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课堂——研学教育初探

来源 :雨露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zhan_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行走”是体验式育人,它是一种研学,就像大鱼带着小鱼在游走。“大鱼”就是老师,一定要有老师深度参与,这群“小鱼”是学生,体会不同的路径、不同的风景,也体会到不同的心境。追逐十月的和风,沐浴金秋的阳光,邢台市马路街小学开展了“走进邢窑白瓷·传承家乡文化”研学活动,580多名师生参加了这一活动。这场研学活动让全体师生们用行动丈量知识的宽度,用脚步见证视野的广度,也为素质教育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传承;锻炼;时代感;集体观念
  一、响应国家号召,追逐时代召唤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一时间成为众人关注的热点。研学旅行也叫游学。我国历史上游学的代表人物有春秋时期的孔子、明代的顾炎武、清朝的梁绍壬、现代的陶行知等。可以说游学思想是我国教育思想的珍贵部分。而今天研学旅行再次焕发荣光,彰显着其不可替代的现实教育意义。研学活动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深度融合,传承了中国传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精神,也与“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理念相契合。早上,邢台市马路街小学师生在操场上参加了邢台市襄都区教育局“中华白瓷看邢襄·文化自信民族魂”研学启动仪式,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追逐时代召唤。
  二、丰富课内知识,传承家乡文化
  研学旅行可以让孩子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培养其独立自主的意识。让孩子在真实的社会中去锻炼,在有设计的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角色意识和担当精神,让他们在压力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一定的任务,践行自己的责任,这种艰苦奋斗的过程以及责任意识的养成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非常珍贵的。
  貝弗里奇曾说过:青少年的敏感和独创精神,与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就能相得益彰。研学旅行能拓宽学生视野,夯实知识的纹理。学生所学的大多是书本知识,即使通过实验来获得知识、技能,也是在学校的实验室进行,以间接经验和理性知识为主,接地气的感性知识始终欠缺,在进入信息化时代依然如此。因此,如何破解将知识生活化的命题,即由理性知识获得为主转变为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获得兼顾,由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转变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辅相成,就成了当前教育的一大难题。而研学旅行也许就是破解这一难题的钥匙。它可以使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相对密闭的校园,去拥抱乡土乡情、县情市情、省情国情,在与学校教育情境不同的生活场景中弥合习得的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的缝隙,实现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结合,夯实知识的纹理,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第二次飞跃。
  研学活动让师生们深刻地感受到了邢窑白瓷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加了师生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本次研学走进内丘“邢窑三馆”——中国邢窑博物馆、邢窑遗址博物馆、邢瓷文化体验馆,参观邢白瓷藏品,学习邢白瓷知识,感受邢窑文化。
  到达邢白瓷文化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三个洁白的巨型瓷碗,高矮各异,胖瘦不一,错落有致,建筑极有特色。邢窑博物馆内,师生们看到了产自不同朝代的邢窑白瓷,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白瓷制品、唐三彩等出土文物,展现着古代邢白瓷的优雅造型;“透影白瓷”让大家感慨白瓷工艺的精美绝伦,感叹邢窑工匠们高超的技术水平,这些展品向大家展示了大国工匠的高超技艺,同学们在实践中了解中国邢窑白瓷文化及精湛的制作工艺,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含量。在邢窑遗址博物馆,同学们参观了历代的窑炉,大小各异的窑炉,深深浅浅的灰坑,宽窄不一的灰沟,千姿百态的水井,轻轻踏进这灰色的世界,切身感受这里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浓浓的历史气息,感受了邢窑历史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从厚厚的瓷片堆积层体会到邢窑烧窑工匠们付出的劳动艰辛,也感悟到大国工匠勤劳奋进的精神。师生们在震撼的同时也为家乡文化感到骄傲与自豪。这就是家乡文化的魅力,这场研学活动也推动了家乡文化的传承。
  三、锻炼动手能力,增强集体观念
