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包容经济的本质是提倡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然而,由于制度设计者仍然延续了用行政意志干预经济、实施价格调控的强势,因此,丧失利益的企业只好“被包容”。
眼下,“中国式价格平抑”又粉墨登场了。今天查粮油,明天查蔬菜。一时间,似乎有效控制了价格上涨,保障了民众利益,但因此产生的连锁反应却“误中副车”,典型表现是殃及了企业——面对冗长的供应链,相关部门无法逐一核定每个环节的价格,终端控制成为了管制焦点,可一旦上游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企业的成本必然与终端价格倒挂。
据相关报道,工业企业由于原料价格上涨而终端价格受调控,已经开始出现明显减产的迹象。企业家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而紧接着,又有人祭起“包容经济”的大旗,此举将企业私产的损益捆绑上民生和国民经济的兴衰,也令不少企业家有苦难言。
“包容”的本质究竟为何
包容经济的本质是提倡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强调对市场中所有(而非单一)群体的关注,其基本主张是“希望”和“参与”。在包容经济的语境下,一旦市场主体拥有了“共同成长”的美好希望,就会更倾向于承受当前的损失。
这里有两项基本主张:一方面,“包容经济”敦促制度设计者要关注各类市场主体,以消除分配的不平等;另一方面,“包容经济”倡导市场主体在面对利益丧失时保留对于美好未来的希望,以更大的容忍挺过今天的困难。
上述主张对于当前中国社会的价值不言而喻,但由于该理念针对不同主体提出,往往遭到误读。利益丧失者要求制度设计者更大程度上的平等分配,而制度设计者要求利益丧失者更大程度的容忍。于是,矛盾仍未解决,对立依然存在。从目前控制通胀的举措来看,制度设计者仍然延续了一贯的强势,继续用行政意志干预经济,实施价格调控。因此,丧失利益的企业只好“被包容”。
传统经济学中,个人行为由其行为导致的货币损益决定,当其预期某项行为的收益大于成本时,该行为将发生,反之,则该行为不被采纳。这里的损益既包括当期损益,也包括远期损益。包容经济提倡对于未来的希望,就是要让利益丧失者忍受眼前的损失,获得更多远期收益,从而在自己的损益函数中计量这一部分的“净现值”,得出益大于损的结果,从“不容忍”变为“容忍”。这是包容经济的第一个意义。
另一方面,行为经济学突破了关于货币损益的计量,认为在个人的行为函数中还应加上情感损益的部分。换句话说,某些行为单从货币损益的角度看是不划算的,但加上了情感损益,就有可能变得划算。包容经济提倡“共同成长”,也提倡在共同成长中为集体利益的“容忍”,倡导一种“平等”与“惠及他人”的利他价值观,使市场由冰冷走向温情。这是包容经济的第二个意义。
“被包容”与“被利他”
制度设计者的期许是美好的,但市场主体却不会“莫名”包容,尤其是在价格调控中受伤的企业家。对于远期利益的获取,必须有明确的信号或可信的“承诺”,否则,一切美好必然犹如镜花水月,企业家自然不会将其纳入计量。
当前的市场机制运行往往逃不脱行政力量的干预。以发改委的价格调控为例,并非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作用,不仅以牺牲企业的利益为代价,更破坏了原本精准的价格信号。这种做法使企业无法通过价格信号有效配置资源,又如何有效预期它们的远期收益?眼见权力的威力强大,也深知权力行使的无常,不少企业家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与其将自己的牺牲支付于一个虚无庞大的公共利益,为公共利益容忍,不如转向权力的所有者,为特定对象“容忍”。于是权力寻租大行其道。此类现象,恰恰验证了企业家们对于“通过包容获取远期收益”这一愿望的虚无缥缈。
另一方面,对于“利他”而获得的情感愉悦(效用),必然要求市场主体共同奉行一种以“平等”和“惠及他人”为内容的高尚价值观。请记住,一定是“共同奉行”!因为一旦有相当部分的市场主体坚守狭隘的利己主义,反其道而行之,在市场的博弈中,善良的一方就必然遭受损失,形成囚徒困境:双方明知道合作的结果优于对抗,却因为缺乏统一的信号,不得不选择对抗。
这个统一的信号来自哪里?当然是政策及制度设计者——通过建立经济运行的制度,赋予市场主体平等的地位;并对遵守制度、容忍的市场主体给予奖励,对违反制度、短视的市场主体给予惩罚,市场机制才能得以有效运行,高尚的利他主义文化才能得以形成。
换句话说,有关政策制定部门在经济运行中的主要任务,不在于宣传一种高尚文化,而在于维护一种合理的制度,这是形成高尚市场文化的基础。精明的市场主体信奉的价值观并不来自政府的文化引导,而在于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今天,当企业家的资产可能变成明天的负债时,其最关心的显然不是如何惠及他人,而是如何自我保全。如此格局,企业家何以高尚,何以包容?当“平等”与“惠及他人”的价值观都得不到普遍认同时,企业家们也显然不会计量“利他”获得的情感愉悦,无暇“容忍”,更无暇“利他”。倘若真的要容忍,也只能是“被容忍”;而倘若利他,也只能是“被利他”。
