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解析方法配电网重构方法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mqspthc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今能源紧缺,需要采取措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配电网中的线路情况比较复杂,且变化比较频繁,所以需要改变线路的结构,使其处于最佳状态。本文介绍了一种数学解析的配电网重构方法,对算例网络进行重构。很好的提高了配电网络的稳定性,使能源得到最高效的利用。
  [关键词]配电网;利用率;数学解析;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TM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4-0085-01
  Reconfigura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based on mathematical analysis method
  Shang Xue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210042)
  [Abstract]Energy resource is in great short,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improve the energy utilization. The situation of the lines in distribution network is complex and change frequently. The structure of the lines need to be changed, so the network can be kept in the best condition. A mathematical analysis method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o reconfigure the example network. The stability of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is improved and the energy is used efficiently.
  [Key words]distribution network; utilization; mathematical analysis; stability
  1.引言
  配電网在整个电力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配电网连接着输电部分的线路和居民用电部分。配电网的结构某种程度上还是比较复杂的,特别是相对于输电网络而言。因此,解决好配电网络的结构优化问题,成为了当前电力领域的当务之急。对系统网络进行改良和优化的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对其进行重新组合和构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配电网络重构。配电网络重构[1]的方法有很多,有利用启发式算法[2]的方法,也有基于现代算法[3]的重构方法。本文将介绍一种数学解析的方法,通过对数学变量的賦值,求解数学表达式,得到如何改变系统架构,从而改善配电网络系统的方案。
  2.数学解析方法
  用数学方法来解决网络的重构问题,有着很大的优势。首先,数学表达方式简洁明了,计算过程不会过于复杂,而且在表示系统状态方面非常精确,最后求解的时候也能够稳定收敛。与数学解析方法不同,基于现代理论的一些方法,虽然在求解的速度方面表现不错,但是往往不能准确收敛于最终值。
  (a)基本原理
  首先写出配电网络系统的损耗:
  (1)
  将支路电流带入,得到展开的表达式:
  (2)
  通过对表达式L求解,得到配电网络系统的最优解。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对网络架构重新安排,使系统处在一个损耗最小,具有较高稳定性的状态。
  (b)设计流程
  1)规定二进制变量
  2)列写数学表达式
  3)通过数学方法求得其最优解
  4)根据最优解得到系统最优结构
  3.重构实例
  此解析算法采用GAMS软件,对系统的数学表达式进行求解,得到最优的结果,即系统的最佳状态。系统的初始状态如图1所示,系统包括14个节点,13条线路。初始情况,线路7、8打开。通过不断的反复计算,得到新的开关打开方案,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新的计算。每一次的结构改变,都会带来损耗的降低,使系统结构向着最优解的方向改变,直到损耗达到最小值。系统结构达到最佳状态的时候,开关的状态数学量将不再改变,也就是最终的最优解。
  参考文献
  [1] 张大海,江世芳,赵建国.配电网重构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2,22(2):75-76.
  [2] 余贻鑫,邱炜,刘若沁.基于启发式算法与遗传算法的配电网重构[J].电网技术,2001,25(11):19-22.
  [3] 刘莉,陈学允,郭志忠.配电网络重构的现状和发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2,30(6):21-25.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企业在自身生产的相关环节中,为了满足自身生产制造的需求,生产出一些非标准设备,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非标设备”,这些设备都不属于国家规定的设备之中,其用途主要是测试或实验相关设备,但却极大地满足了企业生产需求,提高了生产效率,创造了不可忽视的经济价值,并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和青睐,如何合理合法的制造和使用这些设备也成为国家应关注的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  [关键词]非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SMA-JB2/SSMA-JWB2-L电缆组件的研制过程、结构特点及针对用户的使用要求及市场需求进行了设计及关键性工艺技术控制攻关。  中图分类号:TM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4-0079-01  1 前言  随着我国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缆组件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电子、通讯、兵器等重要军工和民用领域,对电缆组件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性能
期刊
[摘 要]用电管理是电力工业部门经营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涉及社会各个方面。它不仅是电力部门的责任,也与用户直接有关。因此它具有社会性很广、政策性很强、技术业务性也很强的特点。学习研究用电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改革和完善用电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用电检查;管理;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4-0062-01  
期刊
[摘 要]顶板自行跨落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是利用采场周期来压,利用锚索对巷道顶板加强支护,通过切顶卸压自动形成一条回采巷道的一种新的开采技术。通过在山东新汶矿业集团新阳能源有限公司3107下工作面成功运用,从根本上防治了留设煤柱带来的各种安全隐患,提高了资源回收率,缓解了采掘接替紧张局面,解决了巷道难维护技术难题,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自行垮落 沿空留巷 无煤柱开采 新技
期刊
[摘 要]抽油机井通过抽吸参数优化、杆管泵优化、平衡优化、合理匹配电机、应用高效电机及加强抽油机井生产管理等工作,使地面系统效率和井下系统效率都获得提高,平均系统效率由27.8%提高到目前的30.46%。产液平均单耗11.96kw.h/t下降至10.93kw.h/t。  [关键词]系统效率;电机功率;高效电机;抽油机平衡  中图分类号:TE35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期刊
[摘 要]油田作业数字化能够推动油田行业的发展,也能够降低职工的工作强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油田作业区数字化模式的应用现状,然后提出了油田数字化作业培训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油田作业区;数字化模式;数字采油  中图分类号:F42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4-0090-01  一、油田作业区数字化模式的应用现状  1.培训内容与生产现场
期刊
[摘 要]以某企业新型接线板的装配生产线为研究对象,对装配线各道工序进行了详细的测定,并对生产过程中人员工序的安排、瓶颈工序、不规则操作和不合理的动作等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运用ED仿真软件针对此装配生产线的瓶颈工位进行仿真优化,可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用工成本的目的。  [关键词]ED仿真,装配线,瓶颈工位改善  中图分类号:TM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4
期刊
[摘 要]维修的质量对电网和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性有直接影响,对用户的用电量和市场的稳定运行有一定的影响。本文讨论了大修技术和检修过程的优化。  [关键词]变电检修技术;流程优化;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TM63;TM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4-0091-01  1.优化变电检修流程的实际意义分析  1.1 提高变电检修效率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对
期刊
[摘 要]重复压裂裂缝走向问题,直接关系到重复压裂效果的好坏,能否有效扩大波及体积。本文采用大型水力压裂过程模拟装置,对裂缝性储层进行室内实验,研究了不同应力状态下,重复压裂裂缝的起裂及延伸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新裂缝易从井筒附近天然裂缝延伸,由于初始裂缝的诱导作用,降低了二次压裂的起裂压力。结论对于现场裂缝性储层重复压裂裂缝延伸预测有一定指导作用,对压裂施工由重要意义。  [关键词]天然裂缝;重复压
期刊
中图分类号:E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4-0095-01  孙子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很多战略家都将这一思想视为战略的最高境界。“兵不顿而利可全”这种不用军队进行具体作战、流血牺牲就可以达到战略目的的想法,正是信息化战争双方追求的最佳战略效果。信息化战争是高科技的战争,同时也是高投入、高消耗的战争,“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成为各国战略家竞相追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