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文本与隐含作者程宝乐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学术界对于瓦尔特·司各特的犹太观呈现两种观点:1、秉承反犹主义的传统;2、揭露反犹主义、提倡民族和解。本文基于小说叙事学相关理论,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挖掘作品潜藏文本,判断隐含作者的思想倾向,并考察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的关联。通过深入分析,可以看出潜文本所体现出的司各特对犹太人的人道主义同情,及思想深处的反犹思维定势。
  关键词:潜文本 隐含作者 犹太观
  引言
  学界关于小说《艾凡赫》中所体现的瓦尔特·司各特的犹太观呈现两种不同观点:1、秉承反犹主义传统;2、揭露反犹主义、提倡民族和解。而当我们细读文本后,不难发现作者在揭露社会各阶层对犹太人的残酷迫害、给予犹太人人道主义同情的同时,其思想中潜在的犹太人地位低下的意识始终存于作者心中、流于笔端。
  美国叙事学家韦恩·布思在《小说修辞学》中首次提出“隐含作者”概念:“在他写作时,他不是创造一个理想的、非个性的‘一般人’,而是一个‘他自己’的隐含的替身……”“隐含作者有意无意地选择了我们阅读的东西;我们把他看作真人的一个理想的、文学的、创造出来的替身;他是他自己选择的东西的总和”。因此,作品中从人物塑造、剧情安排到来言去语、情感纠葛,都暗含着作者对于素材的取舍,也就是作者的创作倾向。中国著名叙事学家申丹教授认为“这有利于引导读者摆脱定见的束缚,重视文本本身,从文本结构和特征中推导出作者在创作这一作品时所持的特定立场”。因而,读者从文本中推导出的隐含作者在写作时的观点和立场。据此,本文试图从人物塑造、剧情安排两方面揭示隐含作者的宗教立场,并进一步探讨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的关联,从而挖掘司各特本人的犹太观。
  一 从人物塑造看隐含作者犹太观
  小说中基督徒对犹太人的歧视和迫害比比皆是,就连萨克逊贵族的奴隶和佣人也对他们表示厌恶和唾弃。“在那个时代,大概除了飞鱼之外,无论是地上的、空中的、水里的生物,任何族类所受的迫害,都不像犹太人所遭受的那样没有间歇、普遍和无情的了。”这段描述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表明作者对于一个受压迫民族的人道主义同情,但并不能因此而证实作者赞同消灭种族差异、对犹太人和基督徒一视同仁。
  小说中的艾萨克是一个腰缠万贯的犹太富商。他出场时,作者进行了这样地刻画“进来的是一个高高瘦瘦的老头儿……诚惶诚恐地一边鞠躬行礼,一边走近饭桌的下首,他面貌清瘦,鹰嘴鼻,眼睛乌黑而锐利。”这个形象让人联想起了威廉·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他们同样富有、吝啬、形容清瘦、唯唯诺诺,显然这些特征构成了犹太商人的典型形象。布思在《小说修辞学中》指出“作家对材料、事件等有所取舍,这本身就潜藏着一定的倾向性……”显然“司各特也没有逃脱英国作家的思维定势和排犹主义的影响……难以排除潜在的丑化犹太人的先在视阈……把艾萨克塑造成守财吝啬的形象”。
  蕊贝卡是作者塑造的一个较为成功的犹太女子形象。在小说中作者几次借蕊贝卡之口表达了犹太民族经济上受压榨、地位上低人一等的合理性。艾萨克抱怨约翰亲王向他索要钱财时,蕊贝卡说,“咱们也有占便宜的地方……咱们借给他们的金子,还回来的时候更增加了咱们的财富。”这段话与其说在劝慰艾萨克,倒不如说是作者借蕊贝卡之口,表达当时宗教现状的认可。蕊贝卡父女在林中得到塞克逊公主罗文娜一行人的帮助,罗文娜邀请蕊贝卡并骑而行,作者这样描述蕊贝卡的回应“‘这样恐怕不合适’,蕊贝卡用自重而谦逊的口气说道,‘把我和您放在一块儿走,恐怕会玷辱您这个保护人的身份’”。“自重”、“玷辱”的使用说明说话双方在地位上的不平等,以及一位犹太女子面对基督徒时故作的矜持。蕊贝卡美丽、聪慧,是一位近乎完美的女性。然而从这个人物身上依然能够看出隐含作者的宗教倾向。正如布思所说,“甚至在具有同样道德的、认识的或美学的价值的人物中,所有作者也必然是有倾向性的”。