眼下,“中国式价格平抑”又粉墨登场了。今天查粮油,明天查蔬菜。一时间,似乎有效控制了价格上涨,保障了民众利益,但因此产生的连锁反应却“误中副车”,典型表现是殃及了企业——面对冗长的供应链,相关部门无法逐一核定每个环节的价格,终端控制成为了管制焦点,可一旦上游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企业的成本必然与终端价格倒挂。
据相关报道,工业企业由于原料价格上涨而终端价格受调控,已经开始出现明显减产的迹象。企业家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而紧接着,又有人祭起“包容经济”的大旗,此举将企业私产的损益捆绑上民生和国民经济的兴衰,也令不少企业家有苦难言。
“包容”的本质究竟为何
包容经济的本质是提倡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强调对市场中所有(而非单一)群体的关注,其基本主张是“希望”和“参与”。在包容经济的语境下,一旦市场主体拥有了“共同成长”的美好希望,就会更倾向于承受当前的损失。
这里有两项基本主张:一方面,“包容经济”敦促制度设计者要关注各类市场主体,以消除分配的不平等;另一方面,“包容经济”倡导市场主体在面对利益丧失时保留对于美好未来的希望,以更大的容忍挺过今天的困难。
上述主张对于当前中国社会的价值不言而喻,但由于该理念针对不同主体提出,往往遭到误读。利益丧失者要求制度设计者更大程度上的平等分配,而制度设计者要求利益丧失者更大程度的容忍。于是,矛盾仍未解决,对立依然存在。从目前控制通胀的举措来看,制度设计者仍然延续了一贯的强势,继续用行政意志干预经济,实施价格调控。因此,丧失利益的企业只好“被包容”。
传统经济学中,个人行为由其行为导致的货币损益决定,当其预期某项行为的收益大于成本时,该行为将发生,反之,则该行为不被采纳。这里的损益既包括当期损益,也包括远期损益。包容经济提倡对于未来的希望,就是要让利益丧失者忍受眼前的损失,获得更多远期收益,从而在自己的损益函数中计量这一部分的“净现值”,得出益大于损的结果,从“不容忍”变为“容忍”。这是包容经济的第一个意义。
另一方面,行为经济学突破了关于货币损益的计量,认为在个人的行为函数中还应加上情感损益的部分。换句话说,某些行为单从货币损益的角度看是不划算的,但加上了情感损益,就有可能变得划算。包容经济提倡“共同成长”,也提倡在共同成长中为集体利益的“容忍”,倡导一种“平等”与“惠及他人”的利他价值观,使市场由冰冷走向温情。这是包容经济的第二个意义。
“被包容”与“被利他”
制度设计者的期许是美好的,但市场主体却不会“莫名”包容,尤其是在价格调控中受伤的企业家。对于远期利益的获取,必须有明确的信号或可信的“承诺”,否则,一切美好必然犹如镜花水月,企业家自然不会将其纳入计量。
当前的市场机制运行往往逃不脱行政力量的干预。以发改委的价格调控为例,并非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作用,不仅以牺牲企业的利益为代价,更破坏了原本精准的价格信号。这种做法使企业无法通过价格信号有效配置资源,又如何有效预期它们的远期收益?眼见权力的威力强大,也深知权力行使的无常,不少企业家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与其将自己的牺牲支付于一个虚无庞大的公共利益,为公共利益容忍,不如转向权力的所有者,为特定对象“容忍”。于是权力寻租大行其道。此类现象,恰恰验证了企业家们对于“通过包容获取远期收益”这一愿望的虚无缥缈。
另一方面,对于“利他”而获得的情感愉悦(效用),必然要求市场主体共同奉行一种以“平等”和“惠及他人”为内容的高尚价值观。请记住,一定是“共同奉行”!因为一旦有相当部分的市场主体坚守狭隘的利己主义,反其道而行之,在市场的博弈中,善良的一方就必然遭受损失,形成囚徒困境:双方明知道合作的结果优于对抗,却因为缺乏统一的信号,不得不选择对抗。
这个统一的信号来自哪里?当然是政策及制度设计者——通过建立经济运行的制度,赋予市场主体平等的地位;并对遵守制度、容忍的市场主体给予奖励,对违反制度、短视的市场主体给予惩罚,市场机制才能得以有效运行,高尚的利他主义文化才能得以形成。
换句话说,有关政策制定部门在经济运行中的主要任务,不在于宣传一种高尚文化,而在于维护一种合理的制度,这是形成高尚市场文化的基础。精明的市场主体信奉的价值观并不来自政府的文化引导,而在于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今天,当企业家的资产可能变成明天的负债时,其最关心的显然不是如何惠及他人,而是如何自我保全。如此格局,企业家何以高尚,何以包容?当“平等”与“惠及他人”的价值观都得不到普遍认同时,企业家们也显然不会计量“利他”获得的情感愉悦,无暇“容忍”,更无暇“利他”。倘若真的要容忍,也只能是“被容忍”;而倘若利他,也只能是“被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