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术、寻法、闻道

来源 :教师博览·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ah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末,端坐于书房,随手又翻起了肖川老师的《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一书。随着书页的折返,我读到了提高教师幸福指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读到了积小成以成大成的客观性和现实性,读到了现代教育的功利性和公益性……我深深佩服于肖老师的专业、专注和专长,也深深折服于肖老师的独特感受、独立思考和独到见解。
  读之,思之,悟之,我越来越感觉到,想要有“诗意”的教师生活,首先要有“诗意”的教学生涯。那么如何来进行“诗意”教学,培养自己“诗意教师”的专业道路呢?
  练术
  “术”就是知识和技术。传授给孩子一定的知识和技术,是教师工作的第一要求和第一目标。爱因斯坦说,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往,我们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准备一桶水,而且必须是一桶活水。但是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的迅猛进步,知识的更新越发迅速,现在的教师必须是一汪源源不断的活水。所以,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要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持续不断地学。
  “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导犹在耳边回响。正如肖川老师所说,深度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底子。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名教师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当然,除了向书本虔诚叩学外,我们还要向学生学,向生活学,向社会学;要打开所有感官通路,展开一切思维线路,系统结构化地深入学。
  那么,与“练术”相对应的,学生学习的第一层级就是“知道”,就是简单知识的获取和基本技能的习得。在这里,教师要有耐心和细心,关键是要有爱生之心。
  寻法
  “法”就是方向和方法。水性虽能流,不导则不通;人性虽能智,不教则不达。这里的两个关键字“教”和“导”,连起来就是教导。现在学校都有一个教导主任的岗位,我想可能和这个有关吧。那么,如何“诗意”地引导孩子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呢?我想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教师要给孩子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尊重孩子,不要急于对他做出或好或坏的评判。在工作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善于放手、勇于放手、敢于放手,千万不要随便出手,更不能肆意插手。要舍得给孩子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不要急于求得现成的结果,要允许孩子犯错。
  肖川老师在《教师的“六个学会”》一文中,首先就讲到了要“学会等待”,从容等待,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不一气呵成。我依然记得,2016年南京中考作文题“让我想一想”,一个孩子就非常有意思地写到了自己的数学老师,雅号“一休哥”。这个老师非常有特色,每次学生去问问题时,他总是说:“让我想一想……我也不是很确定,要不你们再思考一下?”正因为这个老师的无数次“让我想一想”,反而给了孩子们无限思考的时间和机会,班级的数学成绩奇迹般地突飞猛进。我想这个老师不是真不知道,而是在智慧地启发学生。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都是有两面性的。你勤快,学生就懒惰;你懒惰,学生就勤快。
  其次,教师要鼓励孩子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要经常给孩子确定的感觉,让孩子们认识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独特性和有趣性。孩子的每一个观点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奇妙无比的。
  清代张潮在《幽梦影》中说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唐代高僧青原行思曾说过:“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揭示了不同个体对事物的感受是不同的,哪怕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段的感受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感受的不同;当然,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不同,才有了我们这个丰富多彩、美丽奇妙的世界。思想只有在多次碰撞中,才能产生智慧的火花。肖川老师说过,“湿柴在烈火中也会燃烧”。我们要不断引导和巩固孩子正确的思考路径,进而让他们形成自己独有的学习方法,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
  最后,教师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陶行知曾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我们要努力呵护好每一个孩子的尊严,因材施教,应材施策,要进行“个性化的定制,柔性化的教育”;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胆量,耐下心来,沉下心来,有信心地去探索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学习方法。
  那么,与“寻法”相对应的,学生学习的第二层级就是知识的集成、系统的形成。教师工作要用心,关键是要有用法之心。
  闻道
  “道”就是根本和原理。中国是一个讲究“道”的国度。可以说“道”渗透到了我们社会的各行各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茶道、孝道、商道……我們都知道“半部《论语》治天下”,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孔子的老师——老子,他的《道德经》也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精神力量。
  所以,教师也应该在平时的工作中,引导孩子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道德经》里“水利万物而不争”“无私为大私”等观念,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不但要自己学好,而且要尽可能地帮助同学学好。毛泽东曾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生除了要搞好自己的学习外,也要帮助同学,因为“教是最好的学”。不要以为帮助同学会耽误自己的学习,其实这在某种程度上反而会成就自己。
  佛教鼻祖释迦牟尼传道多年,弟子无数,但弟子们都没有成佛成仙,最后只有他自己成功了,也就是“本欲度众生,反被众生度”;引用到学生身上就是“本欲帮同学,反被同学帮”,其实也就是我们一直积极倡导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思想。马云曾在浙商大会上这样讲过:“你帮助了一个乡的人,你就是乡长;你帮助了一个市的人,你就是市长;如果你谁都没有帮助到,那你就什么也不是!”
  所以,我们要从各方面去影响孩子,而不仅是知识方面。如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5G技术的普及,知识已经平民化、普及化和扁平化,获取知识的渠道无限拓宽,简单的知识教学已经落伍。“所见即所得”将变成“所想即所得”。我们应该尽可能帮助学生获取判断、认识和掌握事物根本与原理的能力,进而使他们慢慢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找到自我。萧伯纳说,人生其实就两天,一天是出生,一天是找到自己。出生就是肉体的脱胎,找到自己就是精神的脱胎。只有找到了自己,才有可能成就自己,创造奇迹!
  那么,与“闻道”相对应的,学生学习的第三层级就是智慧的形成,具备独立思考和运用知识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教师的工作需要静心和潜心,关键是要有恒久之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每一个季节都有每一个季节的特色。同样,每一个孩子都有属于他自己的独特花季。让我们“诗意”地静待花开吧!