  研学旅行能够让孩子以集体生活的形式,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探讨学习,这种形式是一种活生生的“课堂”,是学校生活的生动延伸,而这种集体生活是孩子成长岁月中非常珍贵的记忆,集体生活培养出来的团队观念和整体意识也是孩子“长大成人”的重要标志。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每一个孩子需要遵守作息规律:什么时候起床、吃饭、出发;在一个景点停留的时间;晚上还需要讨论、学习,针对一个共同的课题或者一个任务,团队成员要配合默契,分工合作。而这些“项目制学习”是在祖国美好的河山间,在愉快的旅行过程中完成,这就是研学旅行“寓教于乐”的意义所在。
  《淮南子·汜论训》中说:“圣人以身体之。”《荀子修身》中说:“笃志而体,君子也。”其中的“体”是指实行和体验。这次研学活动,同学们不仅增长了知识,更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在邢瓷文化体验馆,同学们亲自从泥土中挖掘出形状各异的瓦片、瓷器,体验了陶瓷的修复过程。每一位同学还亲自体验了陶瓷拉坯制作过程,“手随泥走,泥随手变”,孩子们将泥团摔掷在转盘中心,随手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型,捏塑让陶艺活起来,水和泥的精准比例,重心的把握,双手不断在与泥土亲密互动,让他们感受到体验的乐趣;在泥塑馆内,“蔬菜水果”从孩子们的手中新鲜出炉,大家脸上洋溢着劳动的快乐,在实践中感受邢白瓷的文化魅力,渐渐明白到——由生疏到娴熟,仅仅只相隔一个实践的过程。
  互联网的触角早就伸向了孩子们,让孩子放下手机、走进自然、多读书的呼吁越来越多。尽管不能因此评判互联网危害巨大,但作为“数字原住民”一代的青少年,成长的网络环境比以往更为复杂,所以基础教育也需要一种逆向思维,研学旅行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学生以一种谦逊的态度,离开冰冷的屏幕,打开本真的心灵,走向纯粹的自然。研学旅行是为了让青少年们体验到不同于学习的学校生活而出现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在研学旅行中接触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最终会帮助青少年获得的品质和精神不仅仅只是更加努力学习,和同学互帮互助,还会有吃苦耐劳、克勤克俭等。所以,研学旅行必须以具体的知识做依托,根植于教育。青少年研学旅行是实现素质化教育的一个过程,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内容和平时的思考方式去解决实际问题,为全面提升青少年德育、美育、体育等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四、规范研学形式,培养仪式观念
  研学旅行具体指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等方式走出校园、拓宽知识面的过程。这项活动主要针对中小学生,目的在于帮助长期坐在教室里学习的学生们丰富学习生活,增强学习体验。都说见识就是知识,孩子所能接收到的知识范围决定了他们的未来。研学旅行最显著的好处就在于能够让孩子获得在学习生活中无法获得的更开阔层面的知识,这一点恰好是提高孩子素质教育的重要之处。参加研学旅行的孩子,每一个人都会有任务,他们并不是盲目、机械地跟从相关活动人员去体验这次活动,他们有的需要查找路线,有的需要介绍每一个景点的来历,有的需要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的情绪,这些就是家长经常念叨的独立意识,有了独立意识才知道自己的责任所在。成长的路很长,但没有精神成长更具有整体性,而研学的旅行也正是一个让孩子增长见识、收获文化、精神丰富的成长之旅。实践研学机构统一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制定了带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做成研学手册,每一项活动都是带着目标问题,把课堂的内容带到户外,以内容和体验的方式去教导孩子,让孩子学习围墙外的生存知识和技能,将课本上的知识以户外研究的形式让孩子们自主学习并培养兴趣,最后再将自己的认知与课本上的内容相结合,达到最佳的学习理解效果。开营和闭营仪式,建立了同学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了同学们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规范了研学形式,培养了仪式观念。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孩子虽然会受到教育机构和老师的监管,但在面对活动或者学习上的一些困难时,还是会由自己出面解决,这样的教育方式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让孩子的自我主人公意识逐渐被拉上台面,使得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更自然、更自信地处理好很多事情,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研学旅行能够让孩子产生性格上的改变。
  研学旅行的重点在学也在行,長期封闭的教学生活不适合孩子的多方面发展,因此在合适的时机让孩子接触一下这样的学习方式也有好处。孩子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其他方式的共同作用,研学旅行刚好能够锻炼孩子团队协作和责任担当的能力,让他们明白把握未来的重要性。
  下面是对研学旅行的一些思考,共有两个方面。
  一是把握好社会实践主体地位,积极参与教育课程改革,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走出教科书的狭隘视野,广开思路,因地制宜,更多地去开发和利用一些条件性和素材性的课程资源,补充校内资源和文本资源的不足,积极利用一切课程资源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服务。
  二是把握好个人的心路成长历程,时时处处将思想置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范畴内,严以律己,自觉抵制一切不良风气的影响,带头弘扬社会主旋律,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