  小说主人公艾凡赫是基督教利益和形象的典型代表。艾凡赫在比武场上受伤,而得到蕊贝卡的医治和照料。艾凡赫“面对这位姿容艳丽、身段窈窕、目光晶莹的女郎,心旌不免有些摇动”。而当他得知蕊贝卡是犹太人时,却变成“对于一个劣等民族的成员所表示的谢意”,“把蕊贝卡降到低人一等的地位”,“当作一个受人妒嫉视的民族的成员看待,除非必要,不屑和她交谈”。艾凡赫态度的转变,以及对于犹太人的歧视并没有遭到作者的谴责,而只是轻描淡写地表示“沾染了那个时代和那个教会里流行的偏见”。蕊贝卡对于这样“一桩令人难堪的事情”也没有表示出任何不满和谴责,而是“依然竭尽心力来为他调摄、治疗”。蕊贝卡的这种态度分明得到了作者的肯定和赞扬。更进一步讲,这是否在暗示犹太人应该像蕊贝卡一样“宽容、大度”。蕊贝卡具备诸多优秀品质,但缺乏一种彻底的反抗精神,始终在种族差别和宗教歧视的重压之下艰难生存。她所做的努力、行的善事,只能些许的改变人们对于犹太人的偏见,根本没有触动反犹主义的根基。
  二 从剧情安排看隐含作者犹太观
  小说中关于爱情的描述体现剧中人在情感与宗教信仰间的矛盾纠葛。圣殿骑士波阿·基尔勃由欣赏蕊贝卡的美貌变为爱慕她的品质,不顾基督教规而情愿与蕊贝卡私奔。这样不顾一切的爱却遭到蕊贝卡的唾弃和隐含作者的批判。这样的安排是否在警示或批判这种不该有的感情?爱情与现实的冲突几乎将圣殿骑士的内心撕裂,他在激烈的斗争中煎熬着,最后“在他自己矛盾的情感剧烈斗争之下送了性命”。隐含作者称之为“上帝的处罚”,“他的葬礼只能悄悄举行,这样才适合于一个悖理的人死后所应得的待遇。”话虽出自艾凡赫之口,却分明代表了隐含作者的立场:基督徒违背教义与犹太人相爱是天理不容的事,下场只有死路一条。而蕊贝卡与艾凡赫之间朦胧的爱情也没有得到圆满的结局。她对艾凡赫的朦胧的爱意刚刚萌芽就被自己遏制住了。蕊贝卡勇敢、大度、有智慧,却不敢追求自己的爱情。原因很简单:艾凡赫是基督徒——一个异教派的青年。蕊贝卡终究没能冲破宗教歧视的桎梏,她从一开始就认识到这样的爱情不会有结果,这份情谊只能深埋心底。隐含作者支持和歌颂的是怎样的爱情呢?小说的一对主人公艾凡赫与罗文娜可说是一对落俗套的英雄美人。他们完美的婚姻和幸福的生活在小说略显苍白的叙述中显得十分牵强。“他们夫妇俩幸福地生活了好多年,他俩从幼年时期就是心心相印,其后经过多少挫折才结成美满姻缘,每每追溯前情,就更加相亲相爱。”这个王子与公主的爱情故事只是作者有意安排而已。在司各特的其它几部小说中,天主教和新教的男女主人公最终都喜结连理。而在《艾凡赫》中,被刻画的几乎完美的犹太姑娘蕊贝卡,却没有得到自己的爱情。显然隐含作者不敢或不愿冒天下之大不韪让基督徒与犹太人结合,作者潜意识里的种族观念暴露无遗。   隐含作者的观点和立场可以从文本叙述的内容和方法中体现。细读文本后,我们发现隐含作者显然并不痛恨犹太人,也不赞同对犹太人的残酷迫害,而不时给予犹太人人道主义同情。但如果说隐含作者高举反犹主义大旗,同反犹势力作斗争,显然不能成立。隐含作者似乎站在一定的高度俯视和评判剧中人物,在纷繁中寻找某种和谐,而他自己并不属于任何一派。尽管如此,隐含作者仍然难以逾越历史局限性,难以摆脱欧洲盛行上千年的排犹主义的思维定势,以及潜意识里基督教的正统和优越。小说的结尾是老犹太人和他的女儿从英格兰逃出奔向西班牙。因为当时主要信仰基督教的英格兰比较黑暗,而当时的西班牙信仰伊斯兰教,对犹太人相对比较宽容。这样的结局安排些许有些无奈和伤感。显然对于隐含作者来说,基督教与信仰伊斯兰教的犹太人的融合是不可能的,而选择逃避是避免冲突和迫害的唯一方法。
  三 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的关联
  “隐含作者是从作品中推导出来的作者形象”。通过深入考察《艾凡赫》的潜文本,我们可以看出隐含作者在宗教上的保守态度。而要更好地了解作者的立场,还需进一步考察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的关联。司各特1771年出生于苏格兰首府爱丁堡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在宗教信仰上,“他持有适度的宗教态度。他不喜欢罗马天主教教义,也不喜欢长老会教义。‘司各特常常对过于充满激情的宗教持批评的态度’,喜欢‘比较实际的教义’。司各特属于苏格兰教堂中较传统的中性教会团体”。司各特本人在宗教上的中庸和保守,让他不敢逾越种族差异的界限,将犹太人与基督徒相提并论。他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肯定犹太人的优点,赞美他们的品质,而这种肯定和赞美并不等同于种族平等。这就不难解释在《艾凡赫》中作者表达的对犹太人的人道主义同情,但同时又不赞同基督徒与犹太人之间的婚姻爱情。正如高灵英所说:“他(司各特)的作品没有揭示人性的邪恶,而是褒扬人性中柔和以及尊贵的一面。”司各特对人性的赞美,对人的关爱是他中庸的宗教立场的内在根源。而历史的局限,深深根植于社会的集体无意识是这一立场形成的必要外部环境。
