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级糊弄上级的花招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b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表面文章,搭花架子
  
  在我国很多地方,宣传地方实力的标语牌十分醒目,生态城市、森林城市、休闲城市、宜业宜游宜居城市等,什么称号流行挂什么,也不管现实和口号有多大差距,或者那样的定位是不是符合地方实际。各个地方对于这样的名号都有特别的偏爱。为什么呢?因为别的地方有了,我们也不能落后,要不然在上级面前多没面子?
  类似标语牌的沿路工程,虽然可能名不副实,但也不至于扰乱民众生活。沿路工程的发挥中,更甚的是类似“遮羞墙”一样的形象工程。2010年10月《扬子晚报》报道,南京兴隆大街旁有一个破旧待拆的城中村,当地街道嫌村里的土房子难看,在房子前面突击建起一堵墙,被当地群众称为“遮羞墙”,劳民伤财,影响百姓正常的生活,却还美其名曰“文化墙”、“门户工程”,“美化工程”,实际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形象工程,用来糊弄上级罢了。
  
  应付上级检查,挑好的说
  
  下级糊弄上级的典型花招还表现在应付上级检查中的绝不打“无准备之战”。 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说为官一方,完全没有成绩,也不对,但问题是下级的心思全部放在汇报要有“亮点”,参观要有“典型”,座谈要有“专业户”,而对于问题则遮掩、隐瞒,“亮点”、“典型”还“浮夸”、“掺假”,多用糊弄手段。有些上级也乐于“被糊弄”。有个顺口溜说的好,上级下来检查,“上午坐车子,中午端杯子,晚上围桌子”,乐得“潇洒走一回”。现实中,甘于踏踏实实为百姓办实事的官员变得难得了,而渴望尽可能多了解基层真实情况,愿意看下级“没有准备的地方”的上级,又有多少呢?
  
  对付上级监督,说一套做一套
  
  下级糊弄上级花招中,蒙混的例子也不少。中国青年报发过一个文章,《黑龙江省委书记感慨:这么简单的事都糊弄我》,报道说,一天,时任黑龙江省委书记宋法棠在哈尔滨市调研,见有的街道脏、乱、差严重,要求尽快整治。没多久,哈尔滨市有一位领导向他汇报,近日将安排2000人清扫。到了那天,宋法棠派人前去察看,见没动静,第二天又让人去看,结果只有20多人在那里忙活。宋法棠感慨:“就这么件简单的事,一些人都不落实,而且还糊弄我。”
  更可恶的糊弄花招,则是牺牲公共利益,说谎,造假的行为。近年来,我国安全事故频发,且呈现出一个很大特点,就是谎报、瞒报事故增多。2008年,山西襄汾 “9·8”特大尾矿库溃坝事故,就是典型的谎报事故。刚开始的时候,当地政府向市政府谎报,“暴雨引起山体滑坡,导致尾矿溃坝,死亡1人,伤2人”。实际根本没有降暴雨,据官方最终通报结果,这次事故是因为非法违规建设、生产,违规排放尾矿而导致的责任事故,死亡人数达到277人,另有4人失踪、33人受伤。政府和企业主联合起来,欺上瞒下,开脱责任,为了个人的官运或是财运,视法律和社会正义如草芥,草菅人命,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
  
