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里长城与战道,地平上下两奇观!”在我国冀中平原顶端的燕南大地,筑有一条可与万里长城相媲美的“地下长城”——宋辽地下古战道。古战道工程浩瀚,沉睡千年,杨家将大战辽兵的故事就在这里广为流传。
在我国冀中平原顶端的燕南大地,筑有一条可与万里长城相媲美的“地下长城”——宋辽地下古战道。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史树清在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考察了宋辽地下古战道后激动不已,即席赋诗:“万里长城与战道,地平上下两奇观!”而古战道也被专家学者称之为“沉睡千年的地下军事奇观”。
永清县发现古战道
永清县位于京津保三角地区中心,县城距北京和天津市区均约60公里。该县建于西汉元年(公元前206年),为益昌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唐玄宗李隆基定名为永清。清末以来,居民们不断在地下发现了古地道。但当时的人们无法认清其真实面目,更无法估量它的历史价值,致使这些藏于地下、曲折幽深的地下建筑一直未有人深究。
1988年,永清县委、县政府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县古地道开发小组,重点对瓦屋辛庄村的一处地道进行挖掘和探查,经过3个月的发掘,查清此洞共200多平方米,由两个“迷魂洞”和一个“藏兵洞”组成。
1号“迷魂洞”洞中通向错综变化,地道曲折迂回,人若进去犹如走进迷宫,拐了几个弯后就不知东西南北了。2号“迷魂洞”被破坏严重,发掘不全。其迂回曲折如1号洞,并与之隔墙相接,但这个洞坑起于何方,落脚何处,仍不为人所知。“藏兵洞”位于瓦屋辛庄村古地道群中心位置。它虽然不像“迷魂洞”那样扑朔迷离,但也经常变幻方向,此洞通道中有5间并排的小屋,每间屋大约2平方米左右,可以藏人,隐蔽性很强。更令人惊异的是,“藏兵洞”的一个出口竟然是在一口水井里面。
经过1988年的挖掘调查认定,永清县古地道涉及6个乡镇11个村,分布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它不仅分布面广,而且有相当严密的布局,它以南关为起点,呈两条主线分别向东南和西南两个方向延伸,犹如一只展翅的凤凰,一翅直指信安镇(古淤口关),另一翅指向霸州镇(古益津关),洞体结构呈立体分布,高矮不一,宽窄不一,延伸曲折,走向不定。
专家学者们认为,永清古地道不是简单的藏身洞,不是老百姓个人所为,其性质是宋代军民经过精心策划、在统一组织领导下建造的大型永久性地下军事工程,也是边关御敌的配套工程。
古战道是何时修建的
对于永清古战道于何时修建的问题,专家们形成了两个一致的意见,其一,古战道为宋代所建。此论的直接证据是古战道的建筑材料——青砖。因为古战道的砌砖与雄县祁岗宋代的地道砖规格同一,其硬度、土质也与宋代地道砖别无二致。
其二,古战道建于公元1000年前后的宋辽对峙时期。然而,这个对峙时间很长,达165年之久。更加准确的时限为何时呢?
