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目前考分至上的教育现实中,中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着强化技术因素而缺乏人本意识的弊病,致使多数学生怕写作文,多数作文难如人意。种种背离人本的作文教学现象,不能不引起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与深刻忧思。
一.重分轻人:“为文造情”蔚然成风
当前,不少教师惯于向学生传授各种应试作文“套路”,对学生的情感世界、生命自由关注较少。因此,以迎合阅卷人喜好为宗旨的不良文风在课堂与考场大肆蔓延,大量形式雷同、感情空泛的“新八股文”被批量生产——开头妙语连珠,用比喻句、排比段等完成花拳绣腿式的虚张声势;中间把屈原、陶潜等文化名人拿出来“游街示众”,完成移花接木式的“文化造假”;结尾点点题目,唱唱高调,完成生拉硬扯式的“画龙点睛”。在这种高度模式化的应试写作中,很难看到学生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所见只是学生心灵的荒芜与人格的虚弱。
故而,有专家指出:“为文而造情”的作文,造成高中生作文不如初中生写得真诚,初中生没有小学生能说实话的反常现象。作文沦为学生通过虚假表达获取成绩的工具,而不是心灵成长的途径。试想:如果我们从小就让学生为获取分数而不惜思想造假,说一些言不由衷的假话、大话、空话,并不遗余力地强化这种可怕的逻辑——说假话可以得高分,唱高调可以达目的,那么,学生离开校园后为了更加重要的目的就更没有操守可言。钱理群教授曾指出:“培养一个人怎样写作,在另一个意义上就是培养一个人怎样做人。”真,是为文的基础亦是做人的根本,教师在作文评价中要注意价值导向——真实的错误远胜于完美的伪圣。因为,作为成人,我们能容忍学生的声音是错误的,但不能容忍学生的声音是虚假的。因为,错误常是特定年龄的认识偏差,属于价值分歧;而虚伪则是戕害人性的终生毒瘤,属于人格缺陷。语文是一门给学生精神打底的人文学科,每一个负责任的语文老师在关注作文本身的同时,也要多想想学生走上社会时的样子。
文章是生命折射出的光辉,是作者真情的自然流淌。古人倡导“不平则鸣”、“发愤而作”,其中都隐含着一种生命的自觉与写作情绪的原始冲动。远离内心,不动真情,生“做”文章,只能写出无病呻吟、不痛不痒之文,见风使舵、人云亦云之文,甚至是追名逐利、自我标榜之文,终究是触及不到生活的脉搏的。因此,写作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与人格养育,鼓励学生细腻地表现人情冷暖,真诚地抒写人生情怀,大胆地展现人性美丑,使作文成为学生生命意识的自然流动及对生活情感的智性反思。
二.闭门造车:生活、感悟严重缺席
近年来,出版市场日益繁荣,作文指导书百花齐放。加之学业紧张,考试频繁,这些鱼龙混杂的“武林秘籍”,成了众多学子的救命拐杖——无须劳神费力地积累生活,更无须苦心孤诣地感悟生活,只消将各种素材集、佳作选精读勤背,巧妙拼装,便可稳居中游,笑傲考场。但这种漠视生活、以文为本的作文习得方式,投机了现在,失去了未来,最终使许多学生毕业后握笔难以成文。
1.忽视生活,致使素材枯竭平庸。叶圣陶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样的文字。试看汪曾祺的小说,叙述一个行当时,精细的描写,比一个内行还要认真,这就是作家生活的底子。可见,作文教学理应面向生活: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让学生走上社会,增广见闻。有人立刻反驳:今天的中学生,过的多是三点一线的枯燥生活,哪能写出好的文章?此话乍听有理,其实不然。即使真被封闭于校园,其间的酸甜苦辣不也是生活?更何况,大到校园小到班级,趣闻异事也并不缺乏。对于真正关注生活的学生来说,可写之人,可叙之事,可抒之情,可发之论,不在少处!写不出、写不好的关键不是缺少生活,而是忽视生活。只有热爱生活、深入生活,笔端才会流淌出灵性十足、活力四射的欢歌。
2.怠于感悟,导致文字粗疏浅薄。要写好文章,除了增加生活积累,还应学会深思多悟。倘若仅仅是有生活,而不对生活进行深入思考,用思维的触角触摸到事物的某些本质,从而形成对生活的某一方面的独特认识,那么,写出的文字当然流于粗疏浅薄。生活本身是客观存在的,它敞开大门面向每一个人,但只有思索者才能从共历其中的生活中攫到宝藏。老舍说:“思索的时间长,笔尖上便能滴出血和泪来。”那血泪正是真情的流淌与思想的结晶。试看《史记》《红楼梦》《忏悔录》等诸多名家名作,无一不是思想的河流与心灵的史诗。
作文应当原汁原味地展示当代学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充分展现一个本本色色、可亲可爱的“自我”;一旦远离生活、远离思考,而一味地挪用历史、复制他人,必然落入闭门造车、拷贝拼装的狭小境地,枯燥乏味得很!
