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当今是诗歌喑哑无声的时代,少有人爱诗、读诗、写诗。笔者认为,诗的失落是当代教育急功近利的表现,高考作文中“诗歌除外”的导向如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导致诗歌教学现状堪忧,教学效果不容乐观。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教改的阵阵春风带给现代诗歌新的春天,一些省市在语文教材和语文读本的编排上增设了诗歌,诗歌诵读吟咏这一传统教法也越来越受重视,师生朗朗的读书声重新回荡在了语文课上。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结合本校诵读诗歌活动的实践,笔者在此谈谈自身对诗歌诵读的理解。
诵读吟咏,是中国人特有的读诗方式,也是中国千百年来的语文诗歌教学传统。屈原“行吟泽畔”,刘勰“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杜甫“诗歌改罢自长吟”,都是一以贯之的创作以及鉴赏诗歌的主流方法。
所谓“诵读”诗歌,就是反复朗读诗歌,熟读成诵。“吟咏”诗歌,则指有节奏地诵读,吟诵玩味,即强调诵读诗歌时“有所思”,要求诵读主体的参与。因此,诵读诗歌是一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诗歌阅读实践活动和情感体验活动。
一、诵读吟咏诗歌的价值
1.诵读诗歌有助于语感的深化、敏化
语感是读者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它是语文素质的核心。语感通过言语产生,诵读吟咏诗歌,把视觉的诗歌形式转化为有声的语言,就是一种对语感不断探究和强化的过程。
诗歌大多表意朦胧,表达跳跃,一个人对诗歌的理解和共鸣全在他诵读诗歌时的抑扬顿挫里,其韵脚、节奏、情感,皆须诵读才能读出。许多朦胧抽象的诗,只读文字难以理解,诵读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在反复的诵读吟咏中,“感而遂通,忽迷忽觉,如梦初醒”,理解感悟程度逐渐加深,语感的深度得以加深,语感的敏感度也随之得到提高。
2.诵读诗歌有助于提高学生审美想象
诵读旨在把无声的符号化为有声的信息,让“躺”着的“站”起来,变成千姿百态的艺术天使,去叩击人的心扉,触动人的情感……这静与动的转换、抽象到具象的升华,无不靠想象去润滑,去驱动。教者应引导学生想象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意境和情感,比如,请学生朗诵《雨巷》前,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想象这样一个场景:自己穿着一袭长衫,围着围巾,撩起长衫,伸手探了探雨丝,然后缓缓撑开雨伞走进“雨巷”,眼中尽是似曾相识又别具韵味的雨中情景……在这样的想象之中,诵读的语调也随之舒缓,悠长,惆怅,轻忽缥缈,如梦似幻;诵读者的“神思”不由得同诗人一起来到了“雨巷”,感受氤氲在诗中的朦胧之美。再如读《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视线聚集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迈风姿和浩然气势上。在“进得去出得来”“放得开收得拢”的角色置换和想象的情境中,诵读者对诗歌的理解趋向神似,審美想象力也随之提高。
3.诵读吟咏诗歌具有陶冶性情和审美的功能
优秀的诗歌作品能够唤起人对自然、对人生、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美的向往,其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激发人的情感波澜,它们源源不断地散发出美的元素,从而在受众的听觉、视觉互动中产生审美作用。我们能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中领略到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从“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中捕捉到诗人对未来的执著和期待;从“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中感受到女性爱情宣言的坚定与独立;从何其芳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中可以感受到青春的活力,激情与奔放;王怀让的《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激起了我们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诵读诗歌,不仅可以受到文化的熏陶,陶冶性情,更重要的是能够传承传统美德,汲取民族文化的精髓,滋养学生的心田,为学生的人生奠基,帮助学生发现“真”“善”“美”。
