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进鸟的眼睛

来源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7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找回你,我躲进鸟的眼睛。
  这个时节,什么都属于春天。白色的粉墙似乎氤氲着雾气,隐在朦胧里,硬朗的花岗岩也被春风吹得酥了骨,柔软起来。春天不能摸只能闻,深吸一口气,一直沉到丹田,你会感受到春日甜而不腻的味道,是温热且慵懒的。
  从食堂吃完早饭回来,沉浸在春光中,不知不觉便走到了教学楼下,一声清脆的鸟鸣将我从沉醉中惊醒。有人喊了一声:“看,在那里,墙角,是一只燕子。”循声而视,的确是一只燕子,停在配电盒上。在墙角。这只燕子像是侧挂在墙壁上,一双乌黑发亮的翅膀不住地拍打,胸部锈红色的羽毛实在很引人注目。
  “学校的绿化不错嘛,燕子都来了!”
  “才不是呢,你看那个墙角有燕子窝的痕迹,肯定是之前它建好的窝被弄掉了,它在找它的孩子呢!”燕子不住地拍打着翅膀,是不是在表达自己的不满?它哀怨地叫着,是不是在寻找自己的孩子?它胸前的锈红色羽毛是像杜鹃啼血一样染红的吗?远处飞来一只燕子,是它的伴侣,寻找孩子无果而归了吗?雪白的墙上若隐若现的青灰色的印记,是燕子用嘴一点一点砌起来的家的废墟,我听见轰然倒塌的声音,毁家之痛,失子之痛,不管是在人类社会还是动物世界都是一样的吧。
  燕子和人住在一个屋檐下,不再是南方最常见而最美丽的一种景致了吗?
  記得小的时候,老家的房子还是白墙青瓦的老房墙,就像这房子一样,是上了年纪的,有裂缝,从细小的黑色裂缝里生长出来茸茸的青苔,痒痒的,透着些时光的味道,陈旧而又清新。燕子的窝就喜欢筑在这样的墙上。燕子的窝和那青瓦的颜色是很近的,都是大地的颜色。奶奶家的屋檐下就有两个燕巢,一左一右,筑在墙上。小时候,哥哥们很顽皮,经常想拿起梯子爬上墙去抓一只燕子玩玩,总是被奶奶发现,狠狠地骂上一顿。
  “燕子是吉祥鸟,会保佑我们家的,你们这样去抓燕子玩,它明年就不会再到我们家来了。”于是,哥哥们开始懊悔自己的行为,总是担心明年燕子不会到自己家,这样家里就不吉祥了。奶奶笑着安慰他们,眼角漾起的皱纹像酿了甜酒。而燕子也像知道了他们的懊悔,每一年都回到奶奶家筑巢。
  就是这样,希望由燕子带来吉祥的中国人一年年地等候着燕子,年复一年,不知不觉,中国文化在等候中延续千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最具中国气息的农村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而现在,在这个春天的校园里,在这片温热而熨帖的白墙上,却再也容不下燕子了。时代的进步,逝去的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坚持,城市的扩张也渐渐让人们忘却了自然的样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样子。
  也许有一天,城市的屋顶都不再适合燕子筑巢,那么,它也将不再适合人类居住。
  后来,我知道了,那只燕子停在那儿并不是在怪罪人们,而是在重新筑巢,那个一点点丰盈起来的青灰色的小洞穴,细腻了我们的灵魂。在匆忙的生活中能见证这样一个艺术品的诞生,实在是一个缓慢又幸运的过程。或许燕子也在等候和寻找,用一次次的原谅来寻找和守候最初的人。在这样的春光里,我深吐了一口气,把刚吸进肺腑的气体全都吐了出来。
  或许我也在寻找或等候,寻找着我也不知道的一些东西,企图找回些什么,不能说出,但心里明白。
  春日的校园,温热且慵懒,我希望能听见,一声愉快的鸟鸣,从高高的屋檐下,从它小小的洞穴中,幽幽地传出。
  为了找回你,我躲进鸟的眼睛,和鸟一起。
  (指导教师:郑建周)
其他文献
许多中学生一写议论文就只会举例子,一个不够举两个,两个不够举三个,正面例子来几个,反面例子加一个,美其名曰: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当然,举那么多例子还有字数上的考虑吧。  那么,议论文写作中举例子的目的是什么呢?很多同学都会说:证明观点!那证明观点的什么呢?是证明观点的正确呢,还是证明观点的错误呢?很多同学会说,当然是证明观点的正确!原来我们中学生认为的议论文就是这样的。  那么,对议论文的这种认识