三.话语趋同:个性表达倍受排斥
作文教學应以“展现个性和培养创造性”为核心,“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而实际上,学生作文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可展现个性和发挥创造性的余地极小。许多教师常间接地警告学生:不要流于滥情,因为它常是矫情的,或是低俗的;不要好发议论,因为它多是肤浅的,乃至偏激的;不要自恋自话,因为它毕竟稚嫩,况且粗糙;不要乱用想象,因为它总易脱离大地,以致虚无缥缈……太多的“不要”,使孩子们渐渐关闭了自己的大脑和心灵,代之以僵化的、功利的和求同的语言。如看到一处宏伟的历史建筑,立刻想到赞美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主题;写到一件群体的救助事件,马上唱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老调。公共话语充斥于字里行间,每想说“我”,不期然却成了“我们”。如此公话膨胀,私语萎缩,丧失了个性,远离了创造,作者何乐之有?读者何乐之有?要知道,“凡是成功的、令人喜爱的好文章,都自然地融汇了作者特有的人生经历、生活体验,表现着作者独特的思维方法和对事物的真知灼见,闪烁着作者独有的气质、才情与智慧之光,体现着作者自身的态度、愿望、目的、要求等”。
如何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个性表达的良好习惯?笔者以为,“日思录”是条可取途径。它长短不限,体式不拘,贵在心如赤子,独放新声;贵在日有所思,思有所得。中学生正处在最有激情也最无所畏惧的年龄,那些还没有被世俗浸染扭曲的价值观念,那些还没有被社会玷污麻木的血性情感,应该在这块精神的私人庄园中纵横决荡。语文教师应借助“日思录”的互动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不盲从轻信,不人云亦云,让他们学会选择,学会判断,学会以文字的武器、自由的精神、独立的意志肩挑道义,脚踢魍魉。
总之,学生日常写作,要努力摆脱公共话语的钳制与庸众思维的束缚,让他们敢于按照自己的个性和想法写出一些有创意的真实的东西来;让他们把思维的独特性,感受方式的独特性,表述方式的独特性表现出来;让他们在自由表达的过程中砥砺情感,增添智慧。语文教师(包括阅卷者)的审美视野与评价体系应当开放、包容,在无悖于法律与道德的框架内,积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表达,走出一味求同、求稳的误区,打破作文教学话语趋同、情感趋同、思维趋同的沉闷语境。
一.重分轻人:“为文造情”蔚然成风
当前,不少教师惯于向学生传授各种应试作文“套路”,对学生的情感世界、生命自由关注较少。因此,以迎合阅卷人喜好为宗旨的不良文风在课堂与考场大肆蔓延,大量形式雷同、感情空泛的“新八股文”被批量生产——开头妙语连珠,用比喻句、排比段等完成花拳绣腿式的虚张声势;中间把屈原、陶潜等文化名人拿出来“游街示众”,完成移花接木式的“文化造假”;结尾点点题目,唱唱高调,完成生拉硬扯式的“画龙点睛”。在这种高度模式化的应试写作中,很难看到学生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所见只是学生心灵的荒芜与人格的虚弱。
故而,有专家指出:“为文而造情”的作文,造成高中生作文不如初中生写得真诚,初中生没有小学生能说实话的反常现象。作文沦为学生通过虚假表达获取成绩的工具,而不是心灵成长的途径。试想:如果我们从小就让学生为获取分数而不惜思想造假,说一些言不由衷的假话、大话、空话,并不遗余力地强化这种可怕的逻辑——说假话可以得高分,唱高调可以达目的,那么,学生离开校园后为了更加重要的目的就更没有操守可言。钱理群教授曾指出:“培养一个人怎样写作,在另一个意义上就是培养一个人怎样做人。”真,是为文的基础亦是做人的根本,教师在作文评价中要注意价值导向——真实的错误远胜于完美的伪圣。因为,作为成人,我们能容忍学生的声音是错误的,但不能容忍学生的声音是虚假的。因为,错误常是特定年龄的认识偏差,属于价值分歧;而虚伪则是戕害人性的终生毒瘤,属于人格缺陷。语文是一门给学生精神打底的人文学科,每一个负责任的语文老师在关注作文本身的同时,也要多想想学生走上社会时的样子。
文章是生命折射出的光辉,是作者真情的自然流淌。古人倡导“不平则鸣”、“发愤而作”,其中都隐含着一种生命的自觉与写作情绪的原始冲动。远离内心,不动真情,生“做”文章,只能写出无病呻吟、不痛不痒之文,见风使舵、人云亦云之文,甚至是追名逐利、自我标榜之文,终究是触及不到生活的脉搏的。因此,写作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与人格养育,鼓励学生细腻地表现人情冷暖,真诚地抒写人生情怀,大胆地展现人性美丑,使作文成为学生生命意识的自然流动及对生活情感的智性反思。
二.闭门造车:生活、感悟严重缺席
