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_1428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苏青的《结婚十年》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其中不乏有快乐、伤心,可谓五味俱全,小说当中有两个人是与女主人公苏怀青的恋爱婚姻密切相关的。本文着重从时代背景和苏青本人婚恋观的角度探讨造成作者理想婚姻生活破灭的原因。
  关键词:《结婚十年》 苏青 男性形象
  苏青既是小说家、散文家,同时也是剧作家,是海派女作家的代表人物。苏青曾创作过不少小说、散文,其中《结婚十年》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是苏青从女性视角的形式来回顾自己十年的婚姻生活,其中不乏女性对于男权社会的各种控诉。这也是几十年来人们对于苏青作品研究的一个热点,即从女性的视角来分析。当然,这样的一个角度会给读者造成这样一个印象:是封建传统的种种束缚造就了苏怀青可悲的一生。但是,各种传统或者文化影响下形成的集体无意识式压抑,对男性而言,事实上也是产生悲剧婚姻的重要原因,再有,“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现代化进程中,婚姻利益化的出现同样是我们无法规避的动因。《结婚十年》所呈现的便是如此。
  一 过渡时期的婚姻与幸福
  从古至今,婚姻的成败与否关系一个女人一生的幸福,小说中,徐崇贤并没有完成使女人幸福这个神圣的使命,从结婚第一天起,他就让妻子因为他与嫂子的暧昧关系而伤神,到后来他发迹,对妻子已经没有了那份敬重,恶语相向,冷嘲热讽,再到最后的潦倒,不仅在物质生活上不能给妻子和孩子以稳定的保障,还在感情上背叛了她,终于将维持了十年的婚姻送进了坟墓。
  如果换一个角度来思考的话,徐崇贤又何尝不是一个牺牲品呢?他也是一个受封建思想和传统毒害的知识青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受了父母安排的这桩婚姻,他还只是一个孩子,“那时我仍旧不认识他,不过察言观色,只要众人一笑,便见近处有一个颀长的影子窜逃开去了”,他只是单纯地认为应该接受父母安排的这一切,那些所谓的新式教育只是使他的表面上看上去新而已,只学了一些西方社会表层的东西,根本没有思想层面的东西,也就是并没有把他脑子里那些旧的东西剔除出去。徐崇贤不知道像恋爱结婚这样的大事情应该遵从自己的心意,而不是听从父母之命。
  在那样一个新旧交替的年代里,似乎每个人的身上都烙上了这样的时代印记。他们一方面接受了新式的教育,另一方面又恪守着旧的规矩,徐崇贤如此,苏怀青亦是如此,如果把这篇小说以苏青自传的形式来理解的话,那么,在她的传记中,那么婚前和婚后这两个时期的苏青完全不像是一个人,在没被婚姻束缚住之前,她是一个完全新潮的人,接受新的思想,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甚至还动过上前线的念头,这与婚后的她完全判若两人,在当时这只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而已。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同样的大环境里,都是那样社会里的人,自然无法摆脱那个社会的特点,结了婚的他们亦没有长大,又如何承担各自的责任,就像最初的时候不管是徐崇贤还是苏怀青都认为结婚是件很容易的事,而孩子这样一个婚姻的附属品就有点累赘了,也许他们还幼稚到以为结婚就是小孩子搭伙过家家一般,从心理上没有做好准备,以至于会被后来生活的点点滴滴打败。这就是崇贤一直抱以敬重态度的传统扔给他的包袱。在那样一个大变动的时代,徐崇贤的性情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徐崇贤发迹以前,至少是单纯的,对妻子还是有情有义的。但社会的大染缸还是给他着了色,即上海的社会性质的改变对传统社会或者说前现代时期的爱情与婚姻予以了一记重拳,使之负载了现代化进程中金钱的意义。
  二 爱与利的现代性博弈
  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被迫由一个封闭而独立的封建社会走向一个半殖民的国家,在西方资本主义的逐渐侵蚀和影响下,沿海的城市率先发生了变化,向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方向发展,上海就是这样的一个城市。正如刘永丽在《被书写的现代: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上海》中所写的那样:
