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s0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作者先深刻阐述了高职院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现实意义,然后提出了一系列高职院校以“和”的理念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主要思路,并希望以此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
  一、引言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及质量,有利于优化民生环境,从而有效地缓解了社会市场中劳动力供求失衡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高职教育逐渐受到了大众的认可和关注,国家相关教育部门也明确提出了要实现学生的持续发展,更好地推动就业创业,必须大力改革创新职业教育的相关内容及工作要点。具体而言,在针对职业教育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以提高教学效率及质量作为核心要点,立足学生的全面系统化发展,使之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基于教学质量的基础导向,建立健全完善的工作制度及管理模式,整合优化教学资源,科学合理地配置相关资源要点,明确院校的发展重点及难点。同时优化教学环节及教学流程,切实推动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工作的主体对象及基本元素,二者之间的关系应当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重要保障。只有建立起和谐高效的师生关系,才能提高整体教学效率,推动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
  二、高职院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为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以人为本、和谐教育的相关理念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和关注。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立足和谐发展的理念,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以此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众所周知,高职院校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力图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开发其非智力因素,且整个教学活动应当是双向的、互动的,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实现能力的提升及持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师生关系应当是一切教学工作及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人际关系必须贯穿整个教学流程及环节,师生关系的和谐高效也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具体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应当平等互助,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从而营造出良好的积极的教学环境及氛围,切实提高整体教学效率,推动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改革创新。
  (二)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
  所谓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来讲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所进行的思想、情感交流与互动,通过彼此对事物的认知实现人格的碰撞,从而搭建起良好的社会互动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和谐校园建设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高职院校在这样的背景下应当以和衷共济、内外和顺、协调发展为基础和核心内容,通过校园平台实现对教学资源的整合、协调、优化,创造相应的条件和氛围;同时高职院校中的各个系统及要素彼此配合,共同协调,以推动教学工作的有效运转。这样的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院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
  (三)提高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的内涵水平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对象,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师生关系的和谐高效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与内涵水平的关键所在。只有营造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推动教学工作的良性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及能动性,引导教师充满热情,专心投入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中,而学生也能够对教学内容引起重视,产生兴趣。学生应从平等互助的角度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敞开心扉,加强对彼此的了解和认知。与此同时,如果师生关系不良或是较为紧张,那么很多学生会对教师的工作充满抵触心理,不愿意与教师进行深入的沟通互动,产生封闭心理或是逆反心理,这会使得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无法实现良好的协调。基于此,只有确保师生关系的和谐高效才能实现学生的好学乐学。
  三、高职院校以“和”的理念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主要思路
  相关的实践调查研究显示,我国最早提出“和”思想的应当是孔子,其创立的儒学着重强调协调、平衡、融洽的基础理念。具体而言,孔子将“和”思想有针对性地渗透到教学工作中,希望以此影響学生的言行、品质。孔子的弟子遍布天下,贤能的弟子众多,而弟子之间都有着真挚的情感,品性相同、感情深厚。孔子与弟子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是极其顺畅的,无话不谈,亦师亦友,这样良好的师生关系一直受到后人的称赞和认可。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效仿孔子的行为和理念。与此同时,孔子也推崇教育平等的基础理念,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应当相互尊重,尤其是在人格上并不存在任何差异: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必须尊重教师,而教师也应当关心爱护学生,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学问,还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这样,学生对教师才能具有崇敬之情。另外,孔子对学生的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充分运用了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和认知去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在生活中遇事应当多问为什么?怎么办?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孔子对学生的态度和语气十分平和亲切,不会勉强学生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经常立足学生周边的事物,给予学生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生活,并且根据自身的阅历提出独到的见解,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欲望。孔子已明确提出道德修养对学生的重要影响及作用,主张通过道德教育实现学生的个人和谐,并逐渐推广至与他人的和谐,最终实现所有人的和谐。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孔子通常以君子的培养标准对学生进行要求和考核,不仅要具备文化修养,还应当实现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孔子针对教育工作提出了创造性的建议和方法,立足社会不同层面、学习的不同阶段及学生的个性特征,实现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统一和谐。换而言之,平等、科学创新、言传身教、情感共鸣是师生关系良好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乐学”:构建开放、互动、协调的师生关系
  根据相关的实践调查研究可以看出,高职院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核心在于乐学,应通过相应的教学平台及教学理念,在院校中搭建健全高效、和谐互动、开放式的师生沟通交流平台,并以此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孔子曾明确提出知学、好学、乐学的教育理念,将乐学作为教育工作的最高标准。传统填鸭式的教学理念是无法实现师生的平等交流的,教师只有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且积极主动地从容协助,才能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并引导学生实现快乐学习和享受学习的过程。要实现这一目标任务,高职院校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转变教学模式及教学形式。通过对学生专业特征的了解,分析其个性需求、兴趣爱好,营造逼真的职业工作环境,充分积极地开展体验式教学等方式实现教师从演员到导演角色的有效转变;同时提高教师与企业工作人员、管理人员的对接效率。另一方面,改革与创新学习模式及学习方法。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构建数字化校园,营造真实的职业工作情景过程中,学生也从传统的观众转变为演员,充分意识到了自身发展的优势及不足,以满足自身的个性发展需求与及时性学习需求为重要目标任务,实现自主学习的发展;同时将学生与员工的角色无缝衔接,从而提高自身的职业发展能力及专业素养。   (二)“乐育”:构建民主、平等、公正的师生关系
  在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大多数学生个性较为突出,思想开放,具有极强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希望站在平等和谐的层面上与教师进行对话交流,并且希望教师尊重自身的想法意见。基于此,高职院校应立足管理层面,从政治意义上构建民主、平等、公正的师生关系。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应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立足学生的主体地位及个性特征,创设科学高效的考核评价管理机制及管理模式。通过这样的方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最终实现全面系统化发展。与此同時,教师也应运用院校中的校规校纪,发挥组织协调功能,凸显出校训、校歌等的作用与价值。
  (三)“乐和”:构建和气、和睦、和美的师生关系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高职院校所开展的一系列后勤服务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凸显的也是高效育人的过程。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立足服务管理层面,构建和谐、和美、和睦的师生关系。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深入调查分析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及个性要求,深入一线了解市场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工艺特征,尽可能地创造舒适的生活场景及环境,营造健康的人际交往氛围。在院校中积极组织开展一系列多元化的、丰富的校园活动项目,鼓励教师与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自由宽容的环境中实现高效的、平等的互动交流,让师生共同参与某一项工作任务活动,以此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四、结语
  高职院校应充分立足乐学、乐育、乐和三个主要模块,构建开放、互动、协调、民主、平等、公正、和气、和睦、和美的师生关系,以此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于 颖,张英杰,王 莉.职业教育创新行动计划下如何创建和谐师生关系——以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交际,2019(4):23-24.