最有可能的时间段是在太宗瑞拱二年(公元989年)至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的15年间。宋辽对峙虽然从北宋消灭北汉的公元979年就开始了,但那时北宋对辽是处于攻势,企图全部收复燕云十六州,两次兵败幽州后又与南侵的辽军展开连日激战,那段时间来不及构筑“水长城”和地道等防御设施,只有真正确定了防御战略之后,才可能规划并大规模地破土动工。
北宋在太宗瑞拱二年(公元989年)由进攻转为防御战略,利用原有河水塘泊,加以疏通,筑堤蓄水,广置稻田,把平原搞成水泽并连成一线,也就是当时号称的“水长城”。但在广阔的平原上抵御辽军仅仅依靠水泽是不够的。根据平原上的土质条件,当地军民极有可能秘密地采用地道战法来抵御强大的辽军。辽军在徐河战败后至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10年间没有发兵南侵。这段时间正是北宋军民大力构筑防御工事的最好时机,极可能组织军民秘密地挖掘地道。
古战道有可能为杨延昭所治
自古以来,杨家将大战辽兵的故事就在永清县广为流传。
据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编的《霸州志》记载:“引马洞,为杨延昭所治,始自城中,通雄县:每遇虏至,必以出师。”这一记载非常明确地指出霸州(含永清)的地为杨延昭(杨六郎)所治,也与杨延昭在宋辽边境的一段经历相合。
在宋太祖赵匡胤二次发兵进攻幽州时,杨延昭随父亲杨业一起出征,作战勇猛。杨业阵亡后,杨延昭到河北边防前线任职。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八月,辽军又一次向北宋发起大规模的进攻。当辽军围困澶州之时,宋真宗御驾亲征到达澶州,但他胸中无数,畏敌如虎,想接受辽军提出议和停战。杨延昭反对议和,但辽宋在澶州摆开决战架势的同时开始进行紧张秘密的和平谈判。杨延昭就自己率领人马进入辽国境内,攻破占城(今山西广灵西南),取得不小的战果。
至十二月初,双方达成了停战协议,协议规定宋朝每年送给辽绢20万匹,银10万两,辽国主“愿兄事南朝(指北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宋国不败而败的“澶渊之盟”。杨延昭因为守边功高屡次升迁,成为高阳关路的最高军事首长,主持河北一线的边防。
高阳关、益津关、瓦桥关是河北边防的重要关口,都在杨延昭的管区之内,所以历史上留有“杨六郎把守三关”的美谈。在杨延昭等将领的率领下,霸州等地的边民同仇敌忾共御辽敌,妇女儿童都能骑马射箭。
永清县就是当年杨延昭的防区之一。根据杨延昭在宋辽交战之际镇守河北边防十五六年这一历史事实和《霸州志》记载,不少专家断言,永清古战道即使不是杨延昭为首主持修建,他也一定参与领导过具體的修建。
古战道工程浩瀚,沉睡千年;杨延昭功勋卓著,名垂千秋。永清古战道和英雄杨延昭的名字密不可分。
(《中华五千年》)
在我国冀中平原顶端的燕南大地,筑有一条可与万里长城相媲美的“地下长城”——宋辽地下古战道。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史树清在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考察了宋辽地下古战道后激动不已,即席赋诗:“万里长城与战道,地平上下两奇观!”而古战道也被专家学者称之为“沉睡千年的地下军事奇观”。
永清县发现古战道
永清县位于京津保三角地区中心,县城距北京和天津市区均约60公里。该县建于西汉元年(公元前206年),为益昌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唐玄宗李隆基定名为永清。清末以来,居民们不断在地下发现了古地道。但当时的人们无法认清其真实面目,更无法估量它的历史价值,致使这些藏于地下、曲折幽深的地下建筑一直未有人深究。
1988年,永清县委、县政府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县古地道开发小组,重点对瓦屋辛庄村的一处地道进行挖掘和探查,经过3个月的发掘,查清此洞共200多平方米,由两个“迷魂洞”和一个“藏兵洞”组成。
1号“迷魂洞”洞中通向错综变化,地道曲折迂回,人若进去犹如走进迷宫,拐了几个弯后就不知东西南北了。2号“迷魂洞”被破坏严重,发掘不全。其迂回曲折如1号洞,并与之隔墙相接,但这个洞坑起于何方,落脚何处,仍不为人所知。“藏兵洞”位于瓦屋辛庄村古地道群中心位置。它虽然不像“迷魂洞”那样扑朔迷离,但也经常变幻方向,此洞通道中有5间并排的小屋,每间屋大约2平方米左右,可以藏人,隐蔽性很强。更令人惊异的是,“藏兵洞”的一个出口竟然是在一口水井里面。
经过1988年的挖掘调查认定,永清县古地道涉及6个乡镇11个村,分布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它不仅分布面广,而且有相当严密的布局,它以南关为起点,呈两条主线分别向东南和西南两个方向延伸,犹如一只展翅的凤凰,一翅直指信安镇(古淤口关),另一翅指向霸州镇(古益津关),洞体结构呈立体分布,高矮不一,宽窄不一,延伸曲折,走向不定。
专家学者们认为,永清古地道不是简单的藏身洞,不是老百姓个人所为,其性质是宋代军民经过精心策划、在统一组织领导下建造的大型永久性地下军事工程,也是边关御敌的配套工程。
古战道是何时修建的
对于永清古战道于何时修建的问题,专家们形成了两个一致的意见,其一,古战道为宋代所建。此论的直接证据是古战道的建筑材料——青砖。因为古战道的砌砖与雄县祁岗宋代的地道砖规格同一,其硬度、土质也与宋代地道砖别无二致。
其二,古战道建于公元1000年前后的宋辽对峙时期。然而,这个对峙时间很长,达165年之久。更加准确的时限为何时呢?
