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个性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_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学好一门语育尤其是母语,是每个人成长和进步的基石。作为一个小学学生,语文的学习更是基础中的基础。如何教好小学语文,更是摆在我们所有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现实而又十分重要的课题。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同时,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还应找准切入点,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一、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索养。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人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人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人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了只有耐心、虚心、认真地学习,才能学到真本领。可有一个学生却回答的不同,他说是风凰老师教搭窝的方法不好,才使有的鸟没有学会搭窝。他的回答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列举了一些好的教学方法。最后,我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像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我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让学生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各种鸟的语言进行反复诵读,以悟出它们内心的想法和学艺的态度。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自编自演了课本剧,他们那逼真的形象、丰富生动的话语、独特的表演手法,体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得到升华。
  
  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全力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一)正确理解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的内涵。
  学生学习母语主要靠语感。学生学习母语,因为有早已具备的口语语感做基础,有熟悉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背景为条件,身处母语环境、心受母语儒染,大量的、成套的母语图式早已内化为学生的心理结构。因此,学习母语不必从系统的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人手,而应重视对语文材料的积累、感悟,培养良好的语感。
  从语感类别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培养形象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情味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意蕴感的教学策略等。培养形象感,要注意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倡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视象,使语言和生动的表象建立心理联系。培养情味感,一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二要努力挖掘和体验教材的情感因素,发挥教师自身的情感传导作用;三要引导学生在对课文的分析和朗读中体验作者的情感。培养意蕴感,就是要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从语感生成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反复诵读、比较品评、潜心涵咏、切己体察、展开想象等。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策略,要求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强调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整体的领悟,这与语感的直接感悟是完全一致的。比较品评,是课堂语感教学的有效策略,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只有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昧,从而培养语感。潜心涵咏,是一种在熟读基础上潜心专注的研读策略,面对语言文字,揣摩、推敲、咀嚼,“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鉴赏玩味,掂量比较,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等。切已体察,就是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积淀相沟通。通过文字的桥梁,触摸作者的心灵。
  
  (二)在教学实践中全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语感是通过学生反复不断的感觉实践而产生的。作为教师,必须创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感受,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语感能力。
  1、创设情景:在教学中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景,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如:《草原》一课的教学,教师在课始用大屏幕出示草原的美丽景色,再配上音乐,简述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了浓厚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很快进入了情景,奠定了课堂的基调。
  2、引导想象:想象是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或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和实际认知水平在思维上发散延伸,使其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如:《丰碑》中有这样一段话:“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丰碑”是什么?为何说雪覆盖下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这里的“丰碑”是指什么?通过想象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感悟到军需处长的伟大。
  3、巧加提示:适时适当的提示语,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记事、写人的文章时对话内容较多,对于人物语言及其内心世界的把握是个难点。如:《马背上的小红军》里,小鬼说:“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由于学生对人物内心很难揣摩,所以朗读起来比较平淡。老师巧妙地加上提示语“小鬼不假思索地说”或“小鬼毫不犹豫地说”,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小鬼是装出来满不在乎的样子。学生朗读的语调也由原来的理直气壮变得没有了底气。教师的巧妙提示,使培养学生语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句式练习:句式练习具有培养语感和进行语言训练的双重功效。《海滨小城》一课,重点是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描写海滨部分主要是通过色彩美来表现景色美的,如课文第一自然段写道:“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海天交接的水平线上,(棕色)的机帆船,(银白色)的海鸥。还有和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填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多彩的画面,从而感悟到海滨的美多在色彩,同时完成了词语的积累。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注重形式的灵活多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让语文课堂动起来、灵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内容方面,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全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把课文的内容学懂、学深、学透,达到举一反三,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成绩。以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其他文献
纵观中国军队建立90多年来听党指挥、完善兵种、提高战力、强军兴军的历史,先后走过了反抗独裁需要武装、工农割据需要武装、抗日解放需要武装、执政治国需要武装、和平发展需要武装等多个发展阶段,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执政、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新中国的独立和富强做出了彪炳史册的历史功绩。进入新时代,中国军队依据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要求,坚决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为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战略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愉悦学习、创新学习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本文对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谈一点浅见。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语文教学 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促进学生智能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质量,并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水平,能增进教学效率,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指教师利用校内外的语文教学内容来源,合理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创设语文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观察、感悟和积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满足时代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不仅是教材编写者面临的问题,更是我们一线教师应该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立足课本,挖掘语文教材资源  教材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配套读本、教学挂图、工具书
中學政史地·初中2018年7、8期合刊
11月22日,一场关于学生惩戒制度(讨论稿)的听证会在常州市局前街小学举行,教师、学生、家长、心理学专家、法律界代表从各自角度发表了看法。  在笔者看来,惩戒不等于体罚,必须厘清两者的界限,防止惩戒失去分寸和超越限度。一方面,惩戒教育必须坚持合法性原则,严格遵守负面清单,以现行法律为框架实施管教权,不给惩戒滑向体罚留有制度空隙。另一方面,惩戒教育必须遵循谨慎性原则,惩戒的条件、方式、工具、次数、男
2015年安徽中考历史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侧重于培养其综合、对比分析等历史学科思维能力,体现了新课标理念。试卷总体结构合理、题量稳定、联系现实、材料丰富,试卷图文并茂,试题设计精练。探究命题规律,总结经验教训,能够引领广大师生进行有效复习,从而备战2016年中考。  一、探索命题规律  从最近三年安徽省中考试题来看,每年试题都不相同。但中考命题是有规律可循的。其规律如下:遵循课标为指导,稳
[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抓好校园文化育人功能,不仅是办好学校的关键,而且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三种形态的建设,阐述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以及一些实践经验。  [关键词]教育;校园文化;形态建设    校园文化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能陶冶师生的情操,规范师生的行为,指导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而且能够激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下简称《素养》)发布,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育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具体细化为人文积淀、国家认同、珍爱生命等18个基本要点。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思想品德学科教师教学、教研、学业评价开辟了新天地。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试题,初中毕业生学业评价试题应当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自
[摘要]高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高度关注和准确把握新一代大学生的特点,才能与时俱进地解决“90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责任感的新时代大学生。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思想心理    “90后”大学生是指20世纪90年代后出生并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中国公民。目前这些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就读,约占学生
音乐是幼儿特别喜欢的一门学科,它不仅让幼儿快乐,还能调节幼儿情绪、放松心情,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绝对的主动地位,幼儿在被动的环境中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必然受到极大的压制,且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难免简单,呆板,对幼儿的吸引力不够大。我认为,音乐是一种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只有让幼儿们通过亲身体验,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中,没有困难和压力自然获得,才能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