  [2]姜伟娜,李婷婷,化 夏,等.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策略浅析[J].科技资讯,2018,16(35):250-251.
  [3]胡维然.浅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未来英才,2018(3):188,191.
  [4]何婉姬.民办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与和谐校园构建[J]. 长江丛刊,2019(23):117-118.
  [5]陈善珍.恽代英教育思想在优质高职院校建设中的传承与创新——基于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优质高职院校建设视角[J]. 酒城教育,2019(1):1-4,8.
  [6]杨柳青.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探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3):25,43.
  [7]王晚伟,赛楠君.职业本科院校和谐师生关系构建探析[J]. 现代职业教育,2019(17):246-247.
其他文献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炎热的暑假已经过去,新的学期已经到来。新学期,新希望!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老师们、同学们致以新学期的美好祝愿,向加入明德大家庭的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天我想和大家谈一谈我们应该如何爱国的问题。作为湖南最早的新式中学堂,明德学堂(今长沙市明德中学,以下简称“明德”)创办于1903年,其创办的目的是“教育救国”“为国储才”,为民族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摘要:自2005年教育部提出“大力提倡‘工学结合’和‘半工半读’”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改革已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以会计基础课程为例,在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会计基础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建议,并进行双证融通、工学结合模式下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案设计。  关键词:双证融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会计专业双证融通、工学结合模式课程
摘 要:重视成人教育是高效推进“学习型社会”构建的重大举措之一。作者以一名高校教师的视角,结合学校成人教育教学特点,积极探索,探究了适合成人实现专业成长的最佳途径;根据学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差异,大胆实践,提出了以“建立愿景: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关注课堂:寻找适合学生发展策略,潜心研究:助力实现教育教研创新”为核心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着力提升成人教育的灵活性、特殊性和重要性,为加快推动全市成人教
摘 要:书法课堂教学在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通过理论疏导、书法实践、方法引领等方面帮助学生提高书法水平,提升个人修养,从而弘扬民族文化。教师通过对《唐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诞生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风格特点、章法布局、结构点画、临摹感受等进行深入浅出的教学,旨在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挖掘学生学习书法的潜能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和生产组织形式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会计专业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因此,寻找一个教与学的切合点才是关键之处。文章教学案例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能力不强、对教师灌输的道理有所排斥的问题,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力争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回归课堂。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
摘 要:减数分裂的内容对学生构建遗传学知识体系有重要作用,是遗传细胞学的基础。在高三第一轮复习时采用“教师导思→学生探究→师生总结→优化提升”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将已有的结论设计成高质量的递进式问题,刺激和引导学生对知识持续自主建构的“倒叙式”问题驱动教学,将“让学生在知识线索中学习知识”转变为“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知识”,能达到极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倒叙式”;问题驱动;减数分裂;生
摘 要: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读为本,并且以读为其他语文素养的依托,将语文听、说、读、写等素养有机地紧紧联系在一起。教学中,只有拟定“读”的基调,把准“读”的脉搏,抓住“读”的方法,加大“读”的力度,才能使缤纷多样的文本催发学生心中语言素养的“种子”,真正提高“读”的实效。  关键词:“读”占鳌头;“读”出心裁;“读”领风骚;语文高效课堂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
摘 要:以OBE理念为基础,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已成为这几年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主体思想。教师要把传统的主导型课堂,转变为提倡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文章以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商科(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为例,从课程的主体、客体、内容三方面出发,分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以OBE理念设计出全新课程教学模式。  关键词:OBE;课程设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
摘 要:文章作者在支教期间发现了甘肃省合作市勒秀乡中心小学半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并且采用访谈、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就其亲子关系、心理健康、学习心理健康、生活习惯四个方面进行实地调研,及时获取第一手资料,了解其现状,分析并挖掘了成因,文章据此作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藏区乡村;半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2-19  课题项
摘 要:实践协同育人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是第一课堂教育的延伸和升华,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工作重点,对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意义重大。文章在玉林师范学院处于向应用型本科转型、申硕攻坚、师范生专业认证背景下,从与大芦村建立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实际出发,通过研究如何在第一课堂教育教学模式下,整合学校、社会等各方面资源,发挥资源聚集效应,建立有利于培养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