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语文教本与读本的思考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sk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括文章重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基调。通过教本和读本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可以磨砺辨析和把握要点的眼光。
  语文教本读本;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308-01
  1跨文本强化考试需要
  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标准》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做每周读本札记,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等。
  2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新教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
  3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再在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4跨文本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性的。
  5跨文本把握倾向基调
  概括文章重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基调。通过教本和读本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可以磨砺辨析和把握要点的眼光。教本中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涉及对都市文化的解讀,也涉及对传统文明的评价,可以和读本中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对照阅读。三人都面对传统都市文化,但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感情:汪曾祺是在怀旧的无奈中惆怅低徊,从都市胡同里咀嚼北京人的特点;贾平凹面对“废都”古城墙,却昂扬出一种有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和自豪;王安忆则是从多个角度刻画了托起上海这座城市躯体的无数个弄堂,呈现了上海的历史沧桑。把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感情比照上,有所取舍地确定要点,可以比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来。
  6跨文本拓延文章主旨
  作者的某一种著作一般有一个基本精神即主旨,教本和读本同时选了里面的几篇文章,也就意味着与这种主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教师在指导阅读时有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这就是要立足教本,适当延伸读本。
  7跨文本建构知识体系
  利用读本《先秦诸子散文》一文,制作表格,列出诸子各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基本观点、写作方面的主要特征等要素,在学完该单元文章后,填表作业,这就自然延伸到读本的篇目。读本中儒家著作《孟子》中的《鱼我所欲也》、墨家著作《墨子》中的《非攻》、法家著作《韩非子》中的《五蠹》、兵家著作《孙子兵法》中的《谋攻》等与教本的篇目构成“互见”的关系,可以充分利用这种“互见”的功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当然,这张表格的完成时间可以相对较长,诸如《五蠹》等文字较为艰涩一些的文章,还有待老师的点拨。
  总之,教本与读本的跨联应当与学生的直接“利益”联系起来。这里既有功利的,又有精神的;本质是一种迁移。课内有限,课外无限,要充分发挥读本作用,关键还是要大力引领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或借鉴吸取对自己有意义的东西。
其他文献
初中化学教学是学生接受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要提高化学课的教学质量,应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克服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困难,帮助他们过好基本概念关和实验操作等入门知识,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化学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296-02  1我国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现状  在教学过程中,初中生普遍感到困难的是记忆单词。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我在试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记单词是学生学英语的一个薄弱环节,如何帮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最高效率地牢牢记住所学的词汇,只有解决了效率的问题,才能既减轻学生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300-02  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作为我们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下了功夫,取得了成效,就是一件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事。因此,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需要老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  1培养学生课
期刊
教学是一件十分复杂的工作,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价值观、学习观等各方面仍处于发展和生成期,这一阶段的教学要适应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而物理作为一门严谨的自然科学,其教学任务由较为刚性的提出了学生在这一阶段所必须达成的任务。这就在现实中造成了高中物理教学的困境,尤其是教学效率不高,成了长久以来物理教师关心的焦点。本文即从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的角度出发,提出几点个人的看法。  物理教学效率;  【中图
期刊
“对话”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生成的状态,成为人们达成目的的有效策略。“对话”不仅是口语交会,更是视界的融合、精神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对话”不仅是教学的手段,更是教学的原则。由“训诲—驯化型”教学到“传授—训练型”教学发展为对话教学是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对话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尝试根据对话教学的原理,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阐述了语文对话教
期刊
如何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一个广泛讨论的话题,也是我一直在探索的目标。下面就自己的实践结合理论做一个小总结。  提高;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299-01  1做好课前准备,宏观把握教材,因材施教,科学设计教案  1.1认真研究大纲、教材和教法  大纲是教学指南。特别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教师教学用书》,一
期刊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幼儿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幼儿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不能仅仅依靠简单的说教,在对幼儿教育过程中,我们每一名幼儿教师都应该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仔细观察孩子的言行,用心去和孩子交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教育孩子,和家长一起努力让孩子具有一颗美好的心灵。  幼儿教育;用心去交流;仔细观察;修养;美好心灵;沟通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
期刊
新时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的效果,就要改变过去数学教育形式单一化、课本化的传统教学方式,注重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让学生改变原有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兴趣,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数学课堂中。  心理动态;数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O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311-01  新时期的高中数学教学要求教师从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状态为
期刊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经历了失败、反复、焦急、成功和喜悦,体会到探究过程的艰辛以及每一步前进带来的情感的愉悦和智慧的提升,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品质。  化学教学;课堂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309-02  1注重探究过程,培养探究兴趣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深层的教育民主的追求,绝不能以所谓“优等生”为尺度,也不试图建立作为评
期刊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科学界呈现出日新月异的面貌。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科学的学科,为了及时感知这种科学的飞速发展,必须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  化学教学;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314-02  高中化学与初中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