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文化传播中的互文翻译观及其应用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iveformon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文翻译观在翻译文化传播中主要贯穿着两条轴线,一条是作者和读者的轴线,另一条是此文本和其他文本的轴线,但在轴线上的双方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在不断对话的,翻译作品有着独立的文本特性,也就是说,翻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近年来在翻译文化传播中互文翻译观的影响力日益拓展,并引起了广泛的思考和研究,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国内外英语翻译和教学中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
  其中,2017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张彬所著《英语翻译与教学创新研究》就是一本以英语翻译与教学的前沿学术成果为基础,向读者展示国内外最新的英语翻译和英语教学发展状况,并根据中国英语学习者和工作者的具体特征来探索英语翻译与教学之路的学术论著。全书共九章,论述较为全面,对英语的翻译研究、英汉语言对比中的翻译活动、英语翻译策略、英语术语翻译、英语翻译教学,以及英语教学的教学技巧等内容进行了系统化的阐释和说明,给予读者与时俱进的英语翻译与教学方面的研究思考。在此基础上,笔者就翻译文化传播中的互文翻译观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思考。
  一、互文翻译观的特征和意义
  互文翻译观并不是两种语言在词汇和语法上的一一对应。在翻译教学中,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不仅要从字词句出发,更要从文本的意义和文化的内涵出发来更透彻地了解文本的意义和意图,从而在翻译中更好地表达出作者原本的意思和译者自我的思考。在现代翻译文化传播中,互文翻译观掀起了一股多重文化话语碰撞和融合的发展趋势,以互文性翻译作为链接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脉络,让原文本和翻译文本虽然身处相对独立的语言符号系统中,但是在文化意义上紧密相连,在这样的翻译文化传播背景下,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文翻译观在翻译文化传播活动中表现出了跨文化传播的时代特性,相对传统的翻译有明显的优势,就是在英语翻译与教学中开始加入对文化背景和思想内涵的深入思考,在语言符号的翻译转换过程中一旦出现形式和内容矛盾的时候,优先保存翻译文本的原作意图和文化意义,从而达到英语翻译的准确性、文化丰富性和译者主观性。
  二、互文翻译观在翻译文化传播中的应用情况
  在翻译文化传播中,互文翻译观正在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开始尝试让学生在新媒体和互联网的帮助下开展发散性的思维训练,在翻译教学中开始注意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动态关系和意图关联,让英语翻译兼具语言和文化上的协调和精准,培养更符合现代跨文化翻译传播的优秀翻译人才。在当前翻译文化传播中的互文翻译观影响下,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语言与语言之间开放的、动态的、多元文化和意义系统上的异同,也为现在的开放式翻译教学提供了新的角度,为培养翻译人才创设更加平等、民主和互动的翻译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和发散性思維。
  三、互文翻译观在翻译文化传播中的应用策略
  从教学模式来说,互文翻译观要求我们以更加开放和主观的方式进行教学改革,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在英语原文本和中文翻译文本之间,在语言符号系统和语言文化系统之间形成开放性和主观性的紧密联系。从教学内容上说,以互文翻译观为理论基础的翻译文化传播要求我们在英语翻译教学中重视语言文化的学习,将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在文本翻译中不仅要调动翻译语言上的知识,还要从中英文化的异同上进行整体性的翻译,转换或替换翻译文化语境中的符号和意义系统,确保在剥离了原文本之后,翻译文本仍然具有独立的文化意义和文本价值,能够为翻译传播中的受众所理解和接受。
  以上就是笔者针对翻译文化传播中的互文翻译观及其应用所作的几点思考,简要论述了互文翻译观的发展背景、应用情况和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对改进和推动当前英语翻译教学和翻译文化的传播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英语翻译是一个以翻译文化传播为基础背景的互文理解和主动性创作的活动,它有着很强的语言性质、文化性质和交际性质。总之,翻译文化传播中的互文翻译观是符合当前跨文化语言传播语境的,它有助于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对文化教学和文化传播上的学习,从而培养出更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和社会交际需求的复合型英语翻译人才。
  [课题项目:2017年咸阳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文本翻译的互文性研究”(项目编号:XSYK17025);2017年咸阳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项目(项目编号:XSYGG201707)]
  (徐媛媛/硕士,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摘要】淘宝“村红”直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直播模式,在现如今乡村渐趋消失、城市消费者越发怀念乡村野味的社会背景下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网络直播与现代农业的结合,为乡村农货“走出去”开辟了便捷的渠道。农民与消费者可以借助直播平台省掉许多中间环节,实现直接有效的沟通。农商借助直播平台帮助农产品增值,把农产品的信息广泛传播,拓宽销售渠道,将极大地促进农产品流通。从观看“村红”直播的受众出发,可通过对受众的量化