  “上海的商业经营模式是一种资本的经营模式,它打破了传统商业以诚信、道义为首位的庄重古朴的商业活动规范,以赤裸裸的谋利为目的,货币成为至高无上的权威,社会阶层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划分也不再依赖传统城市权利等级的硬性规定,人们由此摆脱了由权利所划定的人身依附状态。社会关系和个人命运完全由商品交换法则所规定……传统社会关系中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了人与物的关系。”
  上海是一个典型的纸醉金迷的“建在地狱上方的天堂”。徐崇贤逐渐蜕变成了一个重利轻情义的势力之人。徐崇贤是个律师,本应是替人们伸张正义的人,但在他眼里是非曲折都是和金钱挂上钩的,绝对不做无利可图的事情,他的蜕变是必然的。当然不能排除这样的可能性:如果徐崇贤和苏怀青只是一对平凡的乡下夫妻,也许这辈子他们就会这样一直走下去,像很多旧式的夫妻一样,这样的生活也不知有没有幸福可言。正如张爱玲作为一个旁观者所认为的那样:
  “他和她丈夫之间,起初或者有负气,到得离婚的一步,却是心平气和,把事情看得非常明白简单。她丈夫并不坏,不过就是个少爷。如果能够一辈子在家里做少爷少奶奶,他们的关系是可以维持下去的。然而背后的社会制度的崩坏,暴露了他的不负责。他不能养家,他的自尊心又限制了她职业上的发展。而苏青的脾气又是这样,即使委曲求全也弄不好的了……”
  前面已经提到过,应其民给了苏怀青一段朦胧而美好的感情,在苏怀青结婚怀孕的现实摆在面前时,两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放弃。在我们看来,应其民对自己的感情缺乏一种进取心,一股拼劲,在得知喜欢的女子已经结婚时,选择退出,自动放弃,认为自己才是那颗多余的樱桃。但应其民忽略了一点,他似乎从没有想过问一问苏怀青与丈夫的婚姻是否幸福,她那所谓的丈夫是否是她愿意携手共度一生的人,只是想当然地认为她应该跟她的丈夫站在一边,只是在责怪他没有勇气给她幸福的同时,也应该想到:他亦是一个处在特定社会里的人,他也摆脱不了旧式的东西带给他的束缚。深入骨髓的传统教育让他在对一个有夫之妇动情的时候只能止步于默默地关心她,如果他们为了自己的幸福,大胆地赌一把,估计到最后是无法承受世俗的指责和眼光的,最终还是要失败的,这本身就是一个难以两全的事情,就是以今天的道德标准来衡量的话,应其民与苏怀青也未必会是受到别人祝福的一对。再者,那时的应其民也不过是个学生,说到底还是一个孩子,他不会比徐崇贤承担得多。正如他自己说的,他还向往自由,想到外面闯一闯,还不想和任何人结婚,不想受人羁绊。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书写,当然不想就此罢笔。不管是从现实的角度还是理想的角度,应其民在怀青的生命中都只能扮演一个过客,他始终都不是那个能带给苏怀青幸福的人。总之,在今天看来,应其民是少了一点勇气,但若是因此就指责他,也是有失公允的。只因应其民也是浑浊泥水里的一颗水滴,很难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也就无法拯救别人出泥潭。再加上苏怀青的态度只能让他退出,因为她的态度很明确地告诉他,她不会放弃家庭跟着应其民追逐那份朦胧的连当事人都狐疑不定的感情,且不说别的,苏怀青对丈夫的感情也是有的,最起码一日夫妻百日恩,是谁也逃不掉的客观规律。   三 理想与现实婚恋观的表达
  当然,小说中三个人的感情纠葛所造成的悲剧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背景就能够阐释清楚的,与此相关的还有苏青本人的婚恋观。苏青的散文,很多都是探讨男女关系的,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苏青的婚姻观。在对男性的认识上,表达了自己独到的看法,认为男人因本性的原因都是好色的,对感情是不专一的。苏青有这样的认识,对男人的不专一表示理解,但理解是一回事,喜不喜欢又是另外一回事。此外,在对性的认识上也是深刻的。作为一个女性,苏青主张有爱的性,在苏青《谈性》中这样说到:“其实我以为只有真正有爱情的性生活才可以使人满足。”不管是对男性的看法还是性的看法,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了苏青婚姻观的理想性。虽然对男性感情的不专一表示理解,但不代表她可以接受这样的男子,换句话说,苏青在自己的感情问题上是有洁癖的,不能容忍背叛,一旦丈夫感情出轨,弃家庭于不顾,苏青也会选择决绝地离开。苏青理想的伴侣是可以和自己有心灵的沟通和交流的,而不是简单的肉体关系。苏青本人婚恋观的理想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的感情生活。对于离婚,苏青也是痛苦的,但她并不后悔自己的决定,认为女性对离婚这件事应该要慎重,但在必要的时候,是要作出这样的选择的,不会选择勉强地维系一段支离破碎的感情。苏青这样的婚恋观,在小说《结婚十年》的女主人公苏怀青身上得到了体现。