  制度创新,遭“作秀”质疑
  
  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的推进,各地政府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制度创新,比如召开听证会、引入市民为官员打分制度、开通市长热线等等,以保障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但是类似这样的创新,却不断被质疑为“作秀”。比如媒体曝光听证会设计不科学、透明度不高、参与人员选择“别有用心”。不可否认这些制度的积极意义,但种种问题的存在为公众的质疑提供了合理支撑。
  公众之所以会有政府创新即“作秀”的成见,其实更多源于政府某些根深蒂固的习惯。比如公众见惯了有些政府官员面对媒体的冠冕堂皇,广播里官话套话喋喋不休,电视里特写镜头频频出现,年终更喜欢大打舆论牌,“添油加醋”总结成绩,三分成绩吹成七分,少说成多,无说成有,慢说成快。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民众的生活水平不见起色,人们的幸福感没有提升。面对这样的反差,不说官员那是“作秀”、糊弄,公众还能用什么词来体现自己的不满呢?所以,不要怕质疑,如果不是糊弄,政府应该用实际行动消除公众的质疑!(文/人民论坛记者杜美丽)
其他文献
阅读提示  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后,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左右时,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自身体制与机制的更新进入临界,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从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2009年,中国人均GDP达到3600美元,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的各类陷阱已不同程度地凸显,但可喜的是,中国经济依然增长强劲,如何在加速发展中越过这些“陷阱”,不仅是执政党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也是每一位中
期刊
县官自古以来就是“亲民之官”,是沟通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联系的桥梁纽带。县委书记,作为全县的“一把手”,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职位。而据人民论坛杂志社调查结果显示,55%的受调查者认同县委书记的岗位风险高,位排第四。    “一把手”的监督软肋    县委书记的权力究竟有多大?对上,县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事业相对独立,县委书记可以针对县里的任何事、任何人说了算;对下,县委书记可以一竿子插到底,也
期刊
陷阱六    经济停滞陷阱  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增长放缓或停滞的问题是中国可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诱因之一,共有994人选择此项,占总15%,排在第6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张卓元: 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做不到,分配差距继续拉大,就极易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马克:中国刚刚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经济增长的潜力还很大,短期内应该不会出现长期徘
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超出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能力的过快、过高的城市化,并不是由工业化来推动的,而是由大量的失去土地的农民和人口的失业所造成的,这是虚假的城市化和贫困的城市化。  海南(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未来5—10年,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黄金期,我国将进入城镇化主导时代。一个基本的判断是,“十二五”有望实现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性突破。    这些年,在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的同时,城乡失衡的矛
期刊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导 刘熙瑞:山东工商系统在深化行政执法改革过程中,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把握住了我国政府改革的大方向。  首先,他们紧紧抓住了我国政府改革的总目标,以强化工商系统的服务功能为主线,清晰地确立了工商系统的基本职责。他们通过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的理解,清楚认识到,工商部门应该是社会市场主体的扶植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设者、维护者。因为只有发展了社会市场的各个主体,才
期刊
师生状态最终取决于学校领导班子的状态。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郭永福:  近年来,我国各类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满足了国家尤其是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促进了教育公平。从浙江金华实验中学的实践来看,职业教育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首先,抓学生状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职业院校的学生往往是高考、中考的落榜生,普遍是低着头、板着脸,有挫
期刊
职业院校要营造一种“做自己发展的主人”的校园文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李春苗: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日益面临一种人才结构性失调的困境:一边是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一边是企业技能人才缺乏。金华实验中学近年来探索出的一条超常规发展之路,对破解我国人才结构性失调困境有着典型的启示意义:  第一,办学要理念明确、定位清晰。职业教育只有瞄准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期刊
贫富分化陷阱  陷阱二  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贫富分化陷阱是中国可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一大诱因,共有2915人选择此项,占总44%,排在第2位。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目前中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如此失衡,从人的角度来研究,反映了人权的某种缺失,特别是劳权的缺失。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治学教研室主任、教授王占阳: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其中一条就是行政开支太大,国富民穷的现象比较
期刊
当前迫切需要把职业教育扩展为一种学习方式。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项贤明:   浙江金华实验中学坚持“全面育人,不限于技”,“联系社会,不限于校”,“管理育人,不限于书”,这三条可以说是抓住了职业教育根本的东西。  今天我们谈职业教育,很多时候要回过头去看。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黄炎培先生办中华职业教育社,其中很多经验现在看来仍有价值。他从两方面诠释职业教育:“凡用教育方法,使人人获得生活的供
期刊
吕民松先生所著《守望精神高地——漫谈机关干部修养》(以下简称《守望》),是一本关于提高思想修养的好书。在众多的同类书籍中,该书独具特色,别有洞天,值得一读。综观其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独辟蹊径,内容丰富。该书是专门围绕机关干部修养而写的书,虽如此但又不局限于此。举凡有关思想修养的诸多方面,该书均有涉及,可谓独辟蹊径,内容丰富。书中分为“人生修养篇”、“行为修养篇”、“文字修养篇”,共收文34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