  所以,老师们,请务必在繁忙的工作中努力践行“练术、寻法、闻道”的智慧教学策略。在学生诗意学习、羽化成长的同时,你也能收获独属于自己的“诗意生活”,收获属于你的“诗意教师”的专业成长。
  (作者单位:浙江省平湖市当湖小学)
  (插图:廖 溪)
其他文献
“我从在大学学地质到从事地质工作整整25年。这期间大部分是在非常艰苦和恶劣的环境中度过的。我深知人生的艰辛,也知道国家建设的艰辛。但我也树立了一种信念: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一定能达到光辉的顶点。”  温家宝,2003年3月18日,就任总理记者招待会  所谓的“三线建设”,是指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在中国西北和西南地区开展的一场以备战为中心、以军工为主
期刊
“我们在自卫能力上不能只谋求渐进式的发展,尽管谁都无法肯定未来的战争是什么样子,但有一点必须明确:如果以为未来的战争会同过去的一样,那么我们就可能是在欺骗自己、给未来的敌人壮胆!”  ——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    美国“未来勇士”概念图    2002年,日裔美国陆军参谋长埃里克·辛斯基(Eric Shinseki)上将在造访纳提克实验室时,是这样描述了他心目中的“未来战斗系统”(Futur
期刊
当年指挥第2集团军血战台儿庄的孙连仲,此时凭想象就能理解并深知常德守军目前的困境,此时的常德与当年的台儿庄一样关系着整个会战胜负的关键,为鼓舞守军士气,他在25日电谕57师,告知第10军已奉命驰援,26日必可到达德山。余程万师长得知援军已近,大喜过望,回电:“职师四面受敌,血战七昼夜,虽伤亡惨重,将所有杂兵编入战斗,但士气旺盛,全体官兵谨遵钧座意旨,咸抱决心,愿与常城共存亡!”并将电文传达周知,5
期刊
士兵们正在紧张地修理不慎踩中地雷的虎式坦克    拖动一辆受损的虎式坦克,往往需要好几辆18吨的半履带拖车    库尔斯克的尾声    库尔斯克会战已经渐渐拉开了帷幕,德军在此战役中除了白白损兵折将之外几乎一无所获。既没能拿下库尔斯克突出部缩短战线,也没能给当面的敌军以毁灭性的打击。德军将领们无论在战时或是在战争结束多年以后,一直都将此战失利归咎于以下两点:  1.负责北线主攻的莫德尔元帅的第9集
期刊
[摘 要]家园共育,倡导从生活中提取科学教育的素材,通过家园互动,亲子互动,让教师、家长和孩子一起实现科学教育。科学教育要注重让孩子们动手做小试验,满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在玩中进行开心的探索,用各种感官去感受事物的变化,尝试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去发现问题,理解简单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积极的科学态度。  [关键词]家园共育;科学教育  每一个人都有童年,童年是孕育梦想的季节,童年也是科学家诞生
期刊
幼时学过一篇课文《在山的那边》,当读到“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时,我小小的心里满是疑惑:海是什么?对从未走出乡镇的我而言,海是一个新奇的词,我不知道它的具体所指,也无法想象浪涛翻腾是一番怎样的图景。但我从此忘不了它,忘不了老师描绘的那美到极致的蓝,一种朦朦胧胧的憧憬像一粒种子落在心间,深深扎下根来。十多年的读书生涯,它在我心头潜滋暗长、枝繁叶茂,那种“走出去”的渴望愈发热切地涌动、翻
期刊
我到小学支教已经两个星期了。小学生与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很不一样,一直担任中学教师的我还在慢慢适应。只在开学第一节课,这群孩子以好奇的眼神打量我,能全神贯注地听我讲课,之后他们很快就原形毕露——不是扭来扭去,就是看着窗外发呆,有些还老爱小声讲话……  我多次故作怒态提醒,课堂纪律也不见有所好转。也许是试探到我本无“杀气”,他们越发放肆起来。显然,他们根本不怕我。  发现这群孩子几乎不读课外书后,我便开
期刊
支教一年,自教一生。  有一群人,秉承教育初心,跨越万水千山,用独有的坚持守望麦田,用辛劳的汗水浇灌花开,为贫困的乡村带去火种,他们就是——支教老师。  他们从城市走到乡村,从经济较发达地区走到经济欠发达地区,跋山涉水,拿起乡村学校的粉笔,布置乡村学校的教室,与乡村的孩子们站在一起。從海岛到边疆,从城郊到农村,他们带着理想主义的情怀,践行师者的责任与使命。  在推动乡村教育振兴的路上,闪烁着广大支
期刊
曾有统计显示,以色列年人均读书64本,中国年人均读书不到5本。且不论该数据是否准确,单说以色列是世界上人均读书最多的国家,却绝非虚言。  2019年5月,我有幸踏上以色列国际访学之旅。在地中海邊的雅法古镇,我们路过一个山地公园时,看见一位年轻小伙子坐在路旁专注地读书。一小时后返回,他仍坐在那儿安静地阅读,已完全沉浸在书中,连来来往往的路人也不抬头看一眼。此后十余天里,在以色列的街头、车站、商场、酒
期刊
你是从海边来的老师吗?大海离这里有多远?”  “大海很大吗?我还从来没有见过!”  ……  2018年10月,我到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支教。那稚气的声声追问,那围在身畔仰视我时闪烁的眼睛,常常一次次唤起我沉睡的记忆。我想,只有文字才能留住那份清脆澄亮,也唯有文字才能重新描摹记忆深处的那一段心动时光。  一段缘起   “姐姐,其实原本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些厌倦了,但是去青海支教一年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