期刊
【摘要】从“话语时刻”的概念出发,围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选取印度五家主流英文报刊在2017年5月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及论坛的新闻报道作为研究文本。从“话语-历史”视角分析了印度拒绝参与论坛的原因;从修辞诉诸方面(品格诉诸、情感诉诸、逻辑诉诸)梳理了印度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与相关项目的认知;从话语空间理论的层面展现了印度媒体的三维立体建构,并通过趋近性话语的探究进一步分析了印度
期刊
高等学校的教务工作一直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改进教育思想,完善高校学科布局,集中精力发展特色专业,创新高校人才培养路径和整合高校管理体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刘建清的《高等学校教务管理研究》(2014年3月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便是立足于高等学校教务管理的工作职能,以提高高等学校教务职能管理效能和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为目标,在横向和纵向的深度研究中探索一条与时俱进的高等学校教务教
期刊
【摘要】《大河报》的《品质情感》栏目因为自身的不同凡响而引起广泛关注,品牌效应凸显,吸引了大量拥趸。探索其成功的原因,栏目中的插画功不可没。好的插画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把文字的缺憾补齐;使人们通过可视的形象更加直观、具体地认识传达者及其所要传达的内容;图及形式完整融合的版面本身便是超越绘画与文字之外的另一种艺术创作;插画不仅要“照亮文字”,还要随时“救火”“救场”。  【关键词】插画;故事;品
期刊
随着一大批民间艺人一个个离世,中国民间艺术濒临灭亡的危险和困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在组织各国申报“非遗”工作,在世界范围内开展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这引起了我国政府对民间艺术这种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高度重视。于是在2006年6月把每年的6月10日定为“文化遗产日”。从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得以在全民中形成,黑龙江民间艺术文化传播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也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作为一个有着民
期刊
杨立民编著的《现代大学英语》(2010年8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是一套供大学英语专业教学使用的通用教材。它融入了当代英语语言教学的多项研究成果和英语教学实践的先进经验,在教材的编排上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不断扎实语言的基本功,对词汇和语法的教学也更加系统和全面。不仅如此,本书在语料选择上不断丰富题材,选用新颖的内容,重视英语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和主观表达,让学生在教材和教学的引导下加深自我思考和感
期刊
长期以来,我们强调在声乐教学中实践性的训练作用,教师根据学生的声音条件来进行指导,通过不断地示范演唱和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声乐水平。这样的教学方式虽有效果,但是教学效率却明显不足,甚至有的学生从感觉上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式,却无法将其表达出来,在遇到同类问题的時候却不能融会贯通。由此可见,在声乐教学中,还应当从理论与实践的交互中来实现教学的全面展开,它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理论体系。贺星的《声乐教学艺术论》(
期刊
张春枝和温景文编著的《思政课综合改革与实践》(2015年1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被选入“高校德育成果文库”。该书从当下思政课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模式和新课题出发,以理论创新成果、实践工作案例、网络教学创新开拓和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为主要内容,总结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中的成果和经验,推动思政课程改革实践的理论成果向实践成果的转化应用。全书一共分为八个篇章,首篇章深入剖析当代思政教学综合改革的
期刊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发展的当下,包装设计的需求量日趋增长,整个消费市场对品牌和产品的包装设计要求也日趋严格和细化,设计师们正迎来一个又一个更大的挑战。由陈磊编著的《包装设计》(2006年8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一书,从包装设计的概念、历史演变、未来发展趋势、市场营销、策划流程、结构设计、平面视觉设计、印刷工艺、文化特征等多方面内容贯彻了包装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理论,并采用大量丰富的图例,进而满足
期刊
由吴潜涛、武东生编著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重点难点解析》(2016年6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以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本理论架构和课程教学实践为基础进行的重难点解析,用八章清晰明了地阐述了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思修课)中格外要注意加强理解和思考的重点和难点,比如理想信念的追求、民族精神的弘扬、人生价值观的领悟、道德修养的树立实践、法治化建设体系的深入理解,以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