语文课堂,孩子们才会迷恋上语文。只要孩子们养成了创新的习惯,我们的语文课,就会在孩子们的创新中得到升华。
  
  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着力点
  叶玉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新的教育理念如何在课堂中得以体现,是我们教师关注的问题。所以在新课程中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改革数学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切入口,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基础。
  1 搭建平台,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也必须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新课标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 精心设计,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做适当的“降格处理”,不要追求知识的“一步到位”,应力求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让学生经历一翻曲折的道路,有尝试、假设、操作、探究和分析等一系列活动,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学生探索、发现的关键时刻,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和思考。
  我在教《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是这样安排的:先让学生根据要求写出算式。每天吃两个苹果,两天吃几个?三天吃几个?五天呢?三十天呢……学生用加法来不及表示,再想办法用乘法。通过比较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了“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算式表示比较简便”的道理。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感悟到了乘法和加法的内在联系,从中领略到了乘法的优越性,更体验到了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3 营造氛围,提供和谐学习的机会。要想让学生自主参与,必须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关系平等是前提条件。只有师生关系平等,学生才可能有“自我”,才能有机会自主参与。教学中,教师可多一点微笑,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受到感染;多一点尊重,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伤害学生,尊重学生的选择,不横加干涉,尊重学生的隐私,不随便宣扬;多一点赞美,不吝啬对学生的鼓励,以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图形的周长》最后的提高练习中让同学思考:“这些不规则图形的周长你会算吗?”让学生充分开展想象,相互交流。在同伴的启发下,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中,学生大胆发表自己观点,并主动上来操作电脑,演示自己的解题方法。将不规则图形变成规则图形,运用平移的思想和转化的思想,将复杂的图形变得简单,学生不仅学得放松,而且从中拓展视野,发展思维能力,学生成了真正的主人。
其他文献
摘要 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的心灵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方式认识社会,感悟生活,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关键词 学生生活 有效教学 拓展空间  《品德与社会标准》指出:“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帮助他们认识、体验感悟生活,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的心
期刊
摘要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而这种艺术的表现手法没有固定的公式可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结尾也是如此。教师要考虑到教学对象的知识结构、智力水平、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紧扣教材,抓住重点,因势利导,大胆创新,精心设计出具有特色、富于实效的结尾方式,让教学有一个清楚的目标和方向。  关键词 数学 巧妙收尾 余味无穷 方法  “编筐织篓,重在收口。”上课也是如此,同样要讲究结尾艺术。恰到好处的结尾,
期刊
摘要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它可以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陶冶情操。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激发和保持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学生爱读书。  关键词 读书 兴趣 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然而如今的孩子
期刊
近日读了汪中求先生所著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联想到新课标中对教学目标的阐述,深受启发,两者在某些方面确有异曲同工之妙。企业经营之所以成功,是因为经营者大多注重细节的管理与竞争;特级教师授课之所以精彩,是因为他们大多注重教学细节的设计与把握。  细节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英国诗人布莱曼说:“一朵花里窥天堂,一粒沙里见世界。”的确如此,透过细节可以反映出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准;透过细节可以折射出一个教师的
期刊
摘要 小学教育为了与中学教育接轨,越来越重视笔头能力,而往往忽视英语学习的语言工具性意义。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任务的一项重要基本功。能正确而有效地进行朗读是学好英语的第一步。如果能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从小养成正确而有效的朗读习惯,那么,学习英语就能成为快乐的事。  关键词 朗读 有效 英语 小学  学好英语的关键在于朗读。只要每天坚持朗读英语,持之以恒,就能使舌头听从大脑的指
期刊
摘要 古诗教学不能停留在诗的浅层学习阶段。教师要让学生体会诗的韵味,领会诗人的思想。教师应该努力让学生通过“立体学习”,最大限度地对古诗进行解冻还原,最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真性学力与感受力,达到“立体领悟”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 古诗教学 立体学习 立体领悟 想象 吟诵 题材 兴趣  古诗教学大多比较平面化。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支离破碎地分析和指令性的包办,让学生一味地对诗句、诗意死记硬背,恐怕
期刊
摘要 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将成为我国教育的首要目标。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不但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更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教育技术 语文能力 网络 音像 多媒体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期刊
摘要 基础教育的焦点越来越集中在如何实现儿童的权利上。科学与入文是统一在人类精神活动的两个侧面。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让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通。在教育目标、过程、评价等方面充分尊重幼儿的权利,将促进幼儿最大的自我发展。  关键词 科学教育 人文教育 融通  科学以客观事物、事实为对象,以观察、实验、逻辑、推理等为方法,以发现客观事物规律为目标,具有客观性、验证性、系统性三大特征,科学研究的是“物性”
期刊
教学内容  六年级单元复习课: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5 Theseasons  教学重点  用所学的内容谈论家乡天气、中国天气和世界天气。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导入复习  1.Free talk: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How’s the weather tomorrow?What about yesterday?以谈论天气打开话题,无形中渗
期刊
背景:  最近聆听了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一课。整堂课精彩纷呈。令人遗憾的是教者在课后练习4的教学处理上,感觉有点虎头蛇尾,没能抓住所填的这一组数字所蕴含的内容进行挖掘。以下是我的一个片段设计。  教学过程:  师出示课后练习4:禹在外治水( )年,曾经( )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 )次也没有能够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 )岁多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师:“哪位小朋友来把你填的读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