近年来,出版市场日益繁荣,作文指导书百花齐放。加之学业紧张,考试频繁,这些鱼龙混杂的“武林秘籍”,成了众多学子的救命拐杖——无须劳神费力地积累生活,更无须苦心孤诣地感悟生活,只消将各种素材集、佳作选精读勤背,巧妙拼装,便可稳居中游,笑傲考场。但这种漠视生活、以文为本的作文习得方式,投机了现在,失去了未来,最终使许多学生毕业后握笔难以成文。
1.忽视生活,致使素材枯竭平庸。叶圣陶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样的文字。试看汪曾祺的小说,叙述一个行当时,精细的描写,比一个内行还要认真,这就是作家生活的底子。可见,作文教学理应面向生活: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让学生走上社会,增广见闻。有人立刻反驳:今天的中学生,过的多是三点一线的枯燥生活,哪能写出好的文章?此话乍听有理,其实不然。即使真被封闭于校园,其间的酸甜苦辣不也是生活?更何况,大到校园小到班级,趣闻异事也并不缺乏。对于真正关注生活的学生来说,可写之人,可叙之事,可抒之情,可发之论,不在少处!写不出、写不好的关键不是缺少生活,而是忽视生活。只有热爱生活、深入生活,笔端才会流淌出灵性十足、活力四射的欢歌。
2.怠于感悟,导致文字粗疏浅薄。要写好文章,除了增加生活积累,还应学会深思多悟。倘若仅仅是有生活,而不对生活进行深入思考,用思维的触角触摸到事物的某些本质,从而形成对生活的某一方面的独特认识,那么,写出的文字当然流于粗疏浅薄。生活本身是客观存在的,它敞开大门面向每一个人,但只有思索者才能从共历其中的生活中攫到宝藏。老舍说:“思索的时间长,笔尖上便能滴出血和泪来。”那血泪正是真情的流淌与思想的结晶。试看《史记》《红楼梦》《忏悔录》等诸多名家名作,无一不是思想的河流与心灵的史诗。
作文应当原汁原味地展示当代学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充分展现一个本本色色、可亲可爱的“自我”;一旦远离生活、远离思考,而一味地挪用历史、复制他人,必然落入闭门造车、拷贝拼装的狭小境地,枯燥乏味得很!
三.话语趋同:个性表达倍受排斥
作文教學应以“展现个性和培养创造性”为核心,“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而实际上,学生作文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可展现个性和发挥创造性的余地极小。许多教师常间接地警告学生:不要流于滥情,因为它常是矫情的,或是低俗的;不要好发议论,因为它多是肤浅的,乃至偏激的;不要自恋自话,因为它毕竟稚嫩,况且粗糙;不要乱用想象,因为它总易脱离大地,以致虚无缥缈……太多的“不要”,使孩子们渐渐关闭了自己的大脑和心灵,代之以僵化的、功利的和求同的语言。如看到一处宏伟的历史建筑,立刻想到赞美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主题;写到一件群体的救助事件,马上唱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老调。公共话语充斥于字里行间,每想说“我”,不期然却成了“我们”。如此公话膨胀,私语萎缩,丧失了个性,远离了创造,作者何乐之有?读者何乐之有?要知道,“凡是成功的、令人喜爱的好文章,都自然地融汇了作者特有的人生经历、生活体验,表现着作者独特的思维方法和对事物的真知灼见,闪烁着作者独有的气质、才情与智慧之光,体现着作者自身的态度、愿望、目的、要求等”。
如何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个性表达的良好习惯?笔者以为,“日思录”是条可取途径。它长短不限,体式不拘,贵在心如赤子,独放新声;贵在日有所思,思有所得。中学生正处在最有激情也最无所畏惧的年龄,那些还没有被世俗浸染扭曲的价值观念,那些还没有被社会玷污麻木的血性情感,应该在这块精神的私人庄园中纵横决荡。语文教师应借助“日思录”的互动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不盲从轻信,不人云亦云,让他们学会选择,学会判断,学会以文字的武器、自由的精神、独立的意志肩挑道义,脚踢魍魉。
总之,学生日常写作,要努力摆脱公共话语的钳制与庸众思维的束缚,让他们敢于按照自己的个性和想法写出一些有创意的真实的东西来;让他们把思维的独特性,感受方式的独特性,表述方式的独特性表现出来;让他们在自由表达的过程中砥砺情感,增添智慧。语文教师(包括阅卷者)的审美视野与评价体系应当开放、包容,在无悖于法律与道德的框架内,积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表达,走出一味求同、求稳的误区,打破作文教学话语趋同、情感趋同、思维趋同的沉闷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