二、诵读吟咏诗歌的两个注意点
1.找准感情基调,抓住诗歌的灵魂
三分诗,七分读。要想准确诵读诗歌,关键在于要懂诗、爱诗。诵读是基于理解的声音呈现,把握诗歌的基调,即把握诗歌的态度感情,以及其色彩和分量。基调是“纲”,“纲举”才能“目张”。确定朗诵基调,必须建立在对诗歌的整体把握和内涵深度的导向之上。如戴望舒的《雨巷》,1927年,诗人在孤寂中咀嚼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和痛苦,内心充满了迷惘和朦胧的希望,所以该诗歌的朗诵基调应为迷茫、渴望。如果理解只停留在诗歌的字面上,不了解作品创作背景和内涵,不顾“丁香一样的姑娘”在诗中的象征意义,把它当成爱情诗来定基,只呈现缠绵、甜蜜与苦涩的情调,就只能留下不该有的遗憾了。
作为教师,在学生无法准确把握诗歌感情之时,一应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角色换位”,在想象和换位中获得情感体验;二要创设问题,通过教师的“导向”,调动学生思维,使其“定向自悟”。值得注意的是,基调并不是涂抹全篇的单一色。局部的色彩和分量是有变化的。如诵读《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和《相信未来》,有的人一味地高音大喊,撕心裂肺,语言的层次少,情感呆板,最终沦为粗糙、僵化的有声语言。
2.读好快慢停连轻重,感受诗歌的节奏美
诵读的基调是把握诵读节奏的基础,情感结构决定了节奏是轻快型还是凝重型,是舒缓型还是紧张型,是低沉还是高亢;在具体的朗诵语境中,内容层叠,情感跌宕,节奏形式往往也是交替并现的。作为教者,应交给学生一些诵读的技巧。
比如诵读《乡愁》中的“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一句,应在“母亲”后紧停缓连,“母亲”二字冲口而出,如呼似唤,短促急收,表达千思万念,只能是永远的绝想、无尽的惆怅之感,“在里头”三个字含悲忍泪,字字情切,故而气息虚化拉长,然后着力缓缓诵出,拉长声音还有隔海凝望遥望的意味。这种紧停缓连的技巧要避免气脉因停而断,内在情感的依托要丰富厚实,停与连要跌宕而贯通。
诗歌诵读在于“读”,我们要充分利用晨读、午读的时间开展自由读、表演读、配乐读等不同形式的诵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范读点拨、指导学生,提升其诵读能力;还可以在校园艺术节、文化读书节中安排诵读节目,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为师生提供诗歌诵读的视听盛宴。诵读经典诗歌,丰富人生旅程,浸润如玉人生,让我们一起诵读吧!
【作者单位:贵州关岭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结合本校诵读诗歌活动的实践,笔者在此谈谈自身对诗歌诵读的理解。
诵读吟咏,是中国人特有的读诗方式,也是中国千百年来的语文诗歌教学传统。屈原“行吟泽畔”,刘勰“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杜甫“诗歌改罢自长吟”,都是一以贯之的创作以及鉴赏诗歌的主流方法。
所谓“诵读”诗歌,就是反复朗读诗歌,熟读成诵。“吟咏”诗歌,则指有节奏地诵读,吟诵玩味,即强调诵读诗歌时“有所思”,要求诵读主体的参与。因此,诵读诗歌是一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诗歌阅读实践活动和情感体验活动。
一、诵读吟咏诗歌的价值
1.诵读诗歌有助于语感的深化、敏化
语感是读者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它是语文素质的核心。语感通过言语产生,诵读吟咏诗歌,把视觉的诗歌形式转化为有声的语言,就是一种对语感不断探究和强化的过程。
诗歌大多表意朦胧,表达跳跃,一个人对诗歌的理解和共鸣全在他诵读诗歌时的抑扬顿挫里,其韵脚、节奏、情感,皆须诵读才能读出。许多朦胧抽象的诗,只读文字难以理解,诵读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在反复的诵读吟咏中,“感而遂通,忽迷忽觉,如梦初醒”,理解感悟程度逐渐加深,语感的深度得以加深,语感的敏感度也随之得到提高。
2.诵读诗歌有助于提高学生审美想象