  综合上面社会大环境对人物性格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以及苏青本人所形成的稳定婚恋观,我们可以知道,小说中苏怀青的婚恋悲剧是有一定的必然性的。苏怀青理想的婚恋观与强烈的社会现实碰撞后,也只有两种结果,要不妥协,要不坚持自己的观念。坚持就要放弃自己辛苦经营了十年的婚姻,妥协就要违背自己的信念,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可以说,在苏怀青与应其民的那段朦胧的感情的处理上,苏怀青多多少少做出了妥协,回归了家庭,而面对与丈夫十年的婚姻,她选择决绝地离开,遵从了自己的心意。
  《结婚十年》作为苏青根据自己的婚姻经历以自传体的形式来书写的血泪故事。也许只有她自己知道这段经历给她内心带来的创伤有多深。大多数人都认同这篇小说是她从女性的视角对男权社会的控诉,因此她笔下的男性形象都具备残缺不全的人格特征。张爱玲曾经说过:“她就是‘女人’,‘女人’就是她。”还说:“新式女人的自由她也要,旧式女人的权利她也要。”苏青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着的女子,很多的细节证明她骨子里是很传统的,如果有一个值得她依靠的人她是很乐意过那种家庭主妇的生活的。但是现实不允许,苏青所受的教育以及当时的处境逼着她结束了那段婚姻关系,走出家庭,她勇敢地摇起女性解放的大旗,希望女人取得经济上的独立,这是否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事实上,苏青她只是提出要争取女性的独立,但是具体的途径却不知晓。至少在中国这样一片土地上,要实现女性的真正解放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且从另一个侧面来说,解决了女性的独立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男女两性之间的对立关系,正如这个世界并不与劳伦斯所设想的那样:只要两性达到和谐,世界就会达到和谐。
  参考文献:
  [1] 苏青:《结婚十年》,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2] 刘永丽:《被书写的现代: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上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 张爱玲:《我看苏青》,《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4] 苏青:《谈性》,《苏青文集》,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
  (蹇永进,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摘要 谷建芬是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她以敏锐的现实洞察力和深厚的音乐修养致力于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掘,为当代中国歌坛谱写了大量堪称经典的音乐作品。她擅于把握时代的脉搏,融通俗性、艺术性为一体,时代感鲜明、民族歌曲通俗化、通俗歌曲艺术化和创作手段综合化是其歌曲创作的典型特征。研究优秀作曲家的创作思想和技巧是促进中国音乐事业继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谷建芬 歌曲创作 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
期刊
摘要 嘉绒藏族是藏族的一个独特分支,其特点体现在地缘地貌、生活方式、生活经济形态、历史沿袭、文化风俗等多方面,如此形成了当地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本文针对嘉绒藏族的多重风格特点,运用“区域音乐研究”的理论方法,从“音——地——人”的角度,关注嘉绒藏族民间音乐与地缘属性、历史文化方面关系,并且通过这一系列内容,探究嘉绒音乐中所反映出来的当地人民从物质文化生活到精神信仰领域的诸多内容,为解释嘉绒音乐的形
期刊