  研精致思,体验生命温暖的旅程;力学笃行,感悟岁月厚重的积淀,行走的课堂,更美的遇见,期待下一次的相遇。
其他文献
之前已经和大家谈了两次李三铭在羽拍制造业的突破。如果说文一的主题是:快——破风技术创新(降低压阻与风阻);文二的主题是:浪——球拍框体创新(内波浪、外波浪、波浪框);那么本文的主题就是:强——结构强度创新(纳米技术)。纳米技术崭露头角  好技知球拍,当需乃发生,随胶潜入隙,强拍细无声。  ——改杜甫诗《春夜喜雨》评球拍纳米技术  今年对YY公司来说,是其纳米技术问世15年,三代型号构成速度三部曲。
期刊
摘要:对于当代文学而言,或通过自我的传播,或通过他者的传播,将各种形态的中国形象塑造了进来。以往的中国形象和如今的中国形象两者之间既存在继承延续的关系,又具备更新重塑的意义。但是西方译者在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主要的依据就是以往的中国形象,与此同时,西方读者接受翻译过去的文学作品,又进一步将中国新的形象构建了进来。新的中国形象又冲击了原有的中国形象,以某种角度来讲,就是进行了更新和重
期刊
《白夜行》这本书是东野圭吾当之无愧的鸿篇巨制,情节线索纵横交错又丝丝入扣,用一桩离奇命案牵连出案件相关人跨越19年惊心动魄的故事,悲凉的爱情、吊诡的命运、令人发指的犯罪、白描又生动的社会图景、复杂人性的对决与救赎……读来令人叹为观止。  一边是罪,一边是爱;一边是黑,一边是白;一边是正,一边是邪,表面上纯洁美丽的雪穗是罪恶的。她黑暗的童年阴影无法去除,所以生命中没有太阳。桐原亮司表面上是神秘且阴暗
期刊
摘要:据不完全统计,有史以来记载的戏曲剧目有4000部。戏曲故事所表现的范围比较广泛,不仅有著名的历史战事,还有平常百姓的生活故事,归纳来说戏曲剧目可以表现忠孝廉礼、忠贞不屈,也可以表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既可以歌颂百姓生活的真善美,宣扬英雄气概,也可以揭露人性的丑恶。  关键词:戏曲艺术;中国舞蹈创作;创作的影响  早在20世纪,在中国传统戏曲剧目的基础上发展出中国民族舞蹈。著名音乐家阿甫夏洛
期刊
摘要:《中国音乐史》在我国音乐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在当今社会推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高校的《中国音乐史》教学有了新的教学目标和判定音乐类专业学生能力的标准,一改以往传统理论教学,各高校逐步将《中国音乐史》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音乐实践水平的锻炼上。本文通过结合新时代创新创业背景,了解《中国音乐史》教学现状,探讨《中国音乐史》教学改革的有效实践,以期为音乐类教育者提供教学材料。  关键词:创新创业;
期刊
摘要:老舍先生是一位接地气的语言大师,是京味小说的开创者。《骆驼祥子》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作品里,他充分运用北京话的儿化音、口语、俗语,生动全面地展现了北京各阶层人的真实生活、风土人情,让小说具有鲜活的北京地方特色,使《骆驼祥子》成为人民群众喜爱的经典作品,历久弥新。  关键词:骆驼祥子;语言;地方特色;北京话  老舍先生善用北京话,在《骆驼祥子》一书当中,以浓厚的北京方言为特色,虽然没有运用
期刊
摘要: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美狄亚》的具体内容,随后针对《美狄亚》中所蕴含的悲剧意蕴进行了多维解析,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美狄亚;悲剧意蕴;多维解读  《美狄亚》由欧力彼得斯创作,其是古希腊著名的三大悲剧作家之一,这部作品即便经过了漫长的时间,仍然能够打动人心,散发着耀眼光芒。通常情况下我们主要通过塑造一个更好的人的悲惨事件去达到悲剧的效果,但《美狄亚》与众不同,该部作品在呈现悲
期刊
有福之州,羽坛逐梦。伴随着五个单项冠军的产生,11月10日至16日历时6天的中国(福州)羽毛球公开赛落下战幕。在今年最后一站750赛事的主场公开赛中,中国队摘得女单和混双两枚金牌。从过程来看,奔波于抢分大战中的球员们,虽有疲态,但是一场场激战仍然不停地刺激着我们的“味蕾”。连番冷门和退赛频发让人们五味杂陈,但卫冕也昭示着世界羽坛的新生霸主气候渐成……DAY 1关键词:速胜、苦战、爆冷、退赛“雅思”
期刊
作者简介:王奕鑫,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访问学者,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未央区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忻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未央区美术家协会会员,《知音》杂志金牌作者,《作品》杂志评论家,电影《哪儿,家》《最后的心事》文学顾问。曾获评“中国老挝国家旅游年文化大使”荣誉称号,获中央级期刊《中华英才》中国作家新创作论坛二等奖,吉林省文化厅《参花》2018年度优秀作者奖等。  出版图书《活出
期刊
摘要: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性格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不但可以对作品的内涵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还能透过主人公的性格对自身起到重要的教育作用。对于《简·爱》这部文学作品围岩,其著作者为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该部作品主要就是以女主人公简·爱的性格变化为依据,详细地阐述了女性维权。基于此,对《简·爱》中女主人公简·爱的性格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有着非常重要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简·爱;女主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