  从公元4世纪开始,在英国上升为国教的基督教就开始了对犹太人的迫害和宗教欺压。司各特生活的19世纪“反犹主义从中世纪时期以宗教歧视、宗教迫害为主发展为以种族歧视和种族迫害为主”。对犹太人的迫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偏见和歧视,而是对整个犹太民族的仇视和憎恨,它也不仅仅是一种思想和观念,而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偏见和歧视……是一种遍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行为。”当时的英国是欧洲对待犹太人宽容程度最低、反犹程度最强烈的国家之一。反犹主义在英国早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思想和行为,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司各特虽然抱有对犹太人的人道主义同情,但他无法克服宗教差异的思维定势,让犹太人与基督教融合,更不可能支持犹太人反抗种族歧视和种族迫害。
  我们不能说司各特是一个彻底的反犹主义者,他所给予小说人物的人文主义关怀,他对反犹暴行的揭露,都不能让我们给他贴上反犹主义的标签。然而在反犹主义盛行上千年的欧洲,反犹传统早已根深蒂固,成为一种集体潜意识,司各特又怎能完全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站在种族平等的高度为犹太民族的复兴而斗争?在这样的矛盾思想中,司各特选择了中庸和逃避。总之,通过全面深入地考察作品的潜文本、发掘潜藏含义,关注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的关联,才能尽可能给作品以客观、公正的分析。
  参考文献:
  [1] [美]韦恩·C·布斯,周宪等译:《小说修辞学》,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2] 申丹:《再论隐含作者》,《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3] [英]瓦尔特·司各特,刘尊棋、章益译:《艾凡赫》,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4] 管新福、洪刚:《反犹主义视阈中的犹太商人形象——以三部英国涉犹文学经典为例》,《江汉论坛》,2009年第4期。
  [5] 申丹:《隐含作者、叙事结构与潜藏文本——解读肖邦〈黛西蕾的婴孩〉的深层意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6] 高灵英:《论司各特的中庸之道》,《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8期。
  [7] 祝平:《T·S·艾略特早期作品的反犹指涉及其文化根源》,《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2期。
  [8] 潘光、陈超南、余建华:《犹太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程宝乐,天津农学院讲师;解景媛,天津农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时间:2013年12月28日  地点:复旦大学中文系会议室  主办: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市作家协会、云文学网  协办:上海文艺出版社、铁葫芦图书  甫跃辉是复旦大学文学写作专业培养的第一位毕业研究生,现供职于《上海文学》杂志社,是“80后”作家的优秀代表,自2006年至今,共发表文字近百万字,作品见于《人民文学》《收获》《上海文学》《花城》《中国作家》《大家》《山花》等,已有作品译介至国外。200
期刊
摘要 格非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以20世纪80年代为背景,塑造了胡惟丏这样一个学贯中西、古旧清高的知识分子形象。作为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群的缩影,胡惟丏艰难的在市场的洪流中坚守自我,他是一个生错了时代的人,也是那群知识分子中的最后一个人,他的死讯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作者以这样一个形象,缅怀和祭奠一个时代一群知识分子的离去,表达了一种怅惋哀伤之感。本文将从人物形象的性格气质特征和其所处的历史背景两方面来