最有可能的时间段是在太宗瑞拱二年(公元989年)至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的15年间。宋辽对峙虽然从北宋消灭北汉的公元979年就开始了,但那时北宋对辽是处于攻势,企图全部收复燕云十六州,两次兵败幽州后又与南侵的辽军展开连日激战,那段时间来不及构筑“水长城”和地道等防御设施,只有真正确定了防御战略之后,才可能规划并大规模地破土动工。
北宋在太宗瑞拱二年(公元989年)由进攻转为防御战略,利用原有河水塘泊,加以疏通,筑堤蓄水,广置稻田,把平原搞成水泽并连成一线,也就是当时号称的“水长城”。但在广阔的平原上抵御辽军仅仅依靠水泽是不够的。根据平原上的土质条件,当地军民极有可能秘密地采用地道战法来抵御强大的辽军。辽军在徐河战败后至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10年间没有发兵南侵。这段时间正是北宋军民大力构筑防御工事的最好时机,极可能组织军民秘密地挖掘地道。
古战道有可能为杨延昭所治
自古以来,杨家将大战辽兵的故事就在永清县广为流传。
据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编的《霸州志》记载:“引马洞,为杨延昭所治,始自城中,通雄县:每遇虏至,必以出师。”这一记载非常明确地指出霸州(含永清)的地为杨延昭(杨六郎)所治,也与杨延昭在宋辽边境的一段经历相合。
在宋太祖赵匡胤二次发兵进攻幽州时,杨延昭随父亲杨业一起出征,作战勇猛。杨业阵亡后,杨延昭到河北边防前线任职。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八月,辽军又一次向北宋发起大规模的进攻。当辽军围困澶州之时,宋真宗御驾亲征到达澶州,但他胸中无数,畏敌如虎,想接受辽军提出议和停战。杨延昭反对议和,但辽宋在澶州摆开决战架势的同时开始进行紧张秘密的和平谈判。杨延昭就自己率领人马进入辽国境内,攻破占城(今山西广灵西南),取得不小的战果。
至十二月初,双方达成了停战协议,协议规定宋朝每年送给辽绢20万匹,银10万两,辽国主“愿兄事南朝(指北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宋国不败而败的“澶渊之盟”。杨延昭因为守边功高屡次升迁,成为高阳关路的最高军事首长,主持河北一线的边防。
高阳关、益津关、瓦桥关是河北边防的重要关口,都在杨延昭的管区之内,所以历史上留有“杨六郎把守三关”的美谈。在杨延昭等将领的率领下,霸州等地的边民同仇敌忾共御辽敌,妇女儿童都能骑马射箭。
永清县就是当年杨延昭的防区之一。根据杨延昭在宋辽交战之际镇守河北边防十五六年这一历史事实和《霸州志》记载,不少专家断言,永清古战道即使不是杨延昭为首主持修建,他也一定参与领导过具體的修建。
古战道工程浩瀚,沉睡千年;杨延昭功勋卓著,名垂千秋。永清古战道和英雄杨延昭的名字密不可分。
(《中华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