期刊
2017年11月浙江省高考英语科目写作第二节依然是读后续写,要求考生阅读一篇短文,根据所给情节续写,使短文与续写部分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自2016年10月实行新高考以来,三次英语考试写作第二节均为读后续写,之所以如此,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相比于其他类型考题而言,读后续写对测试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具有较高的有效性。这一点,从本次考试的试题与答题情况也可看出。  一、题型分析  与上两次考试一样,本次读
期刊
教师教育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却出现令人担忧的趋向,即教师教育的技术标准越来越细致,但价值信仰却越来越被遮蔽。教师教育被一种技术信仰所统治,失去自己的主张
初次见面时,他挺着圆滚滚的肚子站在讲台上,一双小眼睛嵌在圆圆的脸盘上。他浑身上下的线条不算深邃,反而有些圆润,像个大皮球。明亮的反着光的黑板上用白色粉笔写着一首小诗:  育人德为先,  才高品也尖。  初来识尔面,  中考把名显。  这是很清秀的行楷字体,笔锋中藏着一股刚劲。他的下巴微扬,目光炯炯地直指台下的我们,洪钟一般的嗓音在教室中响起。  “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你们也是我在这里教的第一届学生
期刊
犹记得刚进入初中的那天,阳光直直地投进教室,现出了那些盘桓不定的尘埃。教室里充斥着同学们聊天、大笑的声音,嘈杂不堪,许是欢喜雀跃,或者不安无措。虽是夏末,但阳光照在身上很舒服。我静静地坐在位子上,审视着这个将日夜陪伴我的空间,有太多未知,但我真的开始新的人生征程了呢!  突然,周围安静了下来,原来进来了一位老师:穿一件蓝色上衣,一条红蓝相间的格子裙,背上一个黑皮背包,梳着一个矮矮的马尾,简洁素雅。
期刊
那年,我八岁,初学围棋六个月。怀着对围棋无比炽热的痴迷,我拉着爸妈,背上棋盘,在家边海曙公园的凤凰亭中摆起了“棋摊”。第一个晚上,是和一个比我多学一年的同学下的。那天的情形依旧历历在目:周围看棋的人很多,几乎把我们包围了起来;人群中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师傅,不时有些好奇的小朋友围观;附近的广场舞声仿佛成为伴奏;我们下得热火朝天,而事实上我早已大败……终局时,同学提出数子,这时人群中一位年近花甲的老师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已全然记不真切,上一次提笔勾勒的陈姐的模样如今温存在何处,是某页初三的随笔里,抑或是某行沾了泪痕的书信中?岁月总热衷于“不解风情”,随意裹挟走那些“习以为常”,又抛掷下太多由心之距离构筑的“欲言又止”。可还好,于凛冽的北风中,陈姐那霸气、柔和、如慈母般的眼神时常暗涌于眼前心底,给予了渺小的我无尽的力量,使我可以笑望“叶落满地”,且期许霜雪后的春暖花开。  陈姐是我的初中语文老师。曾与好友讨论初中语
期刊
在潮湿的墙角边,常见到那些斑斑点点、不为人知的墨绿生灵。  梅雨季节,阴雨连绵,外头的花草树木都吸饱了水,身上也变了样子。  但阳光普照大地时,我悄悄地去拜访这位详熟之客。在墙角,这经过风雨洗礼后的苔,并未失去原有的模样——浓绿如碧被,软软依青石。  苔是那寂寞的心情,我试着去了解它们。  宋代的那个文人叶绍翁拜访朋友,准备去观赏他家的园林,却吃了闭门羹,他怀疑着朋友是这么想的吧:“应怜屐齿印苍苔
期刊
一阵阵粽香,一波波惊浪。仿佛在约定好的时间中,在农历五月这个逐渐被炙热的阳光所笼罩的时候,一阵清风吹起了艾草与雄黄的气味,把重五的气息吹入了人们的心中,唤醒了有些昏沉的心灵。  小时候过端午,奶奶总是买来一堆箬叶与馅料,在家中自己包粽子。铺好一张叶,将末端卷起,放在虎口处,一勺勺雪白的糯米落入卷起的叶中,颗颗圆润饱满,落下时互相碰撞,发出“沙沙”的声音,一粒粒的米蹦跳着,几下便铺成了一片洁白的犹如
期刊