摘要 农民画是中国民间绘画与政治宣传结合的产物,它保持了民间绘画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淳朴的画风。内黄农民画和户县农民画代表了两种不同风格的农民画,本文对它们之间的艺术形式和特色进行概括,并就它们的题材内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内黄农民画与户县农民画的造型艺术进行比较,彰显出它们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内黄 户县 农民画 造型艺术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农民画是中国20世纪
期刊
摘要 二人转的“篇”具有独特的功能和意义,和男女爱情有关的剧目中常出现的“篇”,主要有观花篇、夸赞篇、梦境篇、五更篇等;在光棍曲子等剧目中,常出现的是另一类“篇”。它具有极强的够剧功能,又自由灵活。它可以单独成立,有较强的自由度。  关键词:传统二人转 二人转的“篇” 东北民间艺术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对于何为二人转的“篇”,已有研究者给予了定义与分析。吕树坤先生认为,“
期刊
摘要 中国传统砖雕艺术是古建筑中极具特色的装饰艺术之一,砖雕俗称“硬花”,其文化内涵和制作艺术手法别具一格,它在砖土上雕刻的形象或花纹技艺十分巧妙,并显得清新质朴。天津砖雕是北方砖雕的代表之一,以此为例,探讨砖雕这种传统艺术的处境,旨在使这门艺术传承和发展下去。  关键词:天津砖雕 花纹技艺 古建筑 装饰艺术  中图分类号:J305 文献标识码:A  砖雕是中国古建筑装饰中的特色之一,曾被广泛运用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研究粤东客家服饰文化特征,分析粤东客家服饰的审美特点及丰富内涵,指出其服饰是遵循了功能性为主导的设计意识,秉承了“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体现出面料的经济实用观,进而完善了中国民族服饰设计的理论,指出中国传统服饰设计的新出路应该是“传承、融合、创新”中国传统元素和人文精神,创造出具有民族性、时代感和符合现代审美需要的作品。  关键词:客家服饰 传统服饰 启示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当代摄影已发展成一种复杂的传播形式和艺术形式,影像的题材和内容,较之传统绘画更丰富也更多样化,因此根据不同的题材、不同的应用,摄影也发展出自己的构图方法和要求。构图的视觉张力最直观、影响力最大,本文通过摄影构图中的平衡感研究,探讨当代摄影如何在视觉传达更广阔的空间提供创新与发展的可能。  关键词:当代摄影 构图 平衡感 视觉张力  中图分类号:J40 文献标识码:A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海
期刊
摘要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艺术设计随着社会的繁荣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在设计表现形式上过于简单、追求形式等。因此,本文从环境理念、体现结构的模型以及多思维角度进行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途径探讨,从而对城市公园景观艺术设计有了更为系统的认识,使其在社会、生态和美学等方面都拥有永恒的艺术主题。  关键词:环境理念 景观设计 艺术主题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民生活
期刊
时间:2013年12月28日  地点:复旦大学中文系会议室  主办: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市作家协会、云文学网  协办:上海文艺出版社、铁葫芦图书  甫跃辉是复旦大学文学写作专业培养的第一位毕业研究生,现供职于《上海文学》杂志社,是“80后”作家的优秀代表,自2006年至今,共发表文字近百万字,作品见于《人民文学》《收获》《上海文学》《花城》《中国作家》《大家》《山花》等,已有作品译介至国外。200
期刊
摘要 格非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以20世纪80年代为背景,塑造了胡惟丏这样一个学贯中西、古旧清高的知识分子形象。作为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群的缩影,胡惟丏艰难的在市场的洪流中坚守自我,他是一个生错了时代的人,也是那群知识分子中的最后一个人,他的死讯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作者以这样一个形象,缅怀和祭奠一个时代一群知识分子的离去,表达了一种怅惋哀伤之感。本文将从人物形象的性格气质特征和其所处的历史背景两方面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