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CT与MRI应用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诊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210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均通过病理证实),分别采用CT与MRI进行检查。结果:MRI在灵敏度、检出率方面高于CT(P<0.05);两种诊断方案在灵敏度方面的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CT检查,MRI诊断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优势突出,可以作为首选诊断方案。
关键词: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CT;MRI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12-051-01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作为一种不够常见的良性增生性病症,大部分患者主要集中于四肢大关节,大部分都集中于膝关节位置,同时也存在于踝关节、髋关节、肘关节等。根据当前的临床研究来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病因尚未明确,并没有明显的体征、特征,临床诊断难度相对较高,极为容易出现误诊问题[1]。鉴于此,本研究对比分析了CT与MRI应用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诊断的价值,旨在希望为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210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均通过病理证实)。男性127例,女性83例;年龄29~56岁,平均年龄(41.5±7.4)岁;发病位置:膝关节130例,肘关节41例,肩关节25例,髋关节14例。
1.2检查方法
针对本组患者进行CT检查,即通过螺旋CT进行连续轴位扫描处理,层厚参数为1mm。对于MRI检查,主要是采用T1W/TSE(TR 500ms、TE 20ms)、T2W/TSE(TR 3600ms、TE 100ms)、STIR/LongTE(TR 2000ms、TE 60ms)序列,分别针对患者进行横断位、失状位以及冠状位检查,层间距参数为5mm,层厚参数为4mm。
1.3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选择SPSS22.0处理,各项指标均采用%表示,x?检验。
2结果
根据表1、表2数据可知,灵敏度:CT为76.19%(160/210),MRI为90.48%(190/210),(x?=7.714,P<0.05);特异度:CT为28.57%(4/14),MRI为42.86%(6/14)(x?=0.311,P>0.05);检出率:CT为80.95%(170/210),MRI为94.29%(198/210),(x?=8.604,P<0.05)。
3讨论
作为一种良性的关节滑膜增生性病变症状,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好发于中青年群体,30~40岁是该症的高发阶段,男女之间的发病率并没有显著的差异性。从发病部位来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主要集中于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肩关节以及肘关节,而膝关节是最为常见的部位,占比达到8成左右。患者发病的早期,临床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伴随临床症状的不断发展,受到影响的关节表现为肿胀现象,在历经数月或者数年以后,则会产生疼痛症状,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关节活动受限,部分患者甚至存在跛行现象。
基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病变范围来看,其主要包含弥漫性与局限性两种类型,临床症状集中表现为滑膜肥厚现象,同时在增生的表面位置有不同程度的绒毛增生,少数患者还表现为铁锈斑症状[2]。与此同时,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涉及多个毛细血管,因为关节压力上升、关节活动、疾病不断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极为容易发生破裂问题,引发关节腔出血、滑膜結节、滑膜反应性增生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此同时,由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并没有明显的体征、特征,临床诊断难度相对较高,极为容易出现误诊问题,延误治疗时机。
对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临床诊断来说,CT增强扫描能够清晰显示患者滑膜增厚的具体情况,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辅助作用。相较于CT诊断来说,MRI在软组织分辨率、骨髓成像方面的优势突出,能够针对病灶情况进行更为准确的诊断,包含滑膜增生、出血、脂肪、铁血黄素、关节积液以及显微组织等等。CT对于关节软骨、软组织侵蚀等方面的诊断存在局限性,不能够直观展示含铁血黄素产生的改变。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会产生后软组织肿块现象,因为其存在高度纤维化状况,MRI检查较为类似软组织形态,临床需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①滑膜肉瘤:MRI观察软组织表现在小钙化点现象,骨质破坏区的周围较为模糊,同时不够规则,不存在弥漫性滑膜增厚现象。②早期滑膜骨软骨瘤病:滑膜结节表现为中等T1,长T2信号,不存在弥漫性滑膜增厚现象,也不存在相临骨性关节面破坏问题。③类风湿性关节炎:表现为长对称发病现象,关节软组织、滑膜表现为弥漫性肿胀现象,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大部分患者均冰法关节间隙狭窄、骨质疏松现象[3]。④典型关节结核:患者破坏区大部分集中在骨内,而并不是边缘位置,增强扫描大部分表现为明显强化状态。
从本组研究数据来看,MRI在灵敏度、检出率方面明显高于CT,与上述研究结论完全一致。充分证明MRI应用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诊断价值突出,值得推广应用。
总的来说,MRI应用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诊断具有显著的特征性,MRI本身的无创、无电离辐射、任意平面成像、软组织分辨率优势等,均为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可以作为临床诊断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首选方案。
参考文献
[1]列锐锋.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MRI表现[J].罕少疾病杂志,2020,27(02):67-69+2.
[2]郑杰,谈伟,魏欣.超声诊断腘窝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例[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9,21(11):814.