期刊
摘要 苏青的《结婚十年》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其中不乏有快乐、伤心,可谓五味俱全,小说当中有两个人是与女主人公苏怀青的恋爱婚姻密切相关的。本文着重从时代背景和苏青本人婚恋观的角度探讨造成作者理想婚姻生活破灭的原因。  关键词:《结婚十年》 苏青 男性形象  苏青既是小说家、散文家,同时也是剧作家,是海派女作家的代表人物。苏青曾创作过不少小说、散文,其中《结婚十年》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是苏
期刊
一 城市空间中的行动困境  甫跃辉短篇小说《动物园》讲述一对来沪的外来青年陷入爱情,但由于窗外临近上海动物园,双方因动物的味道而争吵,最终分道扬镳。小说中男女主人公(顾零洲、虞丽)之所以分手,不是来自外力的阻碍,导火索与其说是动物园的气味,不如说是某种内在的、无法具象描述的气息。  “淡漠”“陌生”“空荡荡”一类的词可视为本文的文眼,在两人的关系描述中,尽管热恋缱绻,“陌生人”一词前后共出现了五次
期刊
摘要 就像人类在不断前进一样,历史也不会让我们看到终结的一天,那些曾经看似权威的权贵的精英式的审美标准和文学史观,也许会在某一天被完全颠覆成另一幅面貌的价值标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个包容差异、多元共存的历史眼光正在重新审视过去,再没有唯一的正宗的标杆来衡量所有的文学现象,就像《剑桥美国文学史》一样,它的权威性体现在更多的兼容并蓄的包容中却不失对于历史事实的准确表述。  关键词:美国文学史,
期刊
一 空间内部的政治经济关系  笔者将重点讨论甫跃辉作品中《动物园》、《丢失者》、《晚宴》、《饲鼠》、《苏州夜》、《巨象》、《亲爱的》、《走失在秋天的夜晚》等几篇“顾零洲”系列的城市小说。小说《晚宴》中有这样一处:  有一次她说,她要到这城市来。他反问道,你不就是这城市的人吗?怎么能说到这城市来?她笑说,我那儿是郊区啊。他说,那郊区不算这城市算哪儿?她说,不跟你说这个,说了你也不明白。(1)  空间
期刊
摘要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与中国作家鲁迅的短篇小说《祝福》以象征的叙事方式、富含深意的内蕴笔法,分别塑造了艾米丽与祥林嫂这两位令人难忘的悲剧形象。本文通过比照解读两位女主人公和她们所经历的相似的心路历程,探寻造成艾米丽与祥林嫂悲剧命运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其中的共通之处。  关键词:艾米丽 祥林嫂 威廉·福克纳 鲁迅 悲剧命运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美国作家威廉·福
期刊
摘要 本文基于对19世纪末美国南部的社会背景及作者凯特·肖邦本人生活经验的描述,进一步分析了文中女主角自我意识觉醒的历史背景,揭示了美国社会对于女性价值的忽视及对女性精神上的束缚。本文旨在通过对文章写作技巧的分析,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中传达出的“自由和死亡的关系”这一永恒的主题。  关键词:女性意识 凯特·肖邦 《一小时的故事》  引言  作为早期的女权主义作家,凯特·肖邦擅长描写乡土文化和民俗生活
期刊
摘要 亨利·詹姆斯将戏剧手法巧妙地融入到小说创作中,赋予小说不同的解释,在传统的现实主义追求统一的风格上融入了象征意义,并且开始采用多个层次的叙述手法,逐渐提升作品的形式化与内在,并使他的创新理论得到发展,最终使自己的创作成功走向了成熟。在他的中期创作阶段内,詹姆斯成功地创作出小说《螺丝在拧紧》,本文对这部杰出的小说进行详细的解读,分析詹姆斯是如何成功地从现实主义文学走向了现代主义文学。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舍伍德·安德森是第一位成熟的美国现代小说家。本文围绕其代表作《小镇畸人》塑造的一系列极具现代主义特征的怪诞人物形象,探讨安德森的小说创作手法。  关键词:舍伍德·安德森 畸人 创作艺术 情节 象征 瞬间  舍伍德·安德森在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作家,“是第一位成熟的美国现代小说家”。(董衡巽:31)威廉·福克纳将他奉为“我们这一代美国作家之父,他体现了文坛后来者必将承袭的美国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