诵读旨在把无声的符号化为有声的信息,让“躺”着的“站”起来,变成千姿百态的艺术天使,去叩击人的心扉,触动人的情感……这静与动的转换、抽象到具象的升华,无不靠想象去润滑,去驱动。教者应引导学生想象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意境和情感,比如,请学生朗诵《雨巷》前,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想象这样一个场景:自己穿着一袭长衫,围着围巾,撩起长衫,伸手探了探雨丝,然后缓缓撑开雨伞走进“雨巷”,眼中尽是似曾相识又别具韵味的雨中情景……在这样的想象之中,诵读的语调也随之舒缓,悠长,惆怅,轻忽缥缈,如梦似幻;诵读者的“神思”不由得同诗人一起来到了“雨巷”,感受氤氲在诗中的朦胧之美。再如读《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视线聚集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迈风姿和浩然气势上。在“进得去出得来”“放得开收得拢”的角色置换和想象的情境中,诵读者对诗歌的理解趋向神似,審美想象力也随之提高。
3.诵读吟咏诗歌具有陶冶性情和审美的功能
优秀的诗歌作品能够唤起人对自然、对人生、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美的向往,其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激发人的情感波澜,它们源源不断地散发出美的元素,从而在受众的听觉、视觉互动中产生审美作用。我们能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中领略到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从“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中捕捉到诗人对未来的执著和期待;从“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中感受到女性爱情宣言的坚定与独立;从何其芳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中可以感受到青春的活力,激情与奔放;王怀让的《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激起了我们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诵读诗歌,不仅可以受到文化的熏陶,陶冶性情,更重要的是能够传承传统美德,汲取民族文化的精髓,滋养学生的心田,为学生的人生奠基,帮助学生发现“真”“善”“美”。
二、诵读吟咏诗歌的两个注意点
1.找准感情基调,抓住诗歌的灵魂
三分诗,七分读。要想准确诵读诗歌,关键在于要懂诗、爱诗。诵读是基于理解的声音呈现,把握诗歌的基调,即把握诗歌的态度感情,以及其色彩和分量。基调是“纲”,“纲举”才能“目张”。确定朗诵基调,必须建立在对诗歌的整体把握和内涵深度的导向之上。如戴望舒的《雨巷》,1927年,诗人在孤寂中咀嚼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和痛苦,内心充满了迷惘和朦胧的希望,所以该诗歌的朗诵基调应为迷茫、渴望。如果理解只停留在诗歌的字面上,不了解作品创作背景和内涵,不顾“丁香一样的姑娘”在诗中的象征意义,把它当成爱情诗来定基,只呈现缠绵、甜蜜与苦涩的情调,就只能留下不该有的遗憾了。
作为教师,在学生无法准确把握诗歌感情之时,一应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角色换位”,在想象和换位中获得情感体验;二要创设问题,通过教师的“导向”,调动学生思维,使其“定向自悟”。值得注意的是,基调并不是涂抹全篇的单一色。局部的色彩和分量是有变化的。如诵读《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和《相信未来》,有的人一味地高音大喊,撕心裂肺,语言的层次少,情感呆板,最终沦为粗糙、僵化的有声语言。
2.读好快慢停连轻重,感受诗歌的节奏美
诵读的基调是把握诵读节奏的基础,情感结构决定了节奏是轻快型还是凝重型,是舒缓型还是紧张型,是低沉还是高亢;在具体的朗诵语境中,内容层叠,情感跌宕,节奏形式往往也是交替并现的。作为教者,应交给学生一些诵读的技巧。
比如诵读《乡愁》中的“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一句,应在“母亲”后紧停缓连,“母亲”二字冲口而出,如呼似唤,短促急收,表达千思万念,只能是永远的绝想、无尽的惆怅之感,“在里头”三个字含悲忍泪,字字情切,故而气息虚化拉长,然后着力缓缓诵出,拉长声音还有隔海凝望遥望的意味。这种紧停缓连的技巧要避免气脉因停而断,内在情感的依托要丰富厚实,停与连要跌宕而贯通。
诗歌诵读在于“读”,我们要充分利用晨读、午读的时间开展自由读、表演读、配乐读等不同形式的诵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范读点拨、指导学生,提升其诵读能力;还可以在校园艺术节、文化读书节中安排诵读节目,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为师生提供诗歌诵读的视听盛宴。诵读经典诗歌,丰富人生旅程,浸润如玉人生,让我们一起诵读吧!
【作者单位:贵州关岭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