[3]李岩,樊光辉,李蓓.膝关节滑膜病变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效果观察[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11):2485-2486.
福建省福清市医院 350300
关键词: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CT;MRI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12-051-01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作为一种不够常见的良性增生性病症,大部分患者主要集中于四肢大关节,大部分都集中于膝关节位置,同时也存在于踝关节、髋关节、肘关节等。根据当前的临床研究来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病因尚未明确,并没有明显的体征、特征,临床诊断难度相对较高,极为容易出现误诊问题[1]。鉴于此,本研究对比分析了CT与MRI应用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诊断的价值,旨在希望为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210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均通过病理证实)。男性127例,女性83例;年龄29~56岁,平均年龄(41.5±7.4)岁;发病位置:膝关节130例,肘关节41例,肩关节25例,髋关节14例。
1.2检查方法
针对本组患者进行CT检查,即通过螺旋CT进行连续轴位扫描处理,层厚参数为1mm。对于MRI检查,主要是采用T1W/TSE(TR 500ms、TE 20ms)、T2W/TSE(TR 3600ms、TE 100ms)、STIR/LongTE(TR 2000ms、TE 60ms)序列,分别针对患者进行横断位、失状位以及冠状位检查,层间距参数为5mm,层厚参数为4mm。
1.3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选择SPSS22.0处理,各项指标均采用%表示,x?检验。
2结果
根据表1、表2数据可知,灵敏度:CT为76.19%(160/210),MRI为90.48%(190/210),(x?=7.714,P<0.05);特异度:CT为28.57%(4/14),MRI为42.86%(6/14)(x?=0.311,P>0.05);检出率:CT为80.95%(170/210),MRI为94.29%(198/210),(x?=8.604,P<0.05)。
3讨论
作为一种良性的关节滑膜增生性病变症状,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好发于中青年群体,30~40岁是该症的高发阶段,男女之间的发病率并没有显著的差异性。从发病部位来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主要集中于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肩关节以及肘关节,而膝关节是最为常见的部位,占比达到8成左右。患者发病的早期,临床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伴随临床症状的不断发展,受到影响的关节表现为肿胀现象,在历经数月或者数年以后,则会产生疼痛症状,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关节活动受限,部分患者甚至存在跛行现象。
基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病变范围来看,其主要包含弥漫性与局限性两种类型,临床症状集中表现为滑膜肥厚现象,同时在增生的表面位置有不同程度的绒毛增生,少数患者还表现为铁锈斑症状[2]。与此同时,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涉及多个毛细血管,因为关节压力上升、关节活动、疾病不断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极为容易发生破裂问题,引发关节腔出血、滑膜結节、滑膜反应性增生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此同时,由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并没有明显的体征、特征,临床诊断难度相对较高,极为容易出现误诊问题,延误治疗时机。
对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临床诊断来说,CT增强扫描能够清晰显示患者滑膜增厚的具体情况,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辅助作用。相较于CT诊断来说,MRI在软组织分辨率、骨髓成像方面的优势突出,能够针对病灶情况进行更为准确的诊断,包含滑膜增生、出血、脂肪、铁血黄素、关节积液以及显微组织等等。CT对于关节软骨、软组织侵蚀等方面的诊断存在局限性,不能够直观展示含铁血黄素产生的改变。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会产生后软组织肿块现象,因为其存在高度纤维化状况,MRI检查较为类似软组织形态,临床需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①滑膜肉瘤:MRI观察软组织表现在小钙化点现象,骨质破坏区的周围较为模糊,同时不够规则,不存在弥漫性滑膜增厚现象。②早期滑膜骨软骨瘤病:滑膜结节表现为中等T1,长T2信号,不存在弥漫性滑膜增厚现象,也不存在相临骨性关节面破坏问题。③类风湿性关节炎:表现为长对称发病现象,关节软组织、滑膜表现为弥漫性肿胀现象,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大部分患者均冰法关节间隙狭窄、骨质疏松现象[3]。④典型关节结核:患者破坏区大部分集中在骨内,而并不是边缘位置,增强扫描大部分表现为明显强化状态。
从本组研究数据来看,MRI在灵敏度、检出率方面明显高于CT,与上述研究结论完全一致。充分证明MRI应用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诊断价值突出,值得推广应用。
总的来说,MRI应用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诊断具有显著的特征性,MRI本身的无创、无电离辐射、任意平面成像、软组织分辨率优势等,均为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可以作为临床诊断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首选方案。
参考文献
[1]列锐锋.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MRI表现[J].罕少疾病杂志,2020,27(02):67-69+2.
[2]郑杰,谈伟,魏欣.超声诊断腘窝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例[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9,21(11):814.
[3]李岩,樊光辉,李蓓.膝关节滑膜病变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效果观察[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11):2485-2486.
福